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本的学习动力的源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着力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和增强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兴趣培养 培养途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时能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并使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表现出喜悦和求知的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愿。因此,如何培养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外语教学要遵循“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的原则。教学起始阶段从视、听、说入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交换教学方式则能够使这种兴趣保持长久。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民主的创造激情和一种不断进取、追求新颖、有效、永不满足的创造精神。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受教材的束缚,不受框架的限制,做到以新激旧,将英语课堂变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育能的天地。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油然而生
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熏陶,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课,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喜欢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老师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而且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自一个目的地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也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成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的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最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语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应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些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英语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国家教委【1998】一号文件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体验学”,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经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构建英语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也就是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
四、结语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学习兴趣化作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教学的艺术不再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中国有一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求知中的重要,只要在教学中,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使其由知之到好之进而到乐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禹明.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周建英.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M],2002.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兴趣培养 培养途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时能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并使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表现出喜悦和求知的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愿。因此,如何培养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外语教学要遵循“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的原则。教学起始阶段从视、听、说入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交换教学方式则能够使这种兴趣保持长久。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民主的创造激情和一种不断进取、追求新颖、有效、永不满足的创造精神。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不受教材的束缚,不受框架的限制,做到以新激旧,将英语课堂变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育能的天地。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油然而生
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熏陶,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课,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喜欢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老师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而且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自一个目的地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也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成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的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最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语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应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些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英语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国家教委【1998】一号文件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体验学”,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经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构建英语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也就是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
四、结语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学习兴趣化作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教学的艺术不再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中国有一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求知中的重要,只要在教学中,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使其由知之到好之进而到乐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英语教学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禹明.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周建英.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M],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