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依旧活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一带的北路八音”为研究对象。隆林各族自治县简称隆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势较为险峻,古时候交通、经济发展都相对薄弱,但也随之限制了外来文化的“侵蚀”,极大程度上保留和传承了其民族本源的乐器表现形式,也就是“壮族八音”,同时,被业界誉为:少数民族活化石“。探寻“壮族八音”的文化特质;全文首先对壮族八音进行了概述,据此分析了隆林县壮族八音的发展现状、隆林县壮族八音的音乐特色以及隆林县壮族八音的文化变迁。
1.八音概述
壮族八音,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原本是古代吹打乐器的总称,也就是“八音”。八音又称“八仙鼓”,多用于壮族地区的喜事,例如过节或者婚嫁、祝寿等,会在喜事宴席上邀请壮族八音乐队吹奏“八音”助兴,烘托宴会氛围。
八音,是由壮族地区民间兴起的,一种吹打乐演奏形式,八音乐曲的曲式结构比较单纯,演奏段落多为重复,演奏时循环往复。乐曲节奏较为欢快,热闹流畅,使人心情愉悦,壮族八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和徽调式居多。壮族八音多流行在壮族人民聚集的地区,例如隆林、百色、田林、靖西、凌云、德保等地,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追捧。
壮族八音班几乎流行于这些地区所有的村寨。城乡之间,每个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八音班,他们时常走街串巷到别的村寨去演奏。“八音”的演奏为一对竹笛、马骨胡、葫芦胡、小锣、小鼓、小镲、秦琴八件乐器相互配合进行演奏。壮族八音也分为南路和北路。一般来讲西林,隆林、田林等地一带为北路八音;德保、靖西一带等地称为南路八音。比较知名的像《马走街》、《马道林》、《八板》、《走音洞》、《歌长街》、《采花》、《正调》、《花灯》等都是属于北路八音班;《八音调》、《仙班洞》等曲目则为南路八音班的传统曲目。
2.八音的音乐特色
“壮族八音”最具特色的应该就是在其演奏过程中所采用的八样乐器,分别是一对竹笛、马骨胡、葫芦胡、小锣、小鼓、小镲、秦琴。这种是最传统的乐器搭配方式,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对壮族八音进行了继承改革,有了今天改良后的壮族八音乐器。
马骨胡:马骨胡属于拉弦乐器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壮族色彩,定弦A\E,马骨胡演奏风格独特,声音嘹亮动听。在八音演奏的运用中,加强了其壮族气息,它在八音中是奏反线,与之配合的正线是葫芦胡,由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相传八音演奏班的一名葫芦胡艺人,有一天看见自家儿子从海南带回来的椰子之后灵感迸发,将敲开的半边椰壳制作成琴筒,在上面凿了一个指头粗细的洞,在洞的旁边发散式的开了5条长条形的镂空,其形状跟花朵相似。其余的组合配件材料跟传统的葫芦胡相同。定弦为C\G。椰壳为天然材料,厚度相对比較薄,随着音筒的改变,音色也会随之改变,椰壳制成的葫芦胡声音清亮,音色厚实中带有温柔。自从使用椰壳制作葫芦胡后,逐渐代替了传统葫芦胡在乐队中的应用。
秦琴:秦琴是拨弦乐器的一种,定弦五度音程G\D\A。秦琴有12个品,张三弦。音色洪亮又不失柔和,在乐队中主要为高低音乐器起到调和作用。
竹笛:竹笛为吹奏乐器,传统的壮族八音中使用一对竹笛。八音班多采用C大调竹笛演奏,定音G。壮族八音中使用的竹笛并不独特,是我们汉族的普通竹笛。近代的壮族八音演奏,将一对竹笛减为了一支,另一只的竹笛由葫芦丝进行替代。但是这并不是一定的,现有的壮族八音演奏中,使用几只竹笛,或是否由葫芦丝代替一支竹笛都是不确定的,根据演奏者的习惯而定,并没有绝对的规定。
小锣、小鼓、小铲:我们将这三种壮族八音演奏乐器放在一起说,它们都是打击乐器。现代所使用的小锣、小鼓、小铲都是直接在市面上较为流行的普通形式的,但是在调查走访中,据八音演奏者自述,在旧时期社会动荡购买不方便的时候,这些打击类乐器都是由八音演奏者们自己制作而成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货变得方便起来,为了节约时间便开始从市面上购买这一类型的乐器。
壮族八音中最具特色之一的便是八音伴奏的乐器,有的是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壮族乐器,有的则是我们普遍可以见到的汉族乐器,它们相互交融配合,才有了“壮族八音”。除了极具特色的器乐组成,壮族八音的演奏形式也是颇具特色的。
3.八音的文化变迁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称隆林县。地处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势较为险峻,古时候交通、经济发展都相对薄弱,但也随之限制了外来文化的“侵蚀”,极大程度上保留和传承了其民族本源的乐器表现形式,也就是“壮族八音”,同时,被业界誉为:少数民族活化石“。
有关于隆林县壮族八音的历史记载比较缺乏,但是根据当地的相关风俗志记载以及保留下来的相关文献参考中记载不难看出,八音的出现大约是在清康熙年间的南盘江流域,其中极大概率上最早源于隆林县旧州镇一带附近;具体在《西隆州志·风俗》也就是隆林县县志中仅提及了山歌,并未出现八音字样形容。现存最早的雏形文献是《太平春》中的板凳戏,于康熙十二年编纂。由此我们结合大量文献大体可以推断,隆林县八音的萌芽时间大致在清康熙十二年至清康熙二十年之间。
关于壮族八音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总结了比较著名的几种说法;王母娘娘贺寿说;相传在古时候王母娘娘寿辰之时,八仙为王母娘娘转呗贺寿献礼,边一同来到民间寻找并学习民间乐器,这也就是八音音乐形式的雏形;还有一种说法是八仙山洞说;相传很久以前,隆林县居民常常在夜里听到美妙的乐声,好奇大胆的部分村民便到传来声响的山洞里去一探究竟,在山洞里遇见了八位神仙,俗称“八仙”,因被其美妙的演奏声所打动,便潜心拜师学艺跟随八仙学习音乐演奏技能,并在回村后将八音演奏形式普及开来;八仙山洞说多流传于隆林县新州镇一带,在实地探访中,听到当地居民对此津津乐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八音演奏形式的微妙变化,比如在近代的八音演奏中将将一对竹笛减为了一支,另一只的竹笛由葫芦丝进行替代。但是这并不是一定的,现有的壮族八音演奏中,使用几只竹笛,或是否由葫芦丝代替一支竹笛都是不确定的,根据演奏者的习惯而定,并没有绝对的规定。富有神话色彩的八音起源故事倒是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不过无论是汉文化影响下的“王母娘娘贺寿说”还是壮族当地颇受认可的“八仙仙洞说”,都将壮族八音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巅峰高度,运用于当地的喜庆仪式当中。不过,由于当地地理位置导致地势险峻,人们往往传说神话故事以祈求心中平安喜乐的愿望。
4.结语
“壮族八音”是由八名成员演奏八件乐器的音乐演奏形式。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原本是古代吹打乐器的总称,也就是“八音”。八音又称“八仙鼓”,八音乐曲的曲式结构比较单纯,演奏段落多为重复,演奏时循环往复。乐曲节奏较为欢快,热闹流畅,使人心情愉悦,壮族八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和徽调式居多。多用于壮族地区的喜事,例如过节或者婚嫁、祝寿等,会在喜事宴席上邀请壮族八音乐队吹奏“八音”助兴,烘托宴会氛围。关于壮族八音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总结了比较著名的两种说法;王母娘娘贺寿说和八仙仙洞说;但各地在实际演奏中的具体人数和乐器组成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稍显不同,广西壮族八音按照其音乐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八音,以骨胡为主奏乐器的丝竹乐八音以及共存形式的八音。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北京:ISBN中心,2002年。
[2]王鑫安:《隆林壮族八音分析与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12,7(28)。
1.八音概述
壮族八音,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原本是古代吹打乐器的总称,也就是“八音”。八音又称“八仙鼓”,多用于壮族地区的喜事,例如过节或者婚嫁、祝寿等,会在喜事宴席上邀请壮族八音乐队吹奏“八音”助兴,烘托宴会氛围。
八音,是由壮族地区民间兴起的,一种吹打乐演奏形式,八音乐曲的曲式结构比较单纯,演奏段落多为重复,演奏时循环往复。乐曲节奏较为欢快,热闹流畅,使人心情愉悦,壮族八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和徽调式居多。壮族八音多流行在壮族人民聚集的地区,例如隆林、百色、田林、靖西、凌云、德保等地,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追捧。
壮族八音班几乎流行于这些地区所有的村寨。城乡之间,每个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八音班,他们时常走街串巷到别的村寨去演奏。“八音”的演奏为一对竹笛、马骨胡、葫芦胡、小锣、小鼓、小镲、秦琴八件乐器相互配合进行演奏。壮族八音也分为南路和北路。一般来讲西林,隆林、田林等地一带为北路八音;德保、靖西一带等地称为南路八音。比较知名的像《马走街》、《马道林》、《八板》、《走音洞》、《歌长街》、《采花》、《正调》、《花灯》等都是属于北路八音班;《八音调》、《仙班洞》等曲目则为南路八音班的传统曲目。
2.八音的音乐特色
“壮族八音”最具特色的应该就是在其演奏过程中所采用的八样乐器,分别是一对竹笛、马骨胡、葫芦胡、小锣、小鼓、小镲、秦琴。这种是最传统的乐器搭配方式,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对壮族八音进行了继承改革,有了今天改良后的壮族八音乐器。
马骨胡:马骨胡属于拉弦乐器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壮族色彩,定弦A\E,马骨胡演奏风格独特,声音嘹亮动听。在八音演奏的运用中,加强了其壮族气息,它在八音中是奏反线,与之配合的正线是葫芦胡,由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相传八音演奏班的一名葫芦胡艺人,有一天看见自家儿子从海南带回来的椰子之后灵感迸发,将敲开的半边椰壳制作成琴筒,在上面凿了一个指头粗细的洞,在洞的旁边发散式的开了5条长条形的镂空,其形状跟花朵相似。其余的组合配件材料跟传统的葫芦胡相同。定弦为C\G。椰壳为天然材料,厚度相对比較薄,随着音筒的改变,音色也会随之改变,椰壳制成的葫芦胡声音清亮,音色厚实中带有温柔。自从使用椰壳制作葫芦胡后,逐渐代替了传统葫芦胡在乐队中的应用。
秦琴:秦琴是拨弦乐器的一种,定弦五度音程G\D\A。秦琴有12个品,张三弦。音色洪亮又不失柔和,在乐队中主要为高低音乐器起到调和作用。
竹笛:竹笛为吹奏乐器,传统的壮族八音中使用一对竹笛。八音班多采用C大调竹笛演奏,定音G。壮族八音中使用的竹笛并不独特,是我们汉族的普通竹笛。近代的壮族八音演奏,将一对竹笛减为了一支,另一只的竹笛由葫芦丝进行替代。但是这并不是一定的,现有的壮族八音演奏中,使用几只竹笛,或是否由葫芦丝代替一支竹笛都是不确定的,根据演奏者的习惯而定,并没有绝对的规定。
小锣、小鼓、小铲:我们将这三种壮族八音演奏乐器放在一起说,它们都是打击乐器。现代所使用的小锣、小鼓、小铲都是直接在市面上较为流行的普通形式的,但是在调查走访中,据八音演奏者自述,在旧时期社会动荡购买不方便的时候,这些打击类乐器都是由八音演奏者们自己制作而成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货变得方便起来,为了节约时间便开始从市面上购买这一类型的乐器。
壮族八音中最具特色之一的便是八音伴奏的乐器,有的是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壮族乐器,有的则是我们普遍可以见到的汉族乐器,它们相互交融配合,才有了“壮族八音”。除了极具特色的器乐组成,壮族八音的演奏形式也是颇具特色的。
3.八音的文化变迁
隆林各族自治县简称隆林县。地处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势较为险峻,古时候交通、经济发展都相对薄弱,但也随之限制了外来文化的“侵蚀”,极大程度上保留和传承了其民族本源的乐器表现形式,也就是“壮族八音”,同时,被业界誉为:少数民族活化石“。
有关于隆林县壮族八音的历史记载比较缺乏,但是根据当地的相关风俗志记载以及保留下来的相关文献参考中记载不难看出,八音的出现大约是在清康熙年间的南盘江流域,其中极大概率上最早源于隆林县旧州镇一带附近;具体在《西隆州志·风俗》也就是隆林县县志中仅提及了山歌,并未出现八音字样形容。现存最早的雏形文献是《太平春》中的板凳戏,于康熙十二年编纂。由此我们结合大量文献大体可以推断,隆林县八音的萌芽时间大致在清康熙十二年至清康熙二十年之间。
关于壮族八音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总结了比较著名的几种说法;王母娘娘贺寿说;相传在古时候王母娘娘寿辰之时,八仙为王母娘娘转呗贺寿献礼,边一同来到民间寻找并学习民间乐器,这也就是八音音乐形式的雏形;还有一种说法是八仙山洞说;相传很久以前,隆林县居民常常在夜里听到美妙的乐声,好奇大胆的部分村民便到传来声响的山洞里去一探究竟,在山洞里遇见了八位神仙,俗称“八仙”,因被其美妙的演奏声所打动,便潜心拜师学艺跟随八仙学习音乐演奏技能,并在回村后将八音演奏形式普及开来;八仙山洞说多流传于隆林县新州镇一带,在实地探访中,听到当地居民对此津津乐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八音演奏形式的微妙变化,比如在近代的八音演奏中将将一对竹笛减为了一支,另一只的竹笛由葫芦丝进行替代。但是这并不是一定的,现有的壮族八音演奏中,使用几只竹笛,或是否由葫芦丝代替一支竹笛都是不确定的,根据演奏者的习惯而定,并没有绝对的规定。富有神话色彩的八音起源故事倒是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不过无论是汉文化影响下的“王母娘娘贺寿说”还是壮族当地颇受认可的“八仙仙洞说”,都将壮族八音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巅峰高度,运用于当地的喜庆仪式当中。不过,由于当地地理位置导致地势险峻,人们往往传说神话故事以祈求心中平安喜乐的愿望。
4.结语
“壮族八音”是由八名成员演奏八件乐器的音乐演奏形式。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原本是古代吹打乐器的总称,也就是“八音”。八音又称“八仙鼓”,八音乐曲的曲式结构比较单纯,演奏段落多为重复,演奏时循环往复。乐曲节奏较为欢快,热闹流畅,使人心情愉悦,壮族八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用五声音阶宫调式和徽调式居多。多用于壮族地区的喜事,例如过节或者婚嫁、祝寿等,会在喜事宴席上邀请壮族八音乐队吹奏“八音”助兴,烘托宴会氛围。关于壮族八音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总结了比较著名的两种说法;王母娘娘贺寿说和八仙仙洞说;但各地在实际演奏中的具体人数和乐器组成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稍显不同,广西壮族八音按照其音乐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八音,以骨胡为主奏乐器的丝竹乐八音以及共存形式的八音。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北京:ISBN中心,2002年。
[2]王鑫安:《隆林壮族八音分析与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