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1号文件的“灵丹妙药”是直接给农民实惠

来源 :中国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1号文件”这几个字本身就有很大的含金量,它对全国亿万农民的鼓舞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但也有人心存疑问:去年的1号文件究竟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引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走出低谷?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去年农业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说1号文件有什么“灵丹妙药”,那就是直接给农民实惠,帮助农民增收;贯穿其中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
  仅举一例,农业的基本功能是向社会提供食品,要增加农产品供给,就必须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尽管当时的供求形势迫切需要粮食生产尽快回升,但文件中没有任何强制农民种粮的内容,而是围绕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对种粮农民实行普遍的直接补贴,加快减免农业税的步伐,对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去年农民直接得到的实惠就是450亿元。种粮不纳税还发补贴,这是从古到今没有过的事情,农民怎么能没有积极性!再比如强调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工清欠工资和征地补偿款,怎么能不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要让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城乡统筹。而城乡统筹发展,重要的不是农业部门自己统筹,而是要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尤其是掌管资源分配的部门从思想观念上要有重大变化。
  记者,去年在农村采访,不少干部、群众都觉得很舒心,认为照这样下去,真的有奔头了。是不是可以认为,农村发展的又一个大好春天真的来了?
  陈锡文:我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国的国情、国力,对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脉络都有清醒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各国工业化初期都是农业给工业、城市的发展提供积累,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是带有普遍性的两个趋向。在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的发展。“两个趋向”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处理我国工农和城乡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记者:对我国是否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以前学界曾经有不同意见。
  陈锡文:不同的看法现在也有,这属于学术讨论的范畴,很正常。但我个人认为,“两个趋向”的提出非常及时,非常符合实际。首先是有条件。从GDP的构成上看,农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5%以下;在全国的财政收入中,只有不到1%来自农业税。虽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实力。其次是有必要。尽管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局面还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农村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第三,从这两年的实践看,各级政府调整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了对农业的扶持和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了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效果是很明显的。
  记者有人担心,加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会不会放慢?
  陈锡文:工业反哺农业,并不是说工业化、城市化要停下来,也不是说,国家要把“三农”的事情全包下来,而是说要锦上少添花,雪中多送炭。现在有些城市,如果三五年不去,再去就变得认不出来了;可是在欠发达地区,不少村、户,十年八年不去,却是面貌依旧。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那可不是平均数意义上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过去对农村、农民欠账太多,今后只要国家财力许可,就应向农业农村倾斜。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了国家现代化的后腿。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能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记者: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上。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一个主题,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锡文: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届政府有自己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工作部署。2004年1号文件突出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突出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样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以主题带动其它工作,便于把问题讲透,便于出政策,一届政府下来,可以干好几件大事。
  记者去年和今年的两个1号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促进粮食增产都是重要的内容。如果哪年又出现粮仓爆满的情形,那些给农民的扶持、补贴还会有吗?
  陈锡文:那些优惠政策并不简单是为了粮食。就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说,不仅要保护耕地,搞好农田水利和科技推广,也要提高农产品转化加工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村的道路、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今后,粮食的供求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补贴的具体内容有可能调整,但是随着国家财力的壮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落后了,而且还有越落越后之势。  对于落后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有的将原因归于河北离北京太近,“怕”字当头;有的将原因归于河北思想保守,“左”得“可爱”;有的将原因归于河北错过了几次发展大机遇,“傻”得到家;还有的将原因归于河北政策不开明,“管”得太死,等等。  这些说法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原因。  从“根”上讲,是河北的文化
期刊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幸福)日前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这是一份靓丽的报告,超过六成的产业园区利润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而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在这丰厚利润背后,其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对此,年报作出了解读。  健康财务助力可持续成长  健康的财务意味着充裕的资金和顺畅高效的流动性,这是华夏幸福颇为得意之处。由于经营性现金流稳步上升,使企业的经营能力更趋强化。2016年公司经营
期刊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走向会场时被记者层层围堵。作为中国权威的宏观经济和三农问题专家,林毅夫从走出大巴一直到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在记者的围堵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当前我国热点问题的点评和建议。    贫困农村增收最重要的是减少农民数量    林毅夫委员表示,他在此次会议上将主要关注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中的贫困问题。林毅夫说,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在农村
期刊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近日表示,受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支农政策鼓励,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宣布提前免征农业税。据估计,全国农民今年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00多亿元,大约有7.3亿农民将告别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想达到经济稳定、健康、和谐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于2月25日揭晓的“2005年中国经济
期刊
近日的一个上午,在潮阳区城南潮海路一幢旧厂房的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市粮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汕头、潮阳两级人大代表,潮阳区总商会会长郑永钊。  “我本人没什么好说的,不值得采访。提过的议案更没时间再谈。你们还是多找农村代表、村居干部谈谈吧。他们贴近农村,贴近基层,更了解实际情况。”刚一落座,郑永钊就“劈头盖脸”地给记者来了一通“忠告”。  1998年以
期刊
大诗人李白作诗《嘲鲁儒》,嘲讽迂儒:“问以经济策,茫如坠云烟。”范仲淹是主奉儒道的,但却通晓经济——经世济民——之策。  范仲淹的经济思想,思虑深远,用心周详,又切实可用。他主张恤民仁政,减轻赋役,农桑为本,工商并举,发展商品经济。他兴工救荒,役民赈济,倡举消费而引带经济发展;暗合价值规律,促进商品流通,平抑粮价……他担任地方官期间身体力行,躬自实践,颇有绩效和功德。其经济思想虽不成体系,但多见其
期刊
农民忧什么?农民怕什么?省长急什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一言概括之:农民“忧”子女教育,“怕”患病住院。作为省长,他急的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差距在拉大。  “浙江老百姓生活水平确实在提高,但贫富差距也确实在拉大。”吕祖善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4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096元,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是,去年全省城镇20%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最低收入家庭的5.1倍;农村
期刊
中央正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  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
期刊
“三农”问题专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冷静看待农业发展的好形势,今年粮食增产不确定性增加,农民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    “粮食增产困难增加”    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粮食单产308公斤/亩,比上年增长6.6%。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对此,段应碧委员认为,去年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在多年疲软、徘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深入,“走出去”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融资难、跨境融资更难”成为许多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企业到海外融资今后能够融到更多的钱了。1月2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以下简称“9号文”),将此前已经实施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升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放松跨境融资政策,企业跨境融资的杠杆率由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