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开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基于工作而学习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打造校企合作育人的统一化机制,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改革进程。本文将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浅谈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下,促进传统学徒培训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深度整合,将招生工作和招工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让高职学校的学历教育和企业工作的职业培养进行高效整合,突出企业的主导价值,借助工学交替的手段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让学生得以更好地掌握岗位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得到全面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主要手段。需要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以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现代学徒制在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学徒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班带徒”,同时,唐朝“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以及如今的“师傅带徒弟”“老带新”都是建筑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不只包含如建筑力学、建筑制图等系统化、逻辑化的专业类知识,还包括了如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工种施工技能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和实践性的默会知识。如果单纯借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实现对于默会知识的良好把握,既需要“师傅”的示范作用和样本式的传递;也需要徒弟在实践中不断模仿,在模仿中进行体悟。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对于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1]。
二、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能为依据的课程体系
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强化教学课程改革,积极贯彻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市场规则为依托,打造工作岗位导向制的办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校企合作开放型办学模式,打造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希望培养出和现代化建设相契合,具备一定职业道德,拥有丰富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于资料员、质检员、施工员、造价员等工作,需要结合岗位的技能要求展开对于学生的技能教学。
(二)强化课本建设
需要深入贯彻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并以此为据进行课本内容的编写,要求围绕企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本设计,关注岗位的具体工作项目,通过任务驱动的办法进行教学教材撰写,以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此外,也可以外聘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指导[2]。
(三)坚决执行双证毕业制
需要在高职院校中深入贯彻双证毕业制,将职业资格证放在和学历证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积极响应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安排,让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得到充分彰显。首先,需要关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学业,以满足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其次,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考取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便学生可以在毕业之际更好地适应施工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对岗培养模式
首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贯彻“高等性”和“职业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关注合作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尊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兼具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其次,需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开展专业建设,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岗位所需的顺序展开课程设置,关注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借助具体的工程项目,展开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促进职业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再次,需要学校和企业合作,展开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构建和有关职业资格标准相契合的内容,并据此展开项目教学资源开发,以实现对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让课程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得到切实保障。
(五)关注岗位技能建设,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中,需要积极把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将岗位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依据,强化实验室实训设备的建设强度,关注设施硬件条件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建设,通过高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依托于专业课程和岗位技能建设实训室,展开对于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以提升学生和岗位的契合度,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切实保障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需要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學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可以满足建筑产业转型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要求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媒介,认真挑选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定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配置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出可以获得合作企业认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惠萌,齐水冰,刘彦雄, 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59-161.
[2]杨光培.以岗位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类教学改革探索 ——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赤子,2017,(17):123.
[3]罗江红.基于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师徒工作室 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98-101.
作者简介:王燕(1986.9-),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下,促进传统学徒培训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深度整合,将招生工作和招工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让高职学校的学历教育和企业工作的职业培养进行高效整合,突出企业的主导价值,借助工学交替的手段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让学生得以更好地掌握岗位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得到全面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主要手段。需要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以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现代学徒制在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学徒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班带徒”,同时,唐朝“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以及如今的“师傅带徒弟”“老带新”都是建筑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不只包含如建筑力学、建筑制图等系统化、逻辑化的专业类知识,还包括了如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工种施工技能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和实践性的默会知识。如果单纯借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实现对于默会知识的良好把握,既需要“师傅”的示范作用和样本式的传递;也需要徒弟在实践中不断模仿,在模仿中进行体悟。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对于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1]。
二、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能为依据的课程体系
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强化教学课程改革,积极贯彻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市场规则为依托,打造工作岗位导向制的办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校企合作开放型办学模式,打造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希望培养出和现代化建设相契合,具备一定职业道德,拥有丰富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于资料员、质检员、施工员、造价员等工作,需要结合岗位的技能要求展开对于学生的技能教学。
(二)强化课本建设
需要深入贯彻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并以此为据进行课本内容的编写,要求围绕企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本设计,关注岗位的具体工作项目,通过任务驱动的办法进行教学教材撰写,以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此外,也可以外聘企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指导[2]。
(三)坚决执行双证毕业制
需要在高职院校中深入贯彻双证毕业制,将职业资格证放在和学历证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积极响应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安排,让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得到充分彰显。首先,需要关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学业,以满足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其次,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考取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便学生可以在毕业之际更好地适应施工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对岗培养模式
首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贯彻“高等性”和“职业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关注合作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尊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兼具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其次,需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开展专业建设,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岗位所需的顺序展开课程设置,关注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借助具体的工程项目,展开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促进职业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再次,需要学校和企业合作,展开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构建和有关职业资格标准相契合的内容,并据此展开项目教学资源开发,以实现对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让课程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得到切实保障。
(五)关注岗位技能建设,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中,需要积极把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将岗位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依据,强化实验室实训设备的建设强度,关注设施硬件条件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建设,通过高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依托于专业课程和岗位技能建设实训室,展开对于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以提升学生和岗位的契合度,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切实保障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需要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學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可以满足建筑产业转型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要求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媒介,认真挑选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定优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配置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出可以获得合作企业认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惠萌,齐水冰,刘彦雄, 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59-161.
[2]杨光培.以岗位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类教学改革探索 ——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赤子,2017,(17):123.
[3]罗江红.基于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师徒工作室 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98-101.
作者简介:王燕(1986.9-),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