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我国信用类的金融衍生品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由此造成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在所难免。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内银行关于信用类的衍生品的风险信息的披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借鉴了美国银行的实例。着重对于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披露,以此来探讨和完善国内的银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方面披露建议。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 银行
信用违约互换(Crdit Default Swap,CDS),其作为新型的信用信息对策,具有能够有效的分离资产中信用风险以及降低市场信用风险集中度的作用。我国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10月29正式颁布实施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此立法的颁布与实施正式标志了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在国内银行业市场的展开。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要求
当卖方不能按照之前和买方约定的合约向买方支付相应经济赔付的风险,此时变发生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本研究所提到的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双方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存在违约交易时所面临的风险。那么银行为了降低风险给予单位造成的损失,银行会根据实际的业务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以及合理控制、识别风险的报告、方案或者措施。列出此类信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于日后遇到类似的信用风险管理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导致降低风险,实现银行的利益最大化。
二、现阶段我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现状
本研究主要是以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三大银行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信息披露为例,以各大银行2012年财务报告中关于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中显示(具体可见表1),各大银行对于持有或者发行的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本文整理了各大银行并于对信用风险的原因、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定义以及各大银行对于各类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三、借鉴美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披露
一直以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是以具体的行为规则来计量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信息。伴随着信息的不间断地披露,内容会逐渐呈现出多方位、专业性等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政策。在各大银行的报表中信用风险额的计量采用的是净重置成本的方法。该计量方式显示了当交易的对方未能按照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条款及时履行的时候,此时美国银行将要可能面临的风险数值。在表2中。具体显示了美国银行在会计末期的时候创设发行和持有购买的信用衍生合约的信用风险金额和名义金额,并由此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的管理政策。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信用风险,应当及时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银行会从交易处对手处所购买的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衍生等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进行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现阶段由于计量模式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准确的反应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水平。同时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水平会随着未来内衍生品的抵押品价值、合约价值以及交易对方的本身的应用额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结论
总之,信用违约互换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我国银行在所列的“衍生金融工具”项目中会涉及到相关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但只是简单的定性描述,并没有单独的披露出来。相反西方的银行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较早。所以我国的银行业有必要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银行业的披露经验,适时的增加定量信息,以充分的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信息体系的披露,最终达到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艳,朱琪.风险估值模型在衍生金融工具自愿信息披露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0).
[2]张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监管变革与中国实践[J].财经科学,2011(05).
[3]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Z].2010.
作者简介:刘页(1990-),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管理。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 银行
信用违约互换(Crdit Default Swap,CDS),其作为新型的信用信息对策,具有能够有效的分离资产中信用风险以及降低市场信用风险集中度的作用。我国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10月29正式颁布实施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此立法的颁布与实施正式标志了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在国内银行业市场的展开。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要求
当卖方不能按照之前和买方约定的合约向买方支付相应经济赔付的风险,此时变发生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本研究所提到的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双方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存在违约交易时所面临的风险。那么银行为了降低风险给予单位造成的损失,银行会根据实际的业务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以及合理控制、识别风险的报告、方案或者措施。列出此类信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于日后遇到类似的信用风险管理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导致降低风险,实现银行的利益最大化。
二、现阶段我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现状
本研究主要是以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三大银行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信息披露为例,以各大银行2012年财务报告中关于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中显示(具体可见表1),各大银行对于持有或者发行的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本文整理了各大银行并于对信用风险的原因、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定义以及各大银行对于各类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三、借鉴美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披露
一直以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是以具体的行为规则来计量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信息。伴随着信息的不间断地披露,内容会逐渐呈现出多方位、专业性等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政策。在各大银行的报表中信用风险额的计量采用的是净重置成本的方法。该计量方式显示了当交易的对方未能按照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条款及时履行的时候,此时美国银行将要可能面临的风险数值。在表2中。具体显示了美国银行在会计末期的时候创设发行和持有购买的信用衍生合约的信用风险金额和名义金额,并由此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的管理政策。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信用风险,应当及时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银行会从交易处对手处所购买的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衍生等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进行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现阶段由于计量模式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准确的反应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水平。同时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水平会随着未来内衍生品的抵押品价值、合约价值以及交易对方的本身的应用额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结论
总之,信用违约互换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我国银行在所列的“衍生金融工具”项目中会涉及到相关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但只是简单的定性描述,并没有单独的披露出来。相反西方的银行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较早。所以我国的银行业有必要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银行业的披露经验,适时的增加定量信息,以充分的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信息体系的披露,最终达到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艳,朱琪.风险估值模型在衍生金融工具自愿信息披露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0).
[2]张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监管变革与中国实践[J].财经科学,2011(05).
[3]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Z].2010.
作者简介:刘页(1990-),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