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是中小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社会化初步发展的场所。在家庭中,他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而获得人格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无不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学生心理个案的分析,说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以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65-01
家庭是中小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社会化初步发展的场所。正是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照料与爱护,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安宁;也是在家庭中,他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而获得人格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氛围息息相关。本文试以对学生心理个案的分析,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从众多的学生心理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多少都留下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当的痕迹。以下个案是较为典型的案例之一。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
学生小Z,男,17岁,独生子。小学时从县份转到南宁读书,由其姑姑和姑父监护。初中曾因行为不良转学,现在示范性高中读书,身体健康,无与遗传有关的家属病史。喜欢电脑游戏。性格较为暴躁。
2、家庭情况
父母均为初中文化水平,父亲在县份某机关工作,常随车外出;母亲无工作。小Z自幼到小学基本上在家由母亲照料,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好。
3、家庭教育情况
幼年时母亲非常溺爱,放纵小Z,有求必应。父亲脾气暴躁,工作繁忙。
二、典型问题行为概述
小Z最主要的问题行为是与老师难以相处,难以遵守校规校纪,而每次发生问题后都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反而强词夺理,颠倒黑白。
问题行为一:刚进入L校的第一个学期前半学期,小Z还能基本遵守纪律。到了后半期,就出现迟到或者在宿舍违纪的现象,还不服从管理人员管教,出口骂人。
问题行为二:第一学期近期末的时候,该生与其他两名同学一同混出校门到网吧上网。半夜被班主任带回。
问题行为三:在教室拿移动DVD看影碟,老师要没收,他不给,还出言顶撞。
其他:智力水平中上,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较差。敏感,好自言自语,出语伤人,与集体生活不能协调。
调查研究显示,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日渐厌学,有明显的课堂退缩行为,学习被动消极,有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性格外向张扬,自尊感强,富有攻击性,与同学,教师有明显的对抗性;难以控制情绪,敏感多疑,孤僻,戒备心强,有不可克服的暴躁情绪;行为幼稚,与自身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表现为低级的兴趣和价值观,做事依赖性大,无法作出明智的选择;难于适应紧张的情境,常出现焦虑性的恐惧、头痛。而形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对小Z的辅导过程中,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从初次接触小Z,到不断地与他和他的家人的交流,使我们对小Z的成长轨迹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小Z原本是个活泼的孩子,家庭环境良好,全家对小Z宠爱有加,由此也养成了小Z的任性。在全家的呵护下,眨眼小Z上学了,父母努力工作希望能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培养孩子上大学,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可她只会疼爱而少管教,而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又较差,因此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为此,父亲没少打孩子,得到的效果只是父亲在家时孩子显得特别安静乖巧,而并没有解决孩子学习存在问题。小学时孩子又迷上了游戏机,游戏机房里经常看得到他的影子。进了中学,靠小聪明勉强完成小学学业的小Z,学业上显然跟不上班级。由于转到了市里读书,父亲不在身边,小Z与学习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强烈。原来把他转到城里,是为了让他母亲不再溺爱。于是转学到我校,读高一年级。满怀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谁知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原本较差的基础难以适应重点学校快节奏的学习,再加上认识了一些行为也是比较叛逆的同学,小群体效应对他的影响日益超过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影响。
从小Z的情况来看,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家庭的结构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健康、幸福、美满的家庭,孩子也不缺乏爱,但该怎么爱?除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精神上还需要些什么?生活上倍加呵护,像巢中之幼雏,一旦飞出能否经得风雨?作为家庭的关爱中心,上了学一旦失去中心的地位又如何面对?小Z那种遇困难就退缩、不善与人交往、撒谎不认错等行为,正是这种过于溺爱所造成。这是其一。其二,孩子在幼年时期,有些行为可以通过不断的矫治得以改变,但没能做到。当孩子学校内的表现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既不能检讨自身的教育方法是否存在不当,又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又成了家长的唯一教育手段。
根据心理学家的临床观察,溺爱的恶果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餍足”,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抑制了其对周围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而棍棒式的教育手段只会更进一步加剧孩子心灵的伤害。一方面以物质的满足来弥补打孩子后所产生的内疚心理,另一方面又因孩子学校的表现伤害了家长的自尊而使打骂更加变本加厉,如此恶性循环,更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孩子为了回避问题,把自己深深地埋在电子游戏中。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社会化初步发展的场所。正是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照料与爱护,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安宁,也是在家庭中,他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而获得人格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家长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作业本和考试分数上,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曾说过:"在当今社会,父母给孩子的最大礼物莫过于健全的人格。”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148名杰出青年的成长与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多数杰出青年来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他们父母文化水平并不很高,职位也很普通,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多数杰出青年的父母没有机会接受较高的教育,但他们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以外,还特别关注对孩子的品质教育.在调查中,杰出青年一致反映,父母在做人方面给孩子的影响最大,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深刻影响了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正确"荣辱观"的形成,使子女终身受益。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教育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一观点,目前已经能被广大家长所接受,但是绝大部分家长是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的,因此,作为学校,为了能培养社会合格的人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同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从事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065-01
家庭是中小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社会化初步发展的场所。正是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照料与爱护,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安宁;也是在家庭中,他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而获得人格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氛围息息相关。本文试以对学生心理个案的分析,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从众多的学生心理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多少都留下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当的痕迹。以下个案是较为典型的案例之一。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
学生小Z,男,17岁,独生子。小学时从县份转到南宁读书,由其姑姑和姑父监护。初中曾因行为不良转学,现在示范性高中读书,身体健康,无与遗传有关的家属病史。喜欢电脑游戏。性格较为暴躁。
2、家庭情况
父母均为初中文化水平,父亲在县份某机关工作,常随车外出;母亲无工作。小Z自幼到小学基本上在家由母亲照料,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好。
3、家庭教育情况
幼年时母亲非常溺爱,放纵小Z,有求必应。父亲脾气暴躁,工作繁忙。
二、典型问题行为概述
小Z最主要的问题行为是与老师难以相处,难以遵守校规校纪,而每次发生问题后都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反而强词夺理,颠倒黑白。
问题行为一:刚进入L校的第一个学期前半学期,小Z还能基本遵守纪律。到了后半期,就出现迟到或者在宿舍违纪的现象,还不服从管理人员管教,出口骂人。
问题行为二:第一学期近期末的时候,该生与其他两名同学一同混出校门到网吧上网。半夜被班主任带回。
问题行为三:在教室拿移动DVD看影碟,老师要没收,他不给,还出言顶撞。
其他:智力水平中上,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较差。敏感,好自言自语,出语伤人,与集体生活不能协调。
调查研究显示,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日渐厌学,有明显的课堂退缩行为,学习被动消极,有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性格外向张扬,自尊感强,富有攻击性,与同学,教师有明显的对抗性;难以控制情绪,敏感多疑,孤僻,戒备心强,有不可克服的暴躁情绪;行为幼稚,与自身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表现为低级的兴趣和价值观,做事依赖性大,无法作出明智的选择;难于适应紧张的情境,常出现焦虑性的恐惧、头痛。而形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对小Z的辅导过程中,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从初次接触小Z,到不断地与他和他的家人的交流,使我们对小Z的成长轨迹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小Z原本是个活泼的孩子,家庭环境良好,全家对小Z宠爱有加,由此也养成了小Z的任性。在全家的呵护下,眨眼小Z上学了,父母努力工作希望能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培养孩子上大学,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可她只会疼爱而少管教,而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又较差,因此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为此,父亲没少打孩子,得到的效果只是父亲在家时孩子显得特别安静乖巧,而并没有解决孩子学习存在问题。小学时孩子又迷上了游戏机,游戏机房里经常看得到他的影子。进了中学,靠小聪明勉强完成小学学业的小Z,学业上显然跟不上班级。由于转到了市里读书,父亲不在身边,小Z与学习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强烈。原来把他转到城里,是为了让他母亲不再溺爱。于是转学到我校,读高一年级。满怀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谁知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原本较差的基础难以适应重点学校快节奏的学习,再加上认识了一些行为也是比较叛逆的同学,小群体效应对他的影响日益超过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影响。
从小Z的情况来看,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家庭的结构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健康、幸福、美满的家庭,孩子也不缺乏爱,但该怎么爱?除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精神上还需要些什么?生活上倍加呵护,像巢中之幼雏,一旦飞出能否经得风雨?作为家庭的关爱中心,上了学一旦失去中心的地位又如何面对?小Z那种遇困难就退缩、不善与人交往、撒谎不认错等行为,正是这种过于溺爱所造成。这是其一。其二,孩子在幼年时期,有些行为可以通过不断的矫治得以改变,但没能做到。当孩子学校内的表现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既不能检讨自身的教育方法是否存在不当,又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又成了家长的唯一教育手段。
根据心理学家的临床观察,溺爱的恶果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餍足”,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抑制了其对周围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而棍棒式的教育手段只会更进一步加剧孩子心灵的伤害。一方面以物质的满足来弥补打孩子后所产生的内疚心理,另一方面又因孩子学校的表现伤害了家长的自尊而使打骂更加变本加厉,如此恶性循环,更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孩子为了回避问题,把自己深深地埋在电子游戏中。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社会化初步发展的场所。正是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照料与爱护,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安宁,也是在家庭中,他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要求自己,而获得人格与个性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家长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作业本和考试分数上,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曾说过:"在当今社会,父母给孩子的最大礼物莫过于健全的人格。”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148名杰出青年的成长与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多数杰出青年来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他们父母文化水平并不很高,职位也很普通,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多数杰出青年的父母没有机会接受较高的教育,但他们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以外,还特别关注对孩子的品质教育.在调查中,杰出青年一致反映,父母在做人方面给孩子的影响最大,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深刻影响了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正确"荣辱观"的形成,使子女终身受益。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教育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这一观点,目前已经能被广大家长所接受,但是绝大部分家长是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的,因此,作为学校,为了能培养社会合格的人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同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从事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