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风格
近些年书坛大概有三种现象:一种是传统功夫不深,凭自己的才气、聪明,便急于琢磨所谓的风格个性;一种是有传统基础,讨得古人的一些影子,然后不断重复,到重复得没了古人的影子全是自己的习气时,便美其名曰风格个性;第三种则为深入古人某一家,力求完全复古,最终完全没了自己。
继承是为艺的态度,创新是为艺的勇气,一个没有风格要求和风格建树的艺术家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家。而当前我们所缺的不是创新的勇气,而是缺少真正深入挖掘、广泛汲取传统的态度和决心。在传统的大河里沉浸得越深,其浮上来的力量也越大,而此时的风格便不求自得,水到渠成。
经典碑帖浩如烟海,碑帖的选择,关乎审美取向和今后风格的建立。任何人学习书法,都得看自己的个体条件,特别是手性、笔性和心性。要扬长避短,不要取长补短,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技术
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首先解决的当然是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技术的难度决定艺术的宽度。但需注意的是技术的高度绝不能等同于艺术的高度。
如果一个时代过分的以求技炫技作为艺术追求的时候,那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因为技的泛滥必定减弱甚至舍弃书法的文化品格,从而影响书家对传统书法精神、气韵、神采、风骨的追求。然而中国书法的文化本质,决定了书法由技入道的必然性。
自古以来真正的书家多以自我的心灵为观照,其书法创作的终极境界不仅是技术风格的创造和对顺乎自然的艺术秩序的感悟和体验,更是对人性与天道的求索和证验!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技术仅是我们内化过程的工具和手段,而在法度完备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损之又损”,最终超越技术和法度的限制,潜行密证人之天命之性,达到心灵的大自由,而臻艺术大美之境!
关于形式
由于专业学的是美术,一直来形成这样的欣赏习惯,不管西画国画,凡是好画远看整体感一定很强,细看局部又有很有意味的线条、笔触、墨韵、色彩等细节,令人品味无穷。而书法更应如此,古代经典法帖,不仅能远看,而近看细看,甚至拆开每一笔都是那么令人回味,更不用说格调、气息和神韵了。而现代作品,很少有能近看或拆开局部慢慢品赏的,大都只在整体上夺人眼球而已。
不少人忌讳谈形式,以为那是做作,很低级,其实是对形式的一种误解。古代的大家哪位不是形式大师?王羲之、米芾、王铎,甚至赵孟頫,只是每人通过形式最后所表达出来的意象、内涵和风韵不同罢了。而我们大都把形式表达得过于直露和表面。
近些年书坛大概有三种现象:一种是传统功夫不深,凭自己的才气、聪明,便急于琢磨所谓的风格个性;一种是有传统基础,讨得古人的一些影子,然后不断重复,到重复得没了古人的影子全是自己的习气时,便美其名曰风格个性;第三种则为深入古人某一家,力求完全复古,最终完全没了自己。
继承是为艺的态度,创新是为艺的勇气,一个没有风格要求和风格建树的艺术家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家。而当前我们所缺的不是创新的勇气,而是缺少真正深入挖掘、广泛汲取传统的态度和决心。在传统的大河里沉浸得越深,其浮上来的力量也越大,而此时的风格便不求自得,水到渠成。
经典碑帖浩如烟海,碑帖的选择,关乎审美取向和今后风格的建立。任何人学习书法,都得看自己的个体条件,特别是手性、笔性和心性。要扬长避短,不要取长补短,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技术
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首先解决的当然是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技术的难度决定艺术的宽度。但需注意的是技术的高度绝不能等同于艺术的高度。
如果一个时代过分的以求技炫技作为艺术追求的时候,那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因为技的泛滥必定减弱甚至舍弃书法的文化品格,从而影响书家对传统书法精神、气韵、神采、风骨的追求。然而中国书法的文化本质,决定了书法由技入道的必然性。
自古以来真正的书家多以自我的心灵为观照,其书法创作的终极境界不仅是技术风格的创造和对顺乎自然的艺术秩序的感悟和体验,更是对人性与天道的求索和证验!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技术仅是我们内化过程的工具和手段,而在法度完备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损之又损”,最终超越技术和法度的限制,潜行密证人之天命之性,达到心灵的大自由,而臻艺术大美之境!
关于形式
由于专业学的是美术,一直来形成这样的欣赏习惯,不管西画国画,凡是好画远看整体感一定很强,细看局部又有很有意味的线条、笔触、墨韵、色彩等细节,令人品味无穷。而书法更应如此,古代经典法帖,不仅能远看,而近看细看,甚至拆开每一笔都是那么令人回味,更不用说格调、气息和神韵了。而现代作品,很少有能近看或拆开局部慢慢品赏的,大都只在整体上夺人眼球而已。
不少人忌讳谈形式,以为那是做作,很低级,其实是对形式的一种误解。古代的大家哪位不是形式大师?王羲之、米芾、王铎,甚至赵孟頫,只是每人通过形式最后所表达出来的意象、内涵和风韵不同罢了。而我们大都把形式表达得过于直露和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