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的管理者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展望和预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订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打造和谐校园,进行精细管理
管理,顾名思义既要有人“管”,也得有人“理”。“管”是有形的,“理”是无形的。但“管”必须是有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从细处入手,推行“三下蹲,一汇报”制度,即在领导管理层面上,推行校级领导“蹲点制度”与年段工作的“汇报制度”,旨在让学校管理者与一线教师休戚与共、声气相通,于细处落笔,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最新动态掌握于心,避免管理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运行的脱节。
“三下蹲”:下年段蹲点,学校三位校级领导各包干管理一个年段,每周蹲点一个半天或一个晚上,蹲点时包干领导要主动深入到年段室与教师座谈,了解并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下组蹲点,包干领导每周到集备组蹲点一次,参与集备研讨活动,了解并指导集备工作;下班蹲点,包干领导每周到两个班级各蹲点一次,听两节课,与蹲点班级的师生座谈,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一汇报”:每月召开一次年段工作汇报会。力求高效务实地解决年段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年段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重视德育工作,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德育管理层面上推行“一沟通,二联动”的管理机制。“一沟通”,即做好家校联系与沟通,以求最大限度地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二联动”,即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采取“师生联手,互动管理”的办法。沟通是基础,联动是关键。学生既是被管理者,更应被赋予管理者职责。具体做法是:一是出举措。为强化学生校纪校规意识,学校出台了“两个严禁、三个不准”的举措,“两个严禁”即严禁走读生带手机进校园,严禁寄宿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三个不准”即在校内不准乱扔垃圾,不准边走边吃零食,不准把零食带进教学区。二是求沟通。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召开全校家长会,耐心向家长们阐述学校加强德育管理的工作新思路。三是携联动。政教处跟进督导,成立“学生会劝导队”,对现场学生的卫生保洁行为习惯进行督查和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参与管理与自主管理。
开展教育科研,优化教学质量
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品位,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学校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过程中,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教案设计“求共性,存个性”的备课理念,推行“个备→集备→内化”三级备课的精细化备课管理模式,让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第一级备课——个备,即对所教学章节提前两周进行第一次个人备课,谋划教学思路,规划教学设计。每个章节由一人负责撰写电子教案和制作配套课件,并提交集备组长审核修订后,发送至本组其他组员研阅。第二级备课——集备,即对所教学章节提前一周进行集备。第一次个人备课时指定专人撰写并经组长修订的教案,打印后提交给每位组员。全体组员在集备中面对面交流,再次探讨最佳教学设计,并研定配套作业和单元命卷等事宜。第三级备课——内化,即对所教学章节在当周上课前再进行一次个人备课,内化集备成果。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为抓手,确立了“让优生更优,中等生变优,后进生大进步”的办学目标,不斷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
使优秀生更优,采取“响鼓重锤”,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初各班锁定最具潜力的学生,进行分科培优造优。使中等生变优,采取“推拉并举”给他们加压,使他们明确阶段性的奋斗目标,针对他们的薄弱学科,由任课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搞好补差辅导,以求均衡进步。让后进生大进步,采取“百炼成钢”策略。对学困生的帮扶重在心理调适,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坚持“小步子,低台阶,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降低难度要求,平时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做到分类指导,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和学习的自觉性。
实践证明,坚持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不仅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规范化管理只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起点,学校管理的实践永无止境,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天儒这块教育沃土上,谱写学校管理工作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天儒中学)
打造和谐校园,进行精细管理
管理,顾名思义既要有人“管”,也得有人“理”。“管”是有形的,“理”是无形的。但“管”必须是有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从细处入手,推行“三下蹲,一汇报”制度,即在领导管理层面上,推行校级领导“蹲点制度”与年段工作的“汇报制度”,旨在让学校管理者与一线教师休戚与共、声气相通,于细处落笔,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最新动态掌握于心,避免管理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运行的脱节。
“三下蹲”:下年段蹲点,学校三位校级领导各包干管理一个年段,每周蹲点一个半天或一个晚上,蹲点时包干领导要主动深入到年段室与教师座谈,了解并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下组蹲点,包干领导每周到集备组蹲点一次,参与集备研讨活动,了解并指导集备工作;下班蹲点,包干领导每周到两个班级各蹲点一次,听两节课,与蹲点班级的师生座谈,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一汇报”:每月召开一次年段工作汇报会。力求高效务实地解决年段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年段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重视德育工作,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德育管理层面上推行“一沟通,二联动”的管理机制。“一沟通”,即做好家校联系与沟通,以求最大限度地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二联动”,即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采取“师生联手,互动管理”的办法。沟通是基础,联动是关键。学生既是被管理者,更应被赋予管理者职责。具体做法是:一是出举措。为强化学生校纪校规意识,学校出台了“两个严禁、三个不准”的举措,“两个严禁”即严禁走读生带手机进校园,严禁寄宿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三个不准”即在校内不准乱扔垃圾,不准边走边吃零食,不准把零食带进教学区。二是求沟通。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召开全校家长会,耐心向家长们阐述学校加强德育管理的工作新思路。三是携联动。政教处跟进督导,成立“学生会劝导队”,对现场学生的卫生保洁行为习惯进行督查和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参与管理与自主管理。
开展教育科研,优化教学质量
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品位,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学校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过程中,从精细化管理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教案设计“求共性,存个性”的备课理念,推行“个备→集备→内化”三级备课的精细化备课管理模式,让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第一级备课——个备,即对所教学章节提前两周进行第一次个人备课,谋划教学思路,规划教学设计。每个章节由一人负责撰写电子教案和制作配套课件,并提交集备组长审核修订后,发送至本组其他组员研阅。第二级备课——集备,即对所教学章节提前一周进行集备。第一次个人备课时指定专人撰写并经组长修订的教案,打印后提交给每位组员。全体组员在集备中面对面交流,再次探讨最佳教学设计,并研定配套作业和单元命卷等事宜。第三级备课——内化,即对所教学章节在当周上课前再进行一次个人备课,内化集备成果。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为抓手,确立了“让优生更优,中等生变优,后进生大进步”的办学目标,不斷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
使优秀生更优,采取“响鼓重锤”,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初各班锁定最具潜力的学生,进行分科培优造优。使中等生变优,采取“推拉并举”给他们加压,使他们明确阶段性的奋斗目标,针对他们的薄弱学科,由任课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搞好补差辅导,以求均衡进步。让后进生大进步,采取“百炼成钢”策略。对学困生的帮扶重在心理调适,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坚持“小步子,低台阶,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降低难度要求,平时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做到分类指导,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和学习的自觉性。
实践证明,坚持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不仅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规范化管理只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起点,学校管理的实践永无止境,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天儒这块教育沃土上,谱写学校管理工作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天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