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u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道德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和自动化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力量。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自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养成教育 良好习惯 健康人格
  通过对未成年人不良习惯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在养成教育中存在着如下误区。
  第一,习惯培养的要求的提出不能从学生的实際出发。许多家庭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却不懂得或不够重视孩子的教育应从习惯培养做起,更不了解习惯培养的原则与方法。学校在养成教育中,对学生也会提出很多要求,但是很多要求都是从管理者的需要出发,没有考虑的学生的认知实际。譬如,相当多的中小学校训都是概念化的。如某中学的校训是:“勤奋求实和谐创新”“健康勤奋求实创新”,应当说,这些校训的内容都很好,但要求高大而模糊,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上不得要领,无从下手。相比之下,有的学校的校训则是一句话:“把一件事情做到底”,既具体明确有通俗易懂,同事也体现了习惯养成的核心要求,让学生有终生受益。
  第二,养成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依然严重。由于现行的中考考试主要考查知识,虽然素质考察也涉及到道德评价,但是几乎也是流于形式。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学校追逐的也是重点高中的升学的绝对数。所以,重智轻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大障碍。我们把九年义务教育叫做基础教育。青少年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关键期。
  第三,在养成教育中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教育没有形成合力。不一致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学校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回到家里,许多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包办代替孩子做了该他做的事情,这往往使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到家里就半途而废了。
  第四,养成教育中忽略自身榜样教育的作用。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对孩子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许多父母或者教师本身却存在很多不良习惯,殊不知其自身的不良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师长是习惯的老师。例如,学生入校,一般都习惯于向教师行礼问好,面对孩子的礼貌行为,有些教师毫无回应,似乎只有学生需要有礼貌,久而久之,礼貌习惯也就付诸东流了;家长张嘴就带脏字,孩子说话就会不干不净;家长对老师不尊重,孩子也就不服从学校管理等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错误的榜样效应,直接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养成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班级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注意习惯养成的班级管理,不是好的班级管理;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对班级工作的考核,应当重点考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应在日常自然条件下考察和评估班风状况。原因非常简单:有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有良好的习惯,才会培养良好的素质。
  二、养成教育的要求应该详细而具体可操作的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从认知的角度看,认知水平低、道德发展不完善,被动接受多于主动选择,可塑性大,好奇心强,自我控制和辨别是非能力差,对道德准则判断还未成形。因此,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对其的要求必须是细致而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再如,“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如果听见年长者呼唤人,就应立即代他去叫人。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三、养成教育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
  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好习惯的初步形成需要21天,如能坚持90天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习惯。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因此,学校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区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为此目标,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养成教育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
  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五个步骤,如认识习惯的重要、制定行为规范、持之以恒的训练、及时评估引导、养成良好的环境和风气,等等。道德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
  五、养成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榜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而每一个榜样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习惯。对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都具有巨大的其启发性和鼓舞性。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样会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特点。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亲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
  当然,我们的养成教育不是奴役教育,而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差异与权利,是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为思想道德建设奠基,也是为文明中国奠基。
  参考文献:
  [1]王佳莹.生活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2]孙云晓.儿童教育应重在培养好习惯[J].基础教育论坛,2012.
  [3]早教“迷局”[J].家庭科学·新健康,2013.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口车关税的大幅降低。在进口车的冲击下,国产车不断推出与世界同步的新车型、新品牌,而车价也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政策,这大大刺激
民本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民本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被尊奉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封建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在人民群众中产生
坚持以人为本是有效协调利益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使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和谐社会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为基础,贫穷的
近几年来,全国住房价格一直在呈现上升的态势,2007年以来这个上升态势又逐渐有所加快。2007年一至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一季度上涨5.6%,二季度上涨6.3%,三季
一、我国劳动法对工伤损害的救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在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等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最高人民法院在佚于审理人身损害
竞争战略一般是探讨企业管理者如何为获得竞争优势,取得竞争的成果而制定的行动计划。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一般只有两条
目的探讨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83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有无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分别行骨显像检查并测定血清ALP、B—ALP水平。
随着本科生就业形势的加剧,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呈现出滑坡的现象。如何统筹管理高校文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成为高校教师团体颇感棘手的问题。对高校文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高校文科毕业设计管理策略高校文科专业分为七大类: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教育学。这些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大都以毕业论文为主,在毕业设计的管理上体现出文科专业的共同性。文科专业
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型企业实行无国界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内部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系统的运