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内读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可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最后一课》,学生有感于都德对韩麦尔先生的深细描绘,教师可适时推荐《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再联系古典名著《水浒传》,指出《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性情各异,作者把他们描绘得形像逼肖、呼之欲出,值得深读。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咏、品味,就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选择合适的读物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李冲锋教授认为,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经典性与前沿性。
何为“经典”?文学史家章培恒先生说:“能在漫长的时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作品就是经典。阅读这样的作品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瞬息万变,教师要挑选前沿性的作品,尤其重视介绍一些反映高科技方面和时代精神方面的文章,使学生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指导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并举。中国自古到今积累了精读的丰富经验,阅读教学使用得最多的也是精读法。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现代人要有“一视就理解,一视就成诵”的略读快读能力,而这种能力,既非天生具备,也不是学生自能习得,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阅读学专家曾祥芹曾在《阅读技法系统》中提出了略读的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让人受益匪浅。
我觉得,“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来做文章:一是“量”,二是“质”。既要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有“过目成诵”的能力。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了。
2、“积累”和“表达”并举。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3、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
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因其音韵的和谐、意象的凄美而广为传诵。这首诗究竟要传达出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这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假如教师没有揭示该诗的深层内容:这不是单纯的恋歌,而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合为一体的抒发。——或许学生就纯粹把它当作一首情诗来读了:浓云密布,细雨纷纷,狭窄的小巷满地的泥泞,几无行人,“我”却撑着油纸伞独自在雨巷里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只听见足音,却始终未见姑娘的倩影。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出现又消失的设想,表达了作者多么渴望挣脱孤独和苦闷,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感到挣脱之难。这样的理解也许肤浅不深刻,也许与诗人的创作意图不完全相符,却是学生立足作品自主感知到的,应予以充分肯定。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
阅读环境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件环境”主要指阅读的空间环境,比如图书馆、阅览室,橱廊的规模布局、各自功能,各种阅读材料的选配、整合等。这种环境主要依靠学校决策者、规划者的努力营建,侧重于物质方面。所谓“软环境”则主要指一种阅读氛围。教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本身就是营造良好“软环境”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这里再重点谈两点:
1、获得各科教师的支持。课外阅读当然是语文老师该管的事,可如果认为它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那就不对了,它需要所有老师的关心支持。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读什么课外书啊,把课本学好就不错了!”“读这些乱七八糟的书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目呢!” 如果这位老师是班主任,更有可能会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还会高吗?语文教师辛辛苦苦调动起来的阅读积极性又被一盆凉水浇灭了。
2、获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大部分是在家里,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应当要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给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给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内读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可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最后一课》,学生有感于都德对韩麦尔先生的深细描绘,教师可适时推荐《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再联系古典名著《水浒传》,指出《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性情各异,作者把他们描绘得形像逼肖、呼之欲出,值得深读。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咏、品味,就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选择合适的读物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李冲锋教授认为,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经典性与前沿性。
何为“经典”?文学史家章培恒先生说:“能在漫长的时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作品就是经典。阅读这样的作品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瞬息万变,教师要挑选前沿性的作品,尤其重视介绍一些反映高科技方面和时代精神方面的文章,使学生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指导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并举。中国自古到今积累了精读的丰富经验,阅读教学使用得最多的也是精读法。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现代人要有“一视就理解,一视就成诵”的略读快读能力,而这种能力,既非天生具备,也不是学生自能习得,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阅读学专家曾祥芹曾在《阅读技法系统》中提出了略读的几种方法——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等,让人受益匪浅。
我觉得,“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来做文章:一是“量”,二是“质”。既要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有“过目成诵”的能力。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了。
2、“积累”和“表达”并举。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3、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
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因其音韵的和谐、意象的凄美而广为传诵。这首诗究竟要传达出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这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假如教师没有揭示该诗的深层内容:这不是单纯的恋歌,而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合为一体的抒发。——或许学生就纯粹把它当作一首情诗来读了:浓云密布,细雨纷纷,狭窄的小巷满地的泥泞,几无行人,“我”却撑着油纸伞独自在雨巷里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只听见足音,却始终未见姑娘的倩影。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出现又消失的设想,表达了作者多么渴望挣脱孤独和苦闷,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感到挣脱之难。这样的理解也许肤浅不深刻,也许与诗人的创作意图不完全相符,却是学生立足作品自主感知到的,应予以充分肯定。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
阅读环境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件环境”主要指阅读的空间环境,比如图书馆、阅览室,橱廊的规模布局、各自功能,各种阅读材料的选配、整合等。这种环境主要依靠学校决策者、规划者的努力营建,侧重于物质方面。所谓“软环境”则主要指一种阅读氛围。教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本身就是营造良好“软环境”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这里再重点谈两点:
1、获得各科教师的支持。课外阅读当然是语文老师该管的事,可如果认为它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那就不对了,它需要所有老师的关心支持。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读什么课外书啊,把课本学好就不错了!”“读这些乱七八糟的书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目呢!” 如果这位老师是班主任,更有可能会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还会高吗?语文教师辛辛苦苦调动起来的阅读积极性又被一盆凉水浇灭了。
2、获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大部分是在家里,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应当要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给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给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