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关于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讲话精神为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念思路和原则方法,需要我们悉心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其关键举措应是在充分认识把握理论与实践基本关系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两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之间统一互动、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效应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组织协同等方面的内涵要求。构建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机制需要统筹协调理论与实践工作,以实践为中心和导向开展理论研究,力求党建理论能够有效适应和支持党建实践需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促进和实现党建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大力繁荣发展党建出版发行事业,广泛开发利用现代传媒工具,推动党建领域科技进步。
关键词:党建理论;党建实践;协同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98X(2018)01-0032-05
习近平十分重视和强调运用实践与理论的基本关系基本原理来指导推动党和国家建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和制度的结合,其重要的建设原则方法就是“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2015年1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学习掌握認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时又深刻提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习近平关于掌握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强调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作用以及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论断极为正确和重要,为促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念思路和原则方法,需要我们悉心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我们党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推动力和实现方式,无论国家建设还是党的建设都需要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作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就党的建设而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党要更快更好地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科学有效的党建创新来保障支持国家现代化发展。党的建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与环节,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讲话精神,需要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依存和支持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之间统一互动、相互适应和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消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脱节与制约现象,推动党建系统的整体协调与科学发展。
一、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
基本关系及其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是党建工作的两个层面,两者之间既存在相互差异和制约,又存在相互依存与促进,共同支撑和推动着党的整体系统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党建实践对党建理论具有决定意义,基本原因如下:
首先,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的基础和来源。党建理论主要是关于党的建设的理性认识、思想学说、理念观点和指导思想,而党建实践则是党的理念践行、目的实现、组织调适、制度改进、管理创新、作风优化、决策实施以及党员素质提高的实际过程,实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贯彻落实党的理念主张和目标决策的现实行动。理论的科学性根植和基准于实践,党建理论只有产生和来源于客观的实践经验,真实反映党建实践客观实际情况,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的客观需要是党建理论建构的目标和动力,党建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满足和实践党建目的和需要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倾听实践呼声、回应实践诉求,满足实践需要、解决实践问题,以实践作为理论建设的基本动力和目标导向,致力于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开拓创新,这应是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
第三,党建实践是检验和发展党建理论的根本标准。党建理论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满足党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具有满足和实践党建目的的价值性、合乎党建发展规律的真理性,判定党建理论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看党建发展实践效果及其是否与党建发展规律保持统一性。不仅党建理论正确与否要通过党建实践来检验,党建理论的持续发展也需要通过党建实践的总结概括和现实推动来实现。党建理论的基本内涵既是稳定成熟的,又是开放发展的,它要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就必须立足于党建发展实践,不断面对新情况、吸收新信息、解决新问题,同动态鲜活的党建发展实践保持具体和历史的统一性,随着发展实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创新,实现党建理论对党建实践的持续统一、高度适应和有效促进。
然而思想理论具有巨大能动性,“理论能为具体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上预见实践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理论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就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党建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生机的力量之源”,要推动党的事业的科学有效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党建理论的巨大引领和指导作用。从思想支配行动、理论调控实践的角度看,党建实践是在党建理论的规范指导之下进行的自觉活动,党建理论对党的建设活动发挥着思想引导、行动指南、制度改进、管理优化、决策支持诸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创建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由此而有力支持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理念,就如何管党治党,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命题、新观点、新构想,理论上的重要探索和创新极大改善了党的面貌和作风,有效提高了党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 尤其要清醒看到,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决定和驱动发展的首要力量,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正在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可以说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以简单照搬,在今天也不能再完全依赖于摸石过河、依循过去经验而健步前行。通过大力开展党建理论研究来探索把握党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凝练先进思想,汇聚高端智慧,以强有力的党建理论创新来引领和驱动党建实践发展,这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的基础、动力、目标和根本评价标准,而党建理论则对于党建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引领和驱动作用。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和支持,又相互影响和制约,无论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还是实践滞后于理论,都将制约和削弱党的生机活力和执政能力,甚至造成严重的失误和代价,自建党以来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十分深刻的。要推动党建系统的科学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基本关系,促进和实现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创新。
二、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机制的
概念界定、原则要求与建构方略
协同创新既是一种功能和结果,也是一种结构和机制,它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和创造需要相应的协同机制来实现和保证。协同通常是指协调多个不同个体与要素,共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与能力,协同创新则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和任务,多个主体和因素共同協作、相互补充、配合联动展开的创新行为,“实质上是突破原有的创新要素囿于各创新主体的部门所有制,使各创新主体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联合、重组,形成创新合力,最终共同推动、实现更大产量和更高质量的创新生产”。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产学研协同创新、许多高校研究基地开展的协同创新等。
本文所论述的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之间统一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效应的实现方式,主要特征是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系统统一步调、联合协作,共同开展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目标实现。其原则要求一方面是使党建理论植根和派生于党建实践需要,服从服务于党建实践需要,以党建实践绩效作为党建理论评价尺度,根据党建实践需要创新发展党建理论;另一方面是党建实践要以科学先进的党建理论作为思想引领、行动指南和决策支持,力求实现党建实践的科学化、信息化、有序化和高效化,从而使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保持具体历史的统一性、协调性和与时俱进状态,这是党的事业永葆活力和先进性的重要原则和条件。
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环节构成的整体系统,两者之间协同创新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其中最基本和主要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是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组织协同。
目标协同是协同机制的前提和关键,要构建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首先要使理论子系统和实践子系统追求共同的目标任务和绩效,并以这一共同目标为中轴和基准来不断调整各自的要素与结构,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整合与相互促进。要根据党的宗旨纲领、基本路线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确定现阶段和未来时期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明确要求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创新思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建设目标必须以此来统一定向定位,整体协同设定。
主体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的中心和承载。人是党建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要通过作为主体的人来承担和完成,主体的协同是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党建理论是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理论主体是从事党建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者,主要分布在党校、高校、社科院以及党委内设的研究与宣传机构。党建实践主体主要是从事领导决策、宣传教育、组织管理、思想政治等各项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现主体协同首先需要党建理论研究者与党务工作者在数量上合理匹配,根据事业发展和现实条件合理配置党务管理人员和党建研究人员;其次是在素质上相互适应,党建实际工作者要学习掌握党建理论,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良好思想理论水平,党建理论工作者则要熟悉和了解党建工作实际,适应和满足党建实践需要;第三是在工作上相互切入,党建理论工作者要适当介入党建实际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捕捉新的问题,党建实际工作者应适当参与一些党建调查研究活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调研能力与理论水平;第四是在职能绩效上相互延伸,党建理论研究者应结合党建工作实际,追求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价值,党建实际工作者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参与调查研究,成为学习学者型管理者。
组织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的纽带和保证。目标和主体的协同要通过一定组织形式来实现,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承担,构建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要有相应的组织领导、组织制度和组织措施来规划、推动和保证。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是既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又相互差异、不能相互取代的,实现组织协同要确立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组织目标模式和战略构想,致力于不断提高党的科学先进性、优质高效性;高度认识和充分发挥党建理论对于党的发展的重要引领提升作用,要健全党建研究机构、壮大党建研究队伍和增加相应的研究投入,大力提高党建理论研究的能力水平和质量效益;按照理论与实践协同的原则来配置人财物资源,使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在目标设置上统一衔接,在人才队伍上交流结合,在运行机制上良性互动、相互加速,与时俱进。
构建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宏大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促进和实现上述的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组织协同,为此需要统筹协调党建理论与实践工作,使两者相互适应和支持,形成整体系统合力。 首先,就理论系统而言,推动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需要以实践为中心和导向开展理论研究,力求党建理论能够有效适应和有力支持党建实践需要。“党建理论具有科学与价值双重性质,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只有真实反映党建客观规律,符合党建实际情况和现实发展要求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应是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我们党是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产生伟大的理论,相对于党建实践的经验创造和发展需要而言,理论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滞后和不适,主要表现就是许多成功的案例、经验和模式还有待概括上升为理论。党建实践中出現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加科学的理论解释与决策支持,有些理论研究者深入实际调查不足,对实证研究方式重视不够,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从世界范围看,还有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缺乏全面客观的理性认识,存在许多误解与偏见。提升党建理论研究能力和水平,深刻揭示党的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和执政方式的合规律性与先进性本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和举措”,这是事关党的形象声望和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要克服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脱节和不适应现象,需要大力推动理论创新,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将理论研究的重心和目标定位于服务于党建实践需要的轨道,根据实践需要来选择课题和配置研究资源,创造条件让党建理论工作者经常化深入实际调查或者到党建部门挂职,及时发现和充分掌握党建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为理论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新材料和新案例,促进党建实践经验向党建理论成果的飞跃与升华。
其次,就实践系统而言,推动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需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理论的先导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健康持续性。党建理论对党建实践具有指导、改进和拓展作用,要提高广大党员素质和党建工作水平,必须重视先进理论的宣传推广和转化运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建理论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其中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成果。但理论的价值在于应用,要实现党建理论的价值就要重视宣传推广工作,通过规划指导、学习培训、读书研讨、组织考核等多种途径促进先进理论向党员素质和党建工作实际转化,这对提高党建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创新需要先进媒介、载体和传播沟通手段支持,繁荣发展党建出版发行事业,广泛开发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对于促进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创新都需要先进高效的传播媒体和技术手段支持,为了推动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扶持和发展党建类书报刊的出版发行,积极开发利用多种现代传媒工具,全面推动党建领域科技进步,形成传播党建新信息、唱响党建主旋律、汇聚党建正能量和弘扬党建新精神的强大合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质量水平和效能。
关键词:党建理论;党建实践;协同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98X(2018)01-0032-05
习近平十分重视和强调运用实践与理论的基本关系基本原理来指导推动党和国家建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和制度的结合,其重要的建设原则方法就是“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2015年1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学习掌握認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时又深刻提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习近平关于掌握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强调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作用以及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论断极为正确和重要,为促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念思路和原则方法,需要我们悉心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我们党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推动力和实现方式,无论国家建设还是党的建设都需要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作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就党的建设而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党要更快更好地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科学有效的党建创新来保障支持国家现代化发展。党的建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与环节,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讲话精神,需要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依存和支持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之间统一互动、相互适应和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消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脱节与制约现象,推动党建系统的整体协调与科学发展。
一、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
基本关系及其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是党建工作的两个层面,两者之间既存在相互差异和制约,又存在相互依存与促进,共同支撑和推动着党的整体系统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党建实践对党建理论具有决定意义,基本原因如下:
首先,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的基础和来源。党建理论主要是关于党的建设的理性认识、思想学说、理念观点和指导思想,而党建实践则是党的理念践行、目的实现、组织调适、制度改进、管理创新、作风优化、决策实施以及党员素质提高的实际过程,实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贯彻落实党的理念主张和目标决策的现实行动。理论的科学性根植和基准于实践,党建理论只有产生和来源于客观的实践经验,真实反映党建实践客观实际情况,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的客观需要是党建理论建构的目标和动力,党建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满足和实践党建目的和需要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倾听实践呼声、回应实践诉求,满足实践需要、解决实践问题,以实践作为理论建设的基本动力和目标导向,致力于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开拓创新,这应是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
第三,党建实践是检验和发展党建理论的根本标准。党建理论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满足党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具有满足和实践党建目的的价值性、合乎党建发展规律的真理性,判定党建理论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看党建发展实践效果及其是否与党建发展规律保持统一性。不仅党建理论正确与否要通过党建实践来检验,党建理论的持续发展也需要通过党建实践的总结概括和现实推动来实现。党建理论的基本内涵既是稳定成熟的,又是开放发展的,它要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就必须立足于党建发展实践,不断面对新情况、吸收新信息、解决新问题,同动态鲜活的党建发展实践保持具体和历史的统一性,随着发展实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创新,实现党建理论对党建实践的持续统一、高度适应和有效促进。
然而思想理论具有巨大能动性,“理论能为具体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上预见实践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理论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就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党建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生机的力量之源”,要推动党的事业的科学有效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党建理论的巨大引领和指导作用。从思想支配行动、理论调控实践的角度看,党建实践是在党建理论的规范指导之下进行的自觉活动,党建理论对党的建设活动发挥着思想引导、行动指南、制度改进、管理优化、决策支持诸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创建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由此而有力支持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理念,就如何管党治党,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命题、新观点、新构想,理论上的重要探索和创新极大改善了党的面貌和作风,有效提高了党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 尤其要清醒看到,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决定和驱动发展的首要力量,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正在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可以说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以简单照搬,在今天也不能再完全依赖于摸石过河、依循过去经验而健步前行。通过大力开展党建理论研究来探索把握党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凝练先进思想,汇聚高端智慧,以强有力的党建理论创新来引领和驱动党建实践发展,这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党建实践是党建理论的基础、动力、目标和根本评价标准,而党建理论则对于党建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引领和驱动作用。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和支持,又相互影响和制约,无论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还是实践滞后于理论,都将制约和削弱党的生机活力和执政能力,甚至造成严重的失误和代价,自建党以来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十分深刻的。要推动党建系统的科学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基本关系,促进和实现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创新。
二、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机制的
概念界定、原则要求与建构方略
协同创新既是一种功能和结果,也是一种结构和机制,它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和创造需要相应的协同机制来实现和保证。协同通常是指协调多个不同个体与要素,共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与能力,协同创新则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和任务,多个主体和因素共同協作、相互补充、配合联动展开的创新行为,“实质上是突破原有的创新要素囿于各创新主体的部门所有制,使各创新主体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联合、重组,形成创新合力,最终共同推动、实现更大产量和更高质量的创新生产”。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产学研协同创新、许多高校研究基地开展的协同创新等。
本文所论述的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之间统一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效应的实现方式,主要特征是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系统统一步调、联合协作,共同开展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目标实现。其原则要求一方面是使党建理论植根和派生于党建实践需要,服从服务于党建实践需要,以党建实践绩效作为党建理论评价尺度,根据党建实践需要创新发展党建理论;另一方面是党建实践要以科学先进的党建理论作为思想引领、行动指南和决策支持,力求实现党建实践的科学化、信息化、有序化和高效化,从而使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保持具体历史的统一性、协调性和与时俱进状态,这是党的事业永葆活力和先进性的重要原则和条件。
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和环节构成的整体系统,两者之间协同创新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其中最基本和主要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是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组织协同。
目标协同是协同机制的前提和关键,要构建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首先要使理论子系统和实践子系统追求共同的目标任务和绩效,并以这一共同目标为中轴和基准来不断调整各自的要素与结构,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整合与相互促进。要根据党的宗旨纲领、基本路线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确定现阶段和未来时期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明确要求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创新思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建设目标必须以此来统一定向定位,整体协同设定。
主体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的中心和承载。人是党建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要通过作为主体的人来承担和完成,主体的协同是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党建理论是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理论主体是从事党建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者,主要分布在党校、高校、社科院以及党委内设的研究与宣传机构。党建实践主体主要是从事领导决策、宣传教育、组织管理、思想政治等各项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现主体协同首先需要党建理论研究者与党务工作者在数量上合理匹配,根据事业发展和现实条件合理配置党务管理人员和党建研究人员;其次是在素质上相互适应,党建实际工作者要学习掌握党建理论,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良好思想理论水平,党建理论工作者则要熟悉和了解党建工作实际,适应和满足党建实践需要;第三是在工作上相互切入,党建理论工作者要适当介入党建实际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捕捉新的问题,党建实际工作者应适当参与一些党建调查研究活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调研能力与理论水平;第四是在职能绩效上相互延伸,党建理论研究者应结合党建工作实际,追求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价值,党建实际工作者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参与调查研究,成为学习学者型管理者。
组织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的纽带和保证。目标和主体的协同要通过一定组织形式来实现,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承担,构建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要有相应的组织领导、组织制度和组织措施来规划、推动和保证。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是既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又相互差异、不能相互取代的,实现组织协同要确立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组织目标模式和战略构想,致力于不断提高党的科学先进性、优质高效性;高度认识和充分发挥党建理论对于党的发展的重要引领提升作用,要健全党建研究机构、壮大党建研究队伍和增加相应的研究投入,大力提高党建理论研究的能力水平和质量效益;按照理论与实践协同的原则来配置人财物资源,使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在目标设置上统一衔接,在人才队伍上交流结合,在运行机制上良性互动、相互加速,与时俱进。
构建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宏大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促进和实现上述的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和组织协同,为此需要统筹协调党建理论与实践工作,使两者相互适应和支持,形成整体系统合力。 首先,就理论系统而言,推动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需要以实践为中心和导向开展理论研究,力求党建理论能够有效适应和有力支持党建实践需要。“党建理论具有科学与价值双重性质,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只有真实反映党建客观规律,符合党建实际情况和现实发展要求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应是党建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我们党是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产生伟大的理论,相对于党建实践的经验创造和发展需要而言,理论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滞后和不适,主要表现就是许多成功的案例、经验和模式还有待概括上升为理论。党建实践中出現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加科学的理论解释与决策支持,有些理论研究者深入实际调查不足,对实证研究方式重视不够,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从世界范围看,还有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缺乏全面客观的理性认识,存在许多误解与偏见。提升党建理论研究能力和水平,深刻揭示党的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和执政方式的合规律性与先进性本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和举措”,这是事关党的形象声望和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要克服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脱节和不适应现象,需要大力推动理论创新,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要将理论研究的重心和目标定位于服务于党建实践需要的轨道,根据实践需要来选择课题和配置研究资源,创造条件让党建理论工作者经常化深入实际调查或者到党建部门挂职,及时发现和充分掌握党建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为理论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新材料和新案例,促进党建实践经验向党建理论成果的飞跃与升华。
其次,就实践系统而言,推动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需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理论的先导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健康持续性。党建理论对党建实践具有指导、改进和拓展作用,要提高广大党员素质和党建工作水平,必须重视先进理论的宣传推广和转化运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建理论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其中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成果。但理论的价值在于应用,要实现党建理论的价值就要重视宣传推广工作,通过规划指导、学习培训、读书研讨、组织考核等多种途径促进先进理论向党员素质和党建工作实际转化,这对提高党建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创新需要先进媒介、载体和传播沟通手段支持,繁荣发展党建出版发行事业,广泛开发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对于促进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协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创新都需要先进高效的传播媒体和技术手段支持,为了推动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扶持和发展党建类书报刊的出版发行,积极开发利用多种现代传媒工具,全面推动党建领域科技进步,形成传播党建新信息、唱响党建主旋律、汇聚党建正能量和弘扬党建新精神的强大合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质量水平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