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北传统地方民族音乐是具有极大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多年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如何使这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东北;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弘扬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其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东北大秧歌、唢呐、二人转这三种艺术形式是东北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情和特色,这与东北文化总体特征相一致。
二人转是产生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被称为东北的“土特产”,其音乐优美动听,演唱生动幽默,表演载歌载舞,内容明快诙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支绚丽夺目的奇葩。二人转艺术何以受到人们喜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是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二人转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特色
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形象代表,它直接体现了东北人民质朴爽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反映出东北人民的文化观念和美好追求。正是在东北特有的文化滋养下,二人转艺术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性格。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及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等其他艺术成分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一男一女两个“分包赶角”“进出变换”的方式演唱一个完整的喜剧故事。这种基本形式的确定,应该说是东北固有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促就的。东北无霜期短,农事生产以一年一茬收获为主。这使得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娱乐活动。然而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所以人们一般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大多都在家庭室内进行聚会和娱乐。由于室内环境不像室外那么宽敞,所以歌舞,娱乐还是人少为好,而家庭化的基本人口构成是夫妻二人,一男一女,这也就是之所以是“二人转”而不是三人转,四人转的重要原因。既然是在家里进行表演,言谈举止也就用不着拘谨,所以二人转在形体表演和语言说口方面都比较放得开。表现起来火爆泼辣。
二人转的音乐主要取自民歌小调,同时也引用和借鉴了其他音乐成分。二人转音乐之所以多取自小调,同样是由于其具有在“家里表演”的性质所决定的。二人转的基本结构是以叙事体兼代言体为文本构架,人物表达跳进跳出,表演载歌载舞。它的表演分为单,双,三,群等多种形式。即有一个人表演的称“单出头”:两人表演的称“二人转”三人以上的称拉场戏。其中二人转是其主要形式,艺术个性最为独特。它的表演参杂了曲艺,戏曲,歌舞,杂技等多种成分,这使得二人转的艺术属性模糊不清,难以确定,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人人转具有了不同与一般的艺术表现特征与风格,并由此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二人转形成了形式活泼,火爆热闹,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表现内容简捷而又丰富,在单位时间内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它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讲究“四功一法”即说,唱,扮,舞,绝。表演跳进跳出,故事生动有趣,音乐优美动听,风格性强,语言幽默诙谐,口语发音近于普通话,能够为全国各地大多数观众所接受。这些特征正是二人转艺术能够经久不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东北流传这这样一俗语,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就充分体现了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程度。
二、二人转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娱乐和休闲活动的节奏也加快,出现了大信息量的需求。而二人转艺术的特性恰恰与人们的这种要求相符合,因此使二人转艺术具有了在现代社会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潜在优势。面对变化了的文化市场,二人转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在保持自己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一)正确把握二人转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人转艺术的基本特征在大众的眼里就是 “俗”。然而,对这个“俗”字的理解却有“通俗”“低俗”和“庸俗”之分。二人转要坚持平民化的艺术风格,往往就是因为对这个“俗”字的把握出现偏差,才使得一些人对二人转艺术产生误解,使其艺术声誉受到损害。二人转是老百姓的艺术,“俗”是不可避免的,要求二人转像我们搞西洋艺术那样高雅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个“俗”只能是“通俗”,二人转表演中之所以会出现低俗性,庸俗话的语言,表明其自身还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二人转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坚持“通俗”之路,在坚持自己平民化艺术风格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藝术追求和文化品味,避免在演出中间出现低俗污秽的言语,为更广大的观众群体奉献出内容好,艺术精,表演健康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的平民大众,才能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对二人转艺术的不良印象,才能使二人转艺术更好的向前发展。
(二)全面提高二人转艺人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二人转是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多少年来,艺人们一直是以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关系往往即继承了二人转艺术中好的东西,也继承了其中糟粕的东西。这些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觉悟有限,对艺术质量的要求往往只满足于如何能够博得掌声,虽然能说能唱,但对表演和演唱的艺术水准都要求不高。虽然善于扑捉现实生活,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低。这样一支无论是艺术素质,还是思想素质都较低的表演队伍,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很难得,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二人转演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比如,对现有二人转演员实施专业培训,对其后备力量实施培养和选拔。使二人转艺术表演队伍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人转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地方艺术。而发展二人转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发掘民间艺术特色,建设地域文化的需要,只要我们坚持艺术创新,不断促进二人转艺术的自我完善,努力繁荣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二人转艺术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化学刊》二人转艺术相关影视资料
【关键词】:东北;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弘扬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其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东北大秧歌、唢呐、二人转这三种艺术形式是东北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情和特色,这与东北文化总体特征相一致。
二人转是产生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被称为东北的“土特产”,其音乐优美动听,演唱生动幽默,表演载歌载舞,内容明快诙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支绚丽夺目的奇葩。二人转艺术何以受到人们喜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是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二人转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特色
二人转是东北地域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形象代表,它直接体现了东北人民质朴爽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反映出东北人民的文化观念和美好追求。正是在东北特有的文化滋养下,二人转艺术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性格。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及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等其他艺术成分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一男一女两个“分包赶角”“进出变换”的方式演唱一个完整的喜剧故事。这种基本形式的确定,应该说是东北固有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促就的。东北无霜期短,农事生产以一年一茬收获为主。这使得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娱乐活动。然而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所以人们一般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大多都在家庭室内进行聚会和娱乐。由于室内环境不像室外那么宽敞,所以歌舞,娱乐还是人少为好,而家庭化的基本人口构成是夫妻二人,一男一女,这也就是之所以是“二人转”而不是三人转,四人转的重要原因。既然是在家里进行表演,言谈举止也就用不着拘谨,所以二人转在形体表演和语言说口方面都比较放得开。表现起来火爆泼辣。
二人转的音乐主要取自民歌小调,同时也引用和借鉴了其他音乐成分。二人转音乐之所以多取自小调,同样是由于其具有在“家里表演”的性质所决定的。二人转的基本结构是以叙事体兼代言体为文本构架,人物表达跳进跳出,表演载歌载舞。它的表演分为单,双,三,群等多种形式。即有一个人表演的称“单出头”:两人表演的称“二人转”三人以上的称拉场戏。其中二人转是其主要形式,艺术个性最为独特。它的表演参杂了曲艺,戏曲,歌舞,杂技等多种成分,这使得二人转的艺术属性模糊不清,难以确定,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人人转具有了不同与一般的艺术表现特征与风格,并由此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二人转形成了形式活泼,火爆热闹,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表现内容简捷而又丰富,在单位时间内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它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讲究“四功一法”即说,唱,扮,舞,绝。表演跳进跳出,故事生动有趣,音乐优美动听,风格性强,语言幽默诙谐,口语发音近于普通话,能够为全国各地大多数观众所接受。这些特征正是二人转艺术能够经久不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东北流传这这样一俗语,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就充分体现了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程度。
二、二人转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娱乐和休闲活动的节奏也加快,出现了大信息量的需求。而二人转艺术的特性恰恰与人们的这种要求相符合,因此使二人转艺术具有了在现代社会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潜在优势。面对变化了的文化市场,二人转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在保持自己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一)正确把握二人转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人转艺术的基本特征在大众的眼里就是 “俗”。然而,对这个“俗”字的理解却有“通俗”“低俗”和“庸俗”之分。二人转要坚持平民化的艺术风格,往往就是因为对这个“俗”字的把握出现偏差,才使得一些人对二人转艺术产生误解,使其艺术声誉受到损害。二人转是老百姓的艺术,“俗”是不可避免的,要求二人转像我们搞西洋艺术那样高雅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个“俗”只能是“通俗”,二人转表演中之所以会出现低俗性,庸俗话的语言,表明其自身还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二人转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坚持“通俗”之路,在坚持自己平民化艺术风格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藝术追求和文化品味,避免在演出中间出现低俗污秽的言语,为更广大的观众群体奉献出内容好,艺术精,表演健康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的平民大众,才能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对二人转艺术的不良印象,才能使二人转艺术更好的向前发展。
(二)全面提高二人转艺人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二人转是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多少年来,艺人们一直是以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关系往往即继承了二人转艺术中好的东西,也继承了其中糟粕的东西。这些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觉悟有限,对艺术质量的要求往往只满足于如何能够博得掌声,虽然能说能唱,但对表演和演唱的艺术水准都要求不高。虽然善于扑捉现实生活,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低。这样一支无论是艺术素质,还是思想素质都较低的表演队伍,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很难得,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二人转演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比如,对现有二人转演员实施专业培训,对其后备力量实施培养和选拔。使二人转艺术表演队伍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人转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地方艺术。而发展二人转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发掘民间艺术特色,建设地域文化的需要,只要我们坚持艺术创新,不断促进二人转艺术的自我完善,努力繁荣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二人转艺术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化学刊》二人转艺术相关影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