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朗读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感,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
  
  (一)朗读的时间不充分。传统的"讲问教学"充斥于语文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二)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读前没有作要求,读中没有作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缺乏目的性。
  (三)朗读指导匮乏。在朗读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常见教师在分析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那么,教师要掌握怎样的教学技巧才能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读情境,进而形成语感,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呢?
  
  二、具体的对策
  
  (一)着眼于语言感悟,读中带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叶圣陶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是学生走进文学殿堂第一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语感形成的规律。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读的情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读,在读中不断感悟。但现实中,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还没让学生来得及进行语言朗读,就直奔教学主题了,没有起码的语言直觉感受,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因此,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比如诗歌类教学: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舒婷的《致橡树》,可让学生先听读(录音朗读或范读),再细读品味,其柔美与含蓄的风格与文气就可感,感情蕴藉而略带哀愁与委婉刚劲的形象与情怀就可鉴。
  又如散文类教学: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对于槐树的一段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学生的感情定会丰富起来,脑海中自会浮现出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也会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朗读中,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心田,而语言上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又如:对《沁园春·长沙》的朗读指导,首先告诉学生这首词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写成的,文章在歌颂秋景的同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笔者又把诗中的重点句段做了进一步指导后,让学生在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境中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几句的教学时,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顶望湘江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充分体会这种情感。
  (二)立足于教学设计,引中促感
  培养语感,还必须把语言感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笔者曾就《孔雀东南飞》后六节的朗读环节的不同设计情景进行比较: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一遍后提问:“这部分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性格?”还是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如果你是焦仲卿的话,你会怎样做?及如果你是刘兰芝,你会怎么做?”效果很明显,后一种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纵深推进,有利于学生的语感培育与语感审读所带来的愉悦感,更容易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和深刻地感受人物的情怀,继而对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前一种设计,由于跳过语感的审读,直接进入思维的分析,就忽略了语感的培育。因此,语言感悟必须走“先感受、再分析、后领悟;再积累、后运用”的教学之路,树立“语感、文感、象感、意感、情感”的意识。
  (三)得益于学生品味,品中拓感
  在课堂上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手段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感时花溅泪”、“百年多病独登台”,通过品读,感悟其“溅”之境界、“独”之精妙。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言语境界。
  如余光中《乡愁》一课,首先让学生对美丽的家乡进行充分的回忆,文章描述的境界,和学生的感情有某种相似或一致,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有了活生生的感情和行为,就会令人品味无穷,然后再来读课文,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黄萍,廖华锋,教师,现居广西南宁。
其他文献
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其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描述扬州所处的优越地理方位的。其中对“淮左名都”的解释是“古人一般以左为东,以右为西”。对于这一句的解释一般人可就迷惑不解了,因为与我们当今的视图习惯是截然相反的。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和我们当今的视图习惯截然不同呢?其原因有二:(一)自然原因:对于内陆国家,北寒南热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性气候特征,因而古人非常崇尚南方,很自然的就以南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感受到课堂中师生互动起来了,试卷中知识、能力的考查灵动起来了,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视野渐渐地开阔起来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已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正不断致力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中。  到目前为止,笔者在城区初中已整整工作了二十年,始终战斗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坦率地讲,我所在过的学校就其生源素质来说基本代表了全市的最好状态。然而,二十年来尤其是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浩瀚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之宗。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尤其是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运用,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诵读”、“记忆”这一相对浅显的层面。不能否认,这是学诗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然而如果总是如此,未免过于狭隘,太“取法乎下”了。要知道,一首诗好比一棵大树。它的上面不仅有枝叶,有露珠,有鸟雀;而且有姿态,有风度,有情致,有意味。所以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学中的双边活动,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把“教”与“学”这两个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与合作之中,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呢?  一.生本互动——以“本”为本  生本互动最基本的目标是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生本互动的根本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上,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要
语文教师应用生命去经营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启迪智慧、陶冶性灵,以大师为范、借经典为媒,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基础,使学生也能享受语文的快乐,获得智慧的硕果。即在关注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语文的人文解读。  我们以为,语文教学离不开“工具性”,但不能停留于工具性,必须升华到“人文性”,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让学生体会并内
一.文本解读中的泛政治化倾向    这是一直延续至今仍未真正得以缓解的解读文本的第一大通病:以实用的尤其是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对号入座,作为文本阅读的第一要务。以这样一种理念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其遭际可想而知。  例如某著名老师教学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问:“你们知道这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为什么用‘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用‘一九二六年’?”学生大惑不解,老师点拨
《商州又录》这一篇长散文是贾平凹1984年写下的,后来被选人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书。《商州又录》作为名著,人们对它的研究有许多。本文仅从雅与俗这个角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商州又录》把小序和正文11节算在内,共12部分。  (一)首先,《商州又录》中的主要内容俗,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人俗、事俗、景俗、物俗。  1、人俗。《商州又录》中写的人物主要有:挑担子的山民、一个小妞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从1978年开始进行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她根据情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概括为:“四为”、“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要素”即: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和操作的重要手段,是属于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变化的、创造的课程。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呼唤着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教学,积极地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当前大多学校都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读青年评论家李云雷《尴尬,如何成为“现代寓言”——读顾前的》(《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一文,我对李云雷提出的一个问题很感兴趣。他说:“小说的故事很简单,或者说并不成其为故事,但意蕴却非常丰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顾前是如何通过独特的方式,把‘个人的故事’讲述成了生存的寓言?或者说,他如何将生活琐事叙述成了精神性的事件?”这个问题颇有深度,耐人寻味。  反复阅读了这篇小说,我发现,顾前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