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文化是指由孔子及其弟子创立,经过孟子、荀子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它历经董仲舒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异端”思想、顾黄王经世致用思想等阶段演变。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笔者在此不想做深入的理论探究,仅就其文化教育意义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渗透为切入点做探究。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指出,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汲取儒家优秀文化思想,挖掘儒家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具有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一、儒家教育思想概述及渗透现状
儒家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文质彬彬”君子为教育目标,以“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为教育原则,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以“有教无类”为选择教育对象的依据,以“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为教法,以“豫、时、逊、摩”“闻—见—知—行”为学法。
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对儒家文化的课堂融入一直都存在误解,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亦存有偏颇,认为儒家文化迂腐专制,是古代社会的封建思想。相关研究对儒家文化的底蕴挖掘还不够,中学教材编写的侧重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中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对阅读课外资料缺乏兴趣,导致学生阅读量稀缺。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涉及的儒家文学作品大多注重理解和翻译,忽略了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爱”与“疏”“自力更生”等传统文化的阐释及其文化精髓的传播。客观来看,儒家文化也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现代性,教学中应该寻求教育教学策略的衍生,寻求思想价值理念的建构,让儒家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鲍照乐府诗的儒家文化因素
鲍照乐府诗在思想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它不光在一个较大的时空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一个寒门之士的痛苦与无奈,让我们对他饱含同情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生在一个不公平的时代,下层人民特别是像鲍照一样的不得志文人,对社会的认识必然是深刻的,而其所反映的社会面也必然是非常广泛的。在这种基础之上,鲍照作品就必然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它体现出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重要特征。从古至今,无数文人以它为信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鲍照的一生一直在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而奋斗。但因为出身卑微,又处于门第观念浓厚的南北朝时期,注定了他仕途的坎坷不遇。究其一生,他先后担任过国侍郎、海虞令、秣陵令、永嘉令、行军参军等下层官吏。辗转颠沛的仕途生涯诠释了鲍照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其作品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很明显,作者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是一种儒家积极入世的心态。从“长图大念,隐心者久”这种胸臆的直接表露,到后文“负气争高,参差代雄”那种大气的景色描写,都反映了他对仕途、对未来的憧憬,并进而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
(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正像其他古代文人一样,鲍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胸怀远大抱负,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和勇气,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更有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民诗人的胸怀,有历代爱国诗人都具有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鲍照大量乐府诗歌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在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总是被剥削被奴役的对象,鲍照以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墨,反映了他们的苦难。《代门有车马客行》写了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偶然碰到自己邻居后的悲与愁;《代櫂歌行》同样抒发一个游子客居他乡的无奈与痛苦;《代东武吟》写一个退伍老兵的孤苦伶仃的生活。
其次,鲍照的部分诗歌批判统治阶级的无耻无能。儒家思想提倡“仁政”,主张由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是一种贤人政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鲍照在作品中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比如,《代东武吟》表现君王对身经百战的老兵的寡恩。对于这种社会弊病,当时的文人很少反映,而鲍照却挺身而出,站在时代的前列,通过这些作品去积极反映那残酷的时代。
总之,鲍照乐府诗创作受到儒家文化的极大影响,作品中包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含有丰富的儒家思想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挖掘。
三、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儒家文化因素的课堂渗透
作为一首七律,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所在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就是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赏析。结合诗歌本身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笔者从三个方面设计了如下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分析诗歌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因素。
(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鲍照“家世贫践”“才秀人微”,渴望着建功立业。但在门阀制度的束缚之下,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故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明显感受到一种被压抑着的豪迈气势以及一股悲愤慷慨之气。
此诗的开篇就让抑郁不平之气喷薄而出:“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在全诗起笔处首先作比,指出人的命运在门第的影响下会有不同走向,这就像水倒在地上会向四面八方流淌一样。地势界定水的流向,门第决定人的发展。诗人借此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愤懑。他渴望像鹰击长空一样驰骋,但门阀制度为他这种理想的实现设置了重重障碍。“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此处,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命运的不公不能自拔,而是发出了不能一味愁苦叹息的呼喊,诗人要与不公平的命运斗争。这中间体现出的就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理念,表现了他的铮铮傲骨。同时,这句诗也让我们见到一个才高气盛敏感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斗争。 (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自我未来的宽慰
如前文讲解,诗人面对现实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去歌呼呐喊,而是从自我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避免“行叹复坐愁”的苦闷,努力从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感情的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高潮。
从全诗来看,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这中间体现了深深的儒家文化思想。教学中,笔者对这方面内容做有意引导,做到儒家文化的润物无声的深入。
四、结语
儒家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应该基于课堂教学的细节把握展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毅鑫.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中语文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2]陈雅鹏.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J].高考,2019(2).
[3]沈海.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走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8(36).
[4]孙启向.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
[5]孙文君.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8).
[6]劉馨琳.浅谈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
作者简介:李海兵,1978 年生,山东汶上人,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刘仙章,1972年生,山东宁阳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儒家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一、儒家教育思想概述及渗透现状
儒家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文质彬彬”君子为教育目标,以“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为教育原则,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以“有教无类”为选择教育对象的依据,以“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为教法,以“豫、时、逊、摩”“闻—见—知—行”为学法。
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对儒家文化的课堂融入一直都存在误解,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亦存有偏颇,认为儒家文化迂腐专制,是古代社会的封建思想。相关研究对儒家文化的底蕴挖掘还不够,中学教材编写的侧重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中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对阅读课外资料缺乏兴趣,导致学生阅读量稀缺。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涉及的儒家文学作品大多注重理解和翻译,忽略了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爱”与“疏”“自力更生”等传统文化的阐释及其文化精髓的传播。客观来看,儒家文化也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现代性,教学中应该寻求教育教学策略的衍生,寻求思想价值理念的建构,让儒家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鲍照乐府诗的儒家文化因素
鲍照乐府诗在思想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它不光在一个较大的时空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一个寒门之士的痛苦与无奈,让我们对他饱含同情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生在一个不公平的时代,下层人民特别是像鲍照一样的不得志文人,对社会的认识必然是深刻的,而其所反映的社会面也必然是非常广泛的。在这种基础之上,鲍照作品就必然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它体现出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重要特征。从古至今,无数文人以它为信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鲍照的一生一直在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而奋斗。但因为出身卑微,又处于门第观念浓厚的南北朝时期,注定了他仕途的坎坷不遇。究其一生,他先后担任过国侍郎、海虞令、秣陵令、永嘉令、行军参军等下层官吏。辗转颠沛的仕途生涯诠释了鲍照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其作品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很明显,作者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是一种儒家积极入世的心态。从“长图大念,隐心者久”这种胸臆的直接表露,到后文“负气争高,参差代雄”那种大气的景色描写,都反映了他对仕途、对未来的憧憬,并进而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
(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正像其他古代文人一样,鲍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胸怀远大抱负,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和勇气,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更有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民诗人的胸怀,有历代爱国诗人都具有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鲍照大量乐府诗歌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在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总是被剥削被奴役的对象,鲍照以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墨,反映了他们的苦难。《代门有车马客行》写了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偶然碰到自己邻居后的悲与愁;《代櫂歌行》同样抒发一个游子客居他乡的无奈与痛苦;《代东武吟》写一个退伍老兵的孤苦伶仃的生活。
其次,鲍照的部分诗歌批判统治阶级的无耻无能。儒家思想提倡“仁政”,主张由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是一种贤人政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鲍照在作品中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比如,《代东武吟》表现君王对身经百战的老兵的寡恩。对于这种社会弊病,当时的文人很少反映,而鲍照却挺身而出,站在时代的前列,通过这些作品去积极反映那残酷的时代。
总之,鲍照乐府诗创作受到儒家文化的极大影响,作品中包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含有丰富的儒家思想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挖掘。
三、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儒家文化因素的课堂渗透
作为一首七律,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所在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就是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赏析。结合诗歌本身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笔者从三个方面设计了如下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分析诗歌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因素。
(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鲍照“家世贫践”“才秀人微”,渴望着建功立业。但在门阀制度的束缚之下,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故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明显感受到一种被压抑着的豪迈气势以及一股悲愤慷慨之气。
此诗的开篇就让抑郁不平之气喷薄而出:“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在全诗起笔处首先作比,指出人的命运在门第的影响下会有不同走向,这就像水倒在地上会向四面八方流淌一样。地势界定水的流向,门第决定人的发展。诗人借此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愤懑。他渴望像鹰击长空一样驰骋,但门阀制度为他这种理想的实现设置了重重障碍。“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此处,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命运的不公不能自拔,而是发出了不能一味愁苦叹息的呼喊,诗人要与不公平的命运斗争。这中间体现出的就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理念,表现了他的铮铮傲骨。同时,这句诗也让我们见到一个才高气盛敏感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斗争。 (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自我未来的宽慰
如前文讲解,诗人面对现实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去歌呼呐喊,而是从自我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避免“行叹复坐愁”的苦闷,努力从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感情的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高潮。
从全诗来看,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这中间体现了深深的儒家文化思想。教学中,笔者对这方面内容做有意引导,做到儒家文化的润物无声的深入。
四、结语
儒家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应该基于课堂教学的细节把握展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毅鑫.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中语文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2]陈雅鹏.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J].高考,2019(2).
[3]沈海.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走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8(36).
[4]孙启向.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
[5]孙文君.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8).
[6]劉馨琳.浅谈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
作者简介:李海兵,1978 年生,山东汶上人,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刘仙章,1972年生,山东宁阳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