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诗书传家久”,家族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制度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文化家族在宋代数量可观,并贯穿宋初至宋末。其中,江西一带家族文学发展在北宋文学家族中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江西抚州临川王安石家族为例进行探析,意在讨论北宋家族文学形成的主要原因。
北宋时期江西文人如雨后春笋,以诗人为例,北宋诗人姓名可考者共有2913人,诗人数量排行如下:福建第一(507人),浙江第二(470人),江苏第三(319人),江西第四(315人)。其间知名的文学家族有临川王氏(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南昌洪氏(洪朋、洪羽、洪刍、洪炎),临江刘氏(刘敞、刘攽、刘奉世),临江孔氏(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临川晏氏(晏殊、晏几道),临川谢氏(谢逸、谢通),南丰曾氏(曾致尧、曾易占、曾巩、曾肇),庐陵欧阳氏(欧阳修),等等。
临川王氏家族是江西家族文化中的重要支柱,王氏家族有文坛宿将王安石。临川王安石家族,据曾巩为王安石父亲王益所撰墓志铭记载,王氏家族原籍太原,约晚唐五代时迁移临川。至宋朝,王安石叔祖王贯之于咸平三年(1000)中进士,王氏家族始靠科举入身仕途,以王安石在政治与文化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宋史》称“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王安石十七岁成孤,二十二岁中进士,继而走入仕途,以俸禄奉养祖母、母亲、寡嫂以及弟妹,其与弟安国、安礼的融洽关系可从《王安石集》中三人众多的唱和诗作看出。
一、临川王氏家族文学情况简述
王安石家族出身布衣,依倚北宋“以文治国”“以科举取士”的文化背景而发展壮大,从先辈王贯之始以科举起家,曾巩《尚书都员外郎王公墓志铭》中提到“王氏……由观(贯)之起家为能吏”,其侄、王安石之父王益成为了王家第二位进士,也是一位性格鲜明的“能吏”。继二者之后,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中进士,中年更是“两任宰相”;庆历六年(1046),安石从弟王沆中进士;皇祐元年(1049),安石兄王安仁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安石之弟王安礼中进士;治平四年(1067),安石之子王雱中进士;至熙宁元年(1068),安石胞弟王安国中进士,69年间,临川王氏家族“登进士者八人”,已然成为北宋江西地区极负盛名的文学家族之一。
此外,王安石兄弟之中,王安国与王安礼才学出众,以文才同王安石著称于世,且与安石之子王雱合称“临川三王”,是临川家族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
而在“理学”思想禁锢束缚之下的北宋王朝,王安石家族还涌现出不少女性文学家。依据夏汉宁编著的《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家族文学总共出现女性文学家7人,而王安石家族有4人,如加上王安石之妻吴氏的话,总共有5人,在宋代文学史中极为罕见。
二、北宋江西家族文学形成原因探析
在宋代,江西是我国的文化重镇,是当时先进文化的领头地,这与宋代“科举取士”“重文抑武”的思想有关,当然也与江西当时的各大文学家族富于进取、敢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息息相關。文化的生命力本就在于它的传承与出新。宋代江西文化不仅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特色,更表现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特征。如宋人倪朴所写《筠州投雷教授书》中所言:“大江以西,国朝以来异人辈出,人物之盛甲于东南……江西盖多士矣。”以王安石家族为例探析,笔者认为江西家族文学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科举取士”制度的引导
北宋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中科举制度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此之前的隋唐,已经突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开始向“选宰相于寒门”转变,使得大批的寒门子弟有了走进官场与仕途的机会。而北宋王朝,以武开国,以文治国,开创了“科举取士”的新时代,同为江西家族文学集团的成员刘攽曾说“本朝选士之制,行之百年,累代将相名卿皆由此出”。已然可见北宋“科举取士”制度的繁盛。
依倚“科举取士”制度的引导,在江西领域,“一门数进士”的现象很是突出。王安石家族自先祖王贯之时期便接连涌现出多位进士及“能吏”,科举的成败逐渐演变成整个家族的荣誉而非个人的得失,于是家族成员大多勤奋刻苦,以读伴耕,在文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推动了北宋家族文学集团的形成。
王氏家族除王安石在诗文方面作品颇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要一翼以外,其四弟安国也擅长诗文,以早慧著称,曾巩的《王平甫文集序》中有言“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王安石也在《王平甫墓志》称其“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文,皆成理。年十二,出其所为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焉,自是遂以文学为一时贤士大夫誉叹”。然其作品现已散失,可考证者较少。王安石五弟安礼亦才华显著,政治仕途成就显赫,诗文创作方面也有不少佳作,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等,形式多样,各体皆工。
(二)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聚集,唐以来各地移民的引入,导致江西一域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例如王安石家族在先祖时期居太原,后迁居临川,这在《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先大夫述》有所记载:“王氏其先出太原,今为抚州临川人,不知始所以徙。”与王安石交好的曾巩一家,其先为山东人,后转迁至建昌军南丰。其他北宋时期的文人黄庭坚、临江“三孔”等家族也都是迁徙而来的。
人口的密集有效推动了江西经济的发展。首先,大量移民的引入,对粮食的需求激增,江西开垦出大量山地,农业得到大力推进。许怀林《江西史稿》云:“北宋江西13州军的漕粮数额在148万石左右,在东南六路中仅次于两浙路,其供给量位于第二。”其次,手工业中炼铜业、制瓷业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贸易往来,商业税收增长迅速。根据《宋会要辑稿》统计,北宋前期到中后期,从江西所得的商税增加了152.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西经济的繁荣发达,为宋代江西家族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家族核心人物的引领
宋代江西,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家族,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江西士子在北宋时期,好学、勤学、苦学成风。北宋江西,书院众多,很多家族都拥有自己的书院,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于是,各大家族之中常常涌现出一些核心人物,重视学养,重视文学的传承,重视传播家族良好有序的读书之风。
王氏家族闻名于世无非是因为其家族产生了王安石这一重要人物,当然,王氏家族的发展从未以王安石作开端,亦不因王安石的离世而完全衰退,但不可否认,王安石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文学成就,都已然成为王氏家族发展的核心人物。在王安石的引领之下,王氏家族在临川文学集团中,最为人瞩目。
(四)姻亲集团的助益
梁启超说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里为官必须有靠山,不靠家族、亲属、师徒关系的连接串通,互相援引提携,仅仅凭个人的奋斗,很少有存身的余地。
王安石变法时期,其变法集团的许多骨干,像曾布(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娶曾布之妹)、蔡卞(王安石女婿)、沈括(王安石之妹嫁于沈家)、朱明之(王安石妹夫)等和王安石都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前文提到,王安石家族人才辈出,才女数量也高出江西其他家族,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有云:“近世妇人多能书,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王家才女众多,源于王安石母亲吴氏出身于临川有名的诗书礼仪之家,良好的家学修养对子孙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当时本是普通农家的王氏家族以“耕读之家”的模式中举为官,发展为名门望族。此后,王安石本人也与母家联姻,其弟王安国与曾巩之妹联姻,其女王堇与福建蒲城吴家联姻(此吴家与临川吴氏不同),王安石的次女与当时著名的蔡家联姻……强大的姻亲集团,不仅有助于王氏家族在政坛上风生水起,亦带动了家族成员的文学素养,形成了家族读书苦学的风气,也有助于文学家族集团的形成与壮大。
除王安石家族外,纵观北宋江西一域其他文学家族,如临江刘氏、孔氏,南丰曾氏等,在文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也与上述原因息息相关。他们在创造家族文学辉煌的同时,还进一步带动了整个江西地域文化的发展,为江西成为北宋时期的文化重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北宋时期江西文人如雨后春笋,以诗人为例,北宋诗人姓名可考者共有2913人,诗人数量排行如下:福建第一(507人),浙江第二(470人),江苏第三(319人),江西第四(315人)。其间知名的文学家族有临川王氏(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南昌洪氏(洪朋、洪羽、洪刍、洪炎),临江刘氏(刘敞、刘攽、刘奉世),临江孔氏(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临川晏氏(晏殊、晏几道),临川谢氏(谢逸、谢通),南丰曾氏(曾致尧、曾易占、曾巩、曾肇),庐陵欧阳氏(欧阳修),等等。
临川王氏家族是江西家族文化中的重要支柱,王氏家族有文坛宿将王安石。临川王安石家族,据曾巩为王安石父亲王益所撰墓志铭记载,王氏家族原籍太原,约晚唐五代时迁移临川。至宋朝,王安石叔祖王贯之于咸平三年(1000)中进士,王氏家族始靠科举入身仕途,以王安石在政治与文化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宋史》称“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王安石十七岁成孤,二十二岁中进士,继而走入仕途,以俸禄奉养祖母、母亲、寡嫂以及弟妹,其与弟安国、安礼的融洽关系可从《王安石集》中三人众多的唱和诗作看出。
一、临川王氏家族文学情况简述
王安石家族出身布衣,依倚北宋“以文治国”“以科举取士”的文化背景而发展壮大,从先辈王贯之始以科举起家,曾巩《尚书都员外郎王公墓志铭》中提到“王氏……由观(贯)之起家为能吏”,其侄、王安石之父王益成为了王家第二位进士,也是一位性格鲜明的“能吏”。继二者之后,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中进士,中年更是“两任宰相”;庆历六年(1046),安石从弟王沆中进士;皇祐元年(1049),安石兄王安仁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安石之弟王安礼中进士;治平四年(1067),安石之子王雱中进士;至熙宁元年(1068),安石胞弟王安国中进士,69年间,临川王氏家族“登进士者八人”,已然成为北宋江西地区极负盛名的文学家族之一。
此外,王安石兄弟之中,王安国与王安礼才学出众,以文才同王安石著称于世,且与安石之子王雱合称“临川三王”,是临川家族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
而在“理学”思想禁锢束缚之下的北宋王朝,王安石家族还涌现出不少女性文学家。依据夏汉宁编著的《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家族文学总共出现女性文学家7人,而王安石家族有4人,如加上王安石之妻吴氏的话,总共有5人,在宋代文学史中极为罕见。
二、北宋江西家族文学形成原因探析
在宋代,江西是我国的文化重镇,是当时先进文化的领头地,这与宋代“科举取士”“重文抑武”的思想有关,当然也与江西当时的各大文学家族富于进取、敢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息息相關。文化的生命力本就在于它的传承与出新。宋代江西文化不仅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特色,更表现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特征。如宋人倪朴所写《筠州投雷教授书》中所言:“大江以西,国朝以来异人辈出,人物之盛甲于东南……江西盖多士矣。”以王安石家族为例探析,笔者认为江西家族文学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科举取士”制度的引导
北宋是整个中国封建王朝中科举制度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此之前的隋唐,已经突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开始向“选宰相于寒门”转变,使得大批的寒门子弟有了走进官场与仕途的机会。而北宋王朝,以武开国,以文治国,开创了“科举取士”的新时代,同为江西家族文学集团的成员刘攽曾说“本朝选士之制,行之百年,累代将相名卿皆由此出”。已然可见北宋“科举取士”制度的繁盛。
依倚“科举取士”制度的引导,在江西领域,“一门数进士”的现象很是突出。王安石家族自先祖王贯之时期便接连涌现出多位进士及“能吏”,科举的成败逐渐演变成整个家族的荣誉而非个人的得失,于是家族成员大多勤奋刻苦,以读伴耕,在文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推动了北宋家族文学集团的形成。
王氏家族除王安石在诗文方面作品颇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要一翼以外,其四弟安国也擅长诗文,以早慧著称,曾巩的《王平甫文集序》中有言“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王安石也在《王平甫墓志》称其“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文,皆成理。年十二,出其所为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焉,自是遂以文学为一时贤士大夫誉叹”。然其作品现已散失,可考证者较少。王安石五弟安礼亦才华显著,政治仕途成就显赫,诗文创作方面也有不少佳作,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等,形式多样,各体皆工。
(二)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聚集,唐以来各地移民的引入,导致江西一域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例如王安石家族在先祖时期居太原,后迁居临川,这在《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先大夫述》有所记载:“王氏其先出太原,今为抚州临川人,不知始所以徙。”与王安石交好的曾巩一家,其先为山东人,后转迁至建昌军南丰。其他北宋时期的文人黄庭坚、临江“三孔”等家族也都是迁徙而来的。
人口的密集有效推动了江西经济的发展。首先,大量移民的引入,对粮食的需求激增,江西开垦出大量山地,农业得到大力推进。许怀林《江西史稿》云:“北宋江西13州军的漕粮数额在148万石左右,在东南六路中仅次于两浙路,其供给量位于第二。”其次,手工业中炼铜业、制瓷业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贸易往来,商业税收增长迅速。根据《宋会要辑稿》统计,北宋前期到中后期,从江西所得的商税增加了152.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西经济的繁荣发达,为宋代江西家族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家族核心人物的引领
宋代江西,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家族,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江西士子在北宋时期,好学、勤学、苦学成风。北宋江西,书院众多,很多家族都拥有自己的书院,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于是,各大家族之中常常涌现出一些核心人物,重视学养,重视文学的传承,重视传播家族良好有序的读书之风。
王氏家族闻名于世无非是因为其家族产生了王安石这一重要人物,当然,王氏家族的发展从未以王安石作开端,亦不因王安石的离世而完全衰退,但不可否认,王安石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文学成就,都已然成为王氏家族发展的核心人物。在王安石的引领之下,王氏家族在临川文学集团中,最为人瞩目。
(四)姻亲集团的助益
梁启超说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在封建社会的官场里为官必须有靠山,不靠家族、亲属、师徒关系的连接串通,互相援引提携,仅仅凭个人的奋斗,很少有存身的余地。
王安石变法时期,其变法集团的许多骨干,像曾布(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娶曾布之妹)、蔡卞(王安石女婿)、沈括(王安石之妹嫁于沈家)、朱明之(王安石妹夫)等和王安石都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前文提到,王安石家族人才辈出,才女数量也高出江西其他家族,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有云:“近世妇人多能书,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王家才女众多,源于王安石母亲吴氏出身于临川有名的诗书礼仪之家,良好的家学修养对子孙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当时本是普通农家的王氏家族以“耕读之家”的模式中举为官,发展为名门望族。此后,王安石本人也与母家联姻,其弟王安国与曾巩之妹联姻,其女王堇与福建蒲城吴家联姻(此吴家与临川吴氏不同),王安石的次女与当时著名的蔡家联姻……强大的姻亲集团,不仅有助于王氏家族在政坛上风生水起,亦带动了家族成员的文学素养,形成了家族读书苦学的风气,也有助于文学家族集团的形成与壮大。
除王安石家族外,纵观北宋江西一域其他文学家族,如临江刘氏、孔氏,南丰曾氏等,在文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也与上述原因息息相关。他们在创造家族文学辉煌的同时,还进一步带动了整个江西地域文化的发展,为江西成为北宋时期的文化重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