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IL-18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LA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9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供受者IL-18基因SNP-607 C/A和-137 G/C,分析供受者IL-18不同基因型对患者造血重建速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感
【机 构】
:
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IL-18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LA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9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供受者IL-18基因SNP-607 C/A和-137 G/C,分析供受者IL-18不同基因型对患者造血重建速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移植相关死亡(TRM)和无病生存(DFS)率的影响.结果 供者-137 G/G与G/C+C/C组比较,allo-HSCT后患者中位粒细胞重建时间较短[15(11~23)d对17(11~24)d,P=0.010],中位血小板重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1~46)d对20(7~38)d,P=0.844],广泛型慢性GVHD(cGVHD)发生率较高(20.6%对3.3%,P=0.029);供者-607 C/C组广泛型cGVHD发生率高于-607 C/A+A/A组(31.6%对10.8%,P=0.024);受者-607 C/C组广泛型cGVHD发生率高于-607 C/A+A/A组(33.3%对10.7%,P=0.016).不同供受者IL-18基因型组间复发率、TRM、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选择IL-18-137 G/G基因型供者有助于恶性血液病患者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后粒细胞造血重建,但广泛型cGVHD发生率较高。
其他文献
新型CD20单克隆抗体、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新药的出现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选择,我们就第5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CLL治疗相关进展作一介绍.一、化学免疫治疗德国CLL工作组(GCLLSG)的CLL10试验比较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方案)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在初治“适合(fit)”CLL
磷酸盐缓冲液PBS;乳酸脱氢酶LDH;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淋巴肿瘤诊治进展研讨会”定于201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湖北省抗癌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承办。本次论坛将采取特邀报告、大会发言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将就血液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进展、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广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e leukemia,APL)是一种有着特异基因与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及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近二十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砷剂的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之一.APL易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国外APL发病率占同期白血病的5.0%~2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作用后骨髓瘤细胞HIF1α和IGF1 mRNA表达水平,探讨罗格列酮抑制骨髓瘤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细胞及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CD138免疫磁珠筛选,作为骨髓瘤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用不同浓度(10、20、40 μmol/L)罗格列酮处理前后骨髓瘤细胞HIF1α、IGF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
母亲,77岁.2012年4月12日因发现血小板升高6年伴头晕乏力1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因晕厥于外院治疗时发现“血小板升高”,骨穿后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予干扰素(因反复发热停用)和羟基脲(0.5~1.0 g/d)治疗.育有1子4女,一个女儿2011年2月确诊为原发血小板增多症,丈夫及其他子女均无血液病病史,一侄女2001年7月确诊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13年10月接受ASCT的8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0例,霍奇金淋巴瘤(HL)11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均采用大剂量依托泊苷联合G-CSF,预处理方案均为BEAM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依托泊苷+马法兰).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所有患者移
BCR-ABL融合基因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致病的始动和核心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从根本上改变了CML的治疗流程和结果,并成为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里程碑.在伊马替尼耐药的临床报道之前,晶体结构分析已经发现BCR-ABL激酶区突变可以导致伊马替尼不能与之结合或结合力下降,但仍保留BCR-ABL激酶活性。
【摘要】概念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的基础。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先备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会与科学客观事实产生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被称为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的“错误”。经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容易在概念理解上出错。本文以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例中的迷思概念为观察点,分析了高中生物迷思概念的转化策略,以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课堂观察;迷思概念;教
近几十年来,随着个体化治疗的推动、新药的研发、靶向治疗方案的建立及骨髓移植的开展,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明显获益,但老年AML由于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其治疗进展有限[1-2].目前中老年AML患者约占2/3,但其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仅为40%~ 60%,且高达85%的患者在2~3年内出现复发[3-4].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化疗方案以提高老年AML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