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努力摆脱世俗桎梏,执著追求自由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画家。而作品中的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无法也不愿走出世俗世界,最终沦为平庸。前者代表了追求艺术和自由的理想,后者成为西方物质文明的牺牲品,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对两位画家的对比,探讨造成两者不同结局的社会根源,表现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表达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呐喊。
关键词: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人物对比 物欲与精神 自由与束缚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主人公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如何“逃离文明社会,挣脱道德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真实、自由和美的故事”。[1]作品中的另一人物施特略夫也是一位画家,由于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在绘画上奋斗了多年依然碌碌无为。在对待环境、朋友以及感情的态度上,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处于相对立的两面。
这两位画家的对立,实际上是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精神荒芜的一种对立,表现了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两位画家不同结局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和呐喊。
一、物欲与精神的对立
作者毛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Burgess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怀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丑恶,以及太少对信仰和道德的关注。”[2]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秩序瓦解,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尖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物欲与精神的对立是最突出的。在物欲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沉闷无趣,人们渴望从“日复一日无聊呆板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3]在作品中,物欲与精神两者的对立表现为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两人的对立。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愿意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精神艺术王国。相比之下,与这个物欲世界和谐共处的施特略夫则单纯得多,他的感情基调是平稳的,不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处在感情的两个极端,极度排斥物欲的世界。施特略夫平和友善,热心地对待朋友和家人;对待艺术,他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从容地表达着他对这个物质世界温馨浪漫的印象。他热爱这个物质的世界。
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态度始终是嘲讽不屑的,他认为施特略夫“是个蹩脚的画家”。[4]他对施特略夫的挖苦,对勃朗什的玩弄,对施特略夫家庭的破坏,都将自己置于施特略夫的对立面上。恰恰相反,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无比推崇,他总是在劝说画商买下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对施特略夫来说,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处则是他最大的追求。“比起分离的痛苦来,他宁愿忍受妒火的煎熬”。[5]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鄙视无法平复,正如极端的精神追求处于世俗物欲的对立面,两者水火不容。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推崇,体现的是当时物欲世界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必须通过类似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逃离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也正说明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严重干扰和破坏。
两位画家的对立,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反感和恐惧。在施特略夫的衬托下,思特里克兰德的逃离给人以震撼,正如一道霹雳闪电撕开黑暗的天幕,振聋发聩的轰隆声唤醒了人们对社会精神荒芜状态的关注,号召人们抵抗物质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奴役和腐蚀,重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在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对维多利亚时期以物质主义和进步为信念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艺术家越来越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磨难、幻灭、绝望”。[6]物质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人们的眼界,Bradbury认为:“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里,将过时的利益制度与新的政治生机、将个人的天性与对物质的需求统一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7]人们急于打破陈旧的传统价值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社会陈规对人的约束和伤害,追求人性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挣脱世俗束缚追寻内心自由的过程是艰难的,他渴望与自然同在,他要寻觅的是与人世隔离的乐园,他希冀人性的自由能够抚慰他焦躁的灵魂,给他带来永恒的宁静。他几经流离辗转,才找到了梦中之地塔希提。同样作为画家,施特略夫无法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超脱,他沉溺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法自拔,就连他的画作,体现的也多是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努力地表达凡夫俗子的生活场景,而没有意识到正如绵延不绝的生活所带给人的陈旧感一样,他色彩失真的作品毫无新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艰难与施特略夫的沉溺,体现的是他们周围遭受强大的社会束缚,以及找寻自由的不易。甚至在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思特里克兰德都无法获得自由创作的灵感,无法表达出自我的真实艺术感受。思特里克兰德奋力打破精神上的一切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行为,是人本身的天性使然。他找寻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探索自己作为人的本质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他的艰难探索,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氛围下人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探索,是对人性回归本源的一种渴望。镣铐越沉重,有志者的反抗越剧烈,无反抗意识或者反抗失败者如施特略夫之流也越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9],在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经济繁荣的社会表征下,生命的真实被异化,人们渴望拨开这些错综复杂的迷雾,摆脱社会置于人精神上的枷锁,去探索“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性自由的本源。因此,思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的逃离是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处在思特里克兰德对立面的施特略夫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习惯了外界加之于人的束缚,已经没有了逃离意识。作为外部喧嚣世界的牺牲品,他只能在浑浑噩噩的平庸状态中度过余生。
三、结语
思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的对立,实际上是在物质飞速发展而精神发展滞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神渴望逃离物欲的控制、摆脱社会束缚获得自由的一种表现。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异化感和绝望感驱使着他不断艰难地进行逃离,他的逃离,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毁灭的象征,是人们对这个“嘈杂喧嚣的世界以及无力找寻人性真实”[10]不满心理的一种折射。作者毛姆通过塑造思特里克兰德逃离和施特略夫沉沦的形象,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衰弱和精神瘫痪的社会危机,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回归生命的真实。
参考文献:
[1]Elyas,A..The Horse’s Mouth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Blakean Philosophy[J].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Arts and Humanities,1989,(1):19.
[2]Burgess,A..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4:180.
[3]Baldick,C..The Modern Move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4:214.
[4][5]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颜学军.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4):17.
[7]Bradbury,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72.
[8]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9.
[9]Dabble,M..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683.
关键词: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人物对比 物欲与精神 自由与束缚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主人公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如何“逃离文明社会,挣脱道德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真实、自由和美的故事”。[1]作品中的另一人物施特略夫也是一位画家,由于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在绘画上奋斗了多年依然碌碌无为。在对待环境、朋友以及感情的态度上,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处于相对立的两面。
这两位画家的对立,实际上是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精神荒芜的一种对立,表现了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两位画家不同结局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和呐喊。
一、物欲与精神的对立
作者毛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Burgess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怀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丑恶,以及太少对信仰和道德的关注。”[2]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秩序瓦解,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尖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物欲与精神的对立是最突出的。在物欲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沉闷无趣,人们渴望从“日复一日无聊呆板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3]在作品中,物欲与精神两者的对立表现为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两人的对立。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愿意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精神艺术王国。相比之下,与这个物欲世界和谐共处的施特略夫则单纯得多,他的感情基调是平稳的,不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处在感情的两个极端,极度排斥物欲的世界。施特略夫平和友善,热心地对待朋友和家人;对待艺术,他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从容地表达着他对这个物质世界温馨浪漫的印象。他热爱这个物质的世界。
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态度始终是嘲讽不屑的,他认为施特略夫“是个蹩脚的画家”。[4]他对施特略夫的挖苦,对勃朗什的玩弄,对施特略夫家庭的破坏,都将自己置于施特略夫的对立面上。恰恰相反,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无比推崇,他总是在劝说画商买下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对施特略夫来说,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处则是他最大的追求。“比起分离的痛苦来,他宁愿忍受妒火的煎熬”。[5]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鄙视无法平复,正如极端的精神追求处于世俗物欲的对立面,两者水火不容。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推崇,体现的是当时物欲世界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必须通过类似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逃离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也正说明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严重干扰和破坏。
两位画家的对立,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反感和恐惧。在施特略夫的衬托下,思特里克兰德的逃离给人以震撼,正如一道霹雳闪电撕开黑暗的天幕,振聋发聩的轰隆声唤醒了人们对社会精神荒芜状态的关注,号召人们抵抗物质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奴役和腐蚀,重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在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对维多利亚时期以物质主义和进步为信念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艺术家越来越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磨难、幻灭、绝望”。[6]物质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人们的眼界,Bradbury认为:“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里,将过时的利益制度与新的政治生机、将个人的天性与对物质的需求统一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7]人们急于打破陈旧的传统价值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社会陈规对人的约束和伤害,追求人性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挣脱世俗束缚追寻内心自由的过程是艰难的,他渴望与自然同在,他要寻觅的是与人世隔离的乐园,他希冀人性的自由能够抚慰他焦躁的灵魂,给他带来永恒的宁静。他几经流离辗转,才找到了梦中之地塔希提。同样作为画家,施特略夫无法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超脱,他沉溺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法自拔,就连他的画作,体现的也多是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努力地表达凡夫俗子的生活场景,而没有意识到正如绵延不绝的生活所带给人的陈旧感一样,他色彩失真的作品毫无新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艰难与施特略夫的沉溺,体现的是他们周围遭受强大的社会束缚,以及找寻自由的不易。甚至在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思特里克兰德都无法获得自由创作的灵感,无法表达出自我的真实艺术感受。思特里克兰德奋力打破精神上的一切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行为,是人本身的天性使然。他找寻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探索自己作为人的本质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他的艰难探索,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氛围下人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探索,是对人性回归本源的一种渴望。镣铐越沉重,有志者的反抗越剧烈,无反抗意识或者反抗失败者如施特略夫之流也越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9],在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经济繁荣的社会表征下,生命的真实被异化,人们渴望拨开这些错综复杂的迷雾,摆脱社会置于人精神上的枷锁,去探索“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性自由的本源。因此,思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的逃离是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处在思特里克兰德对立面的施特略夫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习惯了外界加之于人的束缚,已经没有了逃离意识。作为外部喧嚣世界的牺牲品,他只能在浑浑噩噩的平庸状态中度过余生。
三、结语
思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的对立,实际上是在物质飞速发展而精神发展滞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神渴望逃离物欲的控制、摆脱社会束缚获得自由的一种表现。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异化感和绝望感驱使着他不断艰难地进行逃离,他的逃离,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毁灭的象征,是人们对这个“嘈杂喧嚣的世界以及无力找寻人性真实”[10]不满心理的一种折射。作者毛姆通过塑造思特里克兰德逃离和施特略夫沉沦的形象,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衰弱和精神瘫痪的社会危机,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回归生命的真实。
参考文献:
[1]Elyas,A..The Horse’s Mouth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Blakean Philosophy[J].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Arts and Humanities,1989,(1):19.
[2]Burgess,A..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4:180.
[3]Baldick,C..The Modern Move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4:214.
[4][5]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颜学军.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4):17.
[7]Bradbury,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72.
[8]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9.
[9]Dabble,M..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