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号葛城居士(安新古称葛城),河北安新人。清光绪七年(1881),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1921 年10月,潘龄皋任甘肃省省长,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 年8月辞职回乡。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鬻书自给。1954 年,病逝于北京。
潘龄皋是一位爱国人士,亦是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名重平津和冀中一带,与谭延齐名,时有“南谭北潘”之说。民国时期,北京、天津出版过他的14种字帖,其中《胡大川幻想诗》、《南濠诗话》、《又一村诗话》、《潘龄皋太史墨宝》最为著名。
潘龄皋书法以行书见长,在颜(真卿)字风格基础上,远取苏(东坡)书之丰腴,赵(孟頫)书之淑美、董(其昌)书之清雅,近取刘(墉)书之浓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总体特征是笔画饱满,结字奇侧,章法清朗。其笔法多用逆笔入纸,导墨行笔,笔画显得外柔内刚,点画果断干脆,干净利索;撇画挺拔而厚重;捺画一波三折而内含筋骨;钩画多方折;竖画行笔时劲健凝重,万毫齐力,收笔时力量饱满,戛然而止,有一种笔止意无尽之感。潘龄皋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特征是上重下轻,左重右轻;上下紧密,左右宽松;上横不平,偏竖不直。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潘龄皋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在静谧、安详、平和之中蕴含着勃然欲发的生机。
甘肃省文物商店营业部挂有一幅潘龄皋楷书扇面,长49.5厘米,宽16.7厘米。潘龄皋以行楷见长,小字尤精,此幅楷书扇面用笔以圆笔为主,行笔沉着遒劲,笔笔迎送到位,一丝不苟。因此,其线条丰润畅达,圆润流美,“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蓄深沉”。此扇面上书“乙已年初秋”字样,有两方朱迹钤印。从扇面题跋可看出此幅作品作于1929年,是潘龄皋赠与友人之作。
近年来,甘肃、北京、天津、河北等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多见潘龄皋书法作品,市场价格为每幅5000~15000元,其作品逐渐受到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和重视。
潘龄皋是一位爱国人士,亦是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名重平津和冀中一带,与谭延齐名,时有“南谭北潘”之说。民国时期,北京、天津出版过他的14种字帖,其中《胡大川幻想诗》、《南濠诗话》、《又一村诗话》、《潘龄皋太史墨宝》最为著名。
潘龄皋书法以行书见长,在颜(真卿)字风格基础上,远取苏(东坡)书之丰腴,赵(孟頫)书之淑美、董(其昌)书之清雅,近取刘(墉)书之浓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总体特征是笔画饱满,结字奇侧,章法清朗。其笔法多用逆笔入纸,导墨行笔,笔画显得外柔内刚,点画果断干脆,干净利索;撇画挺拔而厚重;捺画一波三折而内含筋骨;钩画多方折;竖画行笔时劲健凝重,万毫齐力,收笔时力量饱满,戛然而止,有一种笔止意无尽之感。潘龄皋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特征是上重下轻,左重右轻;上下紧密,左右宽松;上横不平,偏竖不直。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潘龄皋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在静谧、安详、平和之中蕴含着勃然欲发的生机。
甘肃省文物商店营业部挂有一幅潘龄皋楷书扇面,长49.5厘米,宽16.7厘米。潘龄皋以行楷见长,小字尤精,此幅楷书扇面用笔以圆笔为主,行笔沉着遒劲,笔笔迎送到位,一丝不苟。因此,其线条丰润畅达,圆润流美,“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蓄深沉”。此扇面上书“乙已年初秋”字样,有两方朱迹钤印。从扇面题跋可看出此幅作品作于1929年,是潘龄皋赠与友人之作。
近年来,甘肃、北京、天津、河北等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多见潘龄皋书法作品,市场价格为每幅5000~15000元,其作品逐渐受到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