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先讲讲正题。今年大家有没有觉得我国的外交部、我国的领导人特别忙?我看习主席从9月份开始就没歇过。去美国、去英国、去法国、去东南亚,一会儿中美高峰会,一会儿G20,一会儿中英会,一会儿APEC。我们的外交似乎也放弃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开始全面提速,这就是我这次想说的一个事,那就是如何看待国际局势。
可能有人说国际局势讨论那么多有必要吗?我觉得最近人民币将进入SDR一篮子货币的事情,恰恰证明中国的投资即将进入国际化的既定程序。有人感叹人民币终于可以成为国际货币了。虽然这并不是中国股票市场国际化的开端,但是应该是新的历程的开始。
国际局势走向多极化
其实从切身感受来看,特别是这次中英会,我觉得咱们国家是真正有面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中国人出国多了,可以看到无处不中国人的局面,但是西方从精神内心开始对中国正视且尊重,我想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而随之带来的不可否认是美国的衰落。
美国的衰落并不是指美国的经济有多大的不行,而是从精神层面来讲,让人对于其核心的理念产生厌倦。其一,美国两党政治也慢慢流俗,家族体制开始不断流行,克林顿家族、布什家族,让人感叹美国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精英了吗?其二,美国在中东的种种行为以及那些国家的局势,让人不得不觉得美国的所谓体制推动,真的是无往不利的吗?应该说,中东的乱局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造成的。
自从前苏联垮台之后,世界一度进入美国独霸时期,但是现在看来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题外话,关于这一点,大家看好莱坞电影就可以看出。最近几部好莱坞美式英雄片里无一不加入中国元素,比如《变形金刚》、《万有引力》以及最近新出街的《火星救援》,这在以前可没有过。码哥记得以前中国元素一般都只是小陪衬而已),在这种多极化的趋势背后,是经济环境变化将更加复杂。基于这种多极化的框架,我们再看美元周期就会觉得不会那么简单。
美元周期其实应该是大宗商品的一个价格循环周期(这个大周期我是认同的。国际资本很明显从商品领域撤出转入股票市场,这也是我看好长期牛市的一大基础)。虽然全球资本流动会因此而受到扰动,但是就目前看,美元的升值并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将如期垮台,想再因此重演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一幕,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追根溯源,美元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号召力了,甚至美国和石油美元的同盟都没有之前那么坚固了。所以,这次美元指数再次冲破100,新兴市场虽然有波动但是不那么明显。当然,像巴西这种例子早在前几年慢慢在消化危机了,而不像当年墨西哥比索危机那样短时期内非常剧烈,至于俄罗斯,更多地是地缘政治因素占主导。
也有人会说,如果美国加息,可能美元会进一步飙涨,那么到那个时候,新兴市场的危机将会到来。但我对此十分怀疑。
第一个怀疑是,美国12月到底会不会加息?据说现在华尔街70%的专家说会加。我始终对此充满疑虑。虽然10月的非农数据大超预期,但是我看到的是美国通胀水平还是很低,都不到2%,特别是油价被压低的今天,我很难想象美国的通胀很快能起来?油价可是物价指数中的一大核心部分。退一步说,就算美国12月加息了,那也不会形成趋势,就如高盛所言的那样,可能最终会很快降下来。而且最大一个问题是,美国特别怕加息后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因此而大幅贬值,则是中国向美国输出通缩,这会进一步破坏美国经济的复苏。这不是没有征兆的,中国三季度以来就不断在减持美债,为万一到来的贬值做好充分后手准备。
所以说,棋到中局,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点吧。目前已不是单极世界,双头博弈之下,我们似乎在走一条以前没有走过的路,之前的故事可能要翻过去了。
后股灾时代的行情演变
下面想讲讲关于后股灾的看法。大家可能会对此有很多疑问,比如股灾到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股灾为什么会这么剧烈?监管层在股灾后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等等。
这里我不想对股灾的话题展开太多,还是重点讨论后股灾的演变吧。
对于第一个影响,这次股灾让人非常意外的是管理层主动出手救市,而且是真金白银。虽然后续演变出了很多故事,但是这一招出手可见管理层的真心所在。从这个线索推演下去,到今天我们市场有如此走势,其中奥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坊间关于国家队是否退出颇有争论,但是在我看来,江湖早已不是昨日之江湖,无形之手也绝非过去的无形之手。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A股进入全球市场已经是离弦之箭,所以这次股灾在目前的多极化格局下看成是一次演习倒也不为过,可能这种演习让管理层终于下定决心要为此捍卫一些什么。
第二个影响其实是后股灾时代划定了市场主导者的底线。既然国家队敢在3000点出手就不怕亏钱,当然这是长期的判断,不过就算长期也是需要勇气的。A股可以说通过股灾慢慢抬高了底部,除非你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会崩溃,否则这个底线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有人会悲观地认为,注册制一开会进一步拉低A股的估值,我认为此言大谬。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份全流通也没见估值被拉低,现在更不会拉低估值。
首先,注册制不等于一夜之间完全放任上市,其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可不是只由一个主板来承接。新三板、战略板都是待承接的融资场所,而且不同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去对接。
在后股灾的时代,可喜的情况是A股的地位真的提高了,有几个例子可以佐证。一个是A股的股灾效应波及到全球,让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经常关注A股的走势。另一个例子是国家领导人终于认识到A股的资源配置功能,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了A股,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再说一个题外话。明年注册制实行,与之对应的应该是国企改革大年,随着壳公司的黯然失色,最后一批壳公司肯定要拼命把自己卖出去。同时,各地国资也要搭上深化改革的东风,给自己的下属企业卖个好价钱,因此,很有可能的结果是说了好几年的国资改革,到明年真的会有不少落地。
而且股灾犹如一面照妖镜,折射出了A股市场里的很多问题。其中,交易制度就是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地方。虽然现在股指期货已经被钳制,但这终究不是长期的解决之道,未来交易制度的改革是非常有可能的。就这一点而言,才是让老一辈投资者感到困惑的地方,未来可能不会有什么涨停板战法之类的东西了,市场无时不刻需要交易高手,也无时不刻需要推陈出新。
总而言之,在这个转型的时刻,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我们更需要信心,我们也更需要耐心。在大格局下,我们虽然看到混乱和危险的变局,但其实波动带来的机会也不少。虽然有千股跌停,但也别忘了还有千股涨停。
最后谈一下对于近期蓝筹股异动的看法:如果不是为了新股配售而买入的话,那么这些大资金买入蓝筹的动机值得思考。
地产和券商都有一定比较合理的买入逻辑,而且如果是为了拉指数,顺利推出注册制,也不是没可能的,但小票也不会就此覆灭。相反,一些有故事、有题材的小票如果就此落地,反而是很好的买入机会。整个节奏还是搭台和唱戏的节奏,至于要买哪个,那就涉及个人的策略和偏好,不一而足。
可能有人说国际局势讨论那么多有必要吗?我觉得最近人民币将进入SDR一篮子货币的事情,恰恰证明中国的投资即将进入国际化的既定程序。有人感叹人民币终于可以成为国际货币了。虽然这并不是中国股票市场国际化的开端,但是应该是新的历程的开始。
国际局势走向多极化
其实从切身感受来看,特别是这次中英会,我觉得咱们国家是真正有面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中国人出国多了,可以看到无处不中国人的局面,但是西方从精神内心开始对中国正视且尊重,我想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而随之带来的不可否认是美国的衰落。
美国的衰落并不是指美国的经济有多大的不行,而是从精神层面来讲,让人对于其核心的理念产生厌倦。其一,美国两党政治也慢慢流俗,家族体制开始不断流行,克林顿家族、布什家族,让人感叹美国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精英了吗?其二,美国在中东的种种行为以及那些国家的局势,让人不得不觉得美国的所谓体制推动,真的是无往不利的吗?应该说,中东的乱局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造成的。
自从前苏联垮台之后,世界一度进入美国独霸时期,但是现在看来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题外话,关于这一点,大家看好莱坞电影就可以看出。最近几部好莱坞美式英雄片里无一不加入中国元素,比如《变形金刚》、《万有引力》以及最近新出街的《火星救援》,这在以前可没有过。码哥记得以前中国元素一般都只是小陪衬而已),在这种多极化的趋势背后,是经济环境变化将更加复杂。基于这种多极化的框架,我们再看美元周期就会觉得不会那么简单。
美元周期其实应该是大宗商品的一个价格循环周期(这个大周期我是认同的。国际资本很明显从商品领域撤出转入股票市场,这也是我看好长期牛市的一大基础)。虽然全球资本流动会因此而受到扰动,但是就目前看,美元的升值并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将如期垮台,想再因此重演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一幕,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追根溯源,美元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号召力了,甚至美国和石油美元的同盟都没有之前那么坚固了。所以,这次美元指数再次冲破100,新兴市场虽然有波动但是不那么明显。当然,像巴西这种例子早在前几年慢慢在消化危机了,而不像当年墨西哥比索危机那样短时期内非常剧烈,至于俄罗斯,更多地是地缘政治因素占主导。
也有人会说,如果美国加息,可能美元会进一步飙涨,那么到那个时候,新兴市场的危机将会到来。但我对此十分怀疑。
第一个怀疑是,美国12月到底会不会加息?据说现在华尔街70%的专家说会加。我始终对此充满疑虑。虽然10月的非农数据大超预期,但是我看到的是美国通胀水平还是很低,都不到2%,特别是油价被压低的今天,我很难想象美国的通胀很快能起来?油价可是物价指数中的一大核心部分。退一步说,就算美国12月加息了,那也不会形成趋势,就如高盛所言的那样,可能最终会很快降下来。而且最大一个问题是,美国特别怕加息后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因此而大幅贬值,则是中国向美国输出通缩,这会进一步破坏美国经济的复苏。这不是没有征兆的,中国三季度以来就不断在减持美债,为万一到来的贬值做好充分后手准备。
所以说,棋到中局,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点吧。目前已不是单极世界,双头博弈之下,我们似乎在走一条以前没有走过的路,之前的故事可能要翻过去了。
后股灾时代的行情演变
下面想讲讲关于后股灾的看法。大家可能会对此有很多疑问,比如股灾到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股灾为什么会这么剧烈?监管层在股灾后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等等。
这里我不想对股灾的话题展开太多,还是重点讨论后股灾的演变吧。
对于第一个影响,这次股灾让人非常意外的是管理层主动出手救市,而且是真金白银。虽然后续演变出了很多故事,但是这一招出手可见管理层的真心所在。从这个线索推演下去,到今天我们市场有如此走势,其中奥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坊间关于国家队是否退出颇有争论,但是在我看来,江湖早已不是昨日之江湖,无形之手也绝非过去的无形之手。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A股进入全球市场已经是离弦之箭,所以这次股灾在目前的多极化格局下看成是一次演习倒也不为过,可能这种演习让管理层终于下定决心要为此捍卫一些什么。
第二个影响其实是后股灾时代划定了市场主导者的底线。既然国家队敢在3000点出手就不怕亏钱,当然这是长期的判断,不过就算长期也是需要勇气的。A股可以说通过股灾慢慢抬高了底部,除非你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会崩溃,否则这个底线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有人会悲观地认为,注册制一开会进一步拉低A股的估值,我认为此言大谬。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份全流通也没见估值被拉低,现在更不会拉低估值。
首先,注册制不等于一夜之间完全放任上市,其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可不是只由一个主板来承接。新三板、战略板都是待承接的融资场所,而且不同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去对接。
在后股灾的时代,可喜的情况是A股的地位真的提高了,有几个例子可以佐证。一个是A股的股灾效应波及到全球,让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经常关注A股的走势。另一个例子是国家领导人终于认识到A股的资源配置功能,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了A股,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再说一个题外话。明年注册制实行,与之对应的应该是国企改革大年,随着壳公司的黯然失色,最后一批壳公司肯定要拼命把自己卖出去。同时,各地国资也要搭上深化改革的东风,给自己的下属企业卖个好价钱,因此,很有可能的结果是说了好几年的国资改革,到明年真的会有不少落地。
而且股灾犹如一面照妖镜,折射出了A股市场里的很多问题。其中,交易制度就是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地方。虽然现在股指期货已经被钳制,但这终究不是长期的解决之道,未来交易制度的改革是非常有可能的。就这一点而言,才是让老一辈投资者感到困惑的地方,未来可能不会有什么涨停板战法之类的东西了,市场无时不刻需要交易高手,也无时不刻需要推陈出新。
总而言之,在这个转型的时刻,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我们更需要信心,我们也更需要耐心。在大格局下,我们虽然看到混乱和危险的变局,但其实波动带来的机会也不少。虽然有千股跌停,但也别忘了还有千股涨停。
最后谈一下对于近期蓝筹股异动的看法:如果不是为了新股配售而买入的话,那么这些大资金买入蓝筹的动机值得思考。
地产和券商都有一定比较合理的买入逻辑,而且如果是为了拉指数,顺利推出注册制,也不是没可能的,但小票也不会就此覆灭。相反,一些有故事、有题材的小票如果就此落地,反而是很好的买入机会。整个节奏还是搭台和唱戏的节奏,至于要买哪个,那就涉及个人的策略和偏好,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