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业务员,就是留住生意

来源 :投资与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渠道的混乱是有目共睹的,鱼龙混杂,无序竞争,你刚唱过他登场,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竞争格局,自然也就没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业务员是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整个渠道的发展为什么受到阻碍?经销商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是什么因素阻碍他们做大做强?
  这些经销商由原来的单枪匹马闯天下赚取第一桶金后,事业已经发展到公司化,拥有数量不等的业务员队伍,却发现渠道、网络的承载者由自己转移到业务员的身上。
  一位经销商感慨道:“即使我的商品、财产一夜之间全都没有了,只要我把所有的人留住了,那么我还将是这个市场内的‘翘楚’。但是人都走了,那么我除了一点钱,什么都没了。”
  其实这段话讲的就是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也不是价格,最根本的竞争是渠道网络组织能力的对抗,这种对抗是由业务员最终完成的。这些业务员才是市场人脉的掌握者,也就是渠道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他们是企业、经销商和终端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他们,渠道才能得到正常的运转和维护。而离开了这些业务员,经销商的渠道网络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基础。
  业务员的每一次流动都是对终端网络的一次伤害,终端好不容易熟悉、接受了原来的业务员,今天又来了一个新面孔,明天又不知道会是谁,最终是损害了终端对经销商的信任,增加了终端接受产品的难度。
  因此一个稳定高效的营销队伍是市场开发的关键,但现在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越来越困难。一些经销商成为人才市场的常客,甚至有固定的席位,招来的销售员如同走马灯一般,进来以后干不了两天就离开,不断地需要补充人员。经销商业务员的稳定性太差成了最大的问题。
  
  业务人员频繁流动的原因
  
  经销商业务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效益
  经销商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对销售人员百般克扣,应付的报酬也是经常食言。销售人员的收入一般是底薪加提成,底薪一般定的很低,更有甚者干脆取消底薪,一些能力较差的对业务不熟练的业务员生存不下来,能力较强的业务精英收入太低。相对应的是这些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一般没有节假日,工作占用生活时间,当业务员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就会出现人员流动。
  案例:老张在本市的市场内具有一定的实力,网络和资金都很不错,通过他的努力,一个白酒品牌迅速火红起来,自己也狠赚了一笔。产品畅销后带来的是价格透明度的提高,商品的流量大了,却没有多少收益。老张为了节约开支,把业务员的提成幅度降低,并且为了控制业务员的流动,借故把业务员的奖金推迟发放,扣在手中作为抵押。业务员的收益降低,劳动量却大了,人心浮动,在临走之前把货款想法弄走一些弥补自己的损失,老张的生意迅速走向衰败。
  危害:这些业务员离开时总是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做了那么久却没有挣到钱,要拿点什么作为补偿,当管理不太严格时,就会出现业务员携款潜逃的事件,使经销商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竞争
  经销商的业务员直接面向终端,这种直销人才由于自身的各种因素制约,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锻炼成功的,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销售人员并不好找。把竞争对手的业务员挖过来就打击了竞争对手,并且带过来的还有终端网络。所以这类销售人员成为各个商家和企业拉拢的对象,出现较大的流动性。
  案例:经销商老李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他白手起家,通过推三轮送货赚取了第一桶金,以后的事业更是一帆风顺,送货车有五六部,销售员十多人,此后又注册了一个公司,原想自己只要在家里控制一下货款回收,其它的事情都让业务员去做。然而清闲了没有半个月,就有几个业务员汇报,附近新开了一个贸易公司正在招人,条件非常优厚,老李以为业务员是在给自己要好处、提条件,就没放在心上,敷衍了两句就把他们打发了。可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不干了,老李依旧没有警觉,认为是正常的人员流动,但是当几个业务员联合提出辞职的时候,老李感觉到麻烦大了,终端要货、斥责、质疑的电话响个不停,急得他赶紧往人才市场赶,到了人才市场却看到自己几个业务员站在竞争对手的台前,他的头脑“嗡”的一声。
  危害:他们投靠竞争对手的最大筹码就是可以利用手中的终端资源和良好的客情关系诋毁老东家,挖老东家的墙角。这些销售人员为竞争对手卖命,很快可以给市场格局带来变数,他们太了解你的网络和渠道的突破口,当他们来对付你的时候,你就会死得很惨。
  
  三、环境
  一些经销商是家族式管理,对自己人和其他人进行分别对待,销售人员受不到尊重,造成人员流动。
  案例:老王是家族式管理,自己当掌柜,爱人做会计,内弟当保管,还有些是自己的远房亲戚和同乡等,在这样一个机构中,人为形成自己人和外来人两个团体,自己人和外来人亲疏有别,待遇各不相同,矛盾自然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是自己人的业务水平不高,外招的人员不得不重用,又要防着点。恰恰这时,有一个业务员携款逃跑,老王没有从管理制度上寻找原因,而是推论出外来人员不可靠,让自己的亲戚在业务员旁边盯着,一个看一个,防止出现类似的事件,用怀疑的眼光,把业务员当贼一样防着,没有一个业务员能够在这种眼光中生存下来,队伍很快就崩溃了。
  危害:这些人员是满腹怨言地走开,他会千方百计地诋毁原单位,对信誉造成危害。在离职的时候会有意地对终端市场进行伤害,损害商家形象。
  
  四、地位
  业务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收入和业绩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后,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时候的需求应该只有“成就感”了。一般企业可以通过升迁的手法来满足这种需求,而经销商只有金钱的刺激,因而难以满足这种要求,产生人员流动。
  案例:老罗是快速消费品中的翘楚,他最为依托和自豪的并不是形成的优势网络和良好的人脉,而是他的两个业务员:小A和小B,这两个业务员跟随自己很多年,自己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业务,他们也很争气,为整个生意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老罗的“哼哈”二将。老罗对他们可没有亏待,每年的奖金都是最高的,另外再额外加一个沉甸甸的红包。老罗最没有想到的是他二人竟然提出辞职,老罗坚决不同意,全心全意挽留,但是他二人不为所动,竟然不辞而别,老罗很快得到消息,城东新开的批发部就是他二人所为。老罗伤透了心,见人就控诉他二人的忘恩负义,但是他的生意在城东批发部的竞争下一蹶不振。
  危害:以这种原因离开的人员,水平和能力都不一般,而且他也会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市场中发展,利用掌握的资源和信息自己做老板,经销商实际上是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五、素质
  业务员在过去只是被赋予送货的角色,只要能够吃苦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但是现在 竞争激烈,市场比以前难做多了,对业务员的自身素质和营销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客户谈判能力、客户管理能力、进店谈判能力等,这些相对于过去是天壤之别。业务员素质太低会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另外还有价值观等因素。
  案例:魏老板的业务员队伍不但臃肿庞大,效率低下,而且问题非常多,经常出现业务员携款逃跑的事件。于是他用重金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张经理负责整个业务。张经理有着丰富的管理和业务经验,发现魏老板业务队伍存在的问题根源是在于业务员的整体素质太低,这些业务员平均只有小学毕业,沟通能力很差,有一些还是社会人员,甚至还有刑满释放人员,这些人员纠葛在一起,只是利用各种漏洞为自己捞好处。张经理制定了一项完整的工作流程,一个考核规定,对业务员的约束严格后,业务水平差的没有了活路,另一些则没有了外快,于是这些业务员摈弃前嫌团结起来与张经理进行斗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张经理咬紧牙关严惩了几个,引发了集体辞职向魏老板示威,甚至还要对张经理进行人身攻击,市场在他们走之前也故意弄得一塌糊涂,张经理也只有黯然离去。
  危害:在招聘时把关不严,会把一些害群之马招进来,他们的不良行为如得不到控制就会滋生蔓延,如果被其他人员所认同,将会形成一个不良的团队文化。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低素质的业务员队伍,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离,这就会使一些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并且可能达到越来越乱,法不责众的局面。
  以上描述的是经销商的业务队伍非正常的人员流动。当然,假如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则属于新陈代谢,可以让组织更加具有活力。但主动权必须在经销商自己手中,并且候补人选和善后处理都已经到位。大可潇洒地把××叫到办公室说,你的表现太令我失望,请你到会计那里办一下离职手续。当你的业务员流动率每月超过20%的时候,这时候就要警觉,因为某种不稳定因素已经出现,需要加以弥补和防范。
  
  稳定业务员队伍的几个方法
  
  业务员留不住?是他嫌弃收入太低?实际上一个人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金钱起到的效果就很有限了。另外,现在是微利时代,经销商才赚几个钱?也难以满足业务员的欲望。我提出以下几点,用最小的代价来留住人才。
  第一是感情投入。人为关怀让业务员有种归属感,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要对销售人员非常刻薄,甚至把他们当成赚钱机器,经销商要体现出对业务员的尊重与重视。比如:在员工生日、生病期间,经销商能表现出关怀,在销售繁忙的时候表示慰问与激励等。
  第二是尊重信任。经销商真心对待业务员,将心换心,以积极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和语言与业务员交流,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尽力工作。
  第三是完善管理阶层。有些经销商手下有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业务员,却没有一个管理团队,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不是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就是漏洞太大。管理层可以让业务员有一个发展的空间,能够把最优秀的业务员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可以激励其他员工,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是推行股份合作。可以让业务员精英参与股份,不停给业务员强调他自己就是老板,是在为自己打工,感到在做自己的事业。业务员持股是培养业务员忠诚、减少人才流失的绝招。
  要是还不行该怎么办?那就用最后一招:发展业务员二批。给这个不安分的业务员提供一个市场,借给他流动资金,让他成为自己网络的一个分支。往往能够让这些业务员感恩戴德,既有二批的功能又有业务员的功能。给自己干毕竟和打工不一样,这些业务员的业绩往往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发展业务员二批,把潜在的敌人变成朋友,不仅可以满足内部优秀业务员想当老板的心态,而且使自己的运作趋于安定,更可以加强对网络的控制。
其他文献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接受了有关个人理财的一些基本概念,但是,大多数金融机构目前都把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服务高端客户,理财好像离普通老百姓有些距离,加上在业内理财被称为财务规划,理财师又叫作财务规划师,使得理财规划被披上了一层小小的神秘色彩。   其实理财规划非但不神秘,而且与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这种个人化的理财服务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在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城市拥有成熟的市场。理财师
期刊
1、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服务的,因此,利润是它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2、不可一直盯着顾客,不可纠缠啰嗦。  3、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4、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无章的小店,常有顾客登门。  5、把交易的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是否能得到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店的兴衰。  6、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期刊
今年6月21日,国外媒体针对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发表分析文章称,中国网游行业蕴含巨大商机,无论是玩家还是投资者,都已经“沉迷”于这一领域。以下是分析文章详细内容:  每当夜幕降临,《梦幻西游》(Fantasy WestwardJourney)这片虚拟土地上聚集的人比缅因州的总人口还要多。  网络游戏《梦幻西游》高峰时在线人数高达150万。在按照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描写设计出的场景中,玩家们聚精会神
期刊
义乌与世界上206个国家和地区做着买卖,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所有商品共50万种,在这里可以买到30余万种,海关每天出口的标准集装箱突破1000个……2004年市场成交额266.9亿元,没有列入统计范围的至少100个亿。这里是永不落幕的“广交会”,每个义乌人都是一本商业教科书。  站在义乌街头,满眼高档轿车,别克本田最起码,奔驰宝马不算啥,难得一见桑塔纳。  义乌市慈善总会成立,从2005年7月下旬
期刊
都说“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这不仅是因为女人爱购物、爱消费,也是因为女主人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采购员,家庭成员的用品采购往往都是由女主人来完成的。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女性的消费特点,针对她们的需求开店,必然会有不小的收益。    品位贵妇族    这类群体一个显著的共性就是她们都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在选择商品时,她们更为看重的是产品的品位;在购买服务时,她们更为偏好提供“一对一”贵宾级的专业待遇;在消
期刊
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来看,人们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国家公务员、企业雇工人员、自己做老板。他们各有千秋,但是恐怕很多人都想自己做老板!  谁都知道,老板有老板的难处,并非人人都能做得了老板,真正做一个赚钱的老板,做一个事业有成的老板是需要勤奋和智慧的。古人云: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业都是从小到大,由点滴做起;在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金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  万事开头难。现在就前人总
期刊
山西黑砖窑中的小童工事件的出现,进一步证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正确性。回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资本的原始积累的确是和着绝大多数人的血泪,汇集成极少人数占有的绝大部分财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最初级阶段,正因为经济发展史上有英国圈地运动这一笔,因此,也有一部分人曲解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就应该是赤裸裸的掠夺和血淋淋
期刊
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创业素质,究竟哪些人不适合创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以下10种人不适全创业:  1、缺少职业意识的人。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敬业的前提。而有些工薪人员却对所从事的工作缺少职业意识,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 缺少进取心。主动性,这与激烈竞争的环境不相宜。  2、优越感过强的人。自恃才高,我行我素,难以与集体融合。  3、唯
期刊
新奴隶现场    房奴的“非如意算盘”  上海的戴先生于今年初买了房,总价120万元。在今后的30年里,除了首付的20万元,他要还给银行将近140万元的贷款。于是,房子的总价便成了160多万元,要平白无故付给银行40万元的利息。按照戴先生当前的收入来算,他有3年是白白给银行打工。  于是,在戴先生的生命中就多了这么几个莫名其妙的数字:120万元、140万元、30年、160万元、3年、2036年……
期刊
7年前,胡润每制作出一张富豪排行榜,只能从《福布斯》杂志获得几千元的稿费。今天,他的富豪榜单却能为他带来每年超过千万元的收入。    还有人记得那个令中国富豪们爱恨交加的胡润吗?  这个36岁的英国人仍然像7年前那样,在中国持续生产出一份份富豪榜,过去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现在是“胡润百富榜”。但不管是什么榜,都已经让媒体和公众感到有点疲惫了。  胡润却兴致不减,理由很简单,他是个商人。  “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