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通屏、镜面屏还有钢化屏,这些有啥区别?
熟悉液晶工作原理的朋友们肯定还记得两片玻璃夹液晶的三明治结构,这种特殊的结构决定LCD在生产出来之后表面会非常光滑(玻璃层)。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特别是显示器正面有强光源存在的时候,液晶面板最外层的玻璃很容易将强光反射到人眼中。如果在这类强反射光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使用者会产生眩晕感,医学上称这种反射光为眩光。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眩光,液晶显示器出厂之前都要在表面进行防眩处理(Anti-Glare)。
早期的做法是液晶显示器在出厂之前清一色地采用亚光表面处理,这样可以对外界环境产生模糊的漫反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在表面加上一层凹凸不平的漫反射薄膜,产生更多的漫反射以防止眩光。现在我们习惯性地把这种屏幕称为“普通屏”,到目前为止,这种屏幕依然占据着显示器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镜面屏”,顾名思义,就是表面“光可鉴人”的显示屏。最早的镜面屏出现在SONY的VAIO笔记本上,后来才慢慢普及到部分台式液晶显示器上。镜面屏和普通屏正好相反,在外表面上不作任何防眩处理,而使用另外一种能够提高透光率的薄膜代替(Anti-Reflection)。镜面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亮度高、对比度高、锐度高;但因为缺乏漫反射膜,如果在亮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镜面屏真的会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使用者清楚地看到自己和背后的一切,极大地影响使用感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商用笔记本和专业液晶显示器上很少装配镜面屏。
除了普通屏和镜面屏之外,现在又流行起一种“钢化屏”。不同于上面两种靠处理反射光来实现不同显示效果的屏幕,钢化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核心的液晶面板。由于液晶面板使用的玻璃基板都很薄,如果不慎按下去轻者会出现水波纹现象,重者则会直接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坏。不知是否受军事设施的启发,厂商们在普通液晶显示器的面板前又增加一块高强度的钢化玻璃。这类显示器比较适合网吧和家有小孩的用户,能够很好地保护液晶面板不会受到“指点江山”的损害。
市场对“钢化屏”这种新产品也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样一来可以保护屏幕免受刮擦伤害,而且以后的清洁也变得非常容易;但反对者认为这种“钢化屏”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相反还会引起很多麻烦。
首先,钢化玻璃又会重新带来眩光的问题。其次,由于钢化玻璃本身比较厚,反射光会在两个表面形成双重反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显示器上显示有一盏灯,那么在人眼看来可能会有两盏灯或者严重的重影),而且钢化玻璃还会减少显示器的可视角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新手朋友们注意。现在市场上鲜有原厂面板就带有钢化玻璃的液晶显示器,大多数钢化屏都是后期由显示器厂商自行加装上去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钢化玻璃是否平整、透光性能如何、和原屏结合密封是否紧密(密封不好时会带来水雾,进灰等严重问题)等等。
二、忽如一夜春风至,今年显示器要“瘦身”?
走进电脑卖场,新手朋友们会看到一排又一排“窄边框”设计的显示器,难道最近LCD也流行瘦身?
应该说窄边框的设计和液晶显示器的效果无关,但是在行业领域还有自身价值的。首先,办公区特别是桌面上可谓是寸土寸金,窄边框的显示器能够减小其占地面积,因此深受行业用户的喜爱。同时,在某些需要大屏幕的场合,窄边框的显示器能够完成拼接成电视墙的任务,减小图像在显示器间过渡时所带来的视觉不连贯。而且从视觉角度上看,窄边框的确能够带给人简洁、千练的感觉,符合很多人的审美观。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在厂家的口中变成“专业”、“时尚”的产品。实际上,窄边框和宽边框仅仅是外形模具上的区别,二者并没有专业或者不专业的差别,如何选择还要考虑我们自身的需要。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拿显示器去拼电视墙,几厘米的边框也不会使我们的电脑桌看起来更拥挤。如果不是为了跟风追求时尚,大可不必非“窄边框”不买。相反,窄边框限制了内置音箱的使用,对于那些希望显示器自带音箱的消费者反倒成了不便——要知道在某些场合,窄边框的显示器再加上一套桌面多媒体音箱,反而会比带有音箱的显示器占用更多的空间。
三、“绰号”满天飞,我该相信谁?
如何让自家的产品看起来与众不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的产品起一个“雅号”,把各种新功能用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出来,这样就可以让消费者很容易记住。于是在卖场上,显示器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名字满天飞,让大家记住产品的同时,也往往鱼龙混杂,各种噱头层出不穷,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双火眼金睛去细心观察。
1 “数字显亮”——亮晶晶与晶晶亮
飞利浦的显亮技术在CRT时代就出现了,随后又被引入到液晶显示器当中,现在已经进化到第4代,广泛用在飞利浦的P(专业)、B(商务)、S(Solo,个人)等型号上。
数字显亮的原理实际上就是使用专用IC对全屏或者局部面提高对比度或者亮度,消费者很容易感受到显亮所带来的区别,于是又有人把这种技术戏称“亮晶晶”。但这种技术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还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感受: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使用显亮模式浏览图片或者播放视频时可以让画面更加艳丽,但也有人抱怨显亮技术使锐度过高,画面的颗粒感太强。看来“晶晶亮”的同时,不要让“亮晶晶”闪了眼睛才好,如何选择只有自己看过之后才能决定。
2 “动态对比度”3000:1,也忒夸张了吧?
传统的观点认为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一般在500:1左右,专业机型也不过1000:1。但从去年开始,显示器的对比度行情就一溜烟似的看涨,1500:1→2000:1→3000:1,仿佛“心有多高,理想(数字)就能有多远”。不少消费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跟着厂家一路小跑。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都会发现在“惊人数字”的旁边都会有一个词——“动态对比度”。这个概念当初就是由LG和三星两家炒起来的,其中LG3L把他们的技术叫做DFC(锐比)。厂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抛开现象看本质,两者都是根据显示图像的变化,通过专用控制电路动态调节对比度和背光灯管的亮度,以此提高色彩层次感,改善人们经常抱怨的LCD黑不下去、亮不起来的问题。
应该说动态对比度还是有其实用意义的,对TN面板对比度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做了“擦边”补偿,有助于提高播放视频时的表现力;但是在明暗画面切换时,用户肉眼就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电路对背光强度的调整,也说明这类技术还不成熟,仍需要改进。
3 “Senseye 2”与“Splendid Color”,色彩 补偿真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走进卖场,如果你问到显示器,宣传员肯定会推荐你买他们代理的产品;如果你问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他肯定会给你信誓旦旦地打包票,然后给你灌输一大堆色彩补偿与情景模式的东西。仿佛强大的液晶显示器无所不能,真的是这样么?
说到色彩补偿技术,以明基的Senseye 2与华硕的SplendidColor技术最为出名。二者非常类似,都是针对色彩的调节和自动增强,其中Splendid Color技术在华硕的显卡产品上也有应用。色彩补偿技术可以提高用户在使用显示器时的舒适性,而情景模式则可以帮助初级用户更好地使用显示器,二者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
但在推销员那里,却变成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东西,原因就在于色彩补偿功能被无限制的放大了。我们知道很多图片或者是视频因为压缩的原因会丢失部分色彩细节,还有一部分可能因为液晶显示器自身固有的问题而无法显示出来。而色彩补偿技术就是针对原始信号进行优化,运用提高色饱和度,增强明暗对比之类的优化算法,使最终显示结果能够取悦使用者;但丢失的东西是不可能100%还原的,这类优化算法也不能完全弥补主流液晶显示器色彩显示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最终补偿得到的图像优劣还是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 “极速王”、“极速响应”,如此“飙车”何时休?
翻开各种各样的宣传册和卖场广告,总会有“极速”这样的关键词跳出来。那什么才算是“极速”呢?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早在16ms响应时间的液晶显示器面世时,很多厂商就开始宣传“极速”无拖影;直到现在最快2ms、主流5ms的时候,依然有人在宣传“极速”……
事实上如果是日常上网聊天、观看视频、玩普通游戏,这些应用对8ms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器来说都已经绰绰有余;如果说到追求极速,即便是市面上最“极速”的2ms液晶显示器在顶级FPS玩家看来依然不如老旧的CRT。所以现在购买液晶显示器,速度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心态。而那些一味追求极速的“飙车”广告,在现在看来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5 “真彩色”面板,玩的就是心理游戏!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32bit(RGB各8bit再加上亮度通道的8bit)的图像称为真彩色;在液晶显示器端,说到真彩色指的就是16.7M色面板,与之对应的是16.2M色面板。在卖场,经常会看到“涉世未深”的新手朋友们在16.7M色面板的诱惑下,爽快地掏出腰包……
那么使用16.7M色面板和16.2M色面板的区别大么?在早些时候,16.2M色面板是指TN型面板,而相对高阶的MVA、PVA以及IPS类面板都是16.7M色,因此“16.7M色”就是高端的代名词。而现在随着工艺的改进,部分使用TNⅡ型面板也达到了16.7M色,但成本并没有比TN型面板提高多少,于是现在很多产品实际上都是16.7M色的(产品线升级)。
仔细阅读《微型计算机》液晶显示器评测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即使使用同一家面板厂同一批次的面板,经过后续的组装工艺之后不同型号之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采购回来的面板是不包括图像处理电路的,而图像处理电路也是影响最终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选购显示器时,不要唯面板论,吹嘘16.7M色的面板其实就是经销商跟你玩的“心理游戏”。
写在最后
俗话说,“知人知面难知心”。在购买显示器时,最难的还是“知心”。无论是轻信口若悬河的不良商家,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不足取的。新手用户应该结合自身要求,多了解产品的新特性和内涵,只有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找到物美价廉且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另外,多看《微型计算机》的评测报告也不失为一条了解产品的捷径哦。以后如果再碰到别人想“忽悠”你,你也可以回敬一句“你太有才了”!
熟悉液晶工作原理的朋友们肯定还记得两片玻璃夹液晶的三明治结构,这种特殊的结构决定LCD在生产出来之后表面会非常光滑(玻璃层)。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特别是显示器正面有强光源存在的时候,液晶面板最外层的玻璃很容易将强光反射到人眼中。如果在这类强反射光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使用者会产生眩晕感,医学上称这种反射光为眩光。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眩光,液晶显示器出厂之前都要在表面进行防眩处理(Anti-Glare)。
早期的做法是液晶显示器在出厂之前清一色地采用亚光表面处理,这样可以对外界环境产生模糊的漫反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在表面加上一层凹凸不平的漫反射薄膜,产生更多的漫反射以防止眩光。现在我们习惯性地把这种屏幕称为“普通屏”,到目前为止,这种屏幕依然占据着显示器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镜面屏”,顾名思义,就是表面“光可鉴人”的显示屏。最早的镜面屏出现在SONY的VAIO笔记本上,后来才慢慢普及到部分台式液晶显示器上。镜面屏和普通屏正好相反,在外表面上不作任何防眩处理,而使用另外一种能够提高透光率的薄膜代替(Anti-Reflection)。镜面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亮度高、对比度高、锐度高;但因为缺乏漫反射膜,如果在亮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镜面屏真的会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使用者清楚地看到自己和背后的一切,极大地影响使用感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商用笔记本和专业液晶显示器上很少装配镜面屏。
除了普通屏和镜面屏之外,现在又流行起一种“钢化屏”。不同于上面两种靠处理反射光来实现不同显示效果的屏幕,钢化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核心的液晶面板。由于液晶面板使用的玻璃基板都很薄,如果不慎按下去轻者会出现水波纹现象,重者则会直接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坏。不知是否受军事设施的启发,厂商们在普通液晶显示器的面板前又增加一块高强度的钢化玻璃。这类显示器比较适合网吧和家有小孩的用户,能够很好地保护液晶面板不会受到“指点江山”的损害。
市场对“钢化屏”这种新产品也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样一来可以保护屏幕免受刮擦伤害,而且以后的清洁也变得非常容易;但反对者认为这种“钢化屏”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相反还会引起很多麻烦。
首先,钢化玻璃又会重新带来眩光的问题。其次,由于钢化玻璃本身比较厚,反射光会在两个表面形成双重反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显示器上显示有一盏灯,那么在人眼看来可能会有两盏灯或者严重的重影),而且钢化玻璃还会减少显示器的可视角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新手朋友们注意。现在市场上鲜有原厂面板就带有钢化玻璃的液晶显示器,大多数钢化屏都是后期由显示器厂商自行加装上去的。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钢化玻璃是否平整、透光性能如何、和原屏结合密封是否紧密(密封不好时会带来水雾,进灰等严重问题)等等。
二、忽如一夜春风至,今年显示器要“瘦身”?
走进电脑卖场,新手朋友们会看到一排又一排“窄边框”设计的显示器,难道最近LCD也流行瘦身?
应该说窄边框的设计和液晶显示器的效果无关,但是在行业领域还有自身价值的。首先,办公区特别是桌面上可谓是寸土寸金,窄边框的显示器能够减小其占地面积,因此深受行业用户的喜爱。同时,在某些需要大屏幕的场合,窄边框的显示器能够完成拼接成电视墙的任务,减小图像在显示器间过渡时所带来的视觉不连贯。而且从视觉角度上看,窄边框的确能够带给人简洁、千练的感觉,符合很多人的审美观。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在厂家的口中变成“专业”、“时尚”的产品。实际上,窄边框和宽边框仅仅是外形模具上的区别,二者并没有专业或者不专业的差别,如何选择还要考虑我们自身的需要。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拿显示器去拼电视墙,几厘米的边框也不会使我们的电脑桌看起来更拥挤。如果不是为了跟风追求时尚,大可不必非“窄边框”不买。相反,窄边框限制了内置音箱的使用,对于那些希望显示器自带音箱的消费者反倒成了不便——要知道在某些场合,窄边框的显示器再加上一套桌面多媒体音箱,反而会比带有音箱的显示器占用更多的空间。
三、“绰号”满天飞,我该相信谁?
如何让自家的产品看起来与众不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的产品起一个“雅号”,把各种新功能用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出来,这样就可以让消费者很容易记住。于是在卖场上,显示器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名字满天飞,让大家记住产品的同时,也往往鱼龙混杂,各种噱头层出不穷,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双火眼金睛去细心观察。
1 “数字显亮”——亮晶晶与晶晶亮
飞利浦的显亮技术在CRT时代就出现了,随后又被引入到液晶显示器当中,现在已经进化到第4代,广泛用在飞利浦的P(专业)、B(商务)、S(Solo,个人)等型号上。
数字显亮的原理实际上就是使用专用IC对全屏或者局部面提高对比度或者亮度,消费者很容易感受到显亮所带来的区别,于是又有人把这种技术戏称“亮晶晶”。但这种技术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还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人感受: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使用显亮模式浏览图片或者播放视频时可以让画面更加艳丽,但也有人抱怨显亮技术使锐度过高,画面的颗粒感太强。看来“晶晶亮”的同时,不要让“亮晶晶”闪了眼睛才好,如何选择只有自己看过之后才能决定。
2 “动态对比度”3000:1,也忒夸张了吧?
传统的观点认为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一般在500:1左右,专业机型也不过1000:1。但从去年开始,显示器的对比度行情就一溜烟似的看涨,1500:1→2000:1→3000:1,仿佛“心有多高,理想(数字)就能有多远”。不少消费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跟着厂家一路小跑。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都会发现在“惊人数字”的旁边都会有一个词——“动态对比度”。这个概念当初就是由LG和三星两家炒起来的,其中LG3L把他们的技术叫做DFC(锐比)。厂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抛开现象看本质,两者都是根据显示图像的变化,通过专用控制电路动态调节对比度和背光灯管的亮度,以此提高色彩层次感,改善人们经常抱怨的LCD黑不下去、亮不起来的问题。
应该说动态对比度还是有其实用意义的,对TN面板对比度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做了“擦边”补偿,有助于提高播放视频时的表现力;但是在明暗画面切换时,用户肉眼就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电路对背光强度的调整,也说明这类技术还不成熟,仍需要改进。
3 “Senseye 2”与“Splendid Color”,色彩 补偿真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走进卖场,如果你问到显示器,宣传员肯定会推荐你买他们代理的产品;如果你问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他肯定会给你信誓旦旦地打包票,然后给你灌输一大堆色彩补偿与情景模式的东西。仿佛强大的液晶显示器无所不能,真的是这样么?
说到色彩补偿技术,以明基的Senseye 2与华硕的SplendidColor技术最为出名。二者非常类似,都是针对色彩的调节和自动增强,其中Splendid Color技术在华硕的显卡产品上也有应用。色彩补偿技术可以提高用户在使用显示器时的舒适性,而情景模式则可以帮助初级用户更好地使用显示器,二者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
但在推销员那里,却变成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东西,原因就在于色彩补偿功能被无限制的放大了。我们知道很多图片或者是视频因为压缩的原因会丢失部分色彩细节,还有一部分可能因为液晶显示器自身固有的问题而无法显示出来。而色彩补偿技术就是针对原始信号进行优化,运用提高色饱和度,增强明暗对比之类的优化算法,使最终显示结果能够取悦使用者;但丢失的东西是不可能100%还原的,这类优化算法也不能完全弥补主流液晶显示器色彩显示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最终补偿得到的图像优劣还是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 “极速王”、“极速响应”,如此“飙车”何时休?
翻开各种各样的宣传册和卖场广告,总会有“极速”这样的关键词跳出来。那什么才算是“极速”呢?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早在16ms响应时间的液晶显示器面世时,很多厂商就开始宣传“极速”无拖影;直到现在最快2ms、主流5ms的时候,依然有人在宣传“极速”……
事实上如果是日常上网聊天、观看视频、玩普通游戏,这些应用对8ms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器来说都已经绰绰有余;如果说到追求极速,即便是市面上最“极速”的2ms液晶显示器在顶级FPS玩家看来依然不如老旧的CRT。所以现在购买液晶显示器,速度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心态。而那些一味追求极速的“飙车”广告,在现在看来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5 “真彩色”面板,玩的就是心理游戏!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32bit(RGB各8bit再加上亮度通道的8bit)的图像称为真彩色;在液晶显示器端,说到真彩色指的就是16.7M色面板,与之对应的是16.2M色面板。在卖场,经常会看到“涉世未深”的新手朋友们在16.7M色面板的诱惑下,爽快地掏出腰包……
那么使用16.7M色面板和16.2M色面板的区别大么?在早些时候,16.2M色面板是指TN型面板,而相对高阶的MVA、PVA以及IPS类面板都是16.7M色,因此“16.7M色”就是高端的代名词。而现在随着工艺的改进,部分使用TNⅡ型面板也达到了16.7M色,但成本并没有比TN型面板提高多少,于是现在很多产品实际上都是16.7M色的(产品线升级)。
仔细阅读《微型计算机》液晶显示器评测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即使使用同一家面板厂同一批次的面板,经过后续的组装工艺之后不同型号之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采购回来的面板是不包括图像处理电路的,而图像处理电路也是影响最终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选购显示器时,不要唯面板论,吹嘘16.7M色的面板其实就是经销商跟你玩的“心理游戏”。
写在最后
俗话说,“知人知面难知心”。在购买显示器时,最难的还是“知心”。无论是轻信口若悬河的不良商家,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不足取的。新手用户应该结合自身要求,多了解产品的新特性和内涵,只有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找到物美价廉且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另外,多看《微型计算机》的评测报告也不失为一条了解产品的捷径哦。以后如果再碰到别人想“忽悠”你,你也可以回敬一句“你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