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一年级是新生调试和转变的关键时期,新生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日常新生教育实践中,缺少就业导向已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内容,进行了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探索。
关键词: 大学 新生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新生教育”,就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种阶段性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目前,高校实施大学新生教育大致包含以下内容:①校史、校情和校风教育、学院应新教育和专业教育、名家讲座活动、校纪校规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讲座、公民意识教育、学风教育、学习生活指导、入党启蒙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新生教育的实践中,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教育成为空白点,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新生教育的方法和载体还未引起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大学生明晰专业特点、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制定职业方向、完成职业目标的有效形式。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也是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新生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传授具体的测试和规划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一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面向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合理、科学、规范地指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成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持久驱动力。
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一)设定目标不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根本、最现实的目标是初级就业成功,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新生教育,唤醒新生的自我意识、职业意识和生涯意识,使学生理解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积极地进行生涯探索和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
(二)规划年限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长短可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四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贯穿大学四年。而大一主要是以最现实和最典型的中期规划为主,以职业目标为依据,重点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明确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有翔实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识。
(三)实施策略不同。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是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制订一定职业范围的学习培训、专项技能提高、职场人际关系沟通、企业文化融合等行动计划。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准备期,而新生更是处在准备期的前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就业与创业协会等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职业测评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在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中采取行动计划。
三、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实施一定的活动项目,让新生获得体验、领悟,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以获得最新的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首要目的,强调学生从“做中学”。指导和教育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两个连接:从课堂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游戏、活动、问卷、测评、模拟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社会、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体验,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自主性原则。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成为活动的常态,自主性也自然成为教育和指导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自主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特点,以及新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教育和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的契合程度。二是学生的自主性。大学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教师引导下新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想富有成效,必须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把外在的指导、教育和内在的反思、实践结合起来。
(三)综合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破了学科界限,不仅以某种知识为中心,而且根据新生的需求,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让新生得到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锻炼。它强调实用性,以提高新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行动计划,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准备,着眼于从个性特质出发,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通过多途径的综合性活动,开拓学生思维,促进自我理想的实现。
(四)针对性原则。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时代,我国古老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指导。大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专业教育,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与专业、行业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二是根据新生个体差异个别指导。即使同一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是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在课内,更要在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提供量身定制的指导。
四、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引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力量,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生涯”、了解“社会”,平衡需求,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核心内容是生涯觉醒、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一是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如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需要和价值观等,通过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来了解自身条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二是了解职业环境,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学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就业环境。介绍国外职业分类方法,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就业市场途径和分类,收集职业信息的方法等。三是做出职业决策和行动。教育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影响因素,掌握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科学决策指导自我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四是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书。新生在选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后,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目标要清晰,要量化,要有明确的目标实现时限,而且要具有可执行性并付诸行动,不能纸上谈兵。
五、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创新
(一)建设一支专家型的师资队伍。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家型队伍。在以辅导员作为主要力量的前提下,在校内增加从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研教师及各专业课骨干教师,在校外增加人力管理专家、企业成功人士和地方人事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一个专家资源库。同时,学校要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创造条件让他们到企业和咨询中介结构任职或调研,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化水平。
(二)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高校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系统地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如浙江师范大学已于2009年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全校2009级新生必须修读这门课程,贯穿四年,一共38个课时,获取2个学分才能毕业。学校从2003年起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四年一贯制”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顺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学校目前已建立一支由60余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成立了课程教研室,开展了多次集体备课会和教研活动。
(三)开展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首先,加强信息流动,营造就业文化氛围。在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QQ群、微博等新传媒的独特作用,广泛传递最新的就业资讯和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唤醒新生职业意识。其次,开设职业体验活动。除学工部门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外,还要常规性地举行就业沙龙、就业规划工作坊活动、开设职业咨询日、组建职业与就业发展协会等,使新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分享中触动,在行动中提升。最后,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方向。②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在新生教育上打破传统模式,安排新生实地参观了浙江日普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制造车间,邀请该企业老总与新生面对面交流——谈创业,谈求学,谈人生,分享他的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走进企业听老总讲创新创业,把新生教育“第一课”放到企业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注释:
①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②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4.
参考文献:
[1]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罗睿.大学新生健康教育及大学生涯规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3]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
[4]D.Elustein,M.Prezioso,D.Schultheiss.Attachment theory and career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The Couunseling Psychologist,1995.
关键词: 大学 新生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新生教育”,就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种阶段性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目前,高校实施大学新生教育大致包含以下内容:①校史、校情和校风教育、学院应新教育和专业教育、名家讲座活动、校纪校规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讲座、公民意识教育、学风教育、学习生活指导、入党启蒙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新生教育的实践中,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教育成为空白点,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新生教育的方法和载体还未引起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大学生明晰专业特点、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制定职业方向、完成职业目标的有效形式。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也是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新生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传授具体的测试和规划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一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面向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合理、科学、规范地指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成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持久驱动力。
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一)设定目标不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根本、最现实的目标是初级就业成功,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新生教育,唤醒新生的自我意识、职业意识和生涯意识,使学生理解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积极地进行生涯探索和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
(二)规划年限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长短可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四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贯穿大学四年。而大一主要是以最现实和最典型的中期规划为主,以职业目标为依据,重点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明确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有翔实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识。
(三)实施策略不同。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是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制订一定职业范围的学习培训、专项技能提高、职场人际关系沟通、企业文化融合等行动计划。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准备期,而新生更是处在准备期的前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就业与创业协会等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职业测评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在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中采取行动计划。
三、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实施一定的活动项目,让新生获得体验、领悟,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以获得最新的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首要目的,强调学生从“做中学”。指导和教育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两个连接:从课堂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游戏、活动、问卷、测评、模拟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社会、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体验,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自主性原则。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成为活动的常态,自主性也自然成为教育和指导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自主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特点,以及新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教育和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的契合程度。二是学生的自主性。大学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教师引导下新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想富有成效,必须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把外在的指导、教育和内在的反思、实践结合起来。
(三)综合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破了学科界限,不仅以某种知识为中心,而且根据新生的需求,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让新生得到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锻炼。它强调实用性,以提高新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行动计划,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准备,着眼于从个性特质出发,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通过多途径的综合性活动,开拓学生思维,促进自我理想的实现。
(四)针对性原则。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时代,我国古老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指导。大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专业教育,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与专业、行业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二是根据新生个体差异个别指导。即使同一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是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在课内,更要在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提供量身定制的指导。
四、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引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力量,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生涯”、了解“社会”,平衡需求,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核心内容是生涯觉醒、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一是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如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需要和价值观等,通过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来了解自身条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二是了解职业环境,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学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就业环境。介绍国外职业分类方法,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就业市场途径和分类,收集职业信息的方法等。三是做出职业决策和行动。教育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影响因素,掌握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科学决策指导自我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四是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书。新生在选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后,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目标要清晰,要量化,要有明确的目标实现时限,而且要具有可执行性并付诸行动,不能纸上谈兵。
五、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创新
(一)建设一支专家型的师资队伍。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家型队伍。在以辅导员作为主要力量的前提下,在校内增加从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研教师及各专业课骨干教师,在校外增加人力管理专家、企业成功人士和地方人事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一个专家资源库。同时,学校要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创造条件让他们到企业和咨询中介结构任职或调研,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化水平。
(二)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高校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系统地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如浙江师范大学已于2009年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全校2009级新生必须修读这门课程,贯穿四年,一共38个课时,获取2个学分才能毕业。学校从2003年起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四年一贯制”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顺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学校目前已建立一支由60余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成立了课程教研室,开展了多次集体备课会和教研活动。
(三)开展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首先,加强信息流动,营造就业文化氛围。在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QQ群、微博等新传媒的独特作用,广泛传递最新的就业资讯和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唤醒新生职业意识。其次,开设职业体验活动。除学工部门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外,还要常规性地举行就业沙龙、就业规划工作坊活动、开设职业咨询日、组建职业与就业发展协会等,使新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分享中触动,在行动中提升。最后,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方向。②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在新生教育上打破传统模式,安排新生实地参观了浙江日普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制造车间,邀请该企业老总与新生面对面交流——谈创业,谈求学,谈人生,分享他的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走进企业听老总讲创新创业,把新生教育“第一课”放到企业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注释:
①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②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4.
参考文献:
[1]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罗睿.大学新生健康教育及大学生涯规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3]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
[4]D.Elustein,M.Prezioso,D.Schultheiss.Attachment theory and career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The Couunseling Psychologist,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