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时出现的误区及其原因,提出了设定和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主题 有效性
北大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1]如何让学生参透历史的奥秘,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而不让历史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需要教师科学设定“课堂教学主题”。
教学核心问题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重点。课堂教学主题的合理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很多的历史教师在重视历史课的史鉴作用、思考每节课的教学主题的同时,对它的设定和实施有误解: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前后贯彻不一,学生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学习效果差;课堂教学主题牵制学生思维,教师把学生引到既定的思路上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丧失话语权;课堂教学主题与现实相离,使教与学脱节,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不浓,等等。这些都使得原本精彩的历史课黯然失色,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以下我就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和实施的问题、原因、依据与改进策略作以下论述。
一、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和实施的问题及原因
1.课堂教学主题前后贯彻不一,偏离主题。
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教师设定的教学主题,颇有新意,立意也较高,然而一节课下来,感觉有些虎头蛇尾,偏离主题,从而使整堂课显得有点乱,学生也难以把握住这节课的重点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课堂的调控问题,但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对历史的理解有问题,对史观的把握不够全面,有些只是从理念上接受,没有具体落实到实际中。而这样的问题,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课堂教学主题牵制学生思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都“精心”的设计每节课,每一个流程都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师设好的那个核心,但设定的教学主题却未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课堂上一旦有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预设的那个主题的想法,教师马上把它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思路上去。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地学“乖”,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或者为了“讨好”老师,会尽量猜测老师的想法然后加以回答,最终丧失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话语权”。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完成了,教学主题也体现了,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扼杀了学生的不同见解,这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生成性理念显然相去甚远。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是对历史理解过于单一的缘故,同时又是教师长期主导课堂的典型表现之一,在教学中并未真正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学主题与学生实际相脱节。
在设定教学主题的时候,尽管是教师在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基础上提出的,但是由于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没有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来加以完成的,因此设定的教学核心问题,如果太难,缺乏史料的足够铺垫,或者史料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也就难以探究出新意;如果太浅显,学生能直接得出结论的,又会失去探究的兴趣,两者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爆发思维火花的机会,课堂也就难免沉闷或乏味。这是由教师设定教学主题时没有能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现实因素导致的,属于教师教学技术问题。
二、课堂教学主题设定的依据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务必要以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首要突破点。那么,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最重要的评判指标是学生有没有收获、学生有没有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努力寻求一定的方法和恰当的内容,在课堂上有效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要让学生听得进,还要让学生喜欢听,能够思考;要让学生乐学或者激起学生好奇、愉悦甚至是兴奋、激动的情感态度,并能有效地排解和消除学生被动消极的情感状态。
2.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内容和能力要求。
所谓学生的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的知识和技能。难点是阻碍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要想方设法并集中课堂教学的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着力突破教学的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难点问题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了然于胸。较为浅显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读书、问答等方式解决,而复杂的难点问题最好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讨论、练习、具体生动的课件观看等学生活动来解决。
三、课堂教学主题设定的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时应主要考虑对历史的多角度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和教学技术的落实等方面。
1.多角度理解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能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外,还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就是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核心问题时,要利用历史让人向善、教人求真、促人反思的教育功能。
此外,在设定教学主题的时候,还必须承认历史是多元化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会随着人类本身的发展而变化。李文海先生说:“如果史学只知道复述前人的老话,陈陈相因,了无新意,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史学就丧失了生命力,甚至失去了自己存在的资格和价值。”[3]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对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历史思想具有相对性这一点是绝对的”。[4]还有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也日益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辛亥革命”评价为例,大陆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两点论”,“文革”期间“阶级斗争”史观到现在的“现代化史观”、“文明演进史观”等多种观点,而台湾与国民党对其评价却与大陆有些不同,这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既然对历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呢?因此,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理解不同于教师所预设的主题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的,我们不仅不应加以“扼杀”,反而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
2.多发扬民主,加强互动。
在探究教学主题时必须注重互动性、开放性和民主性,而不应该体现出教师的话语霸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承担怎样的一个角色?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不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者,也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而是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相互平等。[5]教师主要的工作一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学生,引导方向;三是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指出和纠正错误的地方。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学生的解释中发现真正知识的萌芽,并帮助学生去继续发展这种知识,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系和互动中去建构知识并从自身错误中学习”。[6]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主题时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为本,让学生多说、多问、多参与、多交流、多合作;教师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多反思、多研究,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增强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3.多因素整合。
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必须考虑课标、考纲、教材、学生和现实等因素,教师教学是以课标为依托,教材是学习历史的文本,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学主题的确定应该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教材重点和学生可接受性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它不是游离于教材内容而随意确定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想法各异、经历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因材施教”,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另外,设定好的教学主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不能以教师设置好的教学主题来压制学生,让学生思维受到限制;现实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不同类型的课,教学主题各有侧重点,还有史观本身也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学主题的设定还需充分考虑到史观的变化和发展等因素。
4.多提供材料和探究空间。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的特点,因此,对于历史的认识,必须借助于某种“中介物”去认识和感知,这种“中介物”主要就是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形式出现的“史料”,且当前在新高考中,考题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创设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的各种各样形式的史料,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兴趣引导,即教师提供的史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相关的历史。这样既可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又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能力,还可加深学生对课堂主题的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主题的合理设定,是追求高质量历史课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合理设定課堂教学主题,这一课题还需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钱乘旦.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历史教学问题,2004.1:47,48.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李文海.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对历史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04.5.
[4]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一版:343.
[5][6]张桂春.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主题 有效性
北大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1]如何让学生参透历史的奥秘,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而不让历史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需要教师科学设定“课堂教学主题”。
教学核心问题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重点。课堂教学主题的合理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很多的历史教师在重视历史课的史鉴作用、思考每节课的教学主题的同时,对它的设定和实施有误解: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前后贯彻不一,学生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学习效果差;课堂教学主题牵制学生思维,教师把学生引到既定的思路上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丧失话语权;课堂教学主题与现实相离,使教与学脱节,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不浓,等等。这些都使得原本精彩的历史课黯然失色,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以下我就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历史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和实施的问题、原因、依据与改进策略作以下论述。
一、课堂教学主题设定和实施的问题及原因
1.课堂教学主题前后贯彻不一,偏离主题。
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教师设定的教学主题,颇有新意,立意也较高,然而一节课下来,感觉有些虎头蛇尾,偏离主题,从而使整堂课显得有点乱,学生也难以把握住这节课的重点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课堂的调控问题,但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对历史的理解有问题,对史观的把握不够全面,有些只是从理念上接受,没有具体落实到实际中。而这样的问题,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课堂教学主题牵制学生思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都“精心”的设计每节课,每一个流程都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师设好的那个核心,但设定的教学主题却未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课堂上一旦有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预设的那个主题的想法,教师马上把它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思路上去。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地学“乖”,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或者为了“讨好”老师,会尽量猜测老师的想法然后加以回答,最终丧失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话语权”。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完成了,教学主题也体现了,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扼杀了学生的不同见解,这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生成性理念显然相去甚远。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是对历史理解过于单一的缘故,同时又是教师长期主导课堂的典型表现之一,在教学中并未真正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学主题与学生实际相脱节。
在设定教学主题的时候,尽管是教师在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基础上提出的,但是由于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没有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究来加以完成的,因此设定的教学核心问题,如果太难,缺乏史料的足够铺垫,或者史料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也就难以探究出新意;如果太浅显,学生能直接得出结论的,又会失去探究的兴趣,两者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爆发思维火花的机会,课堂也就难免沉闷或乏味。这是由教师设定教学主题时没有能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现实因素导致的,属于教师教学技术问题。
二、课堂教学主题设定的依据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务必要以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首要突破点。那么,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最重要的评判指标是学生有没有收获、学生有没有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努力寻求一定的方法和恰当的内容,在课堂上有效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要让学生听得进,还要让学生喜欢听,能够思考;要让学生乐学或者激起学生好奇、愉悦甚至是兴奋、激动的情感态度,并能有效地排解和消除学生被动消极的情感状态。
2.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内容和能力要求。
所谓学生的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的知识和技能。难点是阻碍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要想方设法并集中课堂教学的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着力突破教学的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难点问题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了然于胸。较为浅显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读书、问答等方式解决,而复杂的难点问题最好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讨论、练习、具体生动的课件观看等学生活动来解决。
三、课堂教学主题设定的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时应主要考虑对历史的多角度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和教学技术的落实等方面。
1.多角度理解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除了能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外,还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就是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核心问题时,要利用历史让人向善、教人求真、促人反思的教育功能。
此外,在设定教学主题的时候,还必须承认历史是多元化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会随着人类本身的发展而变化。李文海先生说:“如果史学只知道复述前人的老话,陈陈相因,了无新意,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史学就丧失了生命力,甚至失去了自己存在的资格和价值。”[3]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对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历史思想具有相对性这一点是绝对的”。[4]还有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也日益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辛亥革命”评价为例,大陆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两点论”,“文革”期间“阶级斗争”史观到现在的“现代化史观”、“文明演进史观”等多种观点,而台湾与国民党对其评价却与大陆有些不同,这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既然对历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呢?因此,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理解不同于教师所预设的主题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的,我们不仅不应加以“扼杀”,反而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
2.多发扬民主,加强互动。
在探究教学主题时必须注重互动性、开放性和民主性,而不应该体现出教师的话语霸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承担怎样的一个角色?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不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者,也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而是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相互平等。[5]教师主要的工作一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学生,引导方向;三是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指出和纠正错误的地方。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学生的解释中发现真正知识的萌芽,并帮助学生去继续发展这种知识,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系和互动中去建构知识并从自身错误中学习”。[6]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主题时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为本,让学生多说、多问、多参与、多交流、多合作;教师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多反思、多研究,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增强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3.多因素整合。
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必须考虑课标、考纲、教材、学生和现实等因素,教师教学是以课标为依托,教材是学习历史的文本,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学主题的确定应该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教材重点和学生可接受性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它不是游离于教材内容而随意确定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想法各异、经历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因材施教”,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另外,设定好的教学主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不能以教师设置好的教学主题来压制学生,让学生思维受到限制;现实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不同类型的课,教学主题各有侧重点,还有史观本身也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教学主题的设定还需充分考虑到史观的变化和发展等因素。
4.多提供材料和探究空间。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的特点,因此,对于历史的认识,必须借助于某种“中介物”去认识和感知,这种“中介物”主要就是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形式出现的“史料”,且当前在新高考中,考题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创设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的各种各样形式的史料,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兴趣引导,即教师提供的史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相关的历史。这样既可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又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能力,还可加深学生对课堂主题的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主题的合理设定,是追求高质量历史课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合理设定課堂教学主题,这一课题还需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钱乘旦.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历史教学问题,2004.1:47,48.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李文海.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对历史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04.5.
[4]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一版:343.
[5][6]张桂春.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