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借助视觉感官, 通过思考来理解文字、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一种智力活动。古人把阅和读分开来说, 认为看要广、读要精。夏沔尊、叶圣陶曾在他们的合著中强调: 一般读物主要是“阅”, 语文读物主要是“读”。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言语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活动, 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 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拟就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浓厚的兴趣, 才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尝到甜头, 他们才愿意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 阅读的兴趣如何? 笔者在开学时对初一年段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你最欣赏哪本书。调查结果反馈, 他们所欣赏的不是一本课外读物, 而是撷取某本教材的一篇课文或曾经读到过的一段故事。这说明教材内容在脑海中印象很深刻, 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课外阅读量之少。但许多学生表示爱看动画片和连续剧, 如动画片《大闹天宫》。我借此用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地朗诵吴承恩《西游记》中有关的精彩段落, 让他们细细品味, 其实原著比改编后直观的节目更精彩, 我趁机向他们推荐了《西游记》。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 而他们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会受益终生。可指导学生设立文摘卡,一边读书,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摘记名著的题目、作者以及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可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边读边摘抄或适当地圈点批注。一般来说阅读情况我们每周都要检查一次,方法多样,因人而异,对习惯好的学生一般是询问,其他学生则采用抽查、提问、问卷调查、批阅等方式。
  三、从乡土题材入手,开辟整合阅读资源,让农村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
  农村初中生之所以阅读的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学生课程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缺乏阅读资源,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课外读物的魅力。我们应该承认,阅读好的作品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内需力,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农村学生有其特定的生活背景,容易对与之生活相关的农村题材的小说产生兴趣。可以从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入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对大部头作品的畏惧心理。
  四、以语文课堂为平台,使阅读指导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给予有效的阅读指导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如下描述:“阅读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珍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不是说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放任不管、置之不理,而是应在适当时机给予点拨。课外阅读的指导应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应把课本有意识地延伸到课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有节选,我们在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姥姥游赏大观园》这些课文后,设置了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死刑了吗?刘备在曹操手下行韬晦之计,后来又是如何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的?刘姥姥是谁?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得到了贾母的恩惠,后来却帮助他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你知道吗?有了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自觉阅读这些小说。可在一段时间后,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五、重质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不断展示和反馈阅读成果
  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课外阅读如果“放任”就会“自流”,担心学生的阅读效果,对阅读又是指定书目又是规定数量,还要定期检查名段摘抄和读书笔记。从表面上看阅读成果“丰硕”,但绝对无助于学生所真正需要的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不仅仅是阅读内容和阅读心得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为其创造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如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让学生以“保尔精神之我见“或“争做当代保尔”为话题作演讲;看过《三国演义》,让学生举行“最值得敬仰的英雄”小型辩论赛;读了《水浒传》,开展讲故事比赛。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提高了審美素养。
  冰心曾说过:“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阅读是一个充实自我、改变自我、挖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所以要弥补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缺陷, 必须挖掘培养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 希望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自主地去读去写,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认真学习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朱伯石《写作与作文评改》.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了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学。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在学生的兴趣中求创新。兴趣是什么?它是力求认识、探
期刊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是数学活动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应该教给学生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的注意力和稳定性远远不够,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  那么,怎样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加强学生的语言
期刊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良好的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唤醒意识,从小抓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
期刊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子星座。阅读是知识的积淀,写作是能力的提升。可是,在现有语文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之下,如何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却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潍坊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无疑是久旱洒甘霖、大雪送炭薪,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突破阅读与写作关系瓶颈的极好平台。正是在这一有利的大背景下,我进行了“主题阅读,多题写作”的实验教学。所谓“主题阅读,多题写作”,就是以一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但面对纷繁庞杂的作文教学体系许多一线教师往往力不从心,甚而束手无策;学生也举步维艰,难以应对,“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的现象依旧存在。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是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的心头病。下面就学生作文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实用的备考策略。  一、审题不准确  高考作文评卷将“符合题意”的要求摆在第一位,第一等级、第
期刊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关系极大。优良的思维品质,必定会导致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也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重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习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历史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拓思路,强化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中概念问题贯穿全文,
期刊
加强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源头,是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能力。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
期刊
充分让学生在作文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是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新課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是当我们的学生满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写下一篇篇不太完美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时,他们在期待着,期待着老师用同样一颗爱心去赏识他们的作文,真诚地指出作文存在的不足,以待有所提高,我们有的老师却如同法官一样,冷冰冰地给学生的作文做出“判决”。老师冷冰冰的态度和这标签一样的评语,慢慢地使学生那一颗火
期刊
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很不容易,正如俗话所说——“习惯成自然”。人一旦有了某种习惯,有时不需要要求,即使遇上种种困难也能克服,也能主动干好事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慣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期刊
摘 要: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是古今中外所有教育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注重课堂实效性,各地都在根据新课改精神实施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以便提高课堂教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实现我国教学的变革,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课堂 策略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愉悦人们心情的同时,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