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弥儿》一书承载了卢梭通过回归自然式教育以实现自然人到公民的顺利过渡的教育观念。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自然主义教育观进行了适应性研究,认为自然主义教育观有着难以自愈的内部冲突,在实践中有待修正。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5
一、自然标准的缺失是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根本性障碍
卢梭认为人有三种天性,分别是自爱、爱人及怜悯。对于这几种天性,卢梭仅仅作了自己性善论的一种论证,并未对这些证据本身的价值标准给出具体依据。
二、“爱弥儿”的公民特征的不稳定暴露了卢梭政治理想基础的薄弱
在《爱弥儿》中,卢梭概括了他政治理想的三个基础:其一,对于一个政府,为了要判断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就必须知道它们应当是什么样子;其二, 当知道什么是政府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去寻找最好的政府,目的是为了树立人权;其三,从事这样一种研究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对正义的真诚的爱和对真理的尊重。基于这三个方面,他从逻辑上假定了“自然状态”的自由平等法则,沿着这一人类生存的“应然”方向,通过一整套政治设计论证了实现人类自由平等的方案,而这一方案尽显浪漫,却与实然状态的政治状态相距甚远。
三、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使得教育过程不可控
就教育对象即“爱弥儿”本身而言,本质上就是外部环境对爱弥儿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就同一个主体而言,所处的时代不同,发展轨迹就存在差异;所在的地域不同,“爱弥儿”的命运结局就可能完全不同。外部环境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是必然的,绝对的。当“爱弥儿”处于人的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时,由于人对于自身发展阶段性成果利用的方式不尽相同,“爱弥儿”受到的影响也必然不同;当爱弥儿在接触并从事物中学习时,由于事物的发展本身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得到的知识也必然难以保持稳定一致。
四、“消极教育”下存在放纵恶习之虞
“消极教育观”对保障人的教育遵从自然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儿童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强化,进行消极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放纵,一旦偶然接触不良行为,会产生行为惯性;如若缺乏外力干扰介入,这种不良行为的偶然性被强化,则容易发展成为恶习和罪恶,这是与消极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消极教育”对教育阶段的划分具体到了年龄,这种量化思路是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与18世纪早已不同,关于各个阶段的年龄定位也应当有所发展,当代儿童趋向于早熟,无论从心理或者生理发展,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小大人”特征。
五、自然主义教育观评价
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这为解放教育对象,培养多样化人才教育观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从培育公民的教育目标看,教育应该是根据社会需要来塑造新的社会成员,而不能无视教育目标,任凭儿童无节制地自发成长。而“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如果在遵从自然原则的过程中,偶然性事件使得儿童的认知和行为与其地位发生偏离,那么自然原则就是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偏见的强化,由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社会的不平等和横流的物欲,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丧失自然本性。卢梭在“培育爱弥儿”过程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反对人与自然的异化,呼吁人本性的回归,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和社会形态的异化,其“回归自然”的思想内容和实现路径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优化,才能真正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段 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罗 久.善与恶的辩证法——卢梭论自爱[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58-264.
[3]李敬巍,刘鸿鹤.政治哲学中的浪漫主义——析卢梭的政治“乌托邦”[J].社会科学家,2011,(5):21-23.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5
一、自然标准的缺失是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根本性障碍
卢梭认为人有三种天性,分别是自爱、爱人及怜悯。对于这几种天性,卢梭仅仅作了自己性善论的一种论证,并未对这些证据本身的价值标准给出具体依据。
二、“爱弥儿”的公民特征的不稳定暴露了卢梭政治理想基础的薄弱
在《爱弥儿》中,卢梭概括了他政治理想的三个基础:其一,对于一个政府,为了要判断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就必须知道它们应当是什么样子;其二, 当知道什么是政府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去寻找最好的政府,目的是为了树立人权;其三,从事这样一种研究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对正义的真诚的爱和对真理的尊重。基于这三个方面,他从逻辑上假定了“自然状态”的自由平等法则,沿着这一人类生存的“应然”方向,通过一整套政治设计论证了实现人类自由平等的方案,而这一方案尽显浪漫,却与实然状态的政治状态相距甚远。
三、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使得教育过程不可控
就教育对象即“爱弥儿”本身而言,本质上就是外部环境对爱弥儿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就同一个主体而言,所处的时代不同,发展轨迹就存在差异;所在的地域不同,“爱弥儿”的命运结局就可能完全不同。外部环境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是必然的,绝对的。当“爱弥儿”处于人的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时,由于人对于自身发展阶段性成果利用的方式不尽相同,“爱弥儿”受到的影响也必然不同;当爱弥儿在接触并从事物中学习时,由于事物的发展本身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得到的知识也必然难以保持稳定一致。
四、“消极教育”下存在放纵恶习之虞
“消极教育观”对保障人的教育遵从自然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儿童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强化,进行消极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放纵,一旦偶然接触不良行为,会产生行为惯性;如若缺乏外力干扰介入,这种不良行为的偶然性被强化,则容易发展成为恶习和罪恶,这是与消极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消极教育”对教育阶段的划分具体到了年龄,这种量化思路是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与18世纪早已不同,关于各个阶段的年龄定位也应当有所发展,当代儿童趋向于早熟,无论从心理或者生理发展,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小大人”特征。
五、自然主义教育观评价
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这为解放教育对象,培养多样化人才教育观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从培育公民的教育目标看,教育应该是根据社会需要来塑造新的社会成员,而不能无视教育目标,任凭儿童无节制地自发成长。而“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如果在遵从自然原则的过程中,偶然性事件使得儿童的认知和行为与其地位发生偏离,那么自然原则就是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偏见的强化,由于不得不同自然或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社会的不平等和横流的物欲,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丧失自然本性。卢梭在“培育爱弥儿”过程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反对人与自然的异化,呼吁人本性的回归,对当今中国教育实践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和社会形态的异化,其“回归自然”的思想内容和实现路径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优化,才能真正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段 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罗 久.善与恶的辩证法——卢梭论自爱[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58-264.
[3]李敬巍,刘鸿鹤.政治哲学中的浪漫主义——析卢梭的政治“乌托邦”[J].社会科学家,2011,(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