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动物遗传育种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更新理论知识,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高职;课程;教学效果
“动物遗传育种”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好畜牧类其他专业课程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理论基础。因此,针对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与路径,促进高职”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本专业的发展就值得我们探索。
一、高职“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的不足
1. 教材内容有所重复,课程教学繁杂
在“动物遗传育种”教材内容中,有一些与基础学科相重复的内容,如关于细胞结构的论述就重复出现在动物组织学和生理学教材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率低。
另外,在“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还有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例如数量性遗传部分,有几个遗传参数的计算较为复杂,而且实用性不强;但是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灵活删减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而且打击了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信心。
2.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在知识体系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遗传学部分,以理论阐述为主;二是育种学部分,需要将前一部分所学知识运用到各种育种方法中,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可见,“动物遗传育种”应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高职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一方面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缺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3.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遗传和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类学科,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其相关技术也不断发展,知识也得以更新,然而现今的“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大部分内容还是沿袭以前的,缺少对现有新技术的介绍和引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陈旧的知识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4.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本就薄弱。“动物遗传育种”中涉及许多生物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知识,造成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习信心不足。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设计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也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推进“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改革的路径及方法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现实的发展,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以促进本校人才的培养。就“动物遗传育种”来说,既然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就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动开展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1. 更新理论知识,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于与其他基础学科相重复的内容,教师应当略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又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教师应该予以舍弃。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涉及的许多知识都是现今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意味着其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动物遗传育种”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教师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后,积极地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例如将实验室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实验;参加项目研究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职人才的基地,因此学校的教学要契合社会的需要,当然也需要企业的配合与帮助。企业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基地。就“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来说,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为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学校要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处理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本校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4. 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考核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评定,因此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笔试,还要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将成绩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占比15%;第二部分为教学实践或实验表现,占比30%;第三部分为教学参与度,即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占比25%;第四部分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比30%。
5. 加强教师培训,为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调动者,因此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一是加强教学理念的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二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随着教育的发展,多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也被广泛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是引导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动物遗传育种”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新知识,向学生传达新理论,以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楊丽娟.高职院校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2(3).
[2]张伟.高职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83)。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高职;课程;教学效果
“动物遗传育种”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好畜牧类其他专业课程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理论基础。因此,针对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与路径,促进高职”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本专业的发展就值得我们探索。
一、高职“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的不足
1. 教材内容有所重复,课程教学繁杂
在“动物遗传育种”教材内容中,有一些与基础学科相重复的内容,如关于细胞结构的论述就重复出现在动物组织学和生理学教材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率低。
另外,在“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还有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例如数量性遗传部分,有几个遗传参数的计算较为复杂,而且实用性不强;但是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灵活删减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而且打击了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信心。
2.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在知识体系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遗传学部分,以理论阐述为主;二是育种学部分,需要将前一部分所学知识运用到各种育种方法中,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可见,“动物遗传育种”应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高职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一方面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缺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3.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遗传和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类学科,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其相关技术也不断发展,知识也得以更新,然而现今的“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大部分内容还是沿袭以前的,缺少对现有新技术的介绍和引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陈旧的知识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4.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本就薄弱。“动物遗传育种”中涉及许多生物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知识,造成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习信心不足。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设计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也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推进“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改革的路径及方法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现实的发展,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以促进本校人才的培养。就“动物遗传育种”来说,既然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就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动开展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1. 更新理论知识,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于与其他基础学科相重复的内容,教师应当略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又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教师应该予以舍弃。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涉及的许多知识都是现今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意味着其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动物遗传育种”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教师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后,积极地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例如将实验室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实验;参加项目研究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职人才的基地,因此学校的教学要契合社会的需要,当然也需要企业的配合与帮助。企业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基地。就“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来说,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为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企业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学校要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处理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本校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4. 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考核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评定,因此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笔试,还要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将成绩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占比15%;第二部分为教学实践或实验表现,占比30%;第三部分为教学参与度,即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占比25%;第四部分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比30%。
5. 加强教师培训,为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调动者,因此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一是加强教学理念的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二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随着教育的发展,多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也被广泛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是引导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动物遗传育种”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新知识,向学生传达新理论,以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楊丽娟.高职院校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2(3).
[2]张伟.高职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