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提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个道理大多数老师都知道。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去落实,怎样去训练,可能思考得不够。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首先,应该培植学生质疑的理念。教师应经常带着学生诵读有关“疑问”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或介绍名人故事,如中国古代书法家陈献章的“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英国化学家卡尔·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经常读,就是让学生在唇齿相叩间,在耳闻目染中,形成“学贵有疑”的理念,铭刻在他们的记忆深处。其次,培植学生质疑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每节课都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他们敢于问。这种问也许刚开始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请我们的老师给予足够的宽容,包容他们提出的哪怕是最弱智的问题,呵护“质疑”这棵幼芽的成长,假以时日,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第三,训练学生质疑的能力。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不断训练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锲而不舍,熟而成习”。质疑才会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才会有深度、有质量。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中存疑。六七岁的学生认知上是比较粗线条的,看字形经常就看个大概,因此经常出错。那我们可以就经常写错的字问个“为什么?”例如“象”字,许多同学经常把它第六笔的“撇”,误写成“竖”和“撇”两笔。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请学生互相问问,“象”字的第六笔易写错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记忆可以避免出错。问,然后思,经过认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认为,大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长鼻子,可以把第六笔的“长撇”看成大象的长鼻子,这样写时就不会出错了。又如写“仓”字,有学生把“仓”字右下方写成“巳”,就有同学提问,“仓”字的右下方为什么不放封口的“巳”,而放一个不封口的“”呢?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是怎么想的?有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带着学生查资料,最后从《说文解字》中找到答案。“仓”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像盖儿,中间像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学生从质疑中学习查找资料,从查找资料中学习分析——仓库是存储物品用的,那就要进出方便,肯定有进出的口儿,当然不能放“巳”,封死了怎么方便取放物品呢?有“疑”才能生发问题,才能知道力量往哪儿使,才能学会主动地学习。长此以往,只要遇到易错的字,他们就会主动问问自己错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能避免错误再次发生。这样就让“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成为进步的助推器,成为识字写字的神器。
中年级的阅读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每课三问”。一篇课文至少要放声朗读五遍,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第一问,问问自己,生字词的意思我理解了吗?这个理解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可以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可以联系生活来把握,实在不能理解的做上标记,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在老师指导下理解。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使教师“教”的目的性更明确,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最大程度實现“以生定学”的高效课堂。第二问,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问问自己,课文主要内容我会说吗?说得对吗?说得完整吗?不仅要求张口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笔写一写,因为学习概括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公开课也好,推门听课也好,笔者发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好像只是几个优等生的事,可见老师们在平时的语文能力训练上没能突破这一难点。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保底要求,那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第三问,问问自己还有哪些句子的意思没理解,重点句的理解对吗?我对重点句的句式会运用吗?例如,中年级教材中有多篇选文的段落都是总分或总分总结构的,这样的构段方式有什么好处,自己会不会仿照课文的句式来写一写。例如学了《庐山的云雾》一文,自己是否可以学着课文的构段方式,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高年级学生的质疑能力训练要往更深层次引领。在中年级“每课三问”的基础上,问问课文的写作背景,问问作者的写作意图,问问课文的情感色彩,问问作者的表达方式,问问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问问文本选材特色等。例如,五上有一篇宋词《清平乐·村居》,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语言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质疑问难:一问形式和内容。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那“诗”和“词”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这首词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问问自己这首词和以前学过的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在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上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比较,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也想说:“比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二问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文本情感色彩。平平常常的一幅村居图,简简单单的乡村生活画面,为什么会让辛弃疾如此沉醉,问问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是必须的。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21岁从军抗击金兵,驰骋沙场二十多年,目之所及,是金兵铁蹄下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耳之所闻,是备受凌辱的老百姓痛苦的哀嚎。此刻,当他看到这和平安宁、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不就是他一生的向往和追求吗,他怎能不醉?问,然后晓,过程中有查阅资料的实践,有思考的痕迹,有情感的碰撞,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会更深入。三问遣词造句。古人写诗作词非常注重推敲文字,可以问问文本中哪个字词是作者精心之作、呕心沥血之成呢?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文字传达出的,品味哪个字词,能让你和作者的心靠得更近,与作者的情产生共鸣?这一问,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度,是对作者情感的体味,是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对文本中“醉”“卧”“相媚好”等字词的理解,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悟。四问布局谋篇。全词由六个小短句构成,一句话一幅生活画面,作者用哪个字把这六幅生活画面连在了一起,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有声有色的画呢?这是问问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思考、讨论、交流,思维的火花在问中迸发,在与文本语言文字的碰撞中四溅开来,“溪”字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姿态,豁然出现在眼前,那“问而后晓”的快感,席卷了每一个品读这首词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城南小学)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中存疑。六七岁的学生认知上是比较粗线条的,看字形经常就看个大概,因此经常出错。那我们可以就经常写错的字问个“为什么?”例如“象”字,许多同学经常把它第六笔的“撇”,误写成“竖”和“撇”两笔。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请学生互相问问,“象”字的第六笔易写错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记忆可以避免出错。问,然后思,经过认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认为,大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长鼻子,可以把第六笔的“长撇”看成大象的长鼻子,这样写时就不会出错了。又如写“仓”字,有学生把“仓”字右下方写成“巳”,就有同学提问,“仓”字的右下方为什么不放封口的“巳”,而放一个不封口的“”呢?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是怎么想的?有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带着学生查资料,最后从《说文解字》中找到答案。“仓”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像盖儿,中间像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学生从质疑中学习查找资料,从查找资料中学习分析——仓库是存储物品用的,那就要进出方便,肯定有进出的口儿,当然不能放“巳”,封死了怎么方便取放物品呢?有“疑”才能生发问题,才能知道力量往哪儿使,才能学会主动地学习。长此以往,只要遇到易错的字,他们就会主动问问自己错在哪儿,为什么?怎样才能避免错误再次发生。这样就让“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成为进步的助推器,成为识字写字的神器。
中年级的阅读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每课三问”。一篇课文至少要放声朗读五遍,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第一问,问问自己,生字词的意思我理解了吗?这个理解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可以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可以联系生活来把握,实在不能理解的做上标记,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在老师指导下理解。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使教师“教”的目的性更明确,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最大程度實现“以生定学”的高效课堂。第二问,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问问自己,课文主要内容我会说吗?说得对吗?说得完整吗?不仅要求张口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笔写一写,因为学习概括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公开课也好,推门听课也好,笔者发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好像只是几个优等生的事,可见老师们在平时的语文能力训练上没能突破这一难点。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保底要求,那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第三问,问问自己还有哪些句子的意思没理解,重点句的理解对吗?我对重点句的句式会运用吗?例如,中年级教材中有多篇选文的段落都是总分或总分总结构的,这样的构段方式有什么好处,自己会不会仿照课文的句式来写一写。例如学了《庐山的云雾》一文,自己是否可以学着课文的构段方式,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高年级学生的质疑能力训练要往更深层次引领。在中年级“每课三问”的基础上,问问课文的写作背景,问问作者的写作意图,问问课文的情感色彩,问问作者的表达方式,问问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问问文本选材特色等。例如,五上有一篇宋词《清平乐·村居》,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语言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质疑问难:一问形式和内容。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那“诗”和“词”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这首词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问问自己这首词和以前学过的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在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上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比较,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也想说:“比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二问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文本情感色彩。平平常常的一幅村居图,简简单单的乡村生活画面,为什么会让辛弃疾如此沉醉,问问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是必须的。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21岁从军抗击金兵,驰骋沙场二十多年,目之所及,是金兵铁蹄下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耳之所闻,是备受凌辱的老百姓痛苦的哀嚎。此刻,当他看到这和平安宁、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不就是他一生的向往和追求吗,他怎能不醉?问,然后晓,过程中有查阅资料的实践,有思考的痕迹,有情感的碰撞,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会更深入。三问遣词造句。古人写诗作词非常注重推敲文字,可以问问文本中哪个字词是作者精心之作、呕心沥血之成呢?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文字传达出的,品味哪个字词,能让你和作者的心靠得更近,与作者的情产生共鸣?这一问,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度,是对作者情感的体味,是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对文本中“醉”“卧”“相媚好”等字词的理解,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悟。四问布局谋篇。全词由六个小短句构成,一句话一幅生活画面,作者用哪个字把这六幅生活画面连在了一起,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有声有色的画呢?这是问问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思考、讨论、交流,思维的火花在问中迸发,在与文本语言文字的碰撞中四溅开来,“溪”字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姿态,豁然出现在眼前,那“问而后晓”的快感,席卷了每一个品读这首词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