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已转变为目前的“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
上海的新期待
2007年10月起,俞正声正式担纲上海市委书记。行事一向低调的他,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谈自己的上海发展思路:要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营造有利于金融、航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俞正声的思路中,先进制造业被列入调整经济结构所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
其实,市长韩正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他在全上海工业领导人参加一次会议上说:“要花大力气把上海建成一个制造业最具竟争的国际大都市。”韩正还解释说:“大家需要在上海的制造业精确定位上取得一致认识。”
上海党政一把手异口同声对先进制造业的高度定性透露出一个信号:上海的制造业将重新回归到重要位置,而先进制造业将担任“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角色。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就已经是远东地区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但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却更多地承担了国内制造业中心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当上海以其力力无穷和光彩四射吸引世人的目光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在为了它未来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而大伤脑筋。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自从改革开放来,上海这个城市和上海的经济何去何从就一直成为上海市政府内外的一个话题,并在学术界开展过多次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对上海经济结构的讨论就集中在上是要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还是继续维持上海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到了90年代,随着中央政府宣布上海的全方位开放和浦东新区的建设,将上海建成一个在国际上著名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设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首肯,并最终被认定为上海未来的经济形态。
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南北地方政府之间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的争雄升温,一场关于支柱产业和制造业升级的话题再次被提了出来。支持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以及汽车制造业的论点占了上风,各个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对上海制造业的“评语”上海市发改委综合经济研究2004年完成的研究课题《上海优势、均势、弱势、劣势产业的对策研究》,作出了“第二产业中,上海在全国处于绝对或相对领先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的结论,更加坚定了上海重新发展制造业的信心。
2004年6月初,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公布《2004上海产业发展报告》,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战略观点、战略重点、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公之于众,目的为引导投资和帮助企业决策。其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电气行业和船舶行业重组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装备集团”的发展思路赫然人列其中。9月底的一项由香港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主持的《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制造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企业规模大,上海仍然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龙头。”
有了研究机构的肯定,政策的辅助作用也开始显现。在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社会投资总量为1.5万亿元至2万亿元,而投资的三个重点之一就是制造业基地。这也就意味着,制造业仍将在上海的经济形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内需服务的装备工业,将成为新兴制造业的突破方向,成为上海经济的新“发动机”。过去“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已转变为目前的“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
一系列不但影响上海长远发展,而且影响整个长三角产业布局的措施,从2004年起也逐步推出——
在嘉定、青浦、松江三区173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试点园区,降低商务成本,园区新办企业税收新增长部分可留归园区;相关审批和办证、验资手续下放或简化;新建企业试行小城镇保险等。这一切旨在营造制造业高地。
启动建设近30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其中近2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将优先发展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以装备工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临港新城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一期35平方公里的建设项目将在2007年建成。
结合迎接世博会的到来,对与世博会会址密切相关的浦江两岸进行综合开发,加快分布在两岸的制造业企业的布局规划调整。
……
《重点支持目录》的力度
2008年,上海市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又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6月,上海市发改委和市经委联手制定并发布了《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重点支持目录》中列出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业、文化服务业、教育卫生体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共八大类现代服务业。这次列出的先进制造业有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业、精品钢材业、航空产业(民机)、航天工业、信息技术装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12个大类。
《重点支持目录》最终敲定后,上海会针对各产业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加速上海经济转型。重大装备业等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企业参照目前国家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试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办法;对从事专业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咨询服务、工业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几条税收优惠政策如果适用范围放得比较宽,对于上海财政的负担是比较重的。这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一条“对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企业参照增值税改革试点办法”。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方,如果上海想要用这样的政策扶持企业,那么不仅要补贴上自己的25%,同时还要承担中央的75%。“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方法可操作的空间相对大一些,因为营业税属于地税。
如此详细地列出上海未来优先重点发展的20个大类的产业,这还是第一次;激励、扶持政策如此之大,也是第一次。至此,對上海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在过去20年经历了反反复复的产业政策设计之后,现在又有了新的答案。
上海的“苦衷”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三二一”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二一”,即最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在经济份额中的比重像很多国际大都市那样提高到70%以上。当时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上海应该像伦敦、纽约一样走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道路。但在十多年的实践之后,上海决定将产业重心回归第二产业。
然而,这一回归,在许多学者眼中,“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上海今天的一种尴尬”。
“三二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思路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执行时机可能过分超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在人均GDP(以2003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元计价,下同)处于2000—4000美元阶段,有一次爆炸性增长;在人均GDP处于8000—9000美元阶段,金融保险、运输物流、法律中介等领域占服务业的比重开始明显上升,房地产及关联产业也再次出现重大扩张。上海追求的不是餐饮、交通等初级服务业,而是金融、物流等高附加值服务业。上海人均GDP在2004年为55090元(合6661美元)。如果这项研究可信,则上海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三二一”战略,也许超过前了15年。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股票市场刚起步,衍生产品几乎没有,债券、外汇、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空白,银行和保险业在产品上有小进展无大突破。因此,在发展现代金融业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上海为了达到超前发展的目标,选择了相对较易完成的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希望以此实施“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国际公司中国总部和金融机构人驻,以此尽快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短短的七八年间,上海市中心便写字楼林立,陆家嘴一派繁华。
这项举措也确实在短期内促进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1995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仅为245亿元,到了2000年已经达到685亿元,占GDP的比重也相应地从10%上升到了15%。但是好景不长。2000年之后,上海的金融业增速就一路下滑,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0%,回到了1995年的水平。
金融中心的关键是产品和交易,不是水泥和玻璃堆起来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市政府的雄心壮志。上海在金融产品创新推广上的能力,远不如建造金融区硬件的能力。同时,上海在立法、文化、人才等“软”环境的建设上相对滞后。其实,立法、文化、人才建设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尤其是立法,也不是一个地方政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以创新的。
由于金融业一度低迷不振,使得上海第三产业在这阶段的表现也乏善可陈。2003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4%,比2002年的51%下降了2.6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年均增长保持在13.8%左右,但在2001—2003年的三年中,上海服务业发展增速不断变慢。不管是2003年的下降。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这样的数字直到2004年6月才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寅首次向外界公开透露。
趋势在2002年就已显现,在上海市社科院编撰的《2003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披露,上海引以为傲的金融保险业在2002年已经出现了低迷不振的态势,甚至是负增长,是第二产业的提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整个经济增长,第三产业未能与第二产业“比翼齐飞”。与此相对应的是,2003年上半年,上海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实现增加值1452.92亿元,同比增长17.1%,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4%,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324.47亿元,增长18.5%,同比增幅高达7.2%,这是上海第二产业十多年来罕见的高速增长。上海的经济增长,依旧靠的是第二产业,宝钢、上海石化、上海汽车仍然劳苦功高。
跳出三种模式
目前,世界上发展服务业有三个模式比较典型,即伦敦模式、东京模式、台湾模式。
第一是伦敦模式——经济彻底转型,走向全球性金融、全球性旅游和全球性文化创意之路。这可能最接近上海自己提出的“现代服务业”蓝图,但以中国以及上海目前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度、人才/企业结构和制度上的限制,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必须看到,伦敦在脱胎换骨完成转型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历过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第二种是东京模式——经济立足于本国资源,成为本国银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条路的成功可能性较伦敦模式高,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日本企业基本集中在东京圈或大阪圈,而中国企业在地理上更分散、更多样,企业变动更受各地方政府影响。
第三种是台湾模式——产业资金和投资资金出现置换,产业空洞化,经济房地产化,增长动力来自地產增值,依赖境外资金流入。这是上海最不愿意看到的出路,但是近两年上海经济恰恰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今天的上海还有自己的产业,有其内在的增长动力,可是在租金、工资带动下,营商成本急剧上升。热线流入、产业流出,是上海制造业面临的尴尬。是上海增长模式面临的尴尬。
其实,今天的许多问题在当年上海提出“三二一”发展战略时已经留下了伏笔。并已经出现。只不过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掩盖了上海经济其他产业后继乏力的现实。海内外热线“百川归大海”般地热炒房地产,拉高了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制造着财富效应,但也快速推高着营商成本。
于是,上海重提发展制造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上海的新期待
2007年10月起,俞正声正式担纲上海市委书记。行事一向低调的他,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谈自己的上海发展思路:要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营造有利于金融、航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俞正声的思路中,先进制造业被列入调整经济结构所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
其实,市长韩正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他在全上海工业领导人参加一次会议上说:“要花大力气把上海建成一个制造业最具竟争的国际大都市。”韩正还解释说:“大家需要在上海的制造业精确定位上取得一致认识。”
上海党政一把手异口同声对先进制造业的高度定性透露出一个信号:上海的制造业将重新回归到重要位置,而先进制造业将担任“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角色。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就已经是远东地区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但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却更多地承担了国内制造业中心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当上海以其力力无穷和光彩四射吸引世人的目光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在为了它未来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而大伤脑筋。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自从改革开放来,上海这个城市和上海的经济何去何从就一直成为上海市政府内外的一个话题,并在学术界开展过多次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对上海经济结构的讨论就集中在上是要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还是继续维持上海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到了90年代,随着中央政府宣布上海的全方位开放和浦东新区的建设,将上海建成一个在国际上著名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设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首肯,并最终被认定为上海未来的经济形态。
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南北地方政府之间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的争雄升温,一场关于支柱产业和制造业升级的话题再次被提了出来。支持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以及汽车制造业的论点占了上风,各个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对上海制造业的“评语”上海市发改委综合经济研究2004年完成的研究课题《上海优势、均势、弱势、劣势产业的对策研究》,作出了“第二产业中,上海在全国处于绝对或相对领先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的结论,更加坚定了上海重新发展制造业的信心。
2004年6月初,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公布《2004上海产业发展报告》,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战略观点、战略重点、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公之于众,目的为引导投资和帮助企业决策。其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电气行业和船舶行业重组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装备集团”的发展思路赫然人列其中。9月底的一项由香港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主持的《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制造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企业规模大,上海仍然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龙头。”
有了研究机构的肯定,政策的辅助作用也开始显现。在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社会投资总量为1.5万亿元至2万亿元,而投资的三个重点之一就是制造业基地。这也就意味着,制造业仍将在上海的经济形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内需服务的装备工业,将成为新兴制造业的突破方向,成为上海经济的新“发动机”。过去“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排序已转变为目前的“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发展战略。
一系列不但影响上海长远发展,而且影响整个长三角产业布局的措施,从2004年起也逐步推出——
在嘉定、青浦、松江三区173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试点园区,降低商务成本,园区新办企业税收新增长部分可留归园区;相关审批和办证、验资手续下放或简化;新建企业试行小城镇保险等。这一切旨在营造制造业高地。
启动建设近30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其中近2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将优先发展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以装备工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临港新城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一期35平方公里的建设项目将在2007年建成。
结合迎接世博会的到来,对与世博会会址密切相关的浦江两岸进行综合开发,加快分布在两岸的制造业企业的布局规划调整。
……
《重点支持目录》的力度
2008年,上海市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又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6月,上海市发改委和市经委联手制定并发布了《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重点支持目录》中列出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业、文化服务业、教育卫生体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共八大类现代服务业。这次列出的先进制造业有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业、精品钢材业、航空产业(民机)、航天工业、信息技术装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12个大类。
《重点支持目录》最终敲定后,上海会针对各产业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加速上海经济转型。重大装备业等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企业参照目前国家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试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办法;对从事专业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咨询服务、工业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几条税收优惠政策如果适用范围放得比较宽,对于上海财政的负担是比较重的。这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一条“对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企业参照增值税改革试点办法”。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方,如果上海想要用这样的政策扶持企业,那么不仅要补贴上自己的25%,同时还要承担中央的75%。“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方法可操作的空间相对大一些,因为营业税属于地税。
如此详细地列出上海未来优先重点发展的20个大类的产业,这还是第一次;激励、扶持政策如此之大,也是第一次。至此,對上海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在过去20年经历了反反复复的产业政策设计之后,现在又有了新的答案。
上海的“苦衷”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三二一”的发展战略。所谓的“三二一”,即最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在经济份额中的比重像很多国际大都市那样提高到70%以上。当时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上海应该像伦敦、纽约一样走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道路。但在十多年的实践之后,上海决定将产业重心回归第二产业。
然而,这一回归,在许多学者眼中,“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上海今天的一种尴尬”。
“三二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思路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执行时机可能过分超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在人均GDP(以2003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元计价,下同)处于2000—4000美元阶段,有一次爆炸性增长;在人均GDP处于8000—9000美元阶段,金融保险、运输物流、法律中介等领域占服务业的比重开始明显上升,房地产及关联产业也再次出现重大扩张。上海追求的不是餐饮、交通等初级服务业,而是金融、物流等高附加值服务业。上海人均GDP在2004年为55090元(合6661美元)。如果这项研究可信,则上海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三二一”战略,也许超过前了15年。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股票市场刚起步,衍生产品几乎没有,债券、外汇、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空白,银行和保险业在产品上有小进展无大突破。因此,在发展现代金融业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上海为了达到超前发展的目标,选择了相对较易完成的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希望以此实施“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国际公司中国总部和金融机构人驻,以此尽快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短短的七八年间,上海市中心便写字楼林立,陆家嘴一派繁华。
这项举措也确实在短期内促进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1995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仅为245亿元,到了2000年已经达到685亿元,占GDP的比重也相应地从10%上升到了15%。但是好景不长。2000年之后,上海的金融业增速就一路下滑,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0%,回到了1995年的水平。
金融中心的关键是产品和交易,不是水泥和玻璃堆起来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市政府的雄心壮志。上海在金融产品创新推广上的能力,远不如建造金融区硬件的能力。同时,上海在立法、文化、人才等“软”环境的建设上相对滞后。其实,立法、文化、人才建设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尤其是立法,也不是一个地方政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以创新的。
由于金融业一度低迷不振,使得上海第三产业在这阶段的表现也乏善可陈。2003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4%,比2002年的51%下降了2.6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年均增长保持在13.8%左右,但在2001—2003年的三年中,上海服务业发展增速不断变慢。不管是2003年的下降。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这样的数字直到2004年6月才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寅首次向外界公开透露。
趋势在2002年就已显现,在上海市社科院编撰的《2003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披露,上海引以为傲的金融保险业在2002年已经出现了低迷不振的态势,甚至是负增长,是第二产业的提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整个经济增长,第三产业未能与第二产业“比翼齐飞”。与此相对应的是,2003年上半年,上海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实现增加值1452.92亿元,同比增长17.1%,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4%,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324.47亿元,增长18.5%,同比增幅高达7.2%,这是上海第二产业十多年来罕见的高速增长。上海的经济增长,依旧靠的是第二产业,宝钢、上海石化、上海汽车仍然劳苦功高。
跳出三种模式
目前,世界上发展服务业有三个模式比较典型,即伦敦模式、东京模式、台湾模式。
第一是伦敦模式——经济彻底转型,走向全球性金融、全球性旅游和全球性文化创意之路。这可能最接近上海自己提出的“现代服务业”蓝图,但以中国以及上海目前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度、人才/企业结构和制度上的限制,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必须看到,伦敦在脱胎换骨完成转型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历过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第二种是东京模式——经济立足于本国资源,成为本国银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条路的成功可能性较伦敦模式高,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日本企业基本集中在东京圈或大阪圈,而中国企业在地理上更分散、更多样,企业变动更受各地方政府影响。
第三种是台湾模式——产业资金和投资资金出现置换,产业空洞化,经济房地产化,增长动力来自地產增值,依赖境外资金流入。这是上海最不愿意看到的出路,但是近两年上海经济恰恰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今天的上海还有自己的产业,有其内在的增长动力,可是在租金、工资带动下,营商成本急剧上升。热线流入、产业流出,是上海制造业面临的尴尬。是上海增长模式面临的尴尬。
其实,今天的许多问题在当年上海提出“三二一”发展战略时已经留下了伏笔。并已经出现。只不过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掩盖了上海经济其他产业后继乏力的现实。海内外热线“百川归大海”般地热炒房地产,拉高了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制造着财富效应,但也快速推高着营商成本。
于是,上海重提发展制造业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