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ong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社会调研情况出发,结合红河学院所处的地域优势和工业产业情况,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模式;探讨
  作者简介:张培(1962-),男,云南红河人,红河学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教授;胡元(1984-),男,甘肃平凉人,红河学院工学院,讲师,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500)。(云南 蒙自 66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云教高(2009)77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0-0006-02
  
  红河学院是云南省红河州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学校地处边疆,与东南亚各国临近,红河州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昆明—河内经济走廊中的前沿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烟草、冶金及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资源加工等群体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红河学院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为整个地区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两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从红河州重点产业整体来看,仅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段,整體落后于全国工业化进程,各项指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迫切需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一、人才培养社会调研情况
  经过对企事业用人单位(行业群)的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对本学科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特别是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修订历史的研究,以及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而学生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就更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摆脱“单一行业性的专业”,突出“跨行业的专业”特点,加强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的融合。
  (2)本学科新技术发展快,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大。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设计出个性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本学科实践性很强,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人才培养机制,红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立足红河州重点工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急迫需求,人才培养中,加强与地方骨干企业联合培养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信息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较强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立足地方经济,面向红河州,为工矿业、电力工业等各工业领域服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加强工程意识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程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业生产的设计、制造、运行、研究和管理工作。
  (1)通过学校平台课程的学习,获得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2)通过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以及宽泛的选修课的学习,将信息类课程与工程类课程相互融合,系统地掌握必要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工程设计、建设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本科生开放实验室项目、各类知识竞赛及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开展创新学习和科研活动,既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性思维,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5)通过参与科研开发,获得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行政决策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参与导师的科技论文写作等,获得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胜任管理协调、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
  (6)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培养良好素质、道德修养。
  三、人才培养措施
  2006 年初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改革”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在全校实施。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目标,收集、比较和研究了大量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数据,以及对企事业用人单位(行业群)的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对本学科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出了“工程类本科教育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专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应用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
  1.建设观念的更新
  建设具有现代的实验内容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和教育技术学各专业资源兼备的优势,通过学科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特色鲜明的培养理念,共平台多环节的实验教学体系。
  2.夯实工程基础,强化实践性教学
  夯实工程基础就是要在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和时间设置上,确保作为工程基础的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达到工程本科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
  强化实践能力就是要保证有充足的实践条件、实践空间和时间,紧跟时代的实践手段和方法,良好的工程环境和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工程实践的严格训练。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课程设置上倡导专业知识体系加技能模块,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确定重点课程建设门数,以重点课程和实验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到2013年,争取5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校级重点课程建设,1~2门校级重点课程争取列入省级重点课程建设行列。
  4.强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首先,要把培养适应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的现实和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作为定位。使之既区别于重点工程本科大学的研究型、设计型定位,又有别于工程专科(高职)教育的技术应用型定位。
  其次,依据《高教法》规定的本科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和教育部对本科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工程教育为主线,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实行“通识课平台、学院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识课平台与学院平台课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学院平台课中特别加强该类课程的培养力度。学院平台课主要培养现代工程意识,夯实工程基础,掌握工程工具(外语和计算机);专业平台课为工程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加强工程的实践训练,培养工程的具体能力,重点是强化知识创新、设计创新、工程创新、工艺和技术创新。再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主动追求、自我设计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的能力,通过逐步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开设跨系选修课和跨学科辅修专业、实行学分制、精简课内学时、设置课外学分等措施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上,突出工程实践教学,各类课程的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其中:学校通识课(56学分)占总学分160的35%,学科平台课程(49学分)占总学分160 的31%,专业平台课程(55学分)占总学分160的34%。在三大平台中含实践教学课程(共 38学分)占总学分160的25%。
  5.建设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推动和促进了本专业的硬件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规划了9个主体实验室,目前已按规划建成的有6个实验室,待建的3个分别是工控软件实验室、电力系统供配电网自动化实验室和工业运动控制、柔性制造、物流(中心)实验室。争取得到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在三年内建成并开始建设工程實践训练中心。
  生产实习是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并完成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途径。生产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对电气专业技术具体应用的了解、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初步接触生产实际,开拓视野,培养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事业心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的同时,对社会的一般情况、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有直观的认识。
  6.开展校企联合、多元化办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与红河州的地方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校企联合、多元化办学。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充分接触、体验生产过程;把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进课堂,向学生介绍最实际、最生动的产品研发技术;产学结合,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培养模式。利用我校与红河州产业、科研等单位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束语
  我校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新开办的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如何把同类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与我校的校情及地方区域行业群的需求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研究中,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不断实践总结完善,以期收到更为明显的效果。同时经过研究和总结,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性强、更具推广应用价值的经验与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顾志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0).
  [3]吴燕翔,杨琛,刘雨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的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4]詹习生,张先鹤.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5]唐志平,过军,田鸿发,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
  [6]王艳君,白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用电大客户,特别是高耗能大户,其经营状况、信用程度、电费按时交纳与否将对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产生很大影响。电费回收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部门,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电费回收难问题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大客户电费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为供电企业提升电费回收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客户;电费回收;电费风险  作者简介:焦庆丽(1978-),女,
期刊
摘要:张家口供电公司在生产系统推广精益生产理念,通过春检预试手册,使设备计划停电得到了合理的安排,重复性停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减少,设备维护单位检修成本降低,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指标稳步提升,使张家口供电公司的社会形象整体得到提高。  关键词:精益生产;检修预试;时效性;春检预试手册  作者简介:董潇涛(1976-),男,河北张家口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山西电力高培中心本着以人为本、重在培养、共同发展的原则,培养青年员工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新闻宣传;课题研究;师资建设  作者简介:刘慧卿(1981-),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电力公司高培中心,工程师,经济师。(山西太原030006)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0-0003-02    一、概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期刊
摘要:从地区调度人员的角度总结历年来淄博地区电网安全运行规律,创新调度管理方法,减少了并网发电机组故障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地区电网安全运行风险,提高了地区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降低风险;创新机制;调度联席;六复核;发电机组  作者简介:李鑫(1984-),男,山东淄博人,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工程师。(山东淄博255000)  中图分类号:F273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
期刊
摘要:对现代电喷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打破了过去各学科实验内容独立、互不相干的传统模式,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和积极参与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系统性掌握现代汽车电控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规范,促进了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的结合,同时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性实验;传感器;检测  作者简介:孙苗钟
期刊
摘要:针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电能质量治理等电路拓扑结构的相似性,提出了研制一种由DSP2812控制器、一组“背靠背”的变流器、检测电路、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的电能变换与控制通用的研发平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电能变换;通用研发平台;DSP2812;实时调试软件  作者简介:巫付专(1965-),男,河南安阳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彭圣(1984-),男,甘肃会宁人,中原
期刊
摘要:針对目前工程电磁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借用图形手段解释抽象电磁场概念以及引入工程与前沿知识来丰富教学内容的思想。通过介绍MATLAB计算软件以及电磁场数值计算工具ANSYS或ANSOFT在“工程电磁场”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及若干实例,来说明验证所提出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程电磁场;MATLAB;ANSYS;ANSOFT;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国生(1965-),男,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
期刊
摘要:利用MATLAB语言科学计算机图形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开发了一个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软件,该软件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典型控制算法仿真两部分,能够有效辅助教学完成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该软件操作简单,人机界面友好,适合大学本科控制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  关键词:控制系统;仿真实验;MATLAB  作者简介:杨国亮(1973-),男,江西丰城人,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梁礼明
期刊
摘要: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力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信息等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作任务;课程项目;技术情境;教学导航  作者简介:陈丽茹(1962-),女,辽宁开原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刘莲秋
期刊
人才发展十观  我国中国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在《关于人才发展的新观察》(《电力人力资源》2011年第3期)中指出,为了更好地研究制定本区域本系统的人才战略规划,并且有所创新,可以参考以下十条方法:(1)制定战略,画龙点睛。很多战略文本的指导思想没有概括好,或不加概括,这是不懂战略奥秘的典型表现。实际上无战略也是有战略,那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2)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还能起到引领和先导作用。在当前社会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