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纪的主旋律,绿色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在当今这个资源短缺是时代,在建筑中加入生态设计,可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小资源浪费,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生态设计的元素已不算新鲜,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方式在未来会是主流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原则;策略
1.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1.1节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1.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1.3回归自然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简单指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者象征,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保证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有时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以及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住宅建筑的室内布局应十分合理,尽量避免使用合成材料,且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切实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以及建筑业发展方式,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1)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2)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3)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住宅的作用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多样性,还可以调节当地居住环境的气候,而且把污染物降到最低,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 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既能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又能保证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减少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分散,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同时为生态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环境。
2.2 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物
在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好墙面、窗台、阳台等空间,适当的种植一些对环境有益的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这样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危害物质,很大程度上净化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改善气候;还可以大量减少城市的噪音,有吸入尘土的作用,为人民居住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的设计美感。
3.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要点
3.1 室外环境设计
应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可利用园林设计来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保证小区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岛强度等各项指标负荷健康、舒适和节能要求;应注意为硬质地面和不透水地面提供必要的遮阳;地面铺装材料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反射率;应设计一定比例的有植物覆盖的绿色屋面;应提高基地的保水性能,减少透水地面的比例;规划设计应使得人的活动区有舒适的室外风环境,方便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应仔细协调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单体设计,以处理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防风的问题,同时保证夏季或过渡季建筑物前后有一定的压差,促进自然通风的进行。
3.2朝向设计与日照控制
建筑朝向布局应有利于获得自然通风和日照,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优朝向,建筑朝向应控制在南偏东15°或南偏西15°的范围内。
绿色建筑要保证室内外日照、采光、通风符合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即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规定。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3.3通风控制
自然通风是具有节能、改善室温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优点,是人类长期用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手段。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在实现原理上有利用风压、热压、风压与热压相结合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是综合利用室内外条件来实现的。如根据建筑周围环境、建筑布局、建筑构造、太阳辐射、气候、室内热源等,来组织和诱导自然通风。在建筑构造上,通过中庭、双层幕墙、风塔、门窗、屋顶等构件的优化设计,来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3.4建筑面宽与进深
住宅保持合适的面宽与进深有助于自然采光以充分享受日照,有助于降低空调等工具的使用,达到降耗的目的。每户住宅的建筑面宽直接关系到其迎风面的大小,建筑面宽越大其迎风面就会越宽,越有利于自然换气。而建筑进深则关系到建筑的自然采光及气流在室内的流通。一般来说,建筑进深越窄,则空气在建筑内部流通的的距离就会越短,空气受到的阻碍就会越少,建筑内部可受到日照的面积就会越大。建筑的面宽和进深也同时受到用地形状,内部空间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在满足使用及法规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加大建筑面宽,缩短建筑进深。
3.5保温与隔热
为改善墙体保温性能,可采取的措施有:用导热系数小的轻质保温材料来砌筑墙体,如加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预制板或砌块墙体;对于承重墙体在外部复合保温层,保温层常用到聚苯板、再生聚苯板、珍珠岩等。隔热性能可通过在墙体外表面粘贴或涂抹对太阳辐射热吸收率低的材料,如石灰粉刷、浅色面砖等来实现。屋面保温隔热使用干铺焦渣、水泥蛭石、膨胀珍珠岩、聚苯板等效果较好。
3.6 使用洁净能源,保护自然资源降低耗能绿色生态系统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資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7 对建筑结构自身进行低碳设计
目前来看,蓄水覆土种植及架空建筑设计是当前实现隔热保温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方式,因此可通过促进垂直的墙体绿化和屋面绿化之间的完美契合,来充分的利用自然雨水并有效的遮挡建筑结构东西方向上的日晒,使水分得以有效的蒸发、有效的净化空气、有效的调节室内及屋面的温度,最终实现缓解城市生活中的热岛效应。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峡谷理念,即将花园和楼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营造一个建筑斜坡公园,并通过其中多层次的屋面绿化和精心设计,合理地打破室内外空间上存在的既定界限。通过这一设计,不但可以营造一个灵活而富有生机的建筑景观花园,而且在实现低碳目标和优化节能环保效果方面是一种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位,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11.5.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原则;策略
1.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1.1节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1.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1.3回归自然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简单指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者象征,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保证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有时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以及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住宅建筑的室内布局应十分合理,尽量避免使用合成材料,且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切实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以及建筑业发展方式,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1)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2)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3)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住宅的作用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多样性,还可以调节当地居住环境的气候,而且把污染物降到最低,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 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既能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又能保证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减少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分散,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同时为生态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环境。
2.2 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物
在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好墙面、窗台、阳台等空间,适当的种植一些对环境有益的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这样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危害物质,很大程度上净化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改善气候;还可以大量减少城市的噪音,有吸入尘土的作用,为人民居住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的设计美感。
3.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要点
3.1 室外环境设计
应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可利用园林设计来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保证小区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岛强度等各项指标负荷健康、舒适和节能要求;应注意为硬质地面和不透水地面提供必要的遮阳;地面铺装材料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反射率;应设计一定比例的有植物覆盖的绿色屋面;应提高基地的保水性能,减少透水地面的比例;规划设计应使得人的活动区有舒适的室外风环境,方便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应仔细协调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单体设计,以处理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防风的问题,同时保证夏季或过渡季建筑物前后有一定的压差,促进自然通风的进行。
3.2朝向设计与日照控制
建筑朝向布局应有利于获得自然通风和日照,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优朝向,建筑朝向应控制在南偏东15°或南偏西15°的范围内。
绿色建筑要保证室内外日照、采光、通风符合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即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规定。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3.3通风控制
自然通风是具有节能、改善室温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优点,是人类长期用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手段。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在实现原理上有利用风压、热压、风压与热压相结合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是综合利用室内外条件来实现的。如根据建筑周围环境、建筑布局、建筑构造、太阳辐射、气候、室内热源等,来组织和诱导自然通风。在建筑构造上,通过中庭、双层幕墙、风塔、门窗、屋顶等构件的优化设计,来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3.4建筑面宽与进深
住宅保持合适的面宽与进深有助于自然采光以充分享受日照,有助于降低空调等工具的使用,达到降耗的目的。每户住宅的建筑面宽直接关系到其迎风面的大小,建筑面宽越大其迎风面就会越宽,越有利于自然换气。而建筑进深则关系到建筑的自然采光及气流在室内的流通。一般来说,建筑进深越窄,则空气在建筑内部流通的的距离就会越短,空气受到的阻碍就会越少,建筑内部可受到日照的面积就会越大。建筑的面宽和进深也同时受到用地形状,内部空间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在满足使用及法规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加大建筑面宽,缩短建筑进深。
3.5保温与隔热
为改善墙体保温性能,可采取的措施有:用导热系数小的轻质保温材料来砌筑墙体,如加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预制板或砌块墙体;对于承重墙体在外部复合保温层,保温层常用到聚苯板、再生聚苯板、珍珠岩等。隔热性能可通过在墙体外表面粘贴或涂抹对太阳辐射热吸收率低的材料,如石灰粉刷、浅色面砖等来实现。屋面保温隔热使用干铺焦渣、水泥蛭石、膨胀珍珠岩、聚苯板等效果较好。
3.6 使用洁净能源,保护自然资源降低耗能绿色生态系统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資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7 对建筑结构自身进行低碳设计
目前来看,蓄水覆土种植及架空建筑设计是当前实现隔热保温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方式,因此可通过促进垂直的墙体绿化和屋面绿化之间的完美契合,来充分的利用自然雨水并有效的遮挡建筑结构东西方向上的日晒,使水分得以有效的蒸发、有效的净化空气、有效的调节室内及屋面的温度,最终实现缓解城市生活中的热岛效应。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峡谷理念,即将花园和楼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营造一个建筑斜坡公园,并通过其中多层次的屋面绿化和精心设计,合理地打破室内外空间上存在的既定界限。通过这一设计,不但可以营造一个灵活而富有生机的建筑景观花园,而且在实现低碳目标和优化节能环保效果方面是一种创新。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以贯彻“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绿色生态建筑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位,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