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复习“高原反应”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学生在高考数学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分析“高原现象”的现实表现特征,找出产生“高原反应”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这一现象的具体做法,以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高考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高原反应”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40-01
  1 “高原反应”概念
  心理学认为,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而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
  2 “高原现象”表现
  随着高考的又一次临近,在前期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的基础上,不少考生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准备在二轮甚至是三轮复习中,奋力冲刺,本以为能使得成绩“更上一层楼”时,却出现了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在连续几次周考和月考后成绩还下降了。这时学生会更加刻苦,每天抖进行大量的练习,使出浑身的解数,夜以继日,但收效仍然甚微,还伴随身体不适,力不从心感,严重的学生甚至还会出现失眠、厌食、头晕目眩、情绪烦躁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调整,久而久之便会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产生再学无用、浪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就是典型的“高原反应”的现实表现,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还比较拔尖但在高考中却取得不了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高原现象”只是学习到一定程度大多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走出“高原反应”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有很大提高。
  2.1 生理和心理疲劳。从高三下学期开始,尤其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各种测试题、模拟题满天飞,这种题海战术使不少考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以牺牲休息时间来应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使学生的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高原现象,越学越糊涂,知识越来越混乱。
  2.2 学习方法更新缺乏。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在不同复习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临近高考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提升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若考生只抱一种机械的方法:苦学加死学,就会进入高原期。
  2.3 出现知识“临界点”。由于班级授课制的限制,本来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难以得到特殊照顾。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强化,最终导致总成绩始终处在“临界点”徘徊不前。
  3 如何克服“高原反应”
  高考复习的理念和基本操作模式趋于成熟,但是在高考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复习初期,效果比较明显,学生的成绩提高得较快,但到了某一程度,效果就不那么显著,有时甚至会出现倒退,出现“高原反应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学生心情焦虑、烦躁、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有时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克服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呢?
  3.1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要帮助高三阶段学生克服高考数学复习中的“高原现象”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益友”。要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加强心理疏导,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批评时要注意策略和分寸,多以正面引导为主,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另外,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即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正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高三复习中去。
  3.2 以质取胜,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在制定总复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做到有的放矢,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并结合本班学生成绩实际情况。具体的做法:首先是设定每一轮复习任务。第一轮复习注重各个知识块内的方法总结,第二轮则应注重各知识块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点的交汇处深钻细研;其次是复习时要主次分明。数学中一些定性的东西,万变不离其中。有许多问题到头来都归源于某一方面,只要这一方面的基础打扎实,后期类似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解决;再次是因材施教,尽量避免重复劳动。备课中的总结既精辟又全面,既有集体问题的共同讲解,又有“对症下药”的个别辅导,还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独立思考,发表发散性观点,使之思维活跃。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提高,做到分层教学,分层落实,系统复习。
  3.3 集中训练,争取最优效果。高中数学复习训练方法应打破以往新知识学习阶段的单一性,转而注重综合性训练,从块块状状的分割式转向注重整体,从单纯的记忆到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模仿他人解题套路到形成自我风格。解题思维过程要注意合情推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解题方法的寻找来开拓学生思维;简缩思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在运算方式上,要力求熟练准确,简捷迅速。通过从旧知识的复习总结中,导出新知识、新规律,以新带旧,新旧结合,从而达到环环相扣、增加知识的纵横联系、克服遗忘和知识脱节的目的。
  3.4 改进方法,减轻学生负担。高三数学复习,尤其是后期,做一定量的试卷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教师应在精心选择试卷的基础上认真批改,多讲解多分析。教师在批改后,还应加强对答卷的分析,在肯定学生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要找出学生答卷中普遍的或有代表性的错误,分析错误的类型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讲评试卷时便更有针对性,不能就题讲题,要对试题的变式、延伸、迁移、发散予以足够的重视,力争讲透讲深,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研究背景:  CT扫描是目前胸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但X射线是一把双刃剑,在诊断疾病的同时会使患者受到辐射。在医疗工作中很大一部分的CT检查存在
【摘要】文章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主要探讨历史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如何变学生心理为宝,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新课标;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39-01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伴随学生学习活动整个过程。在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理念、策略、和方式,目的在于改变学生通过单一的渠道进行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和脱离实际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的创新精神。它坚持实践性、过程性、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将思考的可能性转化为可行性。可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地学习过程,
在现代甜菜育种的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优良自交系是重要的基础工作。然而甜菜是自交系不亲合性很强的作物,除了少数带有自交基因的植株外,在通常条件下,强制自交结实率很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和核心,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相互交错、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实施以"数学问题"的提出而开始,又以"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因此,有效的数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它是引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方向标,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有效交流互动的基础。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以有效数学问题为学生打开数学探究大门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山东省各产烟县都在推广密集烤房、改进土烤房,并取得了不少经验。本文根据我们在生产、科研实践中的体会,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意见,以供参考。一、密集烤房是当前
在IBM PC/AT微机上研制成了离子色谱数据采集卡,采用V/F转换器,分辨率达20位,采样时间可由程序设定.本文阐述了离子色谱微机数据采集卡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In the IBM PC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