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姜巴斯套组烃源岩评价

来源 :新疆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准东和腹部地区,根据野外地表调查,针对准噶尔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研究区烃源岩主要为灰黑色碳质粉砂质泥岩、泥岩。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上属差-中等烃源岩。姜巴斯套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中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Ⅲ为主;上段有机碳含量较低,据相关变化趋势推测其有机碳类型为以Ⅲ型为主。因此总体上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有机质成熟度总体上属成熟-高熟,主要为高熟。综上所述,准噶尔东北缘的石炭系是一套较有效的烃源岩,在该区寻找油气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评价;烃源岩特征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位于北山煤窑-青河一线,包括北塔山、卡拉麦里山、青格拉底山和阿尔曼特山。东北缘古生代地层广泛发育,归属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准噶尔褶皱带,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在新疆北部构成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线[1]。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西北局部存在零星分布,集中在准东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与石钱滩组、下石炭统滴水泉组[2-3],其中准东石炭系烃源岩对盆地内的油气成藏更具重要意义,主要分布于卡拉麦里地区,指卡拉麦里山以南,博格达山前阜康断裂以北,滴水泉南-沙南-沙丘北断裂以东的广大地区,总体上为NW向隆起构造带[4],近年来陆续发现了源自于石炭系烃源岩的油气[5],在五彩湾凹陷、滴水泉及帐北断阶带地区发现来源于石炭系的工业性油气,对于油气资源具重要意义,但石炭系的勘探程度仍较低。目前对油气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二叠系与侏罗系[6-7]。但从野外地质观察踏勘可发现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富蕴地区也有较厚的石炭系泥岩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富蕴盆地,石炭系姜巴斯套组至少发育3套滨浅海相暗色泥岩,目前学者们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在这里只做了少量调查研究[8-9]。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盆地东北部的富蕴地区姜巴斯套组下段(第一亚组)、中段(第二亚组)、上段(第三亚组)中的暗色泥岩沉积环境的分析和对野外采集的烃源岩样品进行TOC、生烃潜量、干酪根的镜检、Ro、Tmax特征進行分析评价,为后期新疆东北部石炭系烃源岩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1  地质背景
  形成富蕴盆地的原因是准噶尔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发生俯冲碰撞,不同学者针对盆地性质的认识有较大争议[10-13],目前趋向于认为是沟-弧-盆系统中的前渊沉积[13]。构造区划属于天山-兴蒙造山系阿尔泰弧盆区阿尔泰南缘增生弧。富蕴县西南萨尔布拉克是盆地地层主要出露的地区,属于东准噶尔地层分区两台地层小区,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及少量二叠系(图1)[14,15],按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北塔山组、蕴都喀拉组、黑山头组、姜巴斯套组、喀拉额尔齐斯河组、特斯把汗组、库尔提组及第四系。由于受晚古生代华力西期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呈NW向展布,地层走向为 NW向,产状近直立,倾向NE。近 NW向、NNW向和NWW向3组压性、压扭性断层发育,下石炭统在SE方向逐渐尖灭。
  本区石炭系分布广泛,沉积类型有陆相、海相、海陆交互相。区内构造活动较频繁,并伴有火山喷发,发育一套巨厚槽盆相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局部存在地台相碳酸盐岩建造[16]。各区岩性变化较大,地层发育程度也有较大差别。石炭系自下而上为黑山头组、姜巴斯套组、巴塔玛依内山组。富蕴地区暗色泥岩主要发育于石炭系姜巴斯套组,根据其沉积序列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段(亚组),即下段(第一亚组)、中段(第二亚组)和上段(第三亚组)     (图2)。下段(第一亚组)岩性主要有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其中长石质杂砂岩、杂砂岩较多,该组为滨海相-浅海相沉积,粒度较粗。中段(第二亚组)岩性上部粗砂岩、含砾细砂岩较多,中部出现厚层生屑灰岩及厚层页岩,下部多出现粗砂岩、中粒砂岩与页岩或泥岩的互层,该组为滨海相沉积。上段(第三亚组)岩性以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与泥岩的旋回层为主,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相。
  2  烃源岩分布特征
  研究剖面处于富蕴县西南萨尔布拉克地区,对姜巴斯套组出露的最厚位置进行了详细地层实测,并对该区三段(亚组)的暗色泥岩分别进行连续采样(图2)。其中,下段(第一亚组)和中段(第二亚组)通过探槽取样,上段(第三亚组)受野外地形条件制约,采用简单露头揭露取样。各段间均含较厚灰黑色碳质粉砂质泥岩、泥岩,是本区主要烃源岩层系。
  下段(第一亚组)  通过探槽TC01表明,其岩性为岩屑砂岩夹深灰-灰黑色碳质泥岩、黄绿色粉砂岩,其中间夹含砾岩屑粗砂岩及数套层间砾岩透镜体、数套石英砂岩透镜体,顶部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厚10~250 m,含大量生物,如海百合茎、苔藓虫、菊石、腕足等化石,顺走向延伸尖灭相变为粉砂质泥岩、黄绿色泥岩。本段总体砂泥比在萨尔布拉克附近约为2∶1~3∶1,深灰-灰黑色碳质泥岩多与黄绿色砂岩韵律互层,单套的灰黑色碳质泥岩连续厚数米至80 m不等,累积厚约150~200 m,总体上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陆棚。
  中段(第二亚组)  通过探槽TC02表明,其岩性为细砂岩夹灰黑色碳质泥岩、灰绿色、黄绿色粉砂岩,两者部分为韵律互层,总体砂泥比大约为2∶1。岩屑粗砂岩中局部见大量腕足印模、植物印模。从沉积序列上看,本段下部含碳质泥岩较少,往上逐渐增多,中上部碳质泥岩段较厚,且有机碳含量较高。单套灰黑色碳质泥岩连续厚度在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累积厚度约100~300 m,总体沉积环境为滨岸-潮坪-浅水陆棚。
  上段(第三亚组)  为含砾粗砂岩夹凝灰质砂岩、灰绿色、灰色粉砂岩,中上部为灰黑色碳质泥岩和黄绿色砂岩不等厚互层,单套灰黑色碳质泥岩厚度为数米至20 m不等,累积厚度约80~100 m,总体沉积环境为海陆交互-浅水陆棚。   该区姜巴斯套组暗色泥岩主要分布于富蕴-青河及卡拉麦里山,平面上呈NW向展布,厚度以富蘊西侧的萨尔布拉克金矿一带最厚,厚0~150 m,向两侧厚度逐渐减薄。姜巴斯套组在本区横向变化较大,如在杜热乡别勒库都克所见的中段(第二亚组)岩性中凝灰质增多,其碳质泥岩厚度减薄,且有机碳比萨尔布拉克低。位于碦拉通克铁矿南侧的姜巴斯套组,从野外有限的露头观察到岩性以石英砂岩、灰色砂岩、黄色泥岩为主,其沉积环境水体较浅,而灰黑色碳质泥岩因掩盖并未看到。
  3  烃源岩评价
  3.1  有机质丰度
  选取野外的代表性样品,进行地球化学相关分析测试,所有样品测试均在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乌鲁木齐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根据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TOC)为0.088%~1.11%,平均0.52%,多数样品有机碳含量大于0.5%(表1)。氯仿沥青“A” 0.0028%~0.0087%,平均0.0058%,总烃26.67%~52.17%,平均39.98%;生烃潜量0.0299%~0.117%,平均0.0642%。覆盖区     (伦3井)烃源岩样品测试成果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为0.14%~1.86%,平均0.77%,岩石热解S1+S2为0.01~3.59 mg/g,平均0.42 mg/g;氯仿沥青“A”为0.0441%~0.1387% 。从该结果可见,生烃潜量偏低,有机质丰度总体属于差-中等烃源岩。
  3.2  有机质类型
  烃源岩以富蕴萨尔布拉克一带最典型,可分为下、中、上3段。下段烃源岩中干酪根显微组分中的腐泥组含量均大于90%,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均较低,未见树脂体,TI值均在82以上,干酪根类型为I型(表2)。中段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含量0-89.5%,TI值为-99.5%~80%(表2),浮动范围大,干酪根类型以Ⅱ1、Ⅲ为主,其中Ⅱ1、Ⅱ2型的样品均为探槽中采集,而Ⅲ型样品均为地表采集。上段有机碳含量较低(表1),据相关变化趋势推测其有机碳类型为以Ⅲ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划分也可根据岩石热解特征中HI-Tmax图版表明,结合图3中分布情况来看,姜巴斯套组样品主要处于Ⅲ型区根部。姜巴斯套组烃源岩H/C原子比为0.15~   0. 24,由图4可见,姜巴斯套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三类四分法的Ⅲ2型区间。结合以上综合分析认为姜巴斯套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处于Ⅱ2-Ⅲ型区间。
  3.3  有机质成熟度
  目前反映有机质成熟度最可靠、最直观的指标是镜质体反射率(Ro)。此外,还有岩石的最大热解峰值(Tmax)一般也用来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本次共做了15个Ro值测定和岩石热解分析。由表3可见,本区烃源岩中镜质体反射率普遍很高,最低1.123%,最高1.575%,平均1.324%,多数样品已进入高成熟阶段(本阶段Ro值为1.3%~2.0%)。Tmax值为535.0℃,该值也非常高,这一峰值说明该区有机质已达高成熟阶段。综上所述,该区总体上有机质成熟度属于成熟-高熟,主要以高熟为主。
  4  烃源岩综合评价
  姜巴斯套组中段总有机碳含量较上、下段高,该段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62%。总体上,中段暗色粉砂质泥岩颜色相对上、下段更深,与残留总有机碳含量一致,但单层连续厚度较上、下段小,与砂岩韵律频繁。从探槽的分析数据来看,本次中段(第二亚组)采集的碳质泥岩样品(萨尔布拉克金矿附近),其TOC为0.793%~1.09%,平均值为0.961%,属较好的烃源岩;在金矿西南数十公里外杜热乡采集的碳质泥岩层数及厚度明显减少,其TOC为0.207%~0.758%,且半数样品未达到0.5%,属于较差-中等的烃源岩。在第三亚组采集的2件泥页岩样品(萨尔布拉克金矿附近),TOC为0.483%,尚未达到生油标准。考虑到风化影响,校正后可能达到较差-中等的烃源岩,这进一步表明姜巴斯套组横向岩性及含碳量差异较大。通过前面对烃源岩分布特征、依据所测野外采集样品的TOC、生烃潜量、干酪根的镜检、Ro、Tmax特征分析,石炭系姜巴斯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质类型以Ⅱ2和Ⅲ型为主,成熟度较高,为一套差-中等烃源岩。
  5  结论
  (1) 本区姜巴斯套组各段均含较厚的灰黑色碳质粉砂质泥岩、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层系,累计厚200~300 m。
  (2) 所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0.088%~1.11%,平均0.52%,地化特征表明为一套丰度差-中等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油条件;有机质成熟度为1.123%~1.575%,平均1.324%,属成熟-高熟,以高熟为主;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
  (3) 综上所述,该区姜巴斯套组烃源岩具较好的油气生成能力,且具一定规模。但该地区姜巴斯套组横向岩性及含碳量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该区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和勘探潜力。
  参考文献
  [1]   王绪龙,赵孟军,向宝力,等.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37(5): 523-530.
  [2]   石昕,王绪龙,张霞,等.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05,(1): 34-39.
  [3]   王绪龙,康素芳.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有成因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2): 108-112.
  [4]   徐兴友.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1): 38-41.
  [5]   Zhao Mengjun,Pan Wenqing,Han Jianfa,et al.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and model for the Ordovician buried hillreservoir in the west-ern Lunnan area,Tarim basi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 52( Supp. II) : 224-235
  [6]   贾进斗.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 449-455.
  [7]   张顺存,王凌,石新璞,等.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与电性的关系[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2): 198-203.
  [8]   庞绪勇,王宇,卫巍,等.新疆富蕴县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意义[J].岩石学报,2009,25(3):682-688.
  [9]   张家震,徐备,庞绪勇,等.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02):231-236.
  [10] 韩宝福.新疆东准噶尔北部地区中泥盆世双峰式火山岩组合[J].地质学报,1991(04):317-328.
  [11] 梅厚钧,杨学昌,王俊达,等.额尔齐斯河南侧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的变迁史[A].涂光炽.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新进展[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99-216.
  [12] 孙少华,张琴华,秦清香,等.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沉积特征[J].地质论评,1994,(1):55-63.
  [13] 李锦轶,何国琦,徐新,等.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J].地质学报,2006,(1):148-168.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富蕴幅、锡伯渡幅(1:20万)[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78.
  [15] 熊小辉,王剑,熊国庆,等.新疆富蕴盆地下石炭统“底砾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沉积学报,2015,33(2):254-264.
  [16] 石冰清.准噶尔北缘下石炭统烃源岩研究[D].新疆大学,2013.
其他文献
吴奇老师编著的《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一书分析了当前油井增产改造现状及水平井改造技术发展,全面总结了水平井压裂优化方法、封隔器、喷砂、测试及修井等相关技术,并结合现场老油区试验井改造实例展示了不同技术理论的具体应用。本书叙述详实实用性较强,可为我国从事低渗透油气田开发增产增注技术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体积压裂改造技术是基于常规水力压裂方式及体积改造理论,结合裂缝延伸变化机理及裂缝区应力
期刊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易开发常规油气含量相对较少,非常规油气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复杂、原油品质低下,开发成本高,导致我国长期处于油气资源供应匮乏局面。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是石油公司进行油气田开发前期最关键性工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准确把握国际油气行业大环境及发展趋势始终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油气大趋势》一书以国际能源新格局为背景,研判了油气定价体系新博弈及全球油气业务
期刊
随着油气资源的大量不断消耗,我国绝大多数中、高渗透性的大型油气藏已进入中后期高含水开采阶段。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相对丰富,总储量占陆地探明油气储量的27%左右,低渗透油藏注气可显著提高采收率。《提高采收率原理》一书概述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点、注气提高采收率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难点,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取得的项目成果,系统地介绍了注气对流体相态的作用、注气开发分子扩散机理,固相沉积及混相压力测试及相
期刊
《强化泡沫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一书概述了泡沫驱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泡沫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相关机理及渗流特性,综述了强化泡沫驱物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强调了氮气泡沫驱作用机理及渗流数学模型,结合相关先导性试验实例分析了氮气泡沫驱参数设计及方案选择,并进行了驱采效果预测。本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具一定实用性,为油气田开发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国发现的油田多为非
期刊
在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地质学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学科,必须发展为一种“以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为基本任务”的新型学科体系。赵鹏大等编著的《高等地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回顾总结了地质工程学科20多年的重大改革发展历程,结合历史经验提出了些许思考,比如思政教育如何打破传统理工科教学的重技术及应用,地质工程怎样迎合实践应用理念,融合思政宣传的地质工程如何应用及推广,明确了高等地质教
期刊
《钻井地质》一书较全面地总结了钻前、钻进、完井及油气井试油等4个方面地质工作,详述了不同地层岩性及油气田地质构造的识别鉴定方式,系统地分析了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在油气钻井作业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工艺,结合具体实例深入地解析了随钻导向技术在钻井施工作业中的巧妙应用。本书专业知识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为我国从事油气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方面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及理论参考。  随钻地质导向技术通过结合测
期刊
2008年“5.12”汶川特大8.0级地震是近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破坏力极强,影响区域广泛。《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一书基于汶川地震前、中、后不同时段的区域降雨特性及引发的相关地质灾害,统计整合了陕甘宁三省区共62个县区的气象及地质监测资料,以地质灾害区域“五度”评价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不同地震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特征及成生规律,探究了多个地质灾害发生的具体理论机理,初步研发了用于
期刊
摘 要:低渗透油藏孔隙和喉道尺寸差异大,流体在其中的渗流阻力差异大,开发效果较差。为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以白狼城油区长2油藏为例,采用恒速压汞法重新认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孔隙为中孔隙,喉道为微-细喉道,平均孔喉比大;喉道大小是储层渗透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且喉道控制有效体积大,占总孔隙体积的40.2%~66.7%;油田开发早期主要采出孔隙中的原油,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喉道体积
期刊
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会穿越特殊复杂地段,如大中型河流、小型湖泊、高速公路、铁路及建筑物等。水平定向钻为非开挖地下油气管道先进施工技术之一。目前对定向钻在长输管道施工时穿越地段的合理选取,覆盖层厚度及不均地层对钻进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地层的适宜性评价等,始终是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设计与评价重点。《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一书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及技术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解析了国内外管
期刊
摘 要:哈拉乔拉基性-超基性岩体于431 Ma侵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以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为主,类比于基性岩含矿的喀拉通克和黄山东矿床。本文通过哈拉乔拉岩体的矿物成分探讨该岩体的硫化物熔离过程。哈拉乔拉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Fo值为75~83 mol%,类似于黄山东与喀拉通克,但Ni含量更为亏损(小于100×10-6~840×10-6),明显低于这两个矿床Fo值相近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成分(Mg#为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