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相对以往取得了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但是地区差异、自然禀赋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差异等多种因素叠加,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在地区发展间极不平衡,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概念与区域经济学结合,将用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问题。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区域经济非均衡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方法论,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域差距。1980年,东、中、西部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约为41.8%、21.3%、19.4%。20世纪90年代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比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扩大,造成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中差距不断扩大。整理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发现,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GDP总量在1980年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7%,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44%,2000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32.4%。中部地区GDP在1980年是东部地区的51%,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47%,2000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36%。
一、地区发展问题和共同富裕的相关论述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方法论,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之道。共同富裕不能被极端化、片面化地理解为“同等”或者“同时”富裕,既要避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离开社会主义谈共同富裕,会陷入到空想的价值假设;离开共同富裕谈社会主义,会迷失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贫困问题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消除了困扰中国人民上千年的历史难题,为整个人类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脱贫攻坚是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短板环节进行系统性补齐,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予以资源和政策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探索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共同富裕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愈加成熟。
二、共同富裕思想在地区发展中的实践
(一) 指标、数据与方法
以常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标来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十一五规划时期区域划分方案,将大陆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组地区板块。数据来源上,结合《新中国统计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将分析期间设定为 1978 年至 2019 年,涵盖从改革开放至今 42 年间的区域发展历程。
泰尔指数(Theil index)或者泰尔熵标准(Theil’s entropy measure)是由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熵在信息论中被称为平均信息量。在信息理论中,假定某事件E将以某概率p发生,而后收到一条确定消息证实该事件E的发生,则此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二)1978-2019年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与内在动因
本文主要通过计算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泰尔指数这一不平衡指标来衡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地区差距程度,并通过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变化图观察地区差距演进的内在动因。具体结果见图1和图2。
第一阶段( 1978~1992年) ,中国的地区差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和全国的泰尔指数下降非常明显从0.23下降到0.1,而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改革开放的政策契机,依靠海运便利和自然要素优势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
在第二阶段( 1992~2004 年) ,中国的地区差距由不断下降转为扩大趋势,但整体差距相对于80年代有所降低。造成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东部沿海省份相对于内地省份经济增速更快。一方面,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东部地区抓住国家政策优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东部绝大部分省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中西部省份经济总量和速度都位于较低层次,所以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后,东部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继续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在第三阶段( 2004 年至今) ,中国的地区差距由扩大再次转入下降趋势。图 2 显示,在2016年东部人均GDP对比全国人均GDP倍数达到峰值以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是源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差距大幅缩小;另一方面是源于东部地区经过较充分的发展后因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逐步向内地展开产业转移,同时中西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稳步提升。
三、总结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关于践行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动态螺旋上升过程,地区、城乡、行业等差距也是如此,不能因为短期的差距扩大就否定“共同富裕”道路的现实性,应坚持发展眼光看待阶段性问题; 第二,由“先富”到“共富”的阶段转变已经到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在实践层面一步步实现; 第三,相对于“先富”阶段的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共富”階段收入差距缩小的速度要显得较为缓慢,我们应采取多种积极推动措施来加快“共富”的进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地区平衡发展战略的实践表明,中国的党和政府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和实现利益平衡方面必将能够继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吴树青,陈占安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9).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区域经济非均衡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方法论,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域差距。1980年,东、中、西部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约为41.8%、21.3%、19.4%。20世纪90年代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比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扩大,造成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中差距不断扩大。整理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发现,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GDP总量在1980年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7%,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44%,2000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32.4%。中部地区GDP在1980年是东部地区的51%,1990年是东部地区的47%,2000年下降到东部地区的36%。
一、地区发展问题和共同富裕的相关论述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方法论,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之道。共同富裕不能被极端化、片面化地理解为“同等”或者“同时”富裕,既要避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离开社会主义谈共同富裕,会陷入到空想的价值假设;离开共同富裕谈社会主义,会迷失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贫困问题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消除了困扰中国人民上千年的历史难题,为整个人类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脱贫攻坚是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短板环节进行系统性补齐,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予以资源和政策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探索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共同富裕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愈加成熟。
二、共同富裕思想在地区发展中的实践
(一) 指标、数据与方法
以常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标来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十一五规划时期区域划分方案,将大陆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组地区板块。数据来源上,结合《新中国统计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将分析期间设定为 1978 年至 2019 年,涵盖从改革开放至今 42 年间的区域发展历程。
泰尔指数(Theil index)或者泰尔熵标准(Theil’s entropy measure)是由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熵在信息论中被称为平均信息量。在信息理论中,假定某事件E将以某概率p发生,而后收到一条确定消息证实该事件E的发生,则此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二)1978-2019年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与内在动因
本文主要通过计算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泰尔指数这一不平衡指标来衡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地区差距程度,并通过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变化图观察地区差距演进的内在动因。具体结果见图1和图2。
第一阶段( 1978~1992年) ,中国的地区差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和全国的泰尔指数下降非常明显从0.23下降到0.1,而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改革开放的政策契机,依靠海运便利和自然要素优势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
在第二阶段( 1992~2004 年) ,中国的地区差距由不断下降转为扩大趋势,但整体差距相对于80年代有所降低。造成差距上升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东部沿海省份相对于内地省份经济增速更快。一方面,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东部地区抓住国家政策优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东部绝大部分省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中西部省份经济总量和速度都位于较低层次,所以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后,东部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继续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在第三阶段( 2004 年至今) ,中国的地区差距由扩大再次转入下降趋势。图 2 显示,在2016年东部人均GDP对比全国人均GDP倍数达到峰值以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是源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差距大幅缩小;另一方面是源于东部地区经过较充分的发展后因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逐步向内地展开产业转移,同时中西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稳步提升。
三、总结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关于践行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动态螺旋上升过程,地区、城乡、行业等差距也是如此,不能因为短期的差距扩大就否定“共同富裕”道路的现实性,应坚持发展眼光看待阶段性问题; 第二,由“先富”到“共富”的阶段转变已经到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在实践层面一步步实现; 第三,相对于“先富”阶段的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共富”階段收入差距缩小的速度要显得较为缓慢,我们应采取多种积极推动措施来加快“共富”的进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地区平衡发展战略的实践表明,中国的党和政府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和实现利益平衡方面必将能够继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吴树青,陈占安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