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各领域的变革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众说纷纭。本文拟对当前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当前辅导员模糊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辅导员各角色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角色冲突
长期以来,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中共中央在教育部16号文件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然而在实际中,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多样性,辅导员职業角色定位是模糊的,各种不同角色之间也是相互相冲突的。
一、职业角色定位模糊
对于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以及作用,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辅导员很重要,却常把辅导员当成“灭火器”,哪里学生出了事哪里扑,有人则认为辅导员不重要,常把他们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导向在于“无事即是功,有事功全无”。总的来说,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是相当模糊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看法:
1.辅导员是“勤杂工”。从本质上来说,辅导员是老师,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思政教育、指导学生学业和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然而,在高校教师通常是指承担了教学任务的人员而辅导员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所以其教师身份常常被人忽略,在现实中常把辅导员归为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查课查寝、抓违规违纪、抓班级党团建设、做奖、助、勤、贷、补等工作。这些都是行政上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常做这些工作也使得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普通的学生跟老师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通常被描述成“千根线,一根针”,在高校,很多职能部门的政策规定都要依靠辅导员来传达和执行,因此辅导员也常被当作学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学生工作,单靠辅导员一人之力是没法完成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是必不可缺的。
2.辅导员是“万金油”。在高校,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辅导员是“万金油”,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由于常处于繁杂的日常的事务处理中,辅导员渐渐养成来事就做的习惯,而对于自己真正的工作职责却常常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学生管理上,辅导员过多地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任何与学生有关的工作,辅导员都要插一脚,由此也导致各职能部门在做学生工作时,都会找辅导员来搭把手。在高校,大多数辅导员的处境基本都是什么事都可以干,什么事都要找,什么人都要管。如此,辅导员就疲于处理各种日常琐事中,忽视了自己本来的工作职责,没能好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能,逐渐沦为各部门的“万金油”。
二、职业角色相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为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方面是学生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服务者;一方面是学生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方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由于角色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辅导员便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
1.领导者角色和服务者角色之间的矛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工作应该以思政教育为主,寓思政教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实践活动、党和团支部建设、就业和舆论引导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有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但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又是个性迥异、思维各异的群体,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辅导员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身心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放下领导者的架子及时给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情感答疑服务和生活服务,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理解和支持学生,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此时就辅导员就是在扮演着服务者和同情者的角色。
2.管理者角色与知心朋友角色之间的矛盾。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跟其他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相比较而言,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制度上是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很多时候,辅导员是发号施令的人,而学生则要遵守命令。但为了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动态,辅导员又必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上可谈天说地,下可八卦闲聊,像一个大姐姐、大哥哥般去关心爱护他们。然而如果辅导员在工作中只顾与学生成为朋友,跟他们称兄道弟,没有任何教师权威,教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生可能会仗着跟辅导员的友谊,无视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挑战教师的权威,致使学生工作没法顺利开展。
3.执行者角色与维护者角色之间的矛盾。在高校管理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传达学校指令、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与学校保持立场一致,使班级、年级的发展目标不违背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但在某种程度上,但辅导员又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为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必要的时候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学生们的权益发言。但有的时候学校的政策又是与学生的意愿相违背的,不管学生是否能理解,辅导员都必须要执行相关的政策。长期夹在学校跟学生中间,辅导员经常进退两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势变化,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各类文化思潮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大量涌入,高校大学生原有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正在经受极大的考验。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该如何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呢?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高校辅导员又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随着当前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变革,辅导员的工作领域在不断延伸,角色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总的来说,目前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是相当模糊的,我们应对辅导员进行更为准确的职业定位,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尤其是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职能,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业角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2.
[2]李正军.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建设现状极其对策思考[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4:36.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角色冲突
长期以来,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中共中央在教育部16号文件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然而在实际中,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多样性,辅导员职業角色定位是模糊的,各种不同角色之间也是相互相冲突的。
一、职业角色定位模糊
对于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以及作用,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辅导员很重要,却常把辅导员当成“灭火器”,哪里学生出了事哪里扑,有人则认为辅导员不重要,常把他们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导向在于“无事即是功,有事功全无”。总的来说,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是相当模糊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看法:
1.辅导员是“勤杂工”。从本质上来说,辅导员是老师,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思政教育、指导学生学业和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然而,在高校教师通常是指承担了教学任务的人员而辅导员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所以其教师身份常常被人忽略,在现实中常把辅导员归为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查课查寝、抓违规违纪、抓班级党团建设、做奖、助、勤、贷、补等工作。这些都是行政上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常做这些工作也使得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普通的学生跟老师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通常被描述成“千根线,一根针”,在高校,很多职能部门的政策规定都要依靠辅导员来传达和执行,因此辅导员也常被当作学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学生工作,单靠辅导员一人之力是没法完成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是必不可缺的。
2.辅导员是“万金油”。在高校,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就是认为辅导员是“万金油”,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由于常处于繁杂的日常的事务处理中,辅导员渐渐养成来事就做的习惯,而对于自己真正的工作职责却常常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学生管理上,辅导员过多地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任何与学生有关的工作,辅导员都要插一脚,由此也导致各职能部门在做学生工作时,都会找辅导员来搭把手。在高校,大多数辅导员的处境基本都是什么事都可以干,什么事都要找,什么人都要管。如此,辅导员就疲于处理各种日常琐事中,忽视了自己本来的工作职责,没能好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能,逐渐沦为各部门的“万金油”。
二、职业角色相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为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方面是学生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服务者;一方面是学生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方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由于角色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辅导员便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
1.领导者角色和服务者角色之间的矛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工作应该以思政教育为主,寓思政教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实践活动、党和团支部建设、就业和舆论引导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有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但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又是个性迥异、思维各异的群体,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辅导员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身心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放下领导者的架子及时给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情感答疑服务和生活服务,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理解和支持学生,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此时就辅导员就是在扮演着服务者和同情者的角色。
2.管理者角色与知心朋友角色之间的矛盾。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跟其他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相比较而言,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制度上是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很多时候,辅导员是发号施令的人,而学生则要遵守命令。但为了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动态,辅导员又必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上可谈天说地,下可八卦闲聊,像一个大姐姐、大哥哥般去关心爱护他们。然而如果辅导员在工作中只顾与学生成为朋友,跟他们称兄道弟,没有任何教师权威,教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生可能会仗着跟辅导员的友谊,无视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挑战教师的权威,致使学生工作没法顺利开展。
3.执行者角色与维护者角色之间的矛盾。在高校管理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传达学校指令、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与学校保持立场一致,使班级、年级的发展目标不违背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但在某种程度上,但辅导员又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为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展开,必要的时候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学生们的权益发言。但有的时候学校的政策又是与学生的意愿相违背的,不管学生是否能理解,辅导员都必须要执行相关的政策。长期夹在学校跟学生中间,辅导员经常进退两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势变化,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各类文化思潮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大量涌入,高校大学生原有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正在经受极大的考验。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该如何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呢?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高校辅导员又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随着当前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变革,辅导员的工作领域在不断延伸,角色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总的来说,目前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是相当模糊的,我们应对辅导员进行更为准确的职业定位,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尤其是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职能,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业角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2.
[2]李正军.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建设现状极其对策思考[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