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革新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则应运而生,受到了当前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如下探讨,以作引玉之砖。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1 激发学生的热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2 掌握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3 品尝文章的美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真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学生提出文中“捡了了半截油条”、“拣了最刻薄的话”的“捡”与“拣”有何不同?通过琢磨,使学生感悟到张丽认为小姑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小姑娘十分的不满。
  玩味优美的句子。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这一段时,让学生看画面读课文,听曲子读课文,想贝多芬创作的经过读课文等,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收获阅读的成果。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要让学生阅读“活”起来,教师应该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富有磁力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起深刻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从而深入课文构筑的情感世界,将自我融入课文之中,进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课文的真义,将心灵升华到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体验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觉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营造主
期刊
【摘 要】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批专业化的英语教师,专业化的英语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教学设计,专业化的教学设计需要理解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需要专业化的教学与评价设计的理念、程序、方法和技能。从事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有必要学习教学与评价设计的有关知识,接受教学与评价设计的专业培训,发展教学与评价设计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设计 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  普通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
期刊
【摘 要】 立足美术课程改革的全球发展趋势,从人文性质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学科的人文功能、人文内涵和新的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生态型知识结构,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练,而应该全面加强自身修养,建构教师全面、平衡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美术新课程 教育观念 人文性 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迈入21世纪时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期刊
【摘 要】 色彩的冷暖在电影作品中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可以反映出角色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还能影响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我们可以通过对色彩的研究与解析去分析动画电影作品的结构与构成。  【关键词】 色彩构成 冷暖对比 人物性格特征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观众的日益挑剔,无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还是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
期刊
【摘 要】 能否创建和形成一个优秀班集体则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基本标准。那么班主任如何创建班集体,又如何进行日常管理从而形成优秀班集体呢?  【关键词】 班集体 创建 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学校领导者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否
期刊
【摘 要】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建模 教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1 在
期刊
幼儿园数学教育上,就是要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让幼儿主动学习呢?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数学就是计算。然而,数学究竟是什么?现代教育家普遍认为,数学是模式数学。正如哲学家怀特海的表述:“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做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1]反过来,对这种抽象化模式的研究,又具有现实的有效性——帮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交际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其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先进的视听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营造语
期刊
【摘 要】 打造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建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任重而道远,需上下共同努力,多方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注入强有力的人力资本!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和管理 策略  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双师型”教师,已成为落实职教方针的关键所在。我校作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主战场,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
期刊
【摘 要】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理念也指明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因此,教师应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体验环境,使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生活成为学生快乐作文的源泉。  【关键词】 习作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