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型学校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践行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快速变化的信息化社会里,学校要想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成为一所学习型学校,而教师作为构建学习型学校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在自我发展中进行角色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在参照富兰和哈格里夫斯提出的12条教师“交互式专业主义”指导纲领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师在自我发展中的六大角色定位,以期为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关 键 词] 学习型学校;教师;角色定位;践行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111-01
  一、行动中的反思者
  教师是行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人群,艾略特描述了两种反思发展教学实践的方式(Elliott 1991):反思推动行动和行动推动反思。在学习型学校中,教师要实现反思者的角色转变就要求在改进专业实践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批评。
  (一)反思有效教学
  反思教学要求从学科教学角度和有效教学角度进行反思。从学科教学角度进行反思,需要结合学科基本知识与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恰当地遵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相关规定。从有效教学角度进行反思,需要教师对学习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反馈与评价、作业布置等诸多环节进行反思改进。围绕着有效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地自我追问:我们应采取何种教学组织方法?为什么这样组织?哪些环节有待优化和改进?
  (二)反思学生发展
  教师要培养自我批评和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做行动中的反思者,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与学生谈心和家访等方式密切关注并不断反思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学业或行为存在的问题。继而反思在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辅导。
  二、变革中的冒险者
  (一)精神上敢于冒险
  我们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进建立“学习型学校”,这不是空洞的口号,它要求学校全员参与变革和改进。在学校变革过程中,焦虑、迷茫和压力时有发生,教师作为学校变革的重要一员,担负着落实课程改革、改善课堂管理、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和改善师生关系的重担,要发扬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通过尝试新事物而学习,始终相信试验、出错和从失败中学到经验是教师发展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行动上尝试变革
  教师要在变革中发挥主体性,尝试创新的变革性行为。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可以先进行改革试点试验,在较小范围内进行改革,以便減少风险。另一方面,要多寻求外部变革理论专家、校长、同事和家长等多方支持,做改革中的冒险者不是让教师盲目参与变革,而是依据自身的能力,积极关注并善于发现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型学校强调终身学习,学无止境是学校改进的一条基本文化信念,因为“当教师停止学习的时候,学生也停止生长了”(Barth 1990:50)。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一理念使得教师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自身不仅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同时还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学生,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和学习中来,感染更多的人。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的理念,研究新的问题,并培养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终身发展、终身受益。
  (二)将终身学习付诸行动
  对教师而言,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教师永远也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要根据教育教学实践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所教学科的新知识,密切关注专业领域的新信息、新成果、新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学习多媒体新技术,拓宽学习研究平台。教师要主动探索,注重自觉学习,时效性学习,坚持在工作中学,带着问题去工作去思考,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视角。
  四、课堂外的行动者
  (一)多元活动的参与者
  正是由于教师的多重角色,使得教师面临诸多的压力,教师的角色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做自我生活的关怀者,广泛多元地参与各种活动,提高身心舒适度,缓解因长期担任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带来的身心疲乏和倦怠状态。例如,参加球类、棋类运动,让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参加演讲、辩论赛等,在拼搏进取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精神的欢娱和情感的满足,将职业压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最终实现自我鉴定、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
  (二)多方关系的沟通者
  教师要做多方关系的沟通者,教师在课下担任着重要的沟通者角色,与学生沟通,平心静气地处理不宜当堂处理的学生问题,与家长沟通,做好家校之间的桥梁,倾听家长心声,传递学生在校信息。教师的沟通对象具有多样性,教师与不同对象进行沟通所持有的目标、情境、角色不同,在沟通中所采取的态度、方式和技巧也就不一样。其中,与学生沟通,要注意采用个性化策略,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语气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言语、态度、方式、策略等,做到倾听、理解和尊重。
  参考文献: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