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直接影响其成长空间。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合理地配置用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组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氛围、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做好准备。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34-03
新时代要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点,进一步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深化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身心综合发展的新型人才,满足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必备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主动性,符合现代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提升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深入实践,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学习选择日渐多元,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面临着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育学生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充满自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念的问题
有些教师还没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未能积极组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有效性、实践性不足。例如,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性过强,注重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帮助學生找出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案例,缺少良好的师生互动,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资源的问题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走进学生学习生活,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基于互联网构建课上课下互动的载体,实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有些高校缺乏必要的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缺少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限,无法整合社会化的资源,因此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体系的问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性,各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课教师未能从多角度开展心理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缺乏师生互动机制,缺乏个性化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不足,未能合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互动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式方法,强调在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理实一体化等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客观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以及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心理教育资源,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坚持中国教育特色
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强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格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把调适学生心理放在重要的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主动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德育充分结合,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不断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资源,进一步消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将多种文化与心理相整合,在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彼此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促进多种教育资源的广泛融合,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例如,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融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同时融入我国儒、释、道思想观念,进一步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其次,要融入典型的情境资源,基于现实生活的案例与丰富的心理学理论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最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各类资源,尤其重视整合网络资源,强调发挥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特质出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避免大学生陷入迷茫。为此,高校应当采用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合理发挥心理学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网络教育等途径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学习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推动学生不断探索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学校应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进一步在理实一体化的框架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针对不同学年学生采用不同教育模式。学校要对每名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测量,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問题,及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学校可以基于多种网络渠道灵活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完善在线心理教育引导机制,基于实时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心理教育取得联系。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社会化的机制,强调学校与家庭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协调作用,引导家长正确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与大学生沟通的方式。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强调以积极心理引导、促进学生正常发展,消除以往非此即彼的教育弊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优化教育氛围,旨在促进学生保持愉悦心情,充满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勇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曲折,进一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心理学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测量式教育模式、自助式心理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资源满足心理需求,保持对自己的一种满意状态,这更有益于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大学生自身能力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重回正轨,达到调整心理平衡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视心理暗示,强调通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在一系列正向引导和学习体验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课上、课下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在线资源满足学生自主成长与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在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实现,强调基于App或者公众号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首先,充分发挥微课或慕课资源的作用,在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授调节心理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其次,在线心理健康教育要打造可以在线一对一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样有助于学生随时在虚拟空间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了非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机制,提高了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时效性,同时消除了传统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的问题。最后,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更生动,发挥了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在师生网络互动中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而且,在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课堂、辅导员组织开展的思政教育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式促进学生在线学习心理知识,课上解决大学生的典型思想问题,这对优化配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重要价值。
五、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具有丰富性,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最直接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分析学生大学期间及毕业后一段时间可能遇到的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认知的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大学生始终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引导学生主动调节心里的不如意以及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新时代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合理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就学习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心理知识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组织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教育的直观性、趣味性与实践性。首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基于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典型场景融入心理健康课堂,优化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体验。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设置一系列典型的调研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型学习活动,在丰富的实践项目锻炼中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最后,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测试,能够运用权威的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鼓励学生找出自我强化的着眼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理成长。高校教师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的广泛联系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进学生日常活动中,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应当主动接触学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力量解决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当保持与学生的广泛接触,积极与学生进行广泛沟通,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根据学生的经历把握与学生交谈的方式,从而消除心理互动的漏洞,做到及时更正学生的心理认知,优化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强调通过团队的力量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传递正确的学习生活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当关注舆论风向,把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优化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引导,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解决学生成长困惑的目标。
总之,高校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模式变革中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直观、生动、互动、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推动当代大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6):125-127.
[2]冯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神州,2017(23).
[3]李燕飞,李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乐观心理思想的梳理及启示[J].科教导刊,2017(11).
[4]石远鹏,王芳.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文化促进大学生的理性创业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9):53.
[5]常雅娟,李素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5):183-184.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34-03
新时代要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点,进一步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深化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身心综合发展的新型人才,满足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必备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主动性,符合现代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提升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深入实践,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学习选择日渐多元,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面临着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育学生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充满自信,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念的问题
有些教师还没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未能积极组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有效性、实践性不足。例如,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性过强,注重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帮助學生找出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案例,缺少良好的师生互动,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资源的问题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走进学生学习生活,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基于互联网构建课上课下互动的载体,实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有些高校缺乏必要的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缺少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限,无法整合社会化的资源,因此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体系的问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性,各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课教师未能从多角度开展心理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缺乏师生互动机制,缺乏个性化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不足,未能合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互动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式方法,强调在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理实一体化等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客观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以及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心理教育资源,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坚持中国教育特色
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强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格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把调适学生心理放在重要的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主动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德育充分结合,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不断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资源,进一步消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将多种文化与心理相整合,在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彼此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促进多种教育资源的广泛融合,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例如,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融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同时融入我国儒、释、道思想观念,进一步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其次,要融入典型的情境资源,基于现实生活的案例与丰富的心理学理论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最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各类资源,尤其重视整合网络资源,强调发挥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特质出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避免大学生陷入迷茫。为此,高校应当采用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合理发挥心理学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网络教育等途径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学习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推动学生不断探索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学校应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进一步在理实一体化的框架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针对不同学年学生采用不同教育模式。学校要对每名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测量,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問题,及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学校可以基于多种网络渠道灵活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完善在线心理教育引导机制,基于实时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心理教育取得联系。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社会化的机制,强调学校与家庭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协调作用,引导家长正确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与大学生沟通的方式。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强调以积极心理引导、促进学生正常发展,消除以往非此即彼的教育弊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优化教育氛围,旨在促进学生保持愉悦心情,充满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勇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曲折,进一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心理学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测量式教育模式、自助式心理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资源满足心理需求,保持对自己的一种满意状态,这更有益于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大学生自身能力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重回正轨,达到调整心理平衡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视心理暗示,强调通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在一系列正向引导和学习体验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课上、课下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在线资源满足学生自主成长与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在线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实现,强调基于App或者公众号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首先,充分发挥微课或慕课资源的作用,在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授调节心理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其次,在线心理健康教育要打造可以在线一对一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样有助于学生随时在虚拟空间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了非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机制,提高了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时效性,同时消除了传统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的问题。最后,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更生动,发挥了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在师生网络互动中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而且,在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课堂、辅导员组织开展的思政教育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可以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式促进学生在线学习心理知识,课上解决大学生的典型思想问题,这对优化配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重要价值。
五、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具有丰富性,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最直接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分析学生大学期间及毕业后一段时间可能遇到的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认知的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以及帮助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大学生始终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引导学生主动调节心里的不如意以及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新时代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合理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就学习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心理知识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组织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教育的直观性、趣味性与实践性。首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基于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典型场景融入心理健康课堂,优化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体验。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设置一系列典型的调研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型学习活动,在丰富的实践项目锻炼中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最后,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测试,能够运用权威的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鼓励学生找出自我强化的着眼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理成长。高校教师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的广泛联系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进学生日常活动中,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应当主动接触学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力量解决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当保持与学生的广泛接触,积极与学生进行广泛沟通,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根据学生的经历把握与学生交谈的方式,从而消除心理互动的漏洞,做到及时更正学生的心理认知,优化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强调通过团队的力量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传递正确的学习生活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当关注舆论风向,把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优化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引导,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解决学生成长困惑的目标。
总之,高校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模式变革中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直观、生动、互动、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推动当代大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6):125-127.
[2]冯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神州,2017(23).
[3]李燕飞,李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乐观心理思想的梳理及启示[J].科教导刊,2017(11).
[4]石远鹏,王芳.新常态下高校创业文化促进大学生的理性创业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9):53.
[5]常雅娟,李素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5):183-18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