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童生接受BTV专访谈女落泪于心有愧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多数的家庭剧主要是围绕着婆媳间或夫妻间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故事,年轻人忙着谈恋爱,婆婆媳妇忙着开战,父亲这一角色类型一直处于绿叶地位,难有突破。韩童生却凭借《大丈夫》、《小丈夫》、《虎妈猫爸》等多部优秀作品中出挑的演技,开创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为中国家庭剧中的父亲形象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表演模式。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我的老爸是奇葩》用轻喜剧的基调讲述了以常宝童为首的一家四口酸甜苦辣的生活,剧中的奇葩老爸常宝童一角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近日,韩童生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专访,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戏内戏外的感悟。
  触动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曾有人统计韩童生近些年演过的父亲角色至少有30个:在《大丈夫》中,他是脾气暴躁、霸道又可爱的“顾大海”;在《虎妈猫爸》中,他是传统老派的“威严狮父”毕大干;在《我给儿孙当北漂》中,他又化身大男子主义情结深入骨髓的山东大汉郭向东……韩童生以经验十足的演技、老练沉稳的台风,多情感的自然流露,成功塑造了角色相同但陉格迥异的各式“老爸”……“第一次有人找我演父亲、爷爷时,我还在想我有那么老吗?后来也释怀了,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做与之相应的事。”
  接连出演风格相似的严父形象,外界有关是否故意为之的质疑声也接踵而来。韩童生对此显得豁达而坦然:“我对于每一个角色都是充满了感情,我觉得他能打动我,我就来扮演这个角色。至于有什么雷同,这纯属巧合。”其实不难发现,虽然出演了数位“父亲”角色,但其实他们或多或少不尽相同,就正如韩童生所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使外形相差不多,但它的纹理也不会一样。”而为了从相似的角色中寻找到微妙的不同,韩童生会在闲暇的时间读人物小传分析角色的性格;在拍摄期间始终穿角色的衣服;自己根据情节设计一些动作细节……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在《我的老爸是奇葩》中,韩童生并没有一味的突出常宝童霸道严苛的一面,反而将剧中偶尔出现的一抹温情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我怕他们头破血流都爬不起来的时候,再来责怪我没有好好管教他。”当剧中常宝童眼含热泪、哽咽地说出这句话时,他无疑触动了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观众心中那最柔软的地方。
  韩童生不仅在电视剧上颇有成就,在电影方面也显示出独有的才华。早前他就在《十二公民》中凭借愤怒的出租车司机——3号陪审员这一角色优异的表现,荣获金鸡奖最佳男配提名。不过韩童生对此并不满足,他透露观众即将会在大银幕上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采访中得知这回他在和大鹏导演合作的《缝纫机乐队》中彻底“放飞自我”,不惜“牺牲”外貌,挑战“摇滚头套”。对于参演《缝纫机乐队》,韩童生除却为圆一个年轻时的摇滚梦,也是“希望把我对摇滚的理解,通过这部片子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我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回国后一定会给我惊喜
  除了“铁公鸡”常宝童以外,该剧中还有一位奋斗归来的富商老爸余子书(张晨光饰)。这个人物的设定,巧妙引起了关于穷爸爸和富爸爸的选择和思考:一边是苦心养育非亲生儿子的穷爸爸常宝童,另一边则是生而不养,却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以后想要认回骨肉的富爸爸余子书。韩童生对于这道选择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物质并不是唯一,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相比常宝童的保守与死板,现实生活中的韩童生足具幽默感,整个采访过程十分轻松和愉快。早为人父的韩童生秉持着“与孩子交朋友”的原则,把决定权放到女儿手里。公共场合中很少提及家庭生活的他直言自己有些“对不起”女儿,常年大景的工作使韩童生与女兒聚少离多,女儿出国留学的四年中他也“故意”不去看望,“我相信她回来以后,一定会给我惊喜。”提到已经长大成人、学成归来的女儿,一直谈笑风生的韩童生一时哽咽,眼泛泪光:“我不后悔,教会她独立,是我能给她最好的爱。”
  “他谁都能演,别人演不了的给他准错不了。”这是导演田沁鑫眼中的韩童生。无论角色大小,他总能让人过目不忘。舞台剧出身的韩童生,始终对表演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在《生死场》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摸爬滚打、弯腰驼背,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导演曾建议他适当减少大幅度的动作,多用表演技巧弥补不足,但韩童生拒绝了。在他看来,少做半分都会折损整部戏的精彩程度。他说:“打动观众的不是技巧,而是真诚。当你把衣服扒光了站在观众面前,把全部的赤诚奉献出来时,作为一个演员才无怨无悔。”对于以后的打算,已过花甲的韩童生笑了笑说:“只要观众还喜欢,我的身体还可以,我想我仍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因为演员是我一生的职业。到今天为止,我不认为我是知名演员或者艺术家之类的,咱就是一个演员,那你靠这个吃饭,靠这个谋生,你同时也喜欢,把它当作一个事业做,那你就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本刊记者张琳据BTV整理
其他文献
她最有名的角色可能不是令她两夺奥斯卡小金人的影片角色,而是在经典影片《乱世佳人》中扮演的第二女主角梅兰妮·汉密尔顿。近50年来,哈维兰几乎成为这部影片的主要发言人,并且是该片如今唯一健在的演员。  今年6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女爵士”的荣誉称号。授勋时间距离哈维兰101岁生日仅有两个星期,哈维兰也成为英国年龄最大的女爵士。这位百岁老人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亲历过好莱
期刊
她在12岁和16岁时动过两次大手术。病情非常没有改观,双腿反而完全丧失力气,行动异常艰难。2012年秋,她被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获得校园网络人气最高的“自强之星”。但是,弟弟可能患上了和她一样的病,她决心要成为弟弟的榜样。  她是农村姑娘,肌无力患者,双腿完全丧失力气,行动异常艰难。但她凭借自己的毅力,考上大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就在她好不容易融入学校时,发现弟弟患了和自己一样的病。弟弟消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内地影坛可以说是百花争艳,有刘晓庆、姜黎黎、龚雪等多位女演员。其中最美的要数林芳兵了。  林芳兵曾经凭借电视剧《唐明皇》的杨贵妃角色,拿下了1991年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在演艺生涯到达巅峰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隐退。2017年2月,林芳兵对笔者说:“幸福真的与名利无关。有人说,如果我不急流勇退,可能会比现在更辉煌,但我觉得,现在远离名利的我过得依然辉煌。”  两难抉择:要“潘
期刊
时隔5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终于要推新作品了。“这次,我在故乡山东高密写了一批短篇小说,最长的一篇也不超过一万字,估计大家很快就能在《人民文学》和《收获》上看到。”8月23日,莫言在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書博览会上参加活动时透露,这是五年来自己第一次比较集中地发表作品,“重新拿起笔来写小说,我感觉自己有很多新的想法。因为生活在变化、人在变化,过去我作品中所描写的很多人物形象已经
期刊
在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和老京张铁路下方,一处震撼世界的工程正在悄然推进。地下102米处,正在崛起的京张高铁长城站连接北京与张家口,不仅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也是京包兰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西北和华北。记者近日走进施工现场,揭秘这座开创多个世界之最与国内首次的地下高铁站。模拟长城下高铁站图  站在中铁五局八达岭隧道二号斜井工地,能清晰地看到老京张铁路的一个小站卧
期刊
斯蒂芬·马布里的故事,很多不是篮球迷的人都有所耳闻,从NBA离开,来到中国,带领北京队三夺总冠军,当选北京市荣誉市民,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马。电影《我是马布里》就是根据马布里的亲身经历改编,囊括了他传奇的经历。  由青年导演杨子编剧并执导的热血运动电影《我是马布里》上映三周,口碑仍然在持续发酵。《我是马布里》以篮球为主题,讲述了一群热血四溢的男孩汗洒赛场、追逐冠军梦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代篮球巨星从谷底
期刊
U13女足队赴欧7场轰61球精彩表现令人割目相看  8月初,上海梅陇中学的U13女子足球队受到挪威首相邀请,远赴欧洲,参加了在挪威舉行的全球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挪威杯,该赛事一共吸引了全球超2000支青少年足球队。上海梅陇中学女足竟在所有的7场比赛中打入了61球,其中决赛以7比1的比分大胜对手,而场均近9球的表现也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女足小将的惊艳表现甚至吸引到了在比赛现场的挪威首相。  郭靖宇版射
期刊
实力戏骨王刚多年后再战喜剧,与女星于明加结成老夫少妻的《吾儿可教》将于8月27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影视制作、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大唐辉煌等单位联合出品。《吾儿可教》被称作中国版的《摩登家庭》,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质景家庭喜剧,该剧幕后会集了众多业内精英,制片人刘娟曾打造过《我的父亲是板凳》、《漂亮女人》、《地道英雄》等大热剧集。而该剧导演綦小卉堪称最
期刊
本文作者是三毛的父亲,该文写于三毛回到台湾定居后的一段时间。再有名的作家,也就是父亲眼中的“老二”。父爱拳拳,尽在其中……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位律师,勤奋、努力、谦卑、正直。他虽然不看三毛的作品,但却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儿。对于三毛主动离世,陈嗣庆认为: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她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父爱拳拳,尽在其中。  “老二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  我的女儿陈平本来
期刊
【编辑推荐理由】  大概在两年前,我与陈燕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是作为媒体评委参与录制了央视的节目《挑战不可能》,陈燕则是晋级总决赛的一名选手。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是一名盲人调琴师,因惠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遭父母抛弃,被姥姥捡回到北京抚养成人。录制现场,陈燕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和导盲犬珍妮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通过这次采访,让我对陈燕加深了了解,也让我对导盲犬有了新的认识。  在《挑战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