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场作文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少考生对此不够重视。本文旨在以课文为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经典结尾,来提高广大考生撰写作文结尾的能力。
关键词:考场作文;结尾;课文;例子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作文也如是。好的文章结尾如撞钟,如豹尾,如佳人临去秋波那一转,简洁有力,余音袅袅,令人低回流连,不忍释卷。
考场作文尤其如此,特别是高考,众所周知,高考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天气较热加之网络作业,一份作文平均耗时也就几十秒,有的甚至一扫而过。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评卷老师的心就成了广大师生备考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考场不比平日,多数考生作文时不太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字字珠玑。这就需要讲效率,讲技巧,要做到“把粉搽在脸上”,在关键处下功夫。开头、结尾无疑就是一篇文章的关键处了,可惜,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不少同学只关注开头,不注重结尾,常常出現“虎头蛇尾”,“草草收尾”的情况。如此,这“临去秋波的一转”只会把阅卷老师吓跑。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得高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课本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必舍近求远,“捧着金碗要饭”,语文教材里就有不少精彩的结尾。下面分类举例加以分析。
一、水到渠成,自然收束式
一般写人记事类文章常用这种结尾。
如《烛之武退秦师》的结尾“……吾其还也,亦去之。”简简单单,自自然然;《荆轲刺秦王》的结尾“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于高潮处戛然而止,却无丝毫突兀之感,尤其是“目眩良久”四字可谓神来之笔,既成功渲染了现场的混乱与紧张,也侧面衬托了英雄虎胆;《鸿门宴》的结尾“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看似无心之闲笔,实则必不可少,这几句话简短有力,决无丁点拖沓之嫌,一如刘邦之为人:做事果敢,不留后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一场恩怨,终烟消云散,皆大欢喜。司马子长以九字作结,可谓四两拨千斤。
不过此类结尾最让人叫绝的还是《苏武传》末了那几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苏武总共在匈奴待了十九年,当初奉命出使的时候身强力壮,等到回来,胡须头发都白完了。”表面上作者是在老实本分地交代事情的结果,纯白描,无修饰,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然细品之下却能掂出这十九个字的功力与分量:强壮出使,白发归汉,一十九年,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恍如一梦呵,只是这梦太长,太苦痛。喃喃自问:“人这辈子能有几个十九年?”读罢一股叫做悲壮的东西充塞胸中,溢满乾坤。
二、直抒胸臆式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结尾“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正如梁实秋自己所说的,“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结尾更应如此,他做到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几句话自然地收束了全文,真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与尊敬,无半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因其简短,因其有真情实感,故而自然,故而虽直接但不直白庸俗。”
《故都的秋》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亦属此类。
三、首尾呼应(圆合)式
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头结尾都提到了“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荫,儿童在追逐游戏”。这样的安排使得全文结构紧凑,内容完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有力地强调了主题,使读者在这些看似平静的文字背后读出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反衬了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与惨绝人寰。《荷塘月色》一文从“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到“妻已睡熟好久了”,从披衣出门到最后回到家门,结构上巧妙地呈现出了首尾圆合的艺术美感,这也是该文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祝福》一文从开头的新年将至,准备祝福到末了描述鲁镇的祝福“盛况”亦属此类,其中妙处不再赘述。
四、构建意境(画面),以景作结式
《项脊轩志》的末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简短至极,惜墨如金,余韵悠长,余音袅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貌似平静,却平静又激荡,寓深沉如海的亡妻之痛于平淡的描述之中,是真正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睹树思人,往事像一双手揉搓着作者的心,让人唏嘘嗟叹……这正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那种美。
类似风骚传神的结尾还有《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更换杯盏重新开宴,很快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盘一片凌乱,于是大伙在船里互相枕着靠着睡去,不觉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寥寥三十来字,活现了当时热闹的场面,写尽了那份惬意、洒脱与释然,这份美如“太华夜碧,人闻清钟”,如“白云初晴,幽鸟相逐”。这个结尾也是典型的苏轼风格“行于当所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行文流水,挥洒自如。
以上举例多属记叙类,散文类文章,至于论说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规范经典的结尾,如《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拿来主义》等,相信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能相机引导,学生能勤加揣摩,我们一定能在考场上做好“临去秋波那一转”,转出个百媚千娇,转出那风神潇洒 ,留住阅卷老师的心神,让他给我们个高分。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新1版
[2] 王运熙 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
关键词:考场作文;结尾;课文;例子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作文也如是。好的文章结尾如撞钟,如豹尾,如佳人临去秋波那一转,简洁有力,余音袅袅,令人低回流连,不忍释卷。
考场作文尤其如此,特别是高考,众所周知,高考阅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天气较热加之网络作业,一份作文平均耗时也就几十秒,有的甚至一扫而过。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评卷老师的心就成了广大师生备考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考场不比平日,多数考生作文时不太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字字珠玑。这就需要讲效率,讲技巧,要做到“把粉搽在脸上”,在关键处下功夫。开头、结尾无疑就是一篇文章的关键处了,可惜,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不少同学只关注开头,不注重结尾,常常出現“虎头蛇尾”,“草草收尾”的情况。如此,这“临去秋波的一转”只会把阅卷老师吓跑。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得高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课本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必舍近求远,“捧着金碗要饭”,语文教材里就有不少精彩的结尾。下面分类举例加以分析。
一、水到渠成,自然收束式
一般写人记事类文章常用这种结尾。
如《烛之武退秦师》的结尾“……吾其还也,亦去之。”简简单单,自自然然;《荆轲刺秦王》的结尾“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于高潮处戛然而止,却无丝毫突兀之感,尤其是“目眩良久”四字可谓神来之笔,既成功渲染了现场的混乱与紧张,也侧面衬托了英雄虎胆;《鸿门宴》的结尾“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看似无心之闲笔,实则必不可少,这几句话简短有力,决无丁点拖沓之嫌,一如刘邦之为人:做事果敢,不留后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一场恩怨,终烟消云散,皆大欢喜。司马子长以九字作结,可谓四两拨千斤。
不过此类结尾最让人叫绝的还是《苏武传》末了那几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苏武总共在匈奴待了十九年,当初奉命出使的时候身强力壮,等到回来,胡须头发都白完了。”表面上作者是在老实本分地交代事情的结果,纯白描,无修饰,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然细品之下却能掂出这十九个字的功力与分量:强壮出使,白发归汉,一十九年,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恍如一梦呵,只是这梦太长,太苦痛。喃喃自问:“人这辈子能有几个十九年?”读罢一股叫做悲壮的东西充塞胸中,溢满乾坤。
二、直抒胸臆式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结尾“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正如梁实秋自己所说的,“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结尾更应如此,他做到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几句话自然地收束了全文,真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与尊敬,无半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因其简短,因其有真情实感,故而自然,故而虽直接但不直白庸俗。”
《故都的秋》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亦属此类。
三、首尾呼应(圆合)式
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头结尾都提到了“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荫,儿童在追逐游戏”。这样的安排使得全文结构紧凑,内容完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有力地强调了主题,使读者在这些看似平静的文字背后读出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反衬了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与惨绝人寰。《荷塘月色》一文从“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到“妻已睡熟好久了”,从披衣出门到最后回到家门,结构上巧妙地呈现出了首尾圆合的艺术美感,这也是该文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祝福》一文从开头的新年将至,准备祝福到末了描述鲁镇的祝福“盛况”亦属此类,其中妙处不再赘述。
四、构建意境(画面),以景作结式
《项脊轩志》的末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简短至极,惜墨如金,余韵悠长,余音袅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貌似平静,却平静又激荡,寓深沉如海的亡妻之痛于平淡的描述之中,是真正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睹树思人,往事像一双手揉搓着作者的心,让人唏嘘嗟叹……这正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那种美。
类似风骚传神的结尾还有《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更换杯盏重新开宴,很快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盘一片凌乱,于是大伙在船里互相枕着靠着睡去,不觉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寥寥三十来字,活现了当时热闹的场面,写尽了那份惬意、洒脱与释然,这份美如“太华夜碧,人闻清钟”,如“白云初晴,幽鸟相逐”。这个结尾也是典型的苏轼风格“行于当所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行文流水,挥洒自如。
以上举例多属记叙类,散文类文章,至于论说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规范经典的结尾,如《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拿来主义》等,相信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能相机引导,学生能勤加揣摩,我们一定能在考场上做好“临去秋波那一转”,转出个百媚千娇,转出那风神潇洒 ,留住阅卷老师的心神,让他给我们个高分。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新1版
[2] 王运熙 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