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听过盘古开天的传说。太古之初,盘古处在一个混沌的宇宙里,周遭昏暗、无序。当他举起斧头,劈开这个世界,把它撑开分成了天和地,他的身体变成了土地、江河、风云、日月……混沌无序的世界,开始变得有序起来。
秩序、规律、逻辑,推动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这套神话体系里的逻辑,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撑起了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写文、说话、思考,甚至争吵,都离不开文法的逻辑。要想让听者、观者、读者明白,并对观点信服,我们的言语就要像墙壁上的爬山虎,有一根可以追踪到源头,也可以无限攀援的藤蔓,接受信息的人能顺着脉络知道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写议论性文章时,这种逻辑显得更为重要。
归纳,从已知中找规律
科学家们曾经无数次仰望星空,发现了星空的运行规律,最终得出了“日心说”。因为与地球一样,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于是,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太阳是我们所处星系的中心,它靠着巨大的引力,把周围的行星都抓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这就是归纳法。
我们通过这些行星运行的已知现象和事实,得出了观点和结论,这个结论的说服力自然是强大的,因为它有很多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撑。
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这几个勤学苦读的人,通过他们的努力获得了不凡的人生成就。如果将他们的故事放在一起来看,是否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寒门出贵子”的观点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说家庭贫寒的人都特别勤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当然,还有一个论点是“寒门难能出贵子”,这个论点的背后,也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教育资源的聚拢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收集很多的信息来佐证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因为案例丰富,得出的结论说服力自然也就很强。
写议论文的人都很熟悉归纳法,归纳法需要我们多读书,多观察生活,收集和記录生活中的案例,然后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这对我们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知识、经验使我们知道事物和事物之间有哪些共同的关联。小时候不知道,长大了才知道。读书少的时候不知道,读书多了就知道...读书,可以多多了解世上的事物,并且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找出其中的道理来。
王鼎钧先生认为“归纳法好比一个口袋,你把相关的事物放进去,加上标签”。我们也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很多分类明确的口袋,在遇到同类话题时,就拎出口袋,倒出里面积累的素材。因为我们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有时候同样的素材也可以被装进多个口袋,善用素材,我们就能用少少的素材写出多多的文章。
演绎,用规律探寻未知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鲁迅先生这篇小短文《立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文章充满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别的不说,那个“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就运用了演绎法思维。
我们为什么知道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死呢?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类逃不掉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都死了。孔子死了,李白死了,柏拉图死了,爱因斯坦死了,还有无数的普通人都死了。正如史铁生说的,死亡是必然到来的节日。所以,我们得出一个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来判断眼前这个刚出生的小孩——他一定会死的。
演绎法,能够让我们用掌握的规律去判断和认识很多未知的事物,它是归纳法的延伸和补充,是进一步的运用。
三国时期的王戎和小伙伴在路边玩耍,发现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果子。大家都去摘,他却不动声色。他说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不然在大路边早就被人摘完了。王戎的结论也显然是演绎法思维,是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印证。
我们常说,要多记名言警句,在写作时能给到我们帮助。我们可以从经过千锤百炼、被验证过的格言里,衍生出很多新的应用。名言警句就像沙漏的衔接处,往上有很多案例归纳出格言,往下又可以启发更多新的内容。将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也能成为一种围绕论点展开的写作范式。
秩序、规律、逻辑,推动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这套神话体系里的逻辑,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撑起了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写文、说话、思考,甚至争吵,都离不开文法的逻辑。要想让听者、观者、读者明白,并对观点信服,我们的言语就要像墙壁上的爬山虎,有一根可以追踪到源头,也可以无限攀援的藤蔓,接受信息的人能顺着脉络知道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写议论性文章时,这种逻辑显得更为重要。
归纳,从已知中找规律
科学家们曾经无数次仰望星空,发现了星空的运行规律,最终得出了“日心说”。因为与地球一样,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于是,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太阳是我们所处星系的中心,它靠着巨大的引力,把周围的行星都抓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这就是归纳法。
我们通过这些行星运行的已知现象和事实,得出了观点和结论,这个结论的说服力自然是强大的,因为它有很多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撑。
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这几个勤学苦读的人,通过他们的努力获得了不凡的人生成就。如果将他们的故事放在一起来看,是否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寒门出贵子”的观点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说家庭贫寒的人都特别勤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当然,还有一个论点是“寒门难能出贵子”,这个论点的背后,也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教育资源的聚拢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收集很多的信息来佐证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因为案例丰富,得出的结论说服力自然也就很强。
写议论文的人都很熟悉归纳法,归纳法需要我们多读书,多观察生活,收集和記录生活中的案例,然后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这对我们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知识、经验使我们知道事物和事物之间有哪些共同的关联。小时候不知道,长大了才知道。读书少的时候不知道,读书多了就知道...读书,可以多多了解世上的事物,并且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找出其中的道理来。
王鼎钧先生认为“归纳法好比一个口袋,你把相关的事物放进去,加上标签”。我们也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很多分类明确的口袋,在遇到同类话题时,就拎出口袋,倒出里面积累的素材。因为我们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有时候同样的素材也可以被装进多个口袋,善用素材,我们就能用少少的素材写出多多的文章。
演绎,用规律探寻未知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鲁迅先生这篇小短文《立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文章充满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别的不说,那个“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就运用了演绎法思维。
我们为什么知道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死呢?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类逃不掉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都死了。孔子死了,李白死了,柏拉图死了,爱因斯坦死了,还有无数的普通人都死了。正如史铁生说的,死亡是必然到来的节日。所以,我们得出一个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来判断眼前这个刚出生的小孩——他一定会死的。
演绎法,能够让我们用掌握的规律去判断和认识很多未知的事物,它是归纳法的延伸和补充,是进一步的运用。
三国时期的王戎和小伙伴在路边玩耍,发现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果子。大家都去摘,他却不动声色。他说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不然在大路边早就被人摘完了。王戎的结论也显然是演绎法思维,是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印证。
我们常说,要多记名言警句,在写作时能给到我们帮助。我们可以从经过千锤百炼、被验证过的格言里,衍生出很多新的应用。名言警句就像沙漏的衔接处,往上有很多案例归纳出格言,往下又可以启发更多新的内容。将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也能成为一种围绕论点展开的写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