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因此,幼儿期的安全教育则是所有幼儿教育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自己独立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因此幼儿期的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然而,依赖成人单一的保护,只能解决眼前问题,只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实质性的保护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应从孩子的幼儿期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面谈谈在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放飞孩子,还他们自由
据了解,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的“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成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以不离开家长的视线为目的,认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从没考虑过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这种观念,应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放飞孩子,让他们去摸、爬、滚、打,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二、发动家长,更新他们的理念
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通过家长调查,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能够做到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让他们真正有效的行动起来。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如: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园联系单,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在家中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了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另外,利用口头联系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及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相互进行意见反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育措施。
三、敢于创新,尝试多维式教育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这方面教师要从日常当中就应该来培养,从日常的教育当中开始,教给幼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该怎样做。对此,教师可以用专题单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中吸收安全的保护意识,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幼儿不能推挤相撞,上下楼梯应靠右行,更不能单双脚跳,喝水时排队有序挨个进行取放杯子。
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安全的基础,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则是安全的主要保证。幼教工作者还可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让幼儿纷纷发表意见,从而幼儿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火、插座、热水、药、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四、抓住时机,重视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总之,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家长取得密切的配合持之以恒的进行教育,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
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自己独立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因此幼儿期的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然而,依赖成人单一的保护,只能解决眼前问题,只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实质性的保护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应从孩子的幼儿期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面谈谈在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放飞孩子,还他们自由
据了解,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的“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成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以不离开家长的视线为目的,认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从没考虑过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这种观念,应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放飞孩子,让他们去摸、爬、滚、打,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二、发动家长,更新他们的理念
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通过家长调查,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能够做到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让他们真正有效的行动起来。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如: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园联系单,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在家中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了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另外,利用口头联系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及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相互进行意见反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育措施。
三、敢于创新,尝试多维式教育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这方面教师要从日常当中就应该来培养,从日常的教育当中开始,教给幼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该怎样做。对此,教师可以用专题单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中吸收安全的保护意识,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幼儿不能推挤相撞,上下楼梯应靠右行,更不能单双脚跳,喝水时排队有序挨个进行取放杯子。
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安全的基础,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则是安全的主要保证。幼教工作者还可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让幼儿纷纷发表意见,从而幼儿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火、插座、热水、药、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四、抓住时机,重视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总之,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家长取得密切的配合持之以恒的进行教育,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