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浪、网易、Sohu、阿里巴巴等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成长上市,都离不开风投们的支持。互联网是个诞生传奇的地方,是风险投资们的最爱。风投们越来越敏锐,风投们对所投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记得IDG的熊小鸽曾戏称自己在中国大陆似乎什么行业都投了,就是错过了阿里巴巴,让其遗憾不已。
如果说一只风投基金青睐某个项目,说明这个项目有很大市场价值,那么受到三只风投基金眷顾,又会是个什么项目?这个项目就是PPLive,熊小鸽错过了阿里巴巴,可软银、Blue Run、DFJ Dragon却没有错过PPLive,没有错过姚欣。
三度获得风投青睐
PPLive是一款用于互联网上大规模视频直播的共享软件。2002年足球世界杯期间,PPLive的创始人姚欣年仅26岁,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酷爱看足球。无奈上学时条件艰苦,寝室里没有电视,为了在寝室的电脑上自在地看球,姚欣凭借在专业学习时对P2P技术产生的浓厚兴趣,开始了PPLive网络电视软件的研发,与15个同学租宾馆房间看球的他想到了网上直播。
一天,一位自称软银投资人前来华中科技大学咨询校园直播网的情况,当时姚欣并没有在意。不到一周,这位软银的人士又打电话了,称人已到校门口,其实这个人就是软银的宋安澜。姚欣赶忙披了一件衬衫,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接。每每回忆此事,姚欣总会感慨地说,这笔投资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迎来的。
宋安澜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后,在学校后面半山腰的民房里看到的是一派凌乱景象: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堆着七八台电脑和四张床,不停闪动的屏幕旁还躺着一个人(熬了通宵的程序设计员)。“这里的气氛和斯达康在车库里创业的情景很像。”宋安澜回忆。
事后,宋安澜给姚欣留下一张去上海的机票,并邀请他带商业计划书前往上海面谈。姚欣回忆说:“第一次去软银融资时的感觉就跟审堂似的,一屋子人,坐着软银的执行官、财务、律师等等,十几号人轮流向我发问。” 中午“庭审”完毕,下午,姚欣就签署了首个百万合约。拿到意外获得的第一笔钱,姚欣花10万元注册成立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匆匆赶回武汉招兵买马。
回到武汉,姚欣在学校对面的创业楼租下了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招揽了十多位技术高手,开始大力发展PPLive。PPLive提供的是在线授权合法内容,只能实时浏览,不能复制,不能盗版,这样就避免了版权纠纷,为后来的广告赢利打下了基础。为吸引客户,姚欣采取了“保底+分成”的模式,即视频发行方将节目授权给PPLive,可以获得一定的保底金,用户点击视频时,版权所有人还可与PPLive按比例共享广告收益。
2006年初,姚欣又成功从BlueRun及软银中国投资拿到500万美金的融资。2007年初,他又拿到DFJDragon、软银中国、Blue Run的第三笔资金,共计2100万美金。至此,姚欣总共获得风险投资达两亿元。
目前,PPLive视频网络已为8500万海内外用户提供了700多套在线节目,截至2007年底,PPLive的广告收入达4000万人民币。
对话姚欣
《亚洲财富论坛》:研一休学创业,当时是出于哪些考虑?
姚欣:坦白说,当时的初衷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深远,只是因为在校园内没有有线电视,而我本身又是个铁杆球迷,有一天突然想到何不借助校园中的互联网和点对点技术开发出一款软件,可以实现视频内容的实时传输,这样顺理成章地就有了PPLive这款网络视频软件。
《亚洲财富论坛》:这是不是您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决定?作出这个决定的最初又有哪些考虑呢?
姚欣: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当时,国内网络视频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我隐约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创业机会,于是,就找到了李翀——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双方经过仔细的考察和商谈之后,一致认为网络视频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抓住机遇,尽早开拓市场;同时也注意到,中国互联网经过“寒冬”的洗礼,正在转向新的发展趋势;就P2P技术本身而言,国内要领先于国外好几年,这有可能又是一个创造中国在互联网领域超越国外的好时机。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时做这个软件的时候,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年轻有朝气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家对于互联网行业充满了同样的热爱。
《亚洲财富论坛》:回忆最初的艰苦创业时期,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憾?
姚欣:当年,我领着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在一间仅有40多平米的房间里,开始以团队的形式进行PPLive的技术研发。那时的我们有的只是满腔的激情,大家都把自己的电脑搬到出租屋里,布好了网线。可是一点也不觉得苦,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万分。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留下一张当时“艰苦基地”的团队合影。
《亚洲财富论坛》:三度获得风投青睐,对此您有什么感触?
姚欣:获得投资是需要好的项目,好运气,但是光靠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04年创业之初,PPLive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我曾先后拜访了近百个投资商,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挡了回来。这种状况直到软银中国(Soft Bank China Venture Capital)主动找上门来才有了改变。
软银中国(Soft Bank ChinaVenture Capital)后来表示,他们之所以主动找上门来,是看中了PPLive优秀的技术潜力,也看中了这一批在宿舍中创业的小伙子们的热情和执着。
《亚洲财富论坛》:通过与美国NBA传播机构的合作,PPLive网上直播的在线观众最多时达到172万,当初跟NBA传播机构如何确定合作关系的?您是如何跟国外机构打交道的?
姚欣:与NBA合作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喜欢篮球喜欢姚明的用户在电视之外有一个全新的观看渠道,同时希望通过对NBA内容的包装运作,为运动类的广告投放商提供更有力的服务。这两点与PPLive一贯的目标是一致的,与NBA希望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拓展新的合作模式也是一致的。
《亚洲财富论坛》:您认为现在PPLive有对手吗?您如何看待与对手的竞争?
姚欣:视频行业经过2007年的发展,第一阵营与第二阵营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开,5-6家视频服务提供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其中,每家有各自发展可依托的优势,但是客观来说,视频行业目前整体上从内容到网站风格似乎都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特性,所谓的商业模式也都在探索和试验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家的良性竞争更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壮大。
《亚洲财富论坛》:未来的上市打算是怎样的?
姚欣:上市意味着网络视频的影响得到认可,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到提高,这是行业的趋势,对PPLive来说,目前还是会稳扎稳打做好业务和收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链接:闲言碎语话姚欣
软银(中国)总裁薛村禾对姚欣的评价:“年轻、悟性好,很有希望成为马云那样的人”。
合作伙伴李翀中说:“他是PPLive项目里核心中的核心,他‘大块头有大智慧’。”
公司里的同事这样说他:“喜欢与PPLive主色调不谋而合的蓝色,他也喜欢斯诺克,闲暇之余还会与我们切磋几局,不过常常把我们‘杀’得片甲不留。”
同校的校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那时我住在韵苑8栋,这位姚兄住在26栋,在东边,以前就听说过这位兄弟,唉,差距啊,现在我还是个穷学生。”
如果说一只风投基金青睐某个项目,说明这个项目有很大市场价值,那么受到三只风投基金眷顾,又会是个什么项目?这个项目就是PPLive,熊小鸽错过了阿里巴巴,可软银、Blue Run、DFJ Dragon却没有错过PPLive,没有错过姚欣。
三度获得风投青睐
PPLive是一款用于互联网上大规模视频直播的共享软件。2002年足球世界杯期间,PPLive的创始人姚欣年仅26岁,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酷爱看足球。无奈上学时条件艰苦,寝室里没有电视,为了在寝室的电脑上自在地看球,姚欣凭借在专业学习时对P2P技术产生的浓厚兴趣,开始了PPLive网络电视软件的研发,与15个同学租宾馆房间看球的他想到了网上直播。
一天,一位自称软银投资人前来华中科技大学咨询校园直播网的情况,当时姚欣并没有在意。不到一周,这位软银的人士又打电话了,称人已到校门口,其实这个人就是软银的宋安澜。姚欣赶忙披了一件衬衫,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接。每每回忆此事,姚欣总会感慨地说,这笔投资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迎来的。
宋安澜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后,在学校后面半山腰的民房里看到的是一派凌乱景象: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堆着七八台电脑和四张床,不停闪动的屏幕旁还躺着一个人(熬了通宵的程序设计员)。“这里的气氛和斯达康在车库里创业的情景很像。”宋安澜回忆。
事后,宋安澜给姚欣留下一张去上海的机票,并邀请他带商业计划书前往上海面谈。姚欣回忆说:“第一次去软银融资时的感觉就跟审堂似的,一屋子人,坐着软银的执行官、财务、律师等等,十几号人轮流向我发问。” 中午“庭审”完毕,下午,姚欣就签署了首个百万合约。拿到意外获得的第一笔钱,姚欣花10万元注册成立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匆匆赶回武汉招兵买马。
回到武汉,姚欣在学校对面的创业楼租下了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招揽了十多位技术高手,开始大力发展PPLive。PPLive提供的是在线授权合法内容,只能实时浏览,不能复制,不能盗版,这样就避免了版权纠纷,为后来的广告赢利打下了基础。为吸引客户,姚欣采取了“保底+分成”的模式,即视频发行方将节目授权给PPLive,可以获得一定的保底金,用户点击视频时,版权所有人还可与PPLive按比例共享广告收益。
2006年初,姚欣又成功从BlueRun及软银中国投资拿到500万美金的融资。2007年初,他又拿到DFJDragon、软银中国、Blue Run的第三笔资金,共计2100万美金。至此,姚欣总共获得风险投资达两亿元。
目前,PPLive视频网络已为8500万海内外用户提供了700多套在线节目,截至2007年底,PPLive的广告收入达4000万人民币。
对话姚欣
《亚洲财富论坛》:研一休学创业,当时是出于哪些考虑?
姚欣:坦白说,当时的初衷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深远,只是因为在校园内没有有线电视,而我本身又是个铁杆球迷,有一天突然想到何不借助校园中的互联网和点对点技术开发出一款软件,可以实现视频内容的实时传输,这样顺理成章地就有了PPLive这款网络视频软件。
《亚洲财富论坛》:这是不是您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决定?作出这个决定的最初又有哪些考虑呢?
姚欣:当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当时,国内网络视频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我隐约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创业机会,于是,就找到了李翀——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双方经过仔细的考察和商谈之后,一致认为网络视频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抓住机遇,尽早开拓市场;同时也注意到,中国互联网经过“寒冬”的洗礼,正在转向新的发展趋势;就P2P技术本身而言,国内要领先于国外好几年,这有可能又是一个创造中国在互联网领域超越国外的好时机。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时做这个软件的时候,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年轻有朝气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家对于互联网行业充满了同样的热爱。
《亚洲财富论坛》:回忆最初的艰苦创业时期,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遗憾?
姚欣:当年,我领着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在一间仅有40多平米的房间里,开始以团队的形式进行PPLive的技术研发。那时的我们有的只是满腔的激情,大家都把自己的电脑搬到出租屋里,布好了网线。可是一点也不觉得苦,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万分。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留下一张当时“艰苦基地”的团队合影。
《亚洲财富论坛》:三度获得风投青睐,对此您有什么感触?
姚欣:获得投资是需要好的项目,好运气,但是光靠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04年创业之初,PPLive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我曾先后拜访了近百个投资商,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挡了回来。这种状况直到软银中国(Soft Bank China Venture Capital)主动找上门来才有了改变。
软银中国(Soft Bank ChinaVenture Capital)后来表示,他们之所以主动找上门来,是看中了PPLive优秀的技术潜力,也看中了这一批在宿舍中创业的小伙子们的热情和执着。
《亚洲财富论坛》:通过与美国NBA传播机构的合作,PPLive网上直播的在线观众最多时达到172万,当初跟NBA传播机构如何确定合作关系的?您是如何跟国外机构打交道的?
姚欣:与NBA合作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喜欢篮球喜欢姚明的用户在电视之外有一个全新的观看渠道,同时希望通过对NBA内容的包装运作,为运动类的广告投放商提供更有力的服务。这两点与PPLive一贯的目标是一致的,与NBA希望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拓展新的合作模式也是一致的。
《亚洲财富论坛》:您认为现在PPLive有对手吗?您如何看待与对手的竞争?
姚欣:视频行业经过2007年的发展,第一阵营与第二阵营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开,5-6家视频服务提供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其中,每家有各自发展可依托的优势,但是客观来说,视频行业目前整体上从内容到网站风格似乎都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特性,所谓的商业模式也都在探索和试验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家的良性竞争更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壮大。
《亚洲财富论坛》:未来的上市打算是怎样的?
姚欣:上市意味着网络视频的影响得到认可,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到提高,这是行业的趋势,对PPLive来说,目前还是会稳扎稳打做好业务和收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链接:闲言碎语话姚欣
软银(中国)总裁薛村禾对姚欣的评价:“年轻、悟性好,很有希望成为马云那样的人”。
合作伙伴李翀中说:“他是PPLive项目里核心中的核心,他‘大块头有大智慧’。”
公司里的同事这样说他:“喜欢与PPLive主色调不谋而合的蓝色,他也喜欢斯诺克,闲暇之余还会与我们切磋几局,不过常常把我们‘杀’得片甲不留。”
同校的校友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那时我住在韵苑8栋,这位姚兄住在26栋,在东边,以前就听说过这位兄弟,唉,差距啊,现在我还是个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