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一种现代教学论思想,它正确而又简明地指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谓“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但在备课上深刻理解教学大纲,领会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设计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秩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优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通过适当的课内、课后作业和适当的课外活动来巩固、深化教学效果。
那么,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一门课有兴趣,往往始于喜欢和信任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业务和道德素质、严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作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并通过集体活动、个别谈心,了解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等各种方式,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桥梁,这样,就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正确理解和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通过传出信息和反馈信息控制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能适时反馈出来,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
1.提高身心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一个脱俗善诱的举止,甚至整洁、典雅的衣着,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师要注意精心备课、博览群书、充分准备,课堂上利用修饰手法来描绘与书上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增加课堂语言的修饰美;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生物知识形象化,并给枯燥的语言注入调味剂,使学生兴趣倍增,补充一些成语、典故、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再则,教师应设计好板书,在适当时机出示挂图、图像、图表等,对课堂不能出现的不愉快的因素,教师要以宽容大度的气节,巧妙地融而慎之。这些都会提高教学效果。
2.要设法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那种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必须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其中的有效途径有两条: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给我们强大的信息量。课本上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反映出来,一个好的课件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利用链接方式可大大拓展课本的内容,所以教师可在课件上下足功夫。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先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以学生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让学生也走上讲台。这些方法,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践中领悟所学的知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根据季节、环境条件等因素,对课本的探究实验、技能操作、分组实验等统一计划统筹,先行准备,让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制订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步骤、方法,都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制造矛盾,激发思维。在讲授理论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并把矛盾引向深入,在平静的学生思维中激起浪花,然后把学生活跃的思想统一起来,达到认识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良好目的。例如:用显微镜观看标本时,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学生通常换物镜,为何不换目镜呢?观察洋葱表皮通常是内表皮,为何不用外表皮呢?染色时通常是盖好盖玻片时染色,那么在染色后再盖又如何呢?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
2.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善教,而且善导,也就是指教师善于从自己的认识来启发指导并带动学生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新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新知识,“生物圈Ⅱ号”克隆,基因技术,试管婴儿,禽流感,艾滋病,宇航员运动、生理,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知识,是生物发展史上出现的新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广泛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利用杂志、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来增加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教师又要为学生开辟知识角、科技苑等报栏,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各种小动物,以而来认识生物的特征,这些方法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渠道。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给予具体的指导,学习小组组合要科学,学习任务要明确,计划要可行,课题要紧扣课本,充分体现实验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指出了爱好和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能多思善疑、敢于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之,要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那么,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一门课有兴趣,往往始于喜欢和信任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业务和道德素质、严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作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并通过集体活动、个别谈心,了解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等各种方式,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桥梁,这样,就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正确理解和体现“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通过传出信息和反馈信息控制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能适时反馈出来,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
1.提高身心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一个脱俗善诱的举止,甚至整洁、典雅的衣着,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师要注意精心备课、博览群书、充分准备,课堂上利用修饰手法来描绘与书上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增加课堂语言的修饰美;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生物知识形象化,并给枯燥的语言注入调味剂,使学生兴趣倍增,补充一些成语、典故、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再则,教师应设计好板书,在适当时机出示挂图、图像、图表等,对课堂不能出现的不愉快的因素,教师要以宽容大度的气节,巧妙地融而慎之。这些都会提高教学效果。
2.要设法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那种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必须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其中的有效途径有两条: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给我们强大的信息量。课本上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反映出来,一个好的课件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利用链接方式可大大拓展课本的内容,所以教师可在课件上下足功夫。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先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以学生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让学生也走上讲台。这些方法,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践中领悟所学的知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根据季节、环境条件等因素,对课本的探究实验、技能操作、分组实验等统一计划统筹,先行准备,让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制订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步骤、方法,都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制造矛盾,激发思维。在讲授理论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并把矛盾引向深入,在平静的学生思维中激起浪花,然后把学生活跃的思想统一起来,达到认识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良好目的。例如:用显微镜观看标本时,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学生通常换物镜,为何不换目镜呢?观察洋葱表皮通常是内表皮,为何不用外表皮呢?染色时通常是盖好盖玻片时染色,那么在染色后再盖又如何呢?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
2.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善教,而且善导,也就是指教师善于从自己的认识来启发指导并带动学生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新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新知识,“生物圈Ⅱ号”克隆,基因技术,试管婴儿,禽流感,艾滋病,宇航员运动、生理,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知识,是生物发展史上出现的新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广泛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利用杂志、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来增加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教师又要为学生开辟知识角、科技苑等报栏,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各种小动物,以而来认识生物的特征,这些方法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渠道。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给予具体的指导,学习小组组合要科学,学习任务要明确,计划要可行,课题要紧扣课本,充分体现实验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指出了爱好和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能多思善疑、敢于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之,要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