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正是扬帆时

来源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栏按语: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正值国家检察官学院建院25周年。25年来,学院始终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在“十二五”时期,根据《2010-2020年检察教育培训改革指导意见》和《“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规划》,制订了《国家检察官学院“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的部署。目前学院“十二五”规划已顺利完成,《中国检察官》杂志从本期开始,设立“学院‘十二五’工作巡礼”专栏,从教学改革创新、精品课程、检察智库和科研工作、教师全员挂职锻炼、校园文化和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回顾,以期凝聚共识,振奋精神,为学院“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和“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参谋助鉴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深刻变革的五年,也是国家检察官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新发展的五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和高检院大规模推进检察教育培训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以构建高层次、精细化的现代检察教育培训体系为主线,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和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检察教育培训质量,强化科研工作的检察智库功能,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检察文献中心,打造高效有序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国家检察官学院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确立的教学培训、科研交流、师资建设等54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发展,向“建设高层次检察人才的培养基地、检察系统的科研咨询基地和全国检察文献中心”三大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十二五”规划定位精准、谋划科学
  一项事业成败之关键在于谋划设计。为此,学院专门研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在规划制定之初,就明确了指导思想,力求精准定位,科学谋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学院“十二五”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检察特色,强化实务教学,增强培训实效,充分发挥学院在全国检察教育培训中的龙头、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层次检察人才培养基地、检察系统的科研咨询基地和全国检察文献中心,为全面实现“十二五”检察工作目标发挥好职能作用。
  (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1.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类主要班次和主要业务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检察教育名师工程建设逐步推进,检察教官制度更加完善;培训渠道进一步拓宽,培训规模逐步扩大,检察教育网络培训覆盖基层;符合现代培训理念、具有检察教育特色的的教学培训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2.科研咨询和交流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检察理论和实务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决策咨询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检察官》和《检察论丛》“三刊”功能定位更加准确、质量进一步提高;国际合作领域、渠道进一步拓宽,对外培训功能进一步强化,国内合作形式进一步丰富。
  3.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图书资料建设特色更加突出。办公自动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检察文献收集、管理机制更加规范,馆藏特色更加突出,检察文献资料中心基本建成,电子化图书馆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4.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综合管理及后勤社会化服务水平更加适应大规模培训的需要;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院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大规模培训成效显著、步入新常态
  “十二五”时期,学院积极贯彻党中央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坚持扩大培训规模与突出培训重点相结合,扎实推进各类正规化培训,努力挖掘培训潜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培训班次和人数,同时坚持以领导干部素能培训和各项检察业务精细化培训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人才培养和西部培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检察教育培训新格局,为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攻坚克难,深挖潜力,培训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
  “十二五”期间,学院共举办492个培训班次,培训49558人。相比“十一五”期间,培训班次增加了215.4%,培训人数增加了266.6%。2014年学院培训规模创下新高,全年共举办114个班,培训12306人,实现了班次过百、人次过万的历史性突破。2015年,学院调训机制发生重大改变,由过去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统一调训转变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组织调训和学院自主招生相结合,全年除21期次、1810人次由组织调训以外,其余均需要通过自主招生来组织生源,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挑战,学院狠抓培训质量不放松,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学员为主体,能力为导向”的培训思路,强化需求调研,推进新课研发,创新教学形式,开拓培训模式,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极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培训规模再创记录。全年共举办134个班次,培训13019人次,保持了班次过百、人数过万的既有水平,开启了培训管理的新模式,检察培训工作步入新常态。
  (二)深化领导素能培训,着力提高检察机关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宏观把控能力和业务领导能力
  “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央关于分层分类培训的精神,学院重点推进领导素能培训,完善领导素能培训机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各层级领导素能培训。为避免领导素能目标不实和培训虚化,“十二五”期间,学院大力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新形势下领导素能培训的需求特点,在部分班次中开展了点对点的前期培训内容调研和后期跟踪评估,综合运用情景模拟、研讨交流、现场教学、自主选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程内容着眼于培养学员的国际眼光、战略眼光和业务能力,注重以现代培训理念贯穿培训全过程。   (三)专项业务培训突出问题导向,追求精细化,着力提高新形势下的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能力
  专项业务培训是“十二五”时期学院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培训的45.5%,年均办班40个班次以上,累计培训近2万人次,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培训任务。培训按照不同业务和不同层级,围绕检察业务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从项目选定、主题确立、内容方法选择等多方面谋求精细化发展。
  此外,学院以各检察业务当前需求为切入点,确立精细化的培训主题,引领专题培训向纵深发展,举办了一系列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业务培训。比如:“经济犯罪案件公诉实务”、“出庭支持公诉专项技能实训”、“刑事证据审查”、“贿赂犯罪专题研修”、“自侦案件初查与讯问”、“民生领域立案监督”、“申诉案件办理方式的改革”、“案管数据分析与运用”等等,专题培训班次的举办,使学员选派有了更为细致的指引,学员参训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该类班次培训目的明晰、课程主题鲜明,能够把设定的主要问题讲深讲透,非常具有吸引力。
  (四)围绕检察改革和检察官队伍职业化的推进,努力打造各类检察专业人才
  为满足新时期检察机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学院相继开展了检察业务专家培训、主任检察官培训、检察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调研骨干培训、检察师资培训、初任检察官培训、青年检察官培训、女检察官培训等。
  在检察师资培训中,一是将管理师资与授课师资分离开来,举办了培训师培训班,旨在对培训者进行系统培训;二是在保持以往常规师资培训重点的基础上,以检察业务条线为基础,开展检察专项业务师资培训,将师资培训引向深入;三是从培训方式着手,设置理论讲授课、教学示范课以及参与式讲评课等,培养检察师资从知识到技能,从接收到输出的能力,效果显著。
  在主任检察官培训中,配合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和员额制的展开,探索以相关检察业务为基础的分类培训,尝试集中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模式。
  在初任检察官培训中,坚持检察教官制度,聘请优秀检察官担任学院初任检察官培训的检察教官,“十二五”期间,共举办9期初任检察官培训班,培训各级检察院初任检察官622人,初任检察官培训模式已基本成熟,效果良好,为下一步预备检察官训练的展开积累了经验。
  (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倾斜,持续开展好西部地区检察官专业培养工程
  学院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加强西部检察队伍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大对西部基层检察干警的培训力度,重点开展执法办案能力专项培训。除在常规培训外,还采取上门送训、与分院合作办班、组织优秀教师巡讲等形式,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多个省份举办专题培训,精心设置课程,选配优良师资,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十二五”期间,西部检察官培训逐步由分散调训转变为分散调训与定向集中培训相结合,学院对西部地区教育倾斜的政策有了更为直接、有效的落实途径。
  教育培训改革进展顺利、方式多样
  “十二五”期间,学院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员为本”的现代培训理念,将现代培训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和教学管理每一环节,建立了以学员需求和实务需要为导向的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和培训计划协调会商机制。探索上门送训和来院培训相结合、小班次精细化和大班次规模化等培训新模式,积极探索开发案例式、体验式、访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培训方式,取得较好效果,受到参训学员的认可和欢迎。
  (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检察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在培训内容上,一是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培训所有班次的课程中,结合检察中心工作,用多种方式引导学员融会贯通。二是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检察业务核心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以拓宽思路,扩展眼界为出发点,开设了涉及历史、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心理、音乐、医学、大数据等多种方向的综合性课程。四是积极开展培训合作。特别是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厅局的合作办学,既吸收了各厅局在业务上、实践上的经验,也最大化地发挥了学院在教育培训上的优势。此外,还与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部分地方检察院、部分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等开展了广泛合作。
  在教学方式上,在坚持专题讲授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结构式研讨、访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拟演练等新型教学方式。以学员为主体,丰富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搭建“检察官微论坛”、“文艺与读书沙龙”等交流平台。
  在培训模式上,以业务培训为基础推行实训教学;以综合性学科为依托试行自主选学;在人数较多的班上尝试大班套小班的培训模式;与地方检察院联合开展“上门送训”,利用培训余力服务基层,满足基层检察院计划外培训需求。教学改革一系列举措效果明显,受到参训学员的欢迎和好评。
  (二)坚持检察培训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基本形成既有前瞻性,又有实务性的检察官培训教材及课程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下大力气组织相关教材编写,积极打造符合检察工作实际,满足检察培训所需的教材。通过研究各类培训特点和重点,对各类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体系化梳理,以领导素能、专项业务培训、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西部地区帮扶为切入点,完善了各类培训课程体系,编辑出版了全国预备检察官培训系列教材和立足于实用性和针对性的高级检察官业务培训系列教材。适应检察人员分类改革和实行预备检察官培训的要求,以筹建两个实验室为先导,加强职务犯罪课程研究。2015年开始筹建“电子数据提取和恢复模拟”和“心理测试模拟”两个实验室,探索职务犯罪侦查人才高端培训模式。
  (三)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岗位素能标准的制定,推进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以精品课程为核心,打造学院品牌课程
  “十二五”时期,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岗位素能标准制定工作的推进,学院对课程库进行了反复梳理更新,并初步形成涵盖政治理论、法学前沿、检察业务、综合素能等四大类基础课程库,课程条目1193门,建立在原来“三三制”基础上的“3 x”的课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2013、2014两个年度的评选,学院教师所开发课程已有7门入选检察机关精品课程,2门获检察机关精品课程提名奖励。以院内教师开发课程为主体,包括部分系统优秀课程的62门课程入选国家检察官学院精品课程。至2015年底,已全部实现“十二五”规划既定的百门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四)强化学院对分院的教学指导,密切与教学实践示范基地的联系,提升检察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十二五”期间,学院充分利用检察教育培训资源,促进分院建设,逐步建立学院与分院合作办班的常规机制,在南京分院、河南分院、上海分院、四川分院、福建分院、山东分院、湖南分院等多个分院举办培训班,涵盖领导素能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多个班次类型;为加强教学指导,促进分院正规化建设,自2014年起,以学院为主体,依托相关分院开展针对各分院院长、分院教学管理负责同志的“培训者的培训”,齐聚共识,更新理念,受到各分院以及各省教育培训部门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通过举办针对分院的师资培训班等方式,带动分院共同探讨研究教学培训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完善学院对分院的教学指导模式;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五统一”原则,进一步对分院承担的初任检察官资格培训工作开展有效的教学指导;鼓励分院骨干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教材与教学资料编写研究工作,开通精品课程申报渠道,支持分院教师参加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评选工作;规范学院与分院科研协作制度;形成学院与分院信息通报制度。2014年重新确立91个教学实践示范基地,规范了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完成了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基本信息库建设,建立了以院领导,教务部、科研部、杂志社和各教研部为主导的基地联系机制,开展了调研、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2015年专门面向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举办公诉实务培训班和职务犯罪侦查专家培训班,召开职务犯罪侦查研讨会,得到各教学实践示范基地的积极响应。
  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性突出、特色鲜明
  “十二五”时期,学院探索建立以检察实务为导向、符合检察官培训需要的高层次师资团队,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充实优化专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兼职教授、高级检察教官、检察教官、驻校检察教官、初任检察官资格培训导师的选聘和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由法学界著名学者、检察实务部门专家和专职教师组成的“三位一体”、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检察师资团队。
  (一)把充实和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突出教学能力提升和检察实务经验培养作为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
  为充实专职教师团队,每年从著名法学院校引进高学历、高层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到2015年底,学院拥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1人,讲师17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为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建立了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集体备课、集体科研攻关制度,形成老中青“传帮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授课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党委明确提出院内全体教师深入检察一线挂职锻炼的目标和要求,建立教师全员挂职锻炼制度,努力培养独具优势的检察专家型教师。“十二五”期间,学院安排36名教师挂职锻炼,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规划期内,所有教师都应具备检察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目标。
  (二)将兼职教授、检察教官的选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
  “十二五”期间,学院启动并完成了三批兼职教授和61名高级检察教官、43名检察教官的选聘工作。在前两批聘期结束的基础上,第三批共选聘了149名兼职教师。其中,45名兼职教授主要是法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也包括其他综合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61名高级检察教官大多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43名检察教官主要来自于检察一线,均为办案能手和骨干。兼职教师作为学院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大大强化了学院专兼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术科研能力增强、影响力扩大
  “十二五”期间,学院围绕科研发展的规划目标,深化对科研重点领域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优秀科研成果。科研管理更加规范有效,高级检察官论坛的学术品牌初步形成,学院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科研成果丰硕,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
  “十二五”期间,结合检察实务需求,学院加强了科研管理,明确科研重点领域和方向,围绕检察改革热点问题、域外检察制度比较、检察史研究等研究方向,实现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3项,省部级课题立项12项,学院资助科研课题244项,其中190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项。全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82篇,其中在权威报刊发表2篇,核心期刊104篇,出版专著25部,主编、参编、合著著作93部。
  (二)科研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在科研成果管理方面,学院在“十二五”期间两次修订《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师科研定量及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科研考核,加大了对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于2014年通过《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师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科研成果量化计分办法(试行)》,使科研成果与职称评定形成良性互动。在课题管理方面,一是优化了选题形成机制,通过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学院分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学院教师广泛征集选题,保证了选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二是围绕检察基础理论、检察改革中的重点领域设置课题。“十二五”期间,在学院的资助科研课题中,关于检察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60余项,检察实务研究与检察职能相关的职务犯罪、诉讼制度等基本理论研究课题130余项,外国检察制度研究课题6项,检察教育培训课题6项,检察史研究课题3项。三是课题管理更为规范。2013年建立了课题代码制度以及学院重大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四是推动了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十二五”期间,优秀课题成果集结为学院系列出版物《检察前沿报告》第四辑、五辑。
  (三)“三刊”建设卓有成效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于2011、2014年两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实现了“申办为核心期刊”的规划目标。《中国检察官》在学术规范、办刊质量方面进一步提升,建立了稳定的发行网络;突出栏目创新,增设“检察大讲堂”,成为推介学院教师及课程的重要平台;开通微信平台,加强与检察官的互动。《检察论丛》成为集中展示我国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前沿成果的重要平台,刊发了“检察改革”、“职务犯罪侦查”、“证据制度”、“检察队伍”等主题文章,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科研成果的推介力度。   (四)高级检察官论坛的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院继续发挥高级检察官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功能,以检察理论、检察改革中的重点问题作为论坛主题,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共举办5届论坛,主题分别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第七届),“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工作”(第八届),“法治思维与检察工作”(第九届),“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第十届),“以审判为中心与检察工作发展”(第十一届)。高级检察官论坛在系统内外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成为对检察教育培训和检察理论研究具有推动作用的重要学术活动品牌。
  图书馆建设突出馆藏特色、成立检察文献中心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学院图书馆加快建设步伐,于2011年启动了检察文献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近5年的时间里,重点进行各类检察文献的收集整理,在对馆藏检察图书全面摸底清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未藏检察类图书目录,通过购买、复制、接受捐赠、征集、交换、委托代购等方式逐步收集未藏检察图书。
  中国检察文献中心如期建成并于2015年11月正式挂牌。“十二五”期间,文献中心共收集了六大类基础资源:检察图书从2012年的1800余种增加至7000余种(中文检察图书6000余种,台港澳地区出版图书600余种,外文检察图书300余种);检察期刊120余种;检察志和检察年鉴300余种(省级院检察志53种,检察年鉴20余种);检察系统内部实体资料1600余种,3000多册,音像资料和内网资料30余种;检察博士论文170余篇,院内教师科研专著214种;电子类资源35种4452期,已购买中国知网、北大法宝、大成故纸堆、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和超星电子图书馆5个数据库,其中大成老旧刊数据库收录了清末以来7000余种期刊,是研究清末民国检察理论及实务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库工具。以该数据库为基础,图书馆已编制检察文献索引项约6000余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清末民国检察文献总目·法政期刊卷》课题研究工作。
  对外交流合作形式丰富、内容广泛
  “十二五”期间,学院巩固原有的国际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形式,开展与欧盟、法国、韩国、瑞典、越南、台湾、澳门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口机构的合作项目,探索与新的司法官培训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为培养熟悉国外司法及检察制度、具有国际司法视野的检察人才创造条件。
  (一)探索新的合作形式,与境外司法机构的8项合作项目顺利进展
  “十二五”期间,学院与法国司法官学校合作举办5期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顺利结项中法“百名司法官项目”,成功启动中法“50名检察官项目”;与韩国法务研修院签署为期4年的合作执行协议;成功启动并开展中瑞“‘检察官与人权保障’两轮师资培训项目”;与越南检察大学合作,选派教师赴越讲学并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台湾检察官开展交流活动,接待台方司法官来院研修讲学,选派教师赴台交流;开展与澳门大学法学院合作培养法学硕士、法学博士项目;与中欧法学院检察官职业培训项目稳步推进。此外,目前学院还与土耳其、柬埔寨等国司法官培训机构开展交流活动。
  (二)积极开发渠道,为国际化检察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十二五”期间,学院选派教师赴国外和有关地区、机构学习深造,共选派39名教师赴美国、法国、瑞典、韩国、澳门研修交流;举办中欧法学院职业培训项目15期,培训内容为欧洲刑事证据规则、打击金融犯罪、环境犯罪、反腐败案件的证据收集、起诉程序与庭审技巧、检察官与人权保护等,参加项目培训的检察官达1156人次;学院还积极开拓检察官境外培训渠道,与美国纽黑文大学李昌钰法庭科学学院签署了5年期合作协议,定期选派检察官(检察教师)赴美培训,了解美国先进的刑事鉴识技术和法庭科学理论。
  人事制度管理逐步加强、更加科学规范
  “十二五”期间,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支持,为学院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完善岗位设置,健全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2013年为6名同志进行了转岗,其中5名同志由专业技术岗位转聘到管理岗位,1名同志由管理岗位转聘到专业技术岗位,有效解决了教辅系列中级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因岗位限制等原因长期无法晋升的矛盾困难,也满足了符合教师岗位条件、具备相应资格水平的同志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实施后,学院实现了以岗位空缺为前提、竞争择优为原则的五、六级职员晋升机制常态化。
  (二)积极稳妥做好学院党政管理岗位和专技岗位的选聘工作
  “十二五”期间,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学院五、六、七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实行教师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在学院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无空缺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保证了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参加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学术评议,并对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实行内聘。通过了《国家检察官学院专业技术岗位晋级评审办法(试行)》,分别于2013年、2015年组织开展了专技岗位晋级评审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专技人员及时晋升聘任到了高等次岗位,兑现了相应待遇,鼓励调动了专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校园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齐头并进
  “十二五”期间,为适应大规模培训要求,学院进一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改进办学条件,下决心改造学员公寓、教室、餐厅等相关设施。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规范各项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校园环境有效改善,各项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本着量入为出,逐步发展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学院凭借有限的财力加强了硬件建设,实施了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将原220间学生宿舍改造为学员宿舍,用于检察官培训;维修改造6、7号公寓楼房间114间;为学员宿舍配备电脑、书籍,改善饮用水条件;新增学员餐厅坐席300个;新建可容纳300人的多功能教室;全面提升各教室教学保障设施现代化水平;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个室外网球场、1个乒乓球室,为学员的学习、活动和休息创造了较好条件。
  (二)信息化建设加快步伐,制定规划,分步实施
  “十二五”时期,学院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校园局域网、一卡通系统及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分步推进中,到2015年底,已优先建设完成局域网改造工程、无线网和桌面控制系统。
  (三)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十二五”时期,学院制定和修订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措施,规范细化了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各项工作程序,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财务实行精细化、透明化管理,提高学院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益,严格审批程序,做到有章可循、合法合规。坚持厉行节约,节能减排,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板式交换器,年实现节能近百万元。强化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消防、防盗、水灾、地震等应急处置方案,对学院消防系统进行了整修,并定期组织对隐患部位的安全检查,每年组织消防演练,确保了学院内外部安全。
  (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院创新载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成立了摄影、网球等10个教职工文体协会,举办了首届“和谐杯”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教职工登山活动和“校园杯”扑克比赛,开展了“十八大”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展等多项积极向上、情趣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开辟了教职工“开心农园”,组织教职工学习第九套广播体操,组织学习杨氏太极拳等,开创了教职工提升身心健康的新路径、新方法。组织教职工、学员为校园基础设施命名,开展教职工个人收藏等才艺展示,每年教职工自编自演、简朴的迎新联欢会已成为教职工最期待的欢聚时刻,这些活动在多方面展示教职工和学员的才艺的同时,也增强了校园活力和凝聚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检察机关与其他司法机关相较,其权能属性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作为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参与诉讼过程所体现出的贯穿性特点与其诉讼任务由各部门分解承担的现状,决定了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制约制度的需求更加突出和强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关于检察机关体制革新的探索变得更加迫切。本文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目标对检察机关的影响,对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展开讨论,以期能
同一年前相比,IT人士对备份和恢复问题的担心更多了。Gartner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备份时代向恢复时代的快速转变,复制和基于磁盘的全新备份解决方案的应用也会相应增加。创新的复制技术和成本更低的磁盘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持续数据保护(CDP)技术在恢复关键数据方面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现。CDP技术被视为未来发展的潮流。  随着企业面临的法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备份和恢复问题的需求变得日益紧迫。包括萨班斯
9月12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会议宣布启动“‘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来自全国各地市的科技厅、科技局、行业协会、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和企业、中介结构、软件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等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制造业,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
图一 多网接入安全隔离互联模型  随着电子政务和各种社会化便民网络工程的建设完成,各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服务系统希望通过安全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办公的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力度。因此,各种网上便民应用要求相关部门的业务网与互联网实现信息交换,同时业务部门之间的网上办公系统要求相关业务网也要实现信息交换。在这些网络安全需求中,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安全隔离网闸”)得到了广泛应
日立与歌乐在车载信息系统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本报讯 10月11日,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与(日本)歌乐株式会社签署基本协议,由日立通过公开收购方式追加取得歌乐的股票。日立希望借由后者在车载音响及导航等娱乐系统领域的商品企划与开发能力推动自身相关业务的发展。(郭涛)    商务社交网站openBC将改名为XING    本报讯 日前,全球最大的商务关系网站openBC(www.openbc.com)
泉州永丰纸业公司许老板打算为自己的企业上马信息化系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是一个项目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成上百万元,他有些惭愧又有些郁闷,像它们这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七、八十号人小企业,信息化无疑离它们很远,有点可望不可及。2006年3月的一天,福建日报一则有关商务领航协同OA办公系统新闻报道引起许老板高度注意,令他眼前一亮。  几天后,许老板就交待行政部办理。办事员拨打了10000 9,说明申请
基于宏观与微观视角的  预备检察官训练制度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之思考  一、宏观视角:课程体系构建  预备检察官课程体系是指在预备检察官训练中,培训者设计的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培训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一)准确定位。预备为预先安排、筹措、打算之意,也就是准备成为但还未成为检察官的人员,即培训的对象应是拟任命为检察官的人员,故应明确课程体系是指向职业准备而非职业发
引言: SaaS能够使用户像使用自来水那样方便无比地运用软件,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是无可争议的。越来越多的现象昭示了我国管理软件业下一个发展方向:进入互联网,推行SaaS!金算盘2006年的SaaS战略,无疑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近来舆论持续关注的“软件服务化”(SaaS),在我国管理软件未开垦领域的开发,终于迎来瓜熟蒂落时刻。今年7月,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
关键词:网络安全 发展趋势犯罪手段 法律适用 预防对策一、网络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界定及分类  目前,对于网络犯罪尚没有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网络犯罪之所以与传统犯罪相区别,是指其主要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并且破坏了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据完全统计近四年Y市人民检察院批捕环节受理的网络犯罪案件类型,可将网络犯罪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通过网络以其为主要工具进行的各种犯罪活动;第二,主要攻击网络以
南昌市公安局“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已取得很大进展,下一步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上网工程”,在结合行政改革和再造行政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基础建设向应用整合的方向发展。如何实现业务整合,就成为当务之急。     南昌市公安局“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建成了市公安三级、四级网络,完成了公安部规划的23个一类应用系统中的 19 个及其他公安业务系统5 个,如人口信息系统、中国公民因私出境管理系统、境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