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小学语文课堂的再出发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我有幸多次受邀擔任小学语文组的评委组长,参与到这项颇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赛事中。“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面向“苏派名校联盟”会员学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参加展评的课例代表着省内各地区课堂教学的规格与水平,也见证着当前教学一线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走向。从中,可以得见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聚焦学习本质,但学生本位仍被虚化。
  现代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近几届“杏坛杯”的展评主题也将目光投向对学习活动的核心——“人”的关注。“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人在课中央”,都召唤着学习活动实现从学生的“被教”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参评的课堂中都有所体现。参赛教师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力图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走到前台,去亲身经历,自主探究。但从每节课的整体过程看,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仍然过多,教师个人基本功的“秀”远多于学生自主的学,学生的学习还是更多地趋从于教师的指挥,没能充分放开,自主学习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2.关注学科特质,但课程意识仍显模糊。
  从参加“杏坛杯”展评的具体课例可以看到,当前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有了更准确、清醒的认识,而且这一认识正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教师们普遍更重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设计有意义的语用练习以促进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但是,这种转变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课堂仍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目光短浅,将一节节语文课视作单列的个体,缺乏应有的课程意识,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这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目标弥散,序列杂乱,缺少清晰而有逻辑意义的建构路径。
  3.探索结构变革,但课堂范式仍缺体例。
  教育理念的革新带来课堂结构的变革,从“杏坛杯”展评的小学语文课堂看,这种变革有契合当前热点的尝试,如学案导学式学习;有针对不同文体的研究,如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体现地区或学校课题思想的本土化探索;也有体现选手个人教学思想、主张的个性化实践。这些探究使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被打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是,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范式,还缺少具有易于操作和值得推广的课型体例。这一方面是由语文学科系统的模糊性、弱逻辑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线教师对学科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使得课型构建的研究缺乏学理的支撑。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新趋势展望
  1.以学习本质改造学习活动。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是学生的自主发展与生长。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其实就是要厘清“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就要研寻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学习储备,这是课堂教学的事实起点。而要科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四位一体”是关键。其中,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决定了教学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学生则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实然”学情。只有在此基础上遴选确定的学习内容,才是真正的“学生需要”。“怎么学”,就要真正确立学生本位意识,教师要甘于并善于“退”到幕后。“退”,是为了给学生的学留出足够的时间。课堂的40分钟是一个常数,一节课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就越少。所以,一定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弄懂的少讲,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精要地讲。当教师放下了对课堂的控制欲,真正用心去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那学生言说表达的愿望就会被真正唤醒。正如佐藤学在对话的“投球”比喻中所说:“教师如果能把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快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所以,课堂对话应从简单应答走向以思考为核心的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行为,使学生在对话的多重回路中获得生长。
  2.以课程意识观照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语文课堂,唯有以清晰的课程意识观照课堂教学,才能以学科本质给予学生生长的力量,培养学生真正的课程学习能力。首先,清晰的课程意识来自于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目标与内容的正确认识,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具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功能。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从宏观上对学科的终极培养目标给予了规约。每位语文教师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等课程本质的内容是语文课的“脊梁”。其次,清晰的课程意识是教材解读的宽厚背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所以教材解读既要与课标对话,又要与文本对话,去明确教材的学段目标与要求,去发现文本中蕴含的语文教学因子,并努力使两者紧密契合。当语文课超越了零敲碎打的习练,从学科层面上落实了课程目标,每一节课就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生长序列中的重要一环,赋予学生新的“学科经历”和“学科经验”。再次,清晰的课程意识,是教学架构的核心要素。基于正确的课程认识和教材的解读下的教学架构,必然是以“语文的方式”展开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些言语实践活动中,设计的情境、使用的方法、采取的途径都应直指语文课程目标和课堂课时目标,在言、意兼得中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真正实现学生言语与精神的双重成长。
  3.以结构变革撬动课堂转型。
  在“杏坛杯”课堂展评的多次听课中,我曾不断思考并追问:语文课堂能不能实现这样一种结构变革——摒除一切非语文的杂质,萃取语文学习中最本质的要义并将其固定为课堂构成的核心要素,从而构建具有普适意义的课堂范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课型构建的意义,不是要抹杀个性,塑造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产品,而是要聚焦课程学习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限度地保障学习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任何学科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课型,都要基于如下认知:对学科理论的系统学习,对课程框架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体系的清晰认识,对教学活动的科学构建。展望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变革需求,可以此两者为基本点,在推进课型构建上作如下尝试:一是以“内容模块”构建项目式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资料都可根据其功用分为知识性信息、体验性信息、语用性信息等,学习资料就可按照这样的信息类型重组为新的内容模块。而针对不同的内容模块,对照学习目标,可将课堂学习分解成若干学习项目,课堂就能够形成项目式学习的展开结构。二是以“方法模块”构建专题式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的学习方法有朗读、对话、理解、体验等,“方法模块”是指以一种或几种基本方法作为课堂实施的基本策略,形成一个或数个母板,将不同的学习内容“镶嵌”其中。课堂结构就由这样的方法模块排列组合而成。一般来说,一堂课以一个核心方法形成一个专题板块,更利于学生课程能力的发展。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当“核心素养”开启时代教育的新视域,当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小学语文教学也亟待在教育变革的潮流中把准方向,自觉革新。而回归本原,以学习本质和学科特质为基点,重塑课堂品质,正是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再出发。■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关键词】习惯培养;小学生;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5-0078-01  新学期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也经历了起初面对新的班级、崭新的面孔、稚嫩的学生时的激动与兴奋,到如今的百感交集。早就听说低年级的学生不好教,低年级的班主任不好当。一开始,我还不信,可如今,我是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班级的卫生尤其让我头疼:讲台上,每天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1996至2000年,枣庄市孕产妇死亡率评审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的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根据死亡病例汇总分析,对死因进行客观评审,做出恰当的干预建议.
目前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和一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唯一方法。Alo-BMT成功与否主要受限于供受者之间HLA基因不相符而导致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HLA配型相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843000)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医院张玉亚李发吉张廷聪张海龙我院自1992~1997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手术治疗264例,其中锥颅穿刺置管注药抽吸术142例(以下简
笔者对20例耳-颞部疾病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图像进行了对照分析,其中慢性乳突炎8例,NPC转移7例,慢性乳突炎并胆脂瘤2例,听神经瘤2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畸形1例。结果表明:HRCT对病变引起骨质破坏的程度,病
1 肾虚胃炎例:张某,女,58岁,农民。于1991年8月因“牙龈糜烂出血半年余”就诊。患者于半年前由于食辛辣食物后出现牙龈红肿疼痛,服用三黄片一周症状基本缓解,一周余症状复发
文言文复习是中考复习的一大难点。复习量大,课时紧,学生课余时间少,是一个现实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文言文复习教学中尝试用寻找"老熟人"的方法,即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