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典籍中蕴含着大量养生术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书中的养生术语更是传达养生学核心概念、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重要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比《黄帝内经·素问》文树德和李照国的两个译本,探讨中医养生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养生术语;术语翻译
1. 引言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因而中医养生学以其独特的养生方法和丰富的养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不具备东方文化背景的西方人迫切希望学习和了解中医养生学。养生术语作为传达中医养生学核心概念和养生方法的重要载体,其英译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正确理解原文,而且对于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中医养生术语受古汉语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差异及语言文字的障碍,其英译往往因译者不同而出现多种译法,这常使读者困惑不解,甚至误解术语原意。
2. 研究现状与回顾
目前,学者们对中医养生术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养生术语的名称、内涵与源流梳理(范崇峰 2019);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策略及译例分析(邓珍珍,沈艺 2017;潘玥宏 2016;牛海燕 2018);中医药典籍的不同英译本对比分析(谭小菊,张焱 2019)。
目前,《黄帝内经》英译本很多。译者的知识背景、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学素养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黄帝内经》的文树德和李照国的两个译本,探索中医养生术语翻译的有效策略,以期对从事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学者给予启示,从而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3. 理论基础
3.1中医养生术语及英译原则
养生术语即能够传达出中医养生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所进行的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物质活动和精神追求这些基本内涵的词语或短句(沈艺 2006)。养生术语结构工整,简单通俗,具有生活气息而且特点鲜明。其特点不仅具有古语言特点,同时内涵丰富,不仅涉及医学,更多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宗教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养生应用术语从内容上可以分为饮食养生、四时养生、房事养生、起居养生等。词条数量方面,养生应用术语多为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五字格。(潘玥宏 张淼 2019)
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在其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提出了中医术语英译的四项原则,同样也是指导中医养生术语英译的基本原则。一是对应性,即英译词义尽量与中文学术内涵相对应,这是最重要的原则;二是简洁性,即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译名越简单越好,避免辞典式释义;三是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四是约定俗成,即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李振吉, 贺兴东, 王奎 2008)。通过运用这些英译原则指导翻译实践,力求使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3.2 译者主体性
传统观念认为,作者是原文的创造者,作者对原文有绝对的发言权,译者只是起到不同语言之间转换的作用。 因此,译者要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原文和读者。 所以,要求译者“隐身”,译作“透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译者要隐身由三个条件决定:“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据,唯作者是从。”(许钧,2006) 这三个因素把译者牢牢束缚在一个圈子内。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尤以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为代表。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从原语研究转向译入语研究,译者从隐形人到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翻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时,尤其需要译者根据翻译目的等因素,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赵佰儒 2015)
所谓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 2003) 译者的主体性可以表现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各种选择,包括对原文文本的选择,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译语风格的选择等。
4. 不同英译本中养生术语翻译的特色
文树德和李照国的两个种版本的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学术背景及知识结构,基于他们的译本研究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技巧,对于中医术语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4.1 文树德及其英译本
文树德的译本并不是全译本,却收集了不同译者关于《内经》翻译的观点和大量的翻译实例,成为后续全译本的概述和重要介绍。他主持的《黄帝内经素问》翻译项目是目前西方规模最大的中医典籍翻译工程, 体现了翻译和研究的紧密结合。该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素问》的命名、历史、注家及版本等内容,还对《素问》的自然观、疾病观、人体观、养生思想以及不同治疗法则进行了深入评价。书后半部分还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全面介绍,第一次用英语把中国古老而深奥的运气说呈现给外国读者。
文树德(2003)认为 , “翻译中医药作品有必要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狀态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理解 , 首先要了解那个时代,再翻译那时产生的思想 ,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对原文翻译忠实的态度”。他强调,对中医药的理解和应用,应该从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度出发,甚至语言表达也应参照那个时代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为了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医, 他采取研究学术序言、批判性引论、阐释性注释、显化性译文的翻译策略。
4.2李照国及其英译本
李照国全译本目的是把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医药经典著作呈现给外国读者, 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李的译本是《素问》的全译本,以汉英对照的体例编译。 李照国(2006)认为要准确翻译《内经》中一些特有的概念,要遵循“译古如古,文不加饰”的基本原则。如果译者只是把《内经》当做一般的文学作品来翻译,而不考虑其特殊性,最终的译文只能是丢失了原文中一些重要的文化要素。对于一些中国特有的中医药术语,李照国主张主张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从而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医药学文化,又不会给译者造成太大的理解困难。
文树德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注重多方学者观点的集合;李照国则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注重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播。两位译者在翻译目的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3.3 音意译结合法
中医养生术语中复合词较为常见,而且许多复合词中多包含中医特有概念,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只有音译才能较好地保留此类概念的实际内涵并避免信息缺失。因此,在翻译这类养生术语时,宜采用音译意译结合的方法。即对于一些表达中医特有概念、译语已经国际规范化的中医术语名词,采用音译法;对于其余部分,如果英文语义对等则选择直译,如果英文语义缺失则选择意译。
对于“阴阳”这样富于独特性和民族性中医术语,两个译本也各有千秋。
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The four seasons and Yin an Yang are the fundamentals of everything, and for that reason, the sages nourish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y nourish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order to act upon the fundamentals (the roots)
再如:对“法于阴阳” 的翻译,不同的译者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在翻译“法于陰阳”时,李照国译为follow the rules of Yin and Yang,准确地传递了术语的原意,而文树德则译为pattern themselves upon the Yin and Yang(the two principles in nature),“pattern oneself upon”明显与原文有所偏离。
4.3.4 音译加注法
中医养生提倡的养生原则,对于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外国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在翻译该类养生术语时,虽然“音译加文内注解”的方法表面上看好像重复累赘,实际上却是不断地向读者传递自远古的原质信息,既能够尊重国情、保持特色,
又能够帮助读者理解。
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养生术语“术数”和“养藏”时,李照国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李照国将其译为Shushu (the ways to cultivate health),既保留了该术语的中医文化特色,又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养藏”指冬季人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的趋势以养护身体的一种养生法。李照国采用了音译加注法,将其译为Yangcang (cultivating health and promoting the storing functions of the body),既突出了该术语的文化特色,又表达了其基本内涵。
由此可见,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两个译本因译者的不同文化与背景、翻译目的而各具特色。
5. 结论
了解和掌握养生术语是为了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治未病等,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并接受中医养生文化,且可以运用养生方法祛病强身,译者需发挥其主体性灵活使用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使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有效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医养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Li, Zhaoguo, translator.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Plain Conversation. Edited by Bing Wang. [M]. Beijing:World Book, 2005.
[2] 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3] 邓珍珍,沈艺.《黄帝内经》中养生术语的英译: 以“德”字为例 [J]. 世界中医药, 2017,12(11):2835-2838.
[4]范崇峰. 养生术语名实源流考[J]. 南京中医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 (1): 7- 9.
[5]李照国. 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
[6]李振吉,贺兴东,王奎.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潘玥宏,张淼. 目的论视阈下《黄帝内经》养生应用术语英译探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25(6):828-831.
[8] 谭小菊,张焱.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淮南子》养生术语英译比较研究 [J]. 海外英语,2019(4:):20-21.
[9] 徐冰,张莹.《黄帝内经·素问》四个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接受 [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3(3):101-112.
[10] 许钧. 翻译论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 [J]. 中国翻译,2003(1):19-24.
[12] 张琼,张淼,丁娟. 从《黄帝内经》译本中“夜卧早起”译义探讨春季睡眠养生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1346-1348.
[13] 赵佰儒. 译者主体性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意象传递——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J].现代语文,2015(12):152-153.
[14]郑玲. 中医英语译写教程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赵佰儒1 硕士研究生,讲师,翻译研究方向;眭春迎2硕士研究生,讲师,翻译研究方向;董珍3 硕士研究生,讲师,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方向。
基金项目:陕西省健康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融媒时代下中国养生文化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认同视角(JKWH2019-Q015);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术语翻译及养生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JKWH2019-Q0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JKWH2019-Q08)。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养生术语;术语翻译
1. 引言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因而中医养生学以其独特的养生方法和丰富的养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不具备东方文化背景的西方人迫切希望学习和了解中医养生学。养生术语作为传达中医养生学核心概念和养生方法的重要载体,其英译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正确理解原文,而且对于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中医养生术语受古汉语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差异及语言文字的障碍,其英译往往因译者不同而出现多种译法,这常使读者困惑不解,甚至误解术语原意。
2. 研究现状与回顾
目前,学者们对中医养生术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养生术语的名称、内涵与源流梳理(范崇峰 2019);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策略及译例分析(邓珍珍,沈艺 2017;潘玥宏 2016;牛海燕 2018);中医药典籍的不同英译本对比分析(谭小菊,张焱 2019)。
目前,《黄帝内经》英译本很多。译者的知识背景、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学素养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黄帝内经》的文树德和李照国的两个译本,探索中医养生术语翻译的有效策略,以期对从事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学者给予启示,从而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3. 理论基础
3.1中医养生术语及英译原则
养生术语即能够传达出中医养生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所进行的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物质活动和精神追求这些基本内涵的词语或短句(沈艺 2006)。养生术语结构工整,简单通俗,具有生活气息而且特点鲜明。其特点不仅具有古语言特点,同时内涵丰富,不仅涉及医学,更多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宗教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养生应用术语从内容上可以分为饮食养生、四时养生、房事养生、起居养生等。词条数量方面,养生应用术语多为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五字格。(潘玥宏 张淼 2019)
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在其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提出了中医术语英译的四项原则,同样也是指导中医养生术语英译的基本原则。一是对应性,即英译词义尽量与中文学术内涵相对应,这是最重要的原则;二是简洁性,即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译名越简单越好,避免辞典式释义;三是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四是约定俗成,即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李振吉, 贺兴东, 王奎 2008)。通过运用这些英译原则指导翻译实践,力求使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3.2 译者主体性
传统观念认为,作者是原文的创造者,作者对原文有绝对的发言权,译者只是起到不同语言之间转换的作用。 因此,译者要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原文和读者。 所以,要求译者“隐身”,译作“透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译者要隐身由三个条件决定:“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据,唯作者是从。”(许钧,2006) 这三个因素把译者牢牢束缚在一个圈子内。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尤以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为代表。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从原语研究转向译入语研究,译者从隐形人到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翻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时,尤其需要译者根据翻译目的等因素,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赵佰儒 2015)
所谓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 2003) 译者的主体性可以表现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各种选择,包括对原文文本的选择,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译语风格的选择等。
4. 不同英译本中养生术语翻译的特色
文树德和李照国的两个种版本的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学术背景及知识结构,基于他们的译本研究中医养生术语的翻译技巧,对于中医术语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4.1 文树德及其英译本
文树德的译本并不是全译本,却收集了不同译者关于《内经》翻译的观点和大量的翻译实例,成为后续全译本的概述和重要介绍。他主持的《黄帝内经素问》翻译项目是目前西方规模最大的中医典籍翻译工程, 体现了翻译和研究的紧密结合。该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素问》的命名、历史、注家及版本等内容,还对《素问》的自然观、疾病观、人体观、养生思想以及不同治疗法则进行了深入评价。书后半部分还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全面介绍,第一次用英语把中国古老而深奥的运气说呈现给外国读者。
文树德(2003)认为 , “翻译中医药作品有必要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狀态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理解 , 首先要了解那个时代,再翻译那时产生的思想 ,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对原文翻译忠实的态度”。他强调,对中医药的理解和应用,应该从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度出发,甚至语言表达也应参照那个时代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为了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医, 他采取研究学术序言、批判性引论、阐释性注释、显化性译文的翻译策略。
4.2李照国及其英译本
李照国全译本目的是把我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医药经典著作呈现给外国读者, 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李的译本是《素问》的全译本,以汉英对照的体例编译。 李照国(2006)认为要准确翻译《内经》中一些特有的概念,要遵循“译古如古,文不加饰”的基本原则。如果译者只是把《内经》当做一般的文学作品来翻译,而不考虑其特殊性,最终的译文只能是丢失了原文中一些重要的文化要素。对于一些中国特有的中医药术语,李照国主张主张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从而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医药学文化,又不会给译者造成太大的理解困难。
文树德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注重多方学者观点的集合;李照国则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注重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播。两位译者在翻译目的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3.3 音意译结合法
中医养生术语中复合词较为常见,而且许多复合词中多包含中医特有概念,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只有音译才能较好地保留此类概念的实际内涵并避免信息缺失。因此,在翻译这类养生术语时,宜采用音译意译结合的方法。即对于一些表达中医特有概念、译语已经国际规范化的中医术语名词,采用音译法;对于其余部分,如果英文语义对等则选择直译,如果英文语义缺失则选择意译。
对于“阴阳”这样富于独特性和民族性中医术语,两个译本也各有千秋。
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The four seasons and Yin an Yang are the fundamentals of everything, and for that reason, the sages nourish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y nourish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order to act upon the fundamentals (the roots)
再如:对“法于阴阳” 的翻译,不同的译者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在翻译“法于陰阳”时,李照国译为follow the rules of Yin and Yang,准确地传递了术语的原意,而文树德则译为pattern themselves upon the Yin and Yang(the two principles in nature),“pattern oneself upon”明显与原文有所偏离。
4.3.4 音译加注法
中医养生提倡的养生原则,对于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外国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在翻译该类养生术语时,虽然“音译加文内注解”的方法表面上看好像重复累赘,实际上却是不断地向读者传递自远古的原质信息,既能够尊重国情、保持特色,
又能够帮助读者理解。
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养生术语“术数”和“养藏”时,李照国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李照国将其译为Shushu (the ways to cultivate health),既保留了该术语的中医文化特色,又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养藏”指冬季人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的趋势以养护身体的一种养生法。李照国采用了音译加注法,将其译为Yangcang (cultivating health and promoting the storing functions of the body),既突出了该术语的文化特色,又表达了其基本内涵。
由此可见,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两个译本因译者的不同文化与背景、翻译目的而各具特色。
5. 结论
了解和掌握养生术语是为了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治未病等,从而达到延年益寿。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并接受中医养生文化,且可以运用养生方法祛病强身,译者需发挥其主体性灵活使用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使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有效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医养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Li, Zhaoguo, translator.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Plain Conversation. Edited by Bing Wang. [M]. Beijing:World Book, 2005.
[2] 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3] 邓珍珍,沈艺.《黄帝内经》中养生术语的英译: 以“德”字为例 [J]. 世界中医药, 2017,12(11):2835-2838.
[4]范崇峰. 养生术语名实源流考[J]. 南京中医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 (1): 7- 9.
[5]李照国. 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
[6]李振吉,贺兴东,王奎.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潘玥宏,张淼. 目的论视阈下《黄帝内经》养生应用术语英译探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25(6):828-831.
[8] 谭小菊,张焱.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淮南子》养生术语英译比较研究 [J]. 海外英语,2019(4:):20-21.
[9] 徐冰,张莹.《黄帝内经·素问》四个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接受 [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3(3):101-112.
[10] 许钧. 翻译论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 [J]. 中国翻译,2003(1):19-24.
[12] 张琼,张淼,丁娟. 从《黄帝内经》译本中“夜卧早起”译义探讨春季睡眠养生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1346-1348.
[13] 赵佰儒. 译者主体性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意象传递——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J].现代语文,2015(12):152-153.
[14]郑玲. 中医英语译写教程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赵佰儒1 硕士研究生,讲师,翻译研究方向;眭春迎2硕士研究生,讲师,翻译研究方向;董珍3 硕士研究生,讲师,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方向。
基金项目:陕西省健康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融媒时代下中国养生文化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认同视角(JKWH2019-Q015);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术语翻译及养生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JKWH2019-Q0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JKWH2019-Q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