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问题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已经渐渐从人文性教育走向了工具化的知识技能教学,出现了审美性弱化的问题
  关键词: 教学阅读网络写作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from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o tools knowledge of skills teaching, the emergence of a weakening of the aesthetic
  Keywords: teaching reading network writing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这接近两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已经从人文性教育渐渐走向了“工具化”的知识技能教学。语文的实用性越来越明显,而审美等人文教育方面却逐步弱化。在相当多的学生心目中,语文已不再是传播祖国优美文字﹑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的学科,而是变成了升学就业的必备工具。对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想要借此揭示出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的问题所在。其中,本次调查人数共184人,收回有效问卷178份。
  一﹑“教”中的人文空白
   在此次调查中,我首先从“教”入手,意在通过“教”掌握学生接受语文教学的心理,从而达到探寻一些改善语文的人文性教育的途径。为此,我们设置了一下这些问题:
   1.是否喜欢语文课?A喜欢B不喜欢C一般
   喜欢理由:
   A语文课上的有趣B是升学就业关键C可以增加知识面\陶冶情操等
   不喜欢理由:
   A语文课无趣B其他
   2.你对现在的语文课满意吗?你希望语文课应当怎样上?
  
  
   在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中,学习知识的自觉性还没有完全的培养起来,因此,课程是否有趣是他们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在喜欢语文课的学生中,因为语文课上的有趣的只占36%,而因为升学就业关键﹑不得不念语文的状况则占到了32%,至于一些审美性的陶冶情操等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则更低,只有11.3%。
   为什么会在以人文特征为主的语文教育中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状况呢?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习过程中发现,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初中语文教育,在就业升学的压力下,语文教育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应试印记。翻开初中语文教材,以第八册为例,全册共6个单元,其中,科技性说明文居然占了2个单元,而真正无工具性倾向﹑有文学色彩的小说及散文只有一个单元共5篇课文的课程。在第四单元(即科技说明文单元之一)的序言是这么说的:“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①从这篇序言不难看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价值观使当前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成为这一课程观的核心。并且,这一课程观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几篇被选入的教材包括《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大自然的语言》等,语言生涩拗口,课文单调枯燥,不是说不应该有科技型的文章,而是这样的文章作为语文课文竟然占了两个单元,实在太多。因为“缺乏生命意义的课程迫使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戴着面具做痛苦的表演”,②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体验,丧失对可能生活的憧憬。这样的课程,极端地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把学生局限在科学世界里,学生活蹦乱跳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而当我们回到那些真正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课文中时,却又不无遗憾地发现,人文类叙事性作品中的教学重心依然是放在中心思想﹑人物塑造等基础技能方面,而很少有对文章精辟细致的审美分析,导致学生对课文选材的不了解甚至抵触的情绪。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系统分析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过铁道而让作者泪流满面的事情,只是一味的强调父亲的辛劳,而对儿子本身与父亲的隔膜却草草而过,阻隔了父子之间深处的情感交流的变化。而初中生涉世未深,很难了解父母谋生的艰辛,而课文中对父亲辛劳又如老生常谈不再新鲜,因此学生课后对这篇名篇反映比较一般,有的甚至扬言“我写的比他要好!”因此,如何从语文教育方法入手,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透彻的人文体验和感悟,从而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良好地调动起来,是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关键。
   我们认为,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教育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性在于人的个性发展及完善。尤其是語文的课堂教学,要以对人的生命发展的尊重和开发为重要支点,树立充分的人文环境,体现人文情怀,这样才不会从“教”这条最根本的路上失落了语文的人文精神。
  二﹑“学”中的人文缺失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造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这次调查我们针对中学生对语文功用性的理解设置了以下问题:
   3你觉得语文学习有用吗?
   A.有用B.没用
   有用的理由:A.升学就业 B.基本素质 C.其他
  
  
   从调查取得的这些数据当中可以看出,93.25%的学生认为语文这门课程的设置是有用的,在这93.25%的学生中,又有86.34%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就业。那么,是什么促使学生们的目光大量地集中在升学就业如此沉甸甸的话题上呢?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看语文这个词的含义:从字面上来说,“语”,有语言与说话的含义,可以把这个看做是语文的基本功用,学习母语并顺畅的使用它;“文”,文章文化与个人的素养(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学习文章提高文化程度与个人素养。
   然而,从现实的语文教育来看,我们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些。我们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的语文,主要是考查他(她)的语言水平,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如此。社会上流传极为广泛的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为学生为之自豪或者自卑的现象在现实生活当中屡见不鲜。就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家长对他们提出的目标是要“进重点中学、考大学、找好工作”,摆在他们面前的首先是考试。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都要补课,科目不一,但都是考试中体现出来的薄弱科目。初二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话或许会有些偏颇,但大方向还是要尊崇的。故此,社会环境所需成为他们学习的目的。体现在语文上也一样,摆脱了语文学科审美性、人文性等原始特性,学生们追求的是语文的实用性,具体体现在升学就业上。
   近年,伴随着“素质教育”这一口号的诞生,针对语文的功用问题,教育工作者们不断修订语文教育大纲,努力把语文这一概念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大纲的制定告一段落,接踵而来的是实施的问题,在讲究科技与人才的现代社会,语文教育如何做到原始功能的回归成为了重中之重。
  三、阅读与写作的困境挣扎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们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课外阅读更是中学生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写作更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我们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状况如何呢?
  
  
   据调查,89%的学生阅读书目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只有10%-11%的学生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在学生们看来与其选择那些富有哲理的、难懂的名著,他们宁愿选择网络小说,青春校园小说这样通俗易懂的读物。而在看名著的10%学生中,只有五成的学生看过10部以下的中外名著。由于上述提到的教学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又由于社会的原因,如人们对科技的重视,网络的迅速发展等,使学生将阅读的触角更多地伸向了军事、科幻领域,而忽视了对古典文学、现代小说的摄取,导致学生阅读视野狭窄,阅读格调普遍下降。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批改学生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利用家里的电脑资源,从网上摘抄有关篇目的评论。他们阅读视为硬性规定要做的事,而沒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感,亦无法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养分。作为教育者,我并不反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但毫不经过自己阅读咀嚼,就照抄照办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通过认真地阅读,汲取书中优美的语句,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阅读习惯与阅读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两次单元考中,我们发觉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对文中含义的模糊理解,凭感觉答题,不能客观、全面、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作答,从而导致阅读质量不高,阅读部分的成绩自然也偏低。比如第一单元考试卷,阅读部分的第一题“给短文写一个标题”,该题要求学生在正确、完整把握短文大意的情况下给文章加一个标题,但很多学生概括抽象文章大意的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写标题时往往丢三落四,不能做到完整全面,这从一方面反映了现在学生的语言把握能力。
  四﹑总结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不是指课文反映的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它主要来自于言语实践对于言语主体和客体同时而深刻的“变革”,其核心的阅读场由文本的美学价值、作者的思想价值和读者的生命体验价值三个层面构成。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因为语言和人是俱在的,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语言这一工具和它负载的文化、思想不可分割。也就是说,语言不能凌空存在;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④只有坚持语文中的人文性教育,更好的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让语文贴近生活,深入心灵,学生的人文精神才不会干涸,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大众传媒中受众最广的媒体之一,新闻报道对新闻消费者意识形态的引导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作为脉络,对欧美涉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引导进行研究,将力互动图示与传统隐喻构建结合起来对美国经济新闻进行分析,揭示新闻语言的使用对新闻消费者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引导。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意识形态;认知语言学  Abstract: as the mass media aud
期刊
摘要:衡阳本土产品丰富,富有特色,我院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公关能力、协调能力、熟练的外语语言技能以及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人才。本文本着发展衡阳区域经济,结合本地特色产品,论述了开拓国外市场的可行性,并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特色产品国外市场  Abstract: the hengyang local product is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学生都有自我认识、自我剖析的过程,他们的人格塑造、理想形成等,面临着极大考验。作为中学班主任老师及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从思想上、观念上、方式方法上加以探讨,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加有效地做好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新型合格人才。  了解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期刊
关键词:兴趣导入有效课堂自主学习平价策略  摘要:创建有效英语课堂,达成有效课堂与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要采用引人入胜的有效导入;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课堂课后的教学策略。  Keywords: interest into effective classroom autonomous learning parity strategy  Abstra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 它的配置、存量和有效利用,决定着高等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和资产清查的实施,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资产监督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实践的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的国有
期刊
提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隔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兼容并蓄,和美共生”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就是以开放、融合的境界来办学,以和文化的视野与胸怀来育人。为了打造学校的“和”品牌文化,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我校以少先队创新品牌活动为载体,精耕“和善、和乐、和美”的德育文化。目标是培养我校孩子成为具有社会公民的生命意识;集体成员的合作意识;社会一员的服务意识;地球儿女的环保意识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活动可以接触各色环境,活动可以产生交往,活动可以形成心理,并不断促进心理的发展。为了很好地发挥小队活动基地的育人功能,我们采取了自建小队、学校培训、保证时间、提供活动基地等措施。  首先让队员们按自主的情感意愿,在志趣相融的基础上自愿组队,自己起名、自己选取小队长、自己决定小队活动内容,开展小队社会活动。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最深刻的本性是希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同样,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它可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巧妙地设计每堂课的导入,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结合教学实践例谈一二。  温故引新,以旧拓新。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师为校之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举足轻重的大事,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先导。如何进行教师管理呢?笔者有以下的一些浅见。  一、无微不至,思师者之需。  教师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每一位学生学习知识和受到思想教育的主要地方。因此,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但是,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可以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注意观察,认真选拔、指导,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