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的秘密在他的小说里栖身
2012年夏天,一宿没睡的双雪涛起床去他的单位辞职。他所在的银行不是商业银行,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辽宁分行20年以来,从未有人辞职。领导和同事以为他疯了,人事部门更是惊讶,因为没有先例,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办理自愿辞职手续。
在那些超级大城市里以惯性跳槽自娱的青年人也许无法理解,在另外一些人的人生版图上,辞职意味着多大程度上的冒险,乃至颠覆。尽管事先已经多次跟母亲讨论过此事,母亲的血压依然升了上来,脸通红。他不得不先斩后奏。
“辞了以后就变成一个无业者了,彻底的社会闲散人员了。”
辞职似乎是一种自我宣誓,一种撕裂式的告别,昭示他作为作家的生涯正式开始。
在银行,双雪涛的工作是信贷员,国家政策性银行是看不到现金的,信贷员虽然管理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产,但那都是表格上的数据,真金实银以数字的方式存在并流通着,他每天在银行里能看到的货币,就只有自己钱包里的货币。
大型钢铁企业做融资平台、棚户区拆迁改造、医院和道路的修葺……项目评估和资金发放,这些就是信贷员的日常。在他的位置上,应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国计民生:国家的钱流向了哪里,哪些行业在衰退,成为边缘,而哪些行业作为新的宠儿,有大量热钱涌入。但那是领导需要操心的事情,他们只是第一线的战士,是具体执行操作的人,是巨型机械上的螺丝钉。“领导说:弄!我们就弄。”
这里的“弄”,如你所知,应该发音为:“嫩!”
从沈阳来到北京已经两年,他并没有完全改掉他的东北口音,他的东北普通话,简称“东普”,是他作品里那些冷冽、简短语言的直接来源:短句子,多用动词,注重速度和节奏。小说家找到自己的语言非常重要,因为“语言就是思维方式”。
2010年,朋友告诉双雪涛,《南方周末》上登了一个小说比赛启事,台湾人办的,奖金很高。
那个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因着离电影近,兑现容易,奖金也就比通常清淡的文学奖项要诱人一些。第一名奖金60万台币,合人民币15万左右。双雪涛业余给电影杂志写影评,自恃粗通一点好莱坞法则,重赏之下,就开写了。
《翅鬼》6万字,前后写了20天。有时下班在单位写,有时带回家里写。写作之时,周遭世界尽皆消隐。无知无畏,一气呵成。
客观来说,《翅鬼》并不是特别出色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大片的稚嫩剧本:爱与宽恕,友情与背叛,阴谋与历险,身世与救赎,这些都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配。比较令人动容的是想象力背后的隐喻:我们生而为奴,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飞翔的天赋。
征文比赛的流程仿佛海选晋级,每一轮的筛选结果都在报纸上公布,悬念吊得十足。从前40名筛到前10名,都有双雪涛的名字。再后来,就没动静了。怂恿他报名的朋友来问结果,他有点悻悻,“这么多人参加比赛,还能每个人都得奖?”就像他曾经的中学,一个年级有19个班,每个班有六十来号人,每次考完试,放一张巨大巨大的榜,贴在墙上,也只能录下前100名的名字,竞争的恐怖有时让人失去了翘首望榜的勇气。
到底不死心,组织了措辞,发邮件去主办方问自己的名次,15分钟后就收到了台湾的回复: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他寄稿件去的时候,没有留电话,没有留地址,没有留邮箱,只有“双雪涛”三个字如斗大。“人家说,到哪去找你呀。你以为你是名家呢?”
去台湾领奖当然兴奋,但更令人兴奋的是,台湾评委见了他之后对他的评价。有的评委很坦率,会跟他讲,这种大开大阖的东西我们台湾人写不了。《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掌门和重要的文化推手楊泽先生跟他讲:雪涛,我看了你的小说,我认为你将来还能写很多很多东西。
在他出版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腰封上打出的推荐语是:首个入围台北文学奖的大陆作家,“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得主,多年累积推出首部中短篇小说集,被形容为“迟来的大师”。
一个具备大师相的新人往往是令人兴奋和嫉妒的,《平原上的摩西》确实体现出超越他年龄的成熟老辣,像一个节制的老手。荣誉纷至沓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新锐文学奖……但不可否认,是《翅鬼》为他按下了最初的那个开关。他想象中的作家成名前必须要经历的投稿、退稿、被拒绝、反复练笔等诸多磨难,在他这里只是抬手一叩,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他就得给这个处女作打10分,那是打给一个新手的好运气,而不是文学的品质。“托尔斯泰是50000分。”
更令人羡慕的是,之后的写作,他仿佛跨栏一样,不但很少失手,而且几乎每一部都是摸索新路,都在解决掉一些他写作上的问题,他写得并不完美,但进步惊人。
他很快开始了第二部《聋哑时代》的写作,那是他最接近自传的一部小说,是他的中学记忆。“艳粉街”“九千班”“下岗”后来在他的小说中如关键词一般频繁出现。
父母下岗以后,双雪涛家从市中心搬到了艳粉街,又叫艳粉屯,这里曾经是为皇家种植胭脂原料的地方,留下了这个脂粉气十足的名字,像一个香艳的暗示。艳粉街的棚户民宅盘根错节,“从空中看像蚊香一样,一圈一圈的,有两千多户居民吧。”这里也是纪录片导演王兵在《铁西区》里着力描写的地方,工业社会里被边缘化的角落,那里房租低廉,因此鱼龙混杂,治安混乱,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三不管地区,刑满释放人员、诈骗犯、妓女带着他们的秘密在这里栖身,无所事事的青年人在街上闲逛、调情、好勇斗狠,绝望的浪漫。
双雪涛在“一席”的演讲中说过一个故事,当时他们租住艳粉街最便宜的房子,艳粉街的地基是下陷的,比地面要低,只要晚上下一场大雪,第二天门就推不开了,全部被雪堵住。他和父亲要拎着铁锹从窗户里跳出去,把雪铲掉,才能把门推开。“这活干完之后,一摘帽子基本上头发全都是热气向上升起,像内力很强的样子。然后那时候我妈的面条已经煮好了。” 邻家小姑娘姓仇,没有妈妈,常常挨父亲的毒打,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在街上一般人都打不过她。但有一次,双雪涛把仇姑娘给打趴下了,头发都薅下一把来。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觉得怎么这么冷啊。我爸当时睡得特香,我把他捅醒。我说,爸,不太对呀,有点漏风呀。我爸也感觉不对,下地一看,家里门没有了。这位仇姑娘连夜把我们家的门给卸走了。”这就是艳粉街的快意恩仇。
双雪涛初中上的就是“九千班”,那是沈阳数一数二的中学,如果不是那个片区的孩子,即使考上了,也要交九千元的赞助费才能入学,这在当时是个令工人阶级咋舌甚至砸锅卖铁的大数目。父母都是下乡知青,初中之后就不再有受教育的机会,双雪涛是这个工人家庭里全部的精神寄托,但是在九千班里,他从小学的“把把考第一”,一下子掉到班级的十几名、二十几名。
“我写《聋哑时代》其实是想把学校当成社会的一个缩影,或一个典型的标本来写的,有一个面目模糊的校长,有已经被格式化了的、简单粗暴的老师,他们把学生当成手里的行货。校园绝对不是青春那么简单,它是权力的缩影。而你作为一个孩子,是这个权力关系里的弱者。”充耳不闻、口不能言的感觉即自此而来。“初中将要转化成半成人的时段,它像是一个液体状态,之前是固体,之后也是固体,只有中间那个阶段是液体。很多人长大了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有过那样一种液体的状态:流动的,非常敏感,求知欲非常强,然后非常非常的脆弱,对于爱情的向往,身体的变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压抑的反抗,在那个时期非常非常明显。”
他在学校是蔫的,上课特别爱接话,爱表现自己的才能,其余的时间又极度孤僻。成绩不稳定,最辉煌的时候,得过全年级第一,上过那张浩浩荡荡的大红榜,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白瞎了父母那九千块。压力最大的时候,整晚整晚地失眠,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脑子里一直有一种怪声音。
席卷全国的下岗潮才刚刚开始,东北老工业城市首当其冲,父母那几年都在断断续续地下岗,有时丢了工作,有时又短暂地找到工作,然后又丢了工作,他对此特别敏感,因为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活状态。班上的同学里,只有他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有线电视,别人讨论热门电视剧,他插不上嘴,同学之间互相联系也没他的份。
总有生不完的闷气,他写日记,给喜欢的女孩儿写信。女孩儿也回信,各说各话,全是烦恼。他们好像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耳朵,或者一个树洞。
他后来考上了吉林大学法学院,那是他能够选择的最理性、最安全的专业,像他的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远离有神经质嫌疑的文学,做一个上进的普通人。他很早就明白,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父母都帮不上他的忙,他得靠自己蹦跶,能蹦跶多高就蹦跶多高。
他曾经描写过那种脑子里某根弦绷掉后的感觉:那根弦断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打球、打麻将、喝酒的人,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要追问太多,精神上的需求放低一点,安全系数就会高一点。有很多年,他跟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日常连个便条都不写。唯一沾边的是电脑里下载了一千多本电子书,供上班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领导来了,就关掉那个窗口。他不认为自己是文学青年,也从未有过作家梦,只是命运奇诡,最后又把他推到写作的道路上。
他文学上的师承庞杂,小时候,父母出门,把他锁在家里,扔几本连环画给他。父亲在工人里是爱看书的,冬天双雪涛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父亲顶着风一边奋力蹬车,一边给孩子讲故事,这是双雪涛最早领略读书的妙处。他后来在《平原上的摩西》里写孩子脚都夹到轮子里却浑然不知、站起来加倍用力蹬车的书呆子傅东心,不是别人,正是父亲。
他央父亲办了区图书馆的借书卡,半年时间把少儿部分的书都看了,金庸古龙大仲马,狄更斯和奥斯汀,初中换了市图书馆,接着看,巴金王安忆,老舍冯骥才,每天中午,三个不合群的孩子站在书架前囫囵吞枣,等到快上课了才跑回学校。
“我努力想写得更好,仔细读了张爱玲、汪曾祺、白先勇、阿城,看他们怎么揉捏语言,结构意境,仔细读了余华、苏童、王朔、马原,看他们怎么上接传统,外学西人,自明道路……直到看到王小波,是一个节点,我停下来想了想,那是我想成为的人啊。”
在漫长的阅读生涯中,他也曾眼见一些作家的跌落,某个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作家,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数文学青年追随的偶像,“他后来写的那些东西让我感觉到一个作家一旦放松,垮掉是很快的,唰一下就不行了。就像王菲复出开演唱会一样,《红豆》也唱劈了嘛。你不花时间去钻研,无论你曾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你摔下来就一下:啪!那声儿可大了。”那也是写作者的警钟。
他辞了工作,搬进新房子写《天吾手记》,那是台北市资助的一篇半命题小说。“新房子里空空荡荡,钱都交了首付,没有家具,唯一可用的是前房主留下的一张修长的铁桌子,布满锈斑。”那个冬天特别寒冷,供暖失效,只好穿着大衣不停地喝热水,硬着头皮写下去。“我的妻子在当时还不是我的妻子,可是倾尽全力坐在我旁边,陪我挨冻,终于冻在了一起,开化的时节也无法分开。”
辞职后的一两年,他的身份更迭迅疾而重大,成为丈夫,成为父亲,成为作家。他并不习惯,但也一一接受。他说:我要感谢家乡每年准时提供的寒冷本身,因为这寒冷使我更加坚定地去靠近某种温暖的东西。
双雪涛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大师》,写一个业余的象棋大师,常常被人问是不是刻意模仿阿城的《棋王》。他回应:“《大师》和《棋王》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关系是,时间上,《棋王》在前面,《大师》在后面。”
《大师》的原型是他父亲,半世棋痴,连做饭都是一手颠勺儿另一手拿着棋谱在看,他也教双雪涛下棋,但是双雪涛始终难以望其项背。父亲聪慧过人,打小就是数理化尖子,可惜后来上山下乡,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一生都没有升腾起来。在农村的时候,唯有看书和下棋,算是有智力含量的消遣。小人物的命運悲剧,无处可去的民间智慧,这几乎是一种定理,是生活的常态。
在《平原上的摩西》里,他写到“三八大案”、写到“二王案”,这些当时震动全国的大案要案,都是他少年记忆的一部分。住在艳粉街上的时候,隔壁有个修车的李师傅,据说老婆跟人跑了,平时孤身一人,性情温和,手艺也很棒。街坊们口角斗殴,常常是他出面劝架,话虽不多,说一句是一句,能把两边撕扯开来后舞起的刀子放下,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矛盾。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警察,把修车铺团团围住,没问两句就直接把李师傅摁倒在灶台上拷走了。在灰尘扑簌的横梁上,搜出用牛皮纸包好的大量现钞,大概有一百多万,这在当年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后来才知道,李师傅所在的团伙,一共五个人,从1995年到1999年之间,杀害了19个人,累计抢劫了三四百万。这在当时的东北是个特别重大的案件,电视台常常滚动播出案情追踪,他们手段很凶残,基本上不留活口,当场打死,而且路线规划缜密,一般都是先包一辆出租车,勒死司机,放在后备箱,然后开车去抢劫。老李就是这个杀人团伙里负责打下手的:弄点尼龙绳、踩点放哨什么的。直到最后判刑,李师傅还非常不服气,因为他并没有杀过一个人。但是案件性质太恶劣了,五个人都是死刑,立即执行。
每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可能都背负着他自己的秘密,这给了双雪涛切身的震动。《平原上的摩西》借用了一点点这个案子的元素,但是有了更大的历史纵深,“文革”的阴影,人性的善恶,社会形态快速变化下的贫富失衡,小到个人的悲欢、血缘与恩仇的砥砺、孩童朦胧的爱恋,《摩西》里没有一个真正的恶人,善和恶之间也没有泾渭分明的必然界限,只有命运的捉弄和永远不会降临的救赎。
双雪涛是一个记忆密度极大的人,他的书写,在严酷和冷峻之下,有信仰和浪漫作底,故事结构里常有隐喻和因果,基督教义有时成为叙事中串结链条的环扣。他并非信徒,但对宗教始终充满敬畏。东北近欧,基督教有民众基础。他家附近的福音堂,每到周日,就能看见一些盲人,互相搀扶,前后跟随,鱼贯进入教堂,去听布道。他们看不见人,却看见神的光辉。
“我在小说里用基督教的故事比较多,因为我觉得基督教里讲情感比较多:关于爱、关于恨、关于悲悯和宽恕。它对善恶的想法,原始的构思,善恶的搏斗,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有时候别人会告诉你,你不爱了就不会痛苦,你放下七情六欲,你就好了。但我觉得,你得爱。你得付出你的爱,你付出的才是你拥有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好,它里面有一种信念,就像摩西劈开红海。”
出版了几部小说,收获了一堆奖项,卖出去若干个影视版权,现在,他来到北京,在人民大学读创造性写作。这是脱产的研究生班,模仿美国的MFA艺术硕士教育。双雪涛是第一届学员,整个课程设置都还在摸索中,创造性写作直接翻译自英文“creative writing”,言下之意是还有一种毫无创造力的写作似的。写作的秘密很难传授,但是这样的课程,让一群志在写作的人彼此相遇,见证吾道不孤。阎连科、梁鸿、张悦然,这些写作课上的老师,私下里也成为朋友。这种交往给他营养,偶然也让他恍惚,怎么自己混到文学圈里来了?他定期回去,见之前的朋友,他们让他安心,像是确认自己的坐标。就像他反复书写过的安德烈,原型小霍是他在生活中走散了的一个挚友,他在不同场合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句子来怀念这位兄弟: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在中国当一个作家,如果要想单纯靠稿费为生的话,那基本上等于自杀性的恐怖行为了。”双雪涛说。幸亏现在有影视版权,否则他还将继续为孩子的尿布费教育费忧心忡忡。他历数自己的缺点:“有虚荣心,大男子主义,比较没有耐心,脾气急躁,受不了别人对我不好,就心胸比较狭窄,好多问题。”他的大男子主义还比较严重,如果自己作为男人不能挣钱养家,那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让自己去写违背心愿的快销品了,当他不惜告别安稳的世俗生活,决意去辞职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已经“烧断了精神上的保险丝”,如果在写作中他还要继续扭曲自己,他就白辞职了。
他的新书《飞行家》刚刚面世,他还要继续写啊写,写下去。他在曾经的小说里,借主人公的自白,剖明心志:“虽然后来我发现写小说挣的钱比接传真多不了多少,可我知道就算是写下去我要饿死,也要写的,只有写作的时候我才能喘气,那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呼吸是为了干这个。”
2012年夏天,一宿没睡的双雪涛起床去他的单位辞职。他所在的银行不是商业银行,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辽宁分行20年以来,从未有人辞职。领导和同事以为他疯了,人事部门更是惊讶,因为没有先例,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办理自愿辞职手续。
在那些超级大城市里以惯性跳槽自娱的青年人也许无法理解,在另外一些人的人生版图上,辞职意味着多大程度上的冒险,乃至颠覆。尽管事先已经多次跟母亲讨论过此事,母亲的血压依然升了上来,脸通红。他不得不先斩后奏。
“辞了以后就变成一个无业者了,彻底的社会闲散人员了。”
辞职似乎是一种自我宣誓,一种撕裂式的告别,昭示他作为作家的生涯正式开始。
“翅鬼”的断翼带你飞越雪国
在银行,双雪涛的工作是信贷员,国家政策性银行是看不到现金的,信贷员虽然管理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产,但那都是表格上的数据,真金实银以数字的方式存在并流通着,他每天在银行里能看到的货币,就只有自己钱包里的货币。
大型钢铁企业做融资平台、棚户区拆迁改造、医院和道路的修葺……项目评估和资金发放,这些就是信贷员的日常。在他的位置上,应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国计民生:国家的钱流向了哪里,哪些行业在衰退,成为边缘,而哪些行业作为新的宠儿,有大量热钱涌入。但那是领导需要操心的事情,他们只是第一线的战士,是具体执行操作的人,是巨型机械上的螺丝钉。“领导说:弄!我们就弄。”
这里的“弄”,如你所知,应该发音为:“嫩!”
从沈阳来到北京已经两年,他并没有完全改掉他的东北口音,他的东北普通话,简称“东普”,是他作品里那些冷冽、简短语言的直接来源:短句子,多用动词,注重速度和节奏。小说家找到自己的语言非常重要,因为“语言就是思维方式”。
2010年,朋友告诉双雪涛,《南方周末》上登了一个小说比赛启事,台湾人办的,奖金很高。
那个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因着离电影近,兑现容易,奖金也就比通常清淡的文学奖项要诱人一些。第一名奖金60万台币,合人民币15万左右。双雪涛业余给电影杂志写影评,自恃粗通一点好莱坞法则,重赏之下,就开写了。
《翅鬼》6万字,前后写了20天。有时下班在单位写,有时带回家里写。写作之时,周遭世界尽皆消隐。无知无畏,一气呵成。
客观来说,《翅鬼》并不是特别出色的小说,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大片的稚嫩剧本:爱与宽恕,友情与背叛,阴谋与历险,身世与救赎,这些都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配。比较令人动容的是想象力背后的隐喻:我们生而为奴,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飞翔的天赋。
征文比赛的流程仿佛海选晋级,每一轮的筛选结果都在报纸上公布,悬念吊得十足。从前40名筛到前10名,都有双雪涛的名字。再后来,就没动静了。怂恿他报名的朋友来问结果,他有点悻悻,“这么多人参加比赛,还能每个人都得奖?”就像他曾经的中学,一个年级有19个班,每个班有六十来号人,每次考完试,放一张巨大巨大的榜,贴在墙上,也只能录下前100名的名字,竞争的恐怖有时让人失去了翘首望榜的勇气。
到底不死心,组织了措辞,发邮件去主办方问自己的名次,15分钟后就收到了台湾的回复: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他寄稿件去的时候,没有留电话,没有留地址,没有留邮箱,只有“双雪涛”三个字如斗大。“人家说,到哪去找你呀。你以为你是名家呢?”
去台湾领奖当然兴奋,但更令人兴奋的是,台湾评委见了他之后对他的评价。有的评委很坦率,会跟他讲,这种大开大阖的东西我们台湾人写不了。《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掌门和重要的文化推手楊泽先生跟他讲:雪涛,我看了你的小说,我认为你将来还能写很多很多东西。
刚烈而记仇的艳粉
在他出版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腰封上打出的推荐语是:首个入围台北文学奖的大陆作家,“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得主,多年累积推出首部中短篇小说集,被形容为“迟来的大师”。
一个具备大师相的新人往往是令人兴奋和嫉妒的,《平原上的摩西》确实体现出超越他年龄的成熟老辣,像一个节制的老手。荣誉纷至沓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新锐文学奖……但不可否认,是《翅鬼》为他按下了最初的那个开关。他想象中的作家成名前必须要经历的投稿、退稿、被拒绝、反复练笔等诸多磨难,在他这里只是抬手一叩,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他就得给这个处女作打10分,那是打给一个新手的好运气,而不是文学的品质。“托尔斯泰是50000分。”
更令人羡慕的是,之后的写作,他仿佛跨栏一样,不但很少失手,而且几乎每一部都是摸索新路,都在解决掉一些他写作上的问题,他写得并不完美,但进步惊人。
他很快开始了第二部《聋哑时代》的写作,那是他最接近自传的一部小说,是他的中学记忆。“艳粉街”“九千班”“下岗”后来在他的小说中如关键词一般频繁出现。
父母下岗以后,双雪涛家从市中心搬到了艳粉街,又叫艳粉屯,这里曾经是为皇家种植胭脂原料的地方,留下了这个脂粉气十足的名字,像一个香艳的暗示。艳粉街的棚户民宅盘根错节,“从空中看像蚊香一样,一圈一圈的,有两千多户居民吧。”这里也是纪录片导演王兵在《铁西区》里着力描写的地方,工业社会里被边缘化的角落,那里房租低廉,因此鱼龙混杂,治安混乱,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三不管地区,刑满释放人员、诈骗犯、妓女带着他们的秘密在这里栖身,无所事事的青年人在街上闲逛、调情、好勇斗狠,绝望的浪漫。
双雪涛在“一席”的演讲中说过一个故事,当时他们租住艳粉街最便宜的房子,艳粉街的地基是下陷的,比地面要低,只要晚上下一场大雪,第二天门就推不开了,全部被雪堵住。他和父亲要拎着铁锹从窗户里跳出去,把雪铲掉,才能把门推开。“这活干完之后,一摘帽子基本上头发全都是热气向上升起,像内力很强的样子。然后那时候我妈的面条已经煮好了。” 邻家小姑娘姓仇,没有妈妈,常常挨父亲的毒打,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在街上一般人都打不过她。但有一次,双雪涛把仇姑娘给打趴下了,头发都薅下一把来。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觉得怎么这么冷啊。我爸当时睡得特香,我把他捅醒。我说,爸,不太对呀,有点漏风呀。我爸也感觉不对,下地一看,家里门没有了。这位仇姑娘连夜把我们家的门给卸走了。”这就是艳粉街的快意恩仇。
人生中只有那个阶段是纯液体
双雪涛初中上的就是“九千班”,那是沈阳数一数二的中学,如果不是那个片区的孩子,即使考上了,也要交九千元的赞助费才能入学,这在当时是个令工人阶级咋舌甚至砸锅卖铁的大数目。父母都是下乡知青,初中之后就不再有受教育的机会,双雪涛是这个工人家庭里全部的精神寄托,但是在九千班里,他从小学的“把把考第一”,一下子掉到班级的十几名、二十几名。
“我写《聋哑时代》其实是想把学校当成社会的一个缩影,或一个典型的标本来写的,有一个面目模糊的校长,有已经被格式化了的、简单粗暴的老师,他们把学生当成手里的行货。校园绝对不是青春那么简单,它是权力的缩影。而你作为一个孩子,是这个权力关系里的弱者。”充耳不闻、口不能言的感觉即自此而来。“初中将要转化成半成人的时段,它像是一个液体状态,之前是固体,之后也是固体,只有中间那个阶段是液体。很多人长大了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有过那样一种液体的状态:流动的,非常敏感,求知欲非常强,然后非常非常的脆弱,对于爱情的向往,身体的变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压抑的反抗,在那个时期非常非常明显。”
他在学校是蔫的,上课特别爱接话,爱表现自己的才能,其余的时间又极度孤僻。成绩不稳定,最辉煌的时候,得过全年级第一,上过那张浩浩荡荡的大红榜,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白瞎了父母那九千块。压力最大的时候,整晚整晚地失眠,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脑子里一直有一种怪声音。
席卷全国的下岗潮才刚刚开始,东北老工业城市首当其冲,父母那几年都在断断续续地下岗,有时丢了工作,有时又短暂地找到工作,然后又丢了工作,他对此特别敏感,因为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活状态。班上的同学里,只有他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有线电视,别人讨论热门电视剧,他插不上嘴,同学之间互相联系也没他的份。
总有生不完的闷气,他写日记,给喜欢的女孩儿写信。女孩儿也回信,各说各话,全是烦恼。他们好像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耳朵,或者一个树洞。
难以追溯的文学师承
他后来考上了吉林大学法学院,那是他能够选择的最理性、最安全的专业,像他的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远离有神经质嫌疑的文学,做一个上进的普通人。他很早就明白,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父母都帮不上他的忙,他得靠自己蹦跶,能蹦跶多高就蹦跶多高。
他曾经描写过那种脑子里某根弦绷掉后的感觉:那根弦断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打球、打麻将、喝酒的人,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要追问太多,精神上的需求放低一点,安全系数就会高一点。有很多年,他跟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日常连个便条都不写。唯一沾边的是电脑里下载了一千多本电子书,供上班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领导来了,就关掉那个窗口。他不认为自己是文学青年,也从未有过作家梦,只是命运奇诡,最后又把他推到写作的道路上。
他文学上的师承庞杂,小时候,父母出门,把他锁在家里,扔几本连环画给他。父亲在工人里是爱看书的,冬天双雪涛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父亲顶着风一边奋力蹬车,一边给孩子讲故事,这是双雪涛最早领略读书的妙处。他后来在《平原上的摩西》里写孩子脚都夹到轮子里却浑然不知、站起来加倍用力蹬车的书呆子傅东心,不是别人,正是父亲。
他央父亲办了区图书馆的借书卡,半年时间把少儿部分的书都看了,金庸古龙大仲马,狄更斯和奥斯汀,初中换了市图书馆,接着看,巴金王安忆,老舍冯骥才,每天中午,三个不合群的孩子站在书架前囫囵吞枣,等到快上课了才跑回学校。
“我努力想写得更好,仔细读了张爱玲、汪曾祺、白先勇、阿城,看他们怎么揉捏语言,结构意境,仔细读了余华、苏童、王朔、马原,看他们怎么上接传统,外学西人,自明道路……直到看到王小波,是一个节点,我停下来想了想,那是我想成为的人啊。”
家乡每年准时提供寒冷
在漫长的阅读生涯中,他也曾眼见一些作家的跌落,某个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作家,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数文学青年追随的偶像,“他后来写的那些东西让我感觉到一个作家一旦放松,垮掉是很快的,唰一下就不行了。就像王菲复出开演唱会一样,《红豆》也唱劈了嘛。你不花时间去钻研,无论你曾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你摔下来就一下:啪!那声儿可大了。”那也是写作者的警钟。
他辞了工作,搬进新房子写《天吾手记》,那是台北市资助的一篇半命题小说。“新房子里空空荡荡,钱都交了首付,没有家具,唯一可用的是前房主留下的一张修长的铁桌子,布满锈斑。”那个冬天特别寒冷,供暖失效,只好穿着大衣不停地喝热水,硬着头皮写下去。“我的妻子在当时还不是我的妻子,可是倾尽全力坐在我旁边,陪我挨冻,终于冻在了一起,开化的时节也无法分开。”
辞职后的一两年,他的身份更迭迅疾而重大,成为丈夫,成为父亲,成为作家。他并不习惯,但也一一接受。他说:我要感谢家乡每年准时提供的寒冷本身,因为这寒冷使我更加坚定地去靠近某种温暖的东西。
双雪涛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大师》,写一个业余的象棋大师,常常被人问是不是刻意模仿阿城的《棋王》。他回应:“《大师》和《棋王》有很大的关系,具体关系是,时间上,《棋王》在前面,《大师》在后面。”
《大师》的原型是他父亲,半世棋痴,连做饭都是一手颠勺儿另一手拿着棋谱在看,他也教双雪涛下棋,但是双雪涛始终难以望其项背。父亲聪慧过人,打小就是数理化尖子,可惜后来上山下乡,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一生都没有升腾起来。在农村的时候,唯有看书和下棋,算是有智力含量的消遣。小人物的命運悲剧,无处可去的民间智慧,这几乎是一种定理,是生活的常态。
你付出的才是你拥有的
在《平原上的摩西》里,他写到“三八大案”、写到“二王案”,这些当时震动全国的大案要案,都是他少年记忆的一部分。住在艳粉街上的时候,隔壁有个修车的李师傅,据说老婆跟人跑了,平时孤身一人,性情温和,手艺也很棒。街坊们口角斗殴,常常是他出面劝架,话虽不多,说一句是一句,能把两边撕扯开来后舞起的刀子放下,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矛盾。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警察,把修车铺团团围住,没问两句就直接把李师傅摁倒在灶台上拷走了。在灰尘扑簌的横梁上,搜出用牛皮纸包好的大量现钞,大概有一百多万,这在当年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后来才知道,李师傅所在的团伙,一共五个人,从1995年到1999年之间,杀害了19个人,累计抢劫了三四百万。这在当时的东北是个特别重大的案件,电视台常常滚动播出案情追踪,他们手段很凶残,基本上不留活口,当场打死,而且路线规划缜密,一般都是先包一辆出租车,勒死司机,放在后备箱,然后开车去抢劫。老李就是这个杀人团伙里负责打下手的:弄点尼龙绳、踩点放哨什么的。直到最后判刑,李师傅还非常不服气,因为他并没有杀过一个人。但是案件性质太恶劣了,五个人都是死刑,立即执行。
每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可能都背负着他自己的秘密,这给了双雪涛切身的震动。《平原上的摩西》借用了一点点这个案子的元素,但是有了更大的历史纵深,“文革”的阴影,人性的善恶,社会形态快速变化下的贫富失衡,小到个人的悲欢、血缘与恩仇的砥砺、孩童朦胧的爱恋,《摩西》里没有一个真正的恶人,善和恶之间也没有泾渭分明的必然界限,只有命运的捉弄和永远不会降临的救赎。
双雪涛是一个记忆密度极大的人,他的书写,在严酷和冷峻之下,有信仰和浪漫作底,故事结构里常有隐喻和因果,基督教义有时成为叙事中串结链条的环扣。他并非信徒,但对宗教始终充满敬畏。东北近欧,基督教有民众基础。他家附近的福音堂,每到周日,就能看见一些盲人,互相搀扶,前后跟随,鱼贯进入教堂,去听布道。他们看不见人,却看见神的光辉。
“我在小说里用基督教的故事比较多,因为我觉得基督教里讲情感比较多:关于爱、关于恨、关于悲悯和宽恕。它对善恶的想法,原始的构思,善恶的搏斗,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有时候别人会告诉你,你不爱了就不会痛苦,你放下七情六欲,你就好了。但我觉得,你得爱。你得付出你的爱,你付出的才是你拥有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好,它里面有一种信念,就像摩西劈开红海。”
呼吸为了写作
出版了几部小说,收获了一堆奖项,卖出去若干个影视版权,现在,他来到北京,在人民大学读创造性写作。这是脱产的研究生班,模仿美国的MFA艺术硕士教育。双雪涛是第一届学员,整个课程设置都还在摸索中,创造性写作直接翻译自英文“creative writing”,言下之意是还有一种毫无创造力的写作似的。写作的秘密很难传授,但是这样的课程,让一群志在写作的人彼此相遇,见证吾道不孤。阎连科、梁鸿、张悦然,这些写作课上的老师,私下里也成为朋友。这种交往给他营养,偶然也让他恍惚,怎么自己混到文学圈里来了?他定期回去,见之前的朋友,他们让他安心,像是确认自己的坐标。就像他反复书写过的安德烈,原型小霍是他在生活中走散了的一个挚友,他在不同场合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句子来怀念这位兄弟: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在中国当一个作家,如果要想单纯靠稿费为生的话,那基本上等于自杀性的恐怖行为了。”双雪涛说。幸亏现在有影视版权,否则他还将继续为孩子的尿布费教育费忧心忡忡。他历数自己的缺点:“有虚荣心,大男子主义,比较没有耐心,脾气急躁,受不了别人对我不好,就心胸比较狭窄,好多问题。”他的大男子主义还比较严重,如果自己作为男人不能挣钱养家,那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让自己去写违背心愿的快销品了,当他不惜告别安稳的世俗生活,决意去辞职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已经“烧断了精神上的保险丝”,如果在写作中他还要继续扭曲自己,他就白辞职了。
他的新书《飞行家》刚刚面世,他还要继续写啊写,写下去。他在曾经的小说里,借主人公的自白,剖明心志:“虽然后来我发现写小说挣的钱比接传真多不了多少,可我知道就算是写下去我要饿死,也要写的,只有写作的时候我才能喘气,那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呼吸是为了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