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就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之所以教学质量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所应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给予学生互动机会,导致学生被剥夺自主学习权利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参与课堂。面对此情况,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新课改要求,积极探寻如何实现师生互动的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互动策略
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尝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建构和谐的师生互动,以此在师生的共同发展下,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是,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仍在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其仍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重点,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兴趣,如此这般,其信息素养的发展效果可想而知。反思教学,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行了探索。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互动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呈现。
一、 探究式师生互动策略
所谓的探究式互动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设疑和解答这样的过程,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完成对课题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在探究式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并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等,以此在其辅助下,不失时机地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同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发挥其思维作用,就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任务等,进行积极探索,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解决问题,掌握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以“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为例,机器人的设计包括了传感器、编程技术、电子设计等多样知识,其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大挑战。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教师还一味地灌输知识,将会大大加重学生的设计负担,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学生的机器人设计兴趣。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竞赛活动,引导对机器人设计有浓厚兴趣,且综合技能较强的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开展中,我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先选择了两到三个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竞赛项目,并在同组异质的原则指导下,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由其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限制,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于是,我鼓励学生及时地将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与老师或其他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对问题的深刻认知,同时实现问题的解决,为完成设计任务扫清障碍。如此教学,不仅以任务解决引导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动手操作此过程中,获得了信息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信息素养。
二、 案例式师生互动策略
案例式互动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所讲授的知识,为学生设计一个或两个案例,并将此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此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为其实现举一反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发挥自身作用,走进小组之中,与学生就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导,借此在帮助学生扫清问题解决障碍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需要注意一点,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所提供的案例直接决定了师生、生生互动效果。所以,我一般情况下,会从示范性、探究性入手,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形象生动的案例,做好师生互动准备。
以“信息的编程加工”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选择了“计算机飞船从陆地飞入云端所需要的时间”案例。在展现案例的过程中,我同时编写了一艘飞船从陆地飞往云端的动画过程这样的程序。在直观的演示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计算飞船从陆地飞往云端的时间呢?其算法是什么呢?此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自主地围绕问题与同桌、小组成员等展开讨论,从而在积极的互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编程产生学习兴趣,自主投身编程探究活动之中。
三、 讨论式师生互动策略
讨论式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精心地设计讨论议题,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使其在小组中就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实现生生互动。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进行巡视,以此在与小组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合作形成讨论结果,并给予评价。讨论式互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讨论是不同的。传统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直接将讨论的权利还给学生,在规定时间结束之后,选择小组回答问题。如此讨论,缺少了教师的参与,师生互动自然无从谈起。而在讨论式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有交集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其及时检测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制止,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难题的影响下,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小组讨论的继续进行。
在一次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和执教班级的学生对斐波拉契定律经典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斐波拉契定律,大部分学生是不知所云的,在抽象内容的影响下,学生直接提出换一个话题的要求。面对此情况,我發挥教育机制的作用,结合斐波拉契定律,联系现实生活,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极具生活性的问题:有一对小兔子,如果从第二个月算起,它们才算成年,且在两个月之后,他们具备了生殖能力。如果一对兔子在每个月都可以生产一对小兔子来,那么,在不出现死亡的情况下,所有的兔子可以繁殖出多少对兔子呢?此问题的提出,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纷纷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在小组合作解决的过程中,我进行指导,为不知道如何计算的小组指出方向,以此保证各个小组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如此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问题的感性认知。基于此,我将该问题归纳为斐波拉契定律,不但契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还可以使其在亲身经历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四、 讲述式师生互动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理论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摆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如果一味地采取知识讲述的方式,则会割裂师生互动,且使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但不用语言讲述是不行的,因为讲述式教学是教师组织任何学科教学活动都需要用到的方法。基于此,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我对讲述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发现,要想在知识讲解中实现师生互动,需要遵循这样两个原则。第一,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就算是再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也不能成为教师一言堂的借口。教师需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如此才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知识由浅入深的讲解。第二,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能成为教材知识的传声筒,而应对其进行概括,以此保证所讲解的知识具有思考性。基于此,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并对其进行引导。如在“数据求和”该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我把握知识讲述时机,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大家一起想一想循环求和的方式是什么。如此引导,不仅可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还可以使其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以此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 提问式师生互动策略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师生互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提问式师生互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反馈,以此在问题解决中顺其自然地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实现课堂的完整建构。提问式师生互动中所提出的问题,一般包括封闭式提问和开放性提问这两种类型。以封闭式提问为例,其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在回答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步到位,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但是,长期使用封闭式提问的方式,会逐渐地将其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这是与互动教学相违背的。对此,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倾向于开放性提问,往往会为学生提出一些答案多样的问题,使其在问题的驱使下,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是学生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此时不得不借助其他学生或教师的帮助,如此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了,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处理软件”为例,在新知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制作一份电子报刊。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立足不同的命题、不同的题材,结合所有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在问题解决中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制作电子报刊,将学和做结合起来。
六、 总结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策略实现师生互动,如探究式师生互动、案例式师生互动、讨论式师生互动等,从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索所学内容的机会,使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方法,为提高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文红.论有效互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建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4-115.
[2]鐘子扬.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2):199-200.
[3]陈菊美.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3):51-52.
作者简介:
王璋,江苏省丹阳市,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互动策略
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尝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建构和谐的师生互动,以此在师生的共同发展下,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是,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仍在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其仍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重点,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兴趣,如此这般,其信息素养的发展效果可想而知。反思教学,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进行了探索。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互动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呈现。
一、 探究式师生互动策略
所谓的探究式互动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设疑和解答这样的过程,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完成对课题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在探究式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并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等,以此在其辅助下,不失时机地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同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发挥其思维作用,就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任务等,进行积极探索,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解决问题,掌握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以“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为例,机器人的设计包括了传感器、编程技术、电子设计等多样知识,其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大挑战。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教师还一味地灌输知识,将会大大加重学生的设计负担,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学生的机器人设计兴趣。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竞赛活动,引导对机器人设计有浓厚兴趣,且综合技能较强的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开展中,我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先选择了两到三个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竞赛项目,并在同组异质的原则指导下,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由其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限制,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于是,我鼓励学生及时地将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与老师或其他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对问题的深刻认知,同时实现问题的解决,为完成设计任务扫清障碍。如此教学,不仅以任务解决引导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动手操作此过程中,获得了信息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信息素养。
二、 案例式师生互动策略
案例式互动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所讲授的知识,为学生设计一个或两个案例,并将此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此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为其实现举一反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发挥自身作用,走进小组之中,与学生就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导,借此在帮助学生扫清问题解决障碍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需要注意一点,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所提供的案例直接决定了师生、生生互动效果。所以,我一般情况下,会从示范性、探究性入手,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形象生动的案例,做好师生互动准备。
以“信息的编程加工”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选择了“计算机飞船从陆地飞入云端所需要的时间”案例。在展现案例的过程中,我同时编写了一艘飞船从陆地飞往云端的动画过程这样的程序。在直观的演示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计算飞船从陆地飞往云端的时间呢?其算法是什么呢?此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自主地围绕问题与同桌、小组成员等展开讨论,从而在积极的互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编程产生学习兴趣,自主投身编程探究活动之中。
三、 讨论式师生互动策略
讨论式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精心地设计讨论议题,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使其在小组中就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实现生生互动。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进行巡视,以此在与小组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合作形成讨论结果,并给予评价。讨论式互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讨论是不同的。传统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直接将讨论的权利还给学生,在规定时间结束之后,选择小组回答问题。如此讨论,缺少了教师的参与,师生互动自然无从谈起。而在讨论式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有交集的,教师一般情况下,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其及时检测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制止,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难题的影响下,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小组讨论的继续进行。
在一次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和执教班级的学生对斐波拉契定律经典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斐波拉契定律,大部分学生是不知所云的,在抽象内容的影响下,学生直接提出换一个话题的要求。面对此情况,我發挥教育机制的作用,结合斐波拉契定律,联系现实生活,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极具生活性的问题:有一对小兔子,如果从第二个月算起,它们才算成年,且在两个月之后,他们具备了生殖能力。如果一对兔子在每个月都可以生产一对小兔子来,那么,在不出现死亡的情况下,所有的兔子可以繁殖出多少对兔子呢?此问题的提出,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纷纷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在小组合作解决的过程中,我进行指导,为不知道如何计算的小组指出方向,以此保证各个小组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如此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问题的感性认知。基于此,我将该问题归纳为斐波拉契定律,不但契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还可以使其在亲身经历讨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四、 讲述式师生互动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理论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摆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如果一味地采取知识讲述的方式,则会割裂师生互动,且使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但不用语言讲述是不行的,因为讲述式教学是教师组织任何学科教学活动都需要用到的方法。基于此,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我对讲述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发现,要想在知识讲解中实现师生互动,需要遵循这样两个原则。第一,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就算是再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也不能成为教师一言堂的借口。教师需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如此才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知识由浅入深的讲解。第二,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能成为教材知识的传声筒,而应对其进行概括,以此保证所讲解的知识具有思考性。基于此,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并对其进行引导。如在“数据求和”该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我把握知识讲述时机,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大家一起想一想循环求和的方式是什么。如此引导,不仅可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还可以使其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以此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 提问式师生互动策略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师生互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提问式师生互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反馈,以此在问题解决中顺其自然地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实现课堂的完整建构。提问式师生互动中所提出的问题,一般包括封闭式提问和开放性提问这两种类型。以封闭式提问为例,其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在回答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一步到位,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但是,长期使用封闭式提问的方式,会逐渐地将其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这是与互动教学相违背的。对此,我在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倾向于开放性提问,往往会为学生提出一些答案多样的问题,使其在问题的驱使下,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是学生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此时不得不借助其他学生或教师的帮助,如此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了,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处理软件”为例,在新知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制作一份电子报刊。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立足不同的命题、不同的题材,结合所有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在问题解决中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制作电子报刊,将学和做结合起来。
六、 总结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特点,采取多样的策略实现师生互动,如探究式师生互动、案例式师生互动、讨论式师生互动等,从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索所学内容的机会,使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方法,为提高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文红.论有效互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建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4-115.
[2]鐘子扬.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2):199-200.
[3]陈菊美.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3):51-52.
作者简介:
王璋,江苏省丹阳市,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