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GHz微波非热效应诱导人宫颈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2.45 GHz微波非热效应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不同照射功率与凋亡诱导效应之间是否存在量效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假照射组和低、中、高(10、15和20 mW/cm2)3个功率照射组,2.45 GHz微波照射10 min.MTT法检测HeLa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HeLa细胞核形态变化,并统计异常细胞核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分析sub-G1期细胞所占比例;免疫印迹法观察Bax、Bcl-2和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并以B-肌动蛋白为内参比较各组蛋白表达灰度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假照射组、低功率照射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中、高功率照射组HeLa细胞存活率较假照射组明显降低(t=-16.47、-14.23,P<0.05);激光共聚焦观察经Hoechst单染的细胞核显示,低、中、高功率照射组异常细胞核比率与假照射组相比明显增高(t=9.37、11.25、8.47,P<0.05),且高功率组细胞核异常比率高于低、中功率组(t=15.32、10.25,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低、中、高功率照射组sub-G1期细胞所占比例均比假照射组升高(t=15.24、22.31、10.69,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cl-2的表达随着微波照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弱,Bax和Caspase-3的表达随着照射功率的增强而加强.结论 2.45 GHz微波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与其功率密度增加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医疗机构诊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医疗机构大规模地引进、更新放射诊疗设备.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多,增长更新速度快,到2013年底,全省已有140余台加速器、600余台CT、19台γ刀等放射诊疗设备,分布在全省18个地市所属110个县市.为了解河南省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保障放射诊疗的质量,按照2011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辐射危害控制
期刊
目的 了解数字摄影(DR)检查中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为数字放射摄影受检者指导水平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不同投照方向的入射体表剂量(ESD);使用剂量面积乘积仪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不同投照方向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并利用测量的DAP值,估算出有效剂量(E).结果 同类检查中,kV和mAs的变化范围较大,不同部位DR检查中ESD、DAP和E的差别均具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靶区外放距离;分析不同的靶区外放距离对肺和脊髓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每周1次CBCT所得的60组测量数据确定患者左右、头脚以及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实际测量的摆位误差结果以及靶区运动大小得出靶区外放距离,针对临床靶区CTV外放5 mm得到的计划靶区PTV以及根
目的 确定核质桥判定标准,建立^60Coγ射线诱导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核质桥(NPB)的剂量一效应曲线。方法用^60Coγ射线照射3名健康男性离体外周血,照射剂量分别为0、1、2、3、4、5和6Gy,剂量率为1Gy/min,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法进行细胞培养、收获、制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分析双核细胞中NPB及微核(MN)。结果在0~6Gy^60Coγ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双核淋巴细
期刊
射波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一种,通过呼吸门控和同步呼吸跟踪技术,可对随呼吸运动的肿瘤实时跟踪,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为原发性肺癌患者提供了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技术[1-3].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长海医院放疗科12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射波刀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期刊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因为某些人为或技术的原因,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辐射事故.辐射事故与其他事故一样,会带来经济损失、环境污染、人员健康损害,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后果影响广泛.辐射事故的主要类型有丢失放射性物质、人员受辐射照射、放射性污染及其复合事故等.2014年5月7日发生在南京的γ射线探伤192Ir放射源事故就是一起因放射源丢失、导致多人受照
期刊
目的 通过对3例事故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随访,探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救治和远期效应.方法 采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采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观察临床表现、眼晶状体、细胞遗传学指标、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等的变化.随访期间对3位受照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事故后,3位受照者中2例发生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医学随访显示,2
目的 通过一次性大剂量照射大鼠视交叉建立视交叉损伤模型,研究锰离子增强MRI扫描( MEMRI)在放射引起的视神经病变( RION)中的作用。方法34只雌性Wistar大鼠,4只未进行照射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按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照射后2个月组、照射后4个月组、照射后6个月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行MEMRI扫描,扫描后处死大鼠并进行脑组织和视神经HE染色及快蓝( LFB)染色及电镜等病理学分析。结果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产生的辐射致死效应和对放射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辐射致死效应实验中,4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5只.对照组小鼠给予假照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小鼠腹部接受7.2 Gy照射.照射给药组小鼠在照射前24 h灌胃给药1次,以后每日给药1次(共5d);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小鼠按照射给药组方法予同等量载体灌胃.观察小鼠30 d生存率.放射
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手术为主、放射性核素治疗为辅,联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法是当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些年,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率增高,甲状腺癌摄碘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降低,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手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放射性核素治疗辅以哌立福辛、西罗莫司已成为目前甲状腺癌治疗的新兴手段,二者能够明显增加放射性碘的摄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